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铁纳米TiO_2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开棘 张圣军 +1 位作者 丁慧 王开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49-452,共4页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铁纳米二氧化钛比纯二氧化钛...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铁纳米二氧化钛比纯二氧化钛光催化效果好。其中掺铁1.25%的纳米二氧化钛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最多比纯二氧化钛的降解率提高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掺杂
下载PDF
掺镧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对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开棘 张圣军 +1 位作者 丁慧 王开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3,10,共4页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镧纳米TiO2比纯TiO2光催化效果好。在同等...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镧纳米TiO2比纯TiO2光催化效果好。在同等条件下,掺镧纳米TiO2对亚甲苯蓝的降解率最多要比纯TiO2提高30%左右。其中掺镧2%的纳米TiO2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掺杂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改性MCM-41杂化发光材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葛牧 王开明 谷雪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69,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改性MCM-41中孔分子筛;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Eu(Phen)2(Pht)2Cl.H2O和Eu(Phen)2(Sal)(Pht)Cl.H2O两种稀土有机配合物。并将所制备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组装到改性MCM-41中,合成了稀土配合物(铕)/改性MCM-41杂化发光材料,采...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改性MCM-41中孔分子筛;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Eu(Phen)2(Pht)2Cl.H2O和Eu(Phen)2(Sal)(Pht)Cl.H2O两种稀土有机配合物。并将所制备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组装到改性MCM-41中,合成了稀土配合物(铕)/改性MCM-41杂化发光材料,采用小角XRD、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TEM、N2吸附-脱附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装体具有MCM-41典型结构并且在组装之后仍保留了MCM-41的孔道结构;其荧光光谱具有Eu3+的特征荧光发射,发光强度大于纯配合物,更有利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材料 中孔分子筛MCM-41 改性 稀土配合物
原文传递
双元素共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开棘 张圣军 +1 位作者 丁慧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比纯纳米TiO2粉体光...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比纯纳米TiO2粉体光催化效果好。其中掺铁1%、镧0.5%的纳米TiO2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掺杂
下载PDF
纳米Cu_2O的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开棘 丁慧 王开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5-977,981,共4页
采用高强度机械混合的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2O粉体,通过TEM和XRD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酸性品红溶液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葡萄糖添加浓度、酸性品红溶液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性能的影... 采用高强度机械混合的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2O粉体,通过TEM和XRD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酸性品红溶液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葡萄糖添加浓度、酸性品红溶液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葡萄糖浓度为7g/L时制得的纳米Cu2O光催化活性最佳,当酸性品红溶液的初始浓度为6mg/L时,2.5h降解率高达99.1%,重复使用6次后其降解率仍可达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液相沉淀 纳米氧化亚铜 光催化
下载PDF
ZrO_2纳米粉体造粒工艺对成瓷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会刚 李晓奇 +1 位作者 赵颖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49-451,共3页
使用喷雾造粒工艺,制得用于光纤连接器的ZrO2陶瓷粉。通过对雾化浆料、造粒颗粒等参数的改变,研究了其对成瓷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浆料含固率、雾化频率的变化、进出口风温控制对陶瓷致密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实验得出的最佳生产参数:固... 使用喷雾造粒工艺,制得用于光纤连接器的ZrO2陶瓷粉。通过对雾化浆料、造粒颗粒等参数的改变,研究了其对成瓷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浆料含固率、雾化频率的变化、进出口风温控制对陶瓷致密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实验得出的最佳生产参数:固相质量分数40%,雾化转速12000 r/min,进风温度120℃,排风温度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质量分数 瓷粉 陶瓷 致密性
下载PDF
CuO/SnO_2复合纳米粉体制备与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开棘 邢锐 +1 位作者 金会刚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CuO/SnO2复合纳米粉体,通过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CuO/SnO2复合纳米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催...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CuO/SnO2复合纳米粉体,通过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CuO/SnO2复合纳米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其中CuO质量分数为70%的CuO/SnO2复合纳米粉体在400℃时焙烧时间30 min的光催化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10 mg/L,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最佳,60 min时可高达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液相沉淀法 复合纳米粉体 光催化
下载PDF
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Al_2O_3粉体 被引量:1
8
