1
|
传统格律诗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期的嬗变——以《盛京时报》为中心 |
刘瑞弘
冯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两位“人性的天才”的“呐喊”与“绝叫” 鲁迅与迦尔洵的比较研究(上) |
李春林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
陆文采
王建中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4
|
鲁迅与东欧传统现实主义文学 |
李春林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5
|
未来文学巨匠的试笔──路翎《“要塞”退出以后》论析 |
臧恩钰
李春林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6
|
正确认识和评价解放区文学 |
王建中
|
《绥化学院学报》
|
1995 |
0 |
|
7
|
一部高层次的理论研究著作——评牟心海著《彭定安的学术世界》 |
王建中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8
|
现场:电视中的剧场——论电视与剧场在相声表演地点上的兼容性 |
徐明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一生融于鲁迅的林辰——《林辰文集》读后 |
李春林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1 |
1
|
|
10
|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论丁玲在上海时期的思想与创作 |
王建中
李满红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1
|
论传播方式与相声艺术兴衰 |
徐明君
|
《声屏世界》
|
2005 |
2
|
|
12
|
一部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试评彭定安的长篇小说《离离原上草》 |
王建中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3
|
评赵郁秀的《为了明天》及其他 |
李春林
|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4
|
时代·真情·奉献——《路地散传》读后 |
王建中
|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现场:电视中的剧场 |
徐明君
|
《声屏世界》
|
2006 |
0 |
|
16
|
爱国情怀与小草精神——喜读赠书忆丁玲 |
王建中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7
|
读画解诗品墨香 |
王振纲
白长青
|
《教育艺术》
|
2016 |
0 |
|
18
|
马加创作个性中的满族文化特质 |
白长青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9
|
大海间的寄托——杨连升国画创作艺术谈 |
程义伟
|
《今日艺术》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