作者 葛牧 胡琴 王开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65-568,共4页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焙烧,通过TEM表征,给出了焙烧温度与粉体粒径的曲线。可以看出,在500℃至1 100℃范围内,随焙烧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粒径有增大的趋势,但不明显;当温度继续升高,粉体粒径明显增大,当温度升至...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焙烧,通过TEM表征,给出了焙烧温度与粉体粒径的曲线。可以看出,在500℃至1 100℃范围内,随焙烧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粒径有增大的趋势,但不明显;当温度继续升高,粉体粒径明显增大,当温度升至1 250℃时平均粒径达到50nm。XRD检测表明,经1 250℃焙烧,可得到α相纳米氧化铝粉体。对反应过程中沉淀产物的过滤性进行比较,发现Al2(SO4)3为反应物较AlCl3为反应物的过滤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液相沉淀 纳米粉体
下载PDF
钢材阻锈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唐丹 邢桂菊 +1 位作者 王开明 姜效军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559,共4页
针对钢铁材料的锈蚀现状,介绍了涂层、缓蚀剂、钢筋阻锈剂、耐候钢等四种比较成型的钢材阻锈技术,分析了这几项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钢材阻锈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钢材 锈蚀 阻锈技术 综述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清清 何开棘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79-482,共4页
通过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利用二氧化钛的催化性能及活性炭的分散性能,通过浸渍法得到活性炭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探究此催化剂在自然光照射下对工艺模拟废水——酸性品红溶液的降解率。探讨不同的复合比例、催化剂的... 通过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利用二氧化钛的催化性能及活性炭的分散性能,通过浸渍法得到活性炭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探究此催化剂在自然光照射下对工艺模拟废水——酸性品红溶液的降解率。探讨不同的复合比例、催化剂的投入量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回收再利用问题。结果表明,二氧化钛与活性炭质量比为2:1时的催化效果最好,对于160 m 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酸性品红溶液投入该催化剂1 g时催化效果最好,在50 min后,降解率达到98%,回收再利用的催化剂在50 min内降解率达到97%,与第一次的降解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活性炭 光催化 降解率
下载PDF
磁性纳米TiO_2粉体的制备
11
作者 林攀 郭正轩 +4 位作者 李晓茜 曹震 雷晓庆 何开棘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2-24,29,共4页
使用自制的高强度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制备了磁性纳米TiO_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VSM图比较它们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将Fe_3O_4混合于氨水溶液... 使用自制的高强度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制备了磁性纳米TiO_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VSM图比较它们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将Fe_3O_4混合于氨水溶液中,与Ticl,溶液反应后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的磁性纳米TiO_2粉体纯度高,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并且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TiO_2 粉体
下载PDF
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制备纳米WO_3
12
作者 丁步云 高首山 +1 位作者 李晓奇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制备了纳米WO3粉体,并利用TEM,XRD,TG/DTA等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溶液、沉淀剂的浓度、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得到的纳米WO3粉体前驱体钨酸,为粒径20~40nm的片状钨酸小晶... 利用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制备了纳米WO3粉体,并利用TEM,XRD,TG/DTA等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溶液、沉淀剂的浓度、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得到的纳米WO3粉体前驱体钨酸,为粒径20~40nm的片状钨酸小晶粒,经400~600℃焙烧,获得了粒径为30~50nm的WO3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 纳米粒子 三氧化钨 高分散性
下载PDF
纤蛇纹石与利蛇纹石的制备及摩擦性能研究
13
作者 于均益 韩烁 +4 位作者 靳少宇 程宏伟 宋孝君 郑淑敏 王开明 《纳米科技》 2014年第6期72-75,共4页
通过模拟天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了蛇纹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3Si2O2(OH)4有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两种结构。采用干法分... 通过模拟天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了蛇纹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3Si2O2(OH)4有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两种结构。采用干法分散对蛇纹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并分散于基础油中,MS-10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表明,纤蛇纹石的抗磨减摩性能优于利蛇纹石,摩擦系数较未添加蛇纹石降低4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利蛇纹石 纤蛇纹石 纳米 抗磨减摩
下载PDF
SrBi_4Ti_4O_(15)陶瓷的制备及其电学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开棘 邱军付 王开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31,34,共4页
采用高强度机械混合的特殊液相沉淀法,以Sr(NO3)3、(C4H9O)4Ti和Bi(NO3)3·5H2O、为原料,制备了SrBi4Ti4O15纳米粉体。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粉体结构、粒度,陶瓷的烧结温度及其电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级SrBi4Ti4O15粉体分... 采用高强度机械混合的特殊液相沉淀法,以Sr(NO3)3、(C4H9O)4Ti和Bi(NO3)3·5H2O、为原料,制备了SrBi4Ti4O15纳米粉体。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粉体结构、粒度,陶瓷的烧结温度及其电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级SrBi4Ti4O15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显著降低了其烧结温度,较之普通固相法至少降低100℃,且粉体烧结活性较高,瓷体致密化温度在970~1000℃,成瓷效果良好。在100Hz以下,εr和tanδ随频率增加显著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SrBi4Ti4O15陶瓷 液相沉淀 高强度机械混合
下载PDF
掺杂BTO基压电陶瓷制备及介电性能
15
作者 孙家军 韩冬 +1 位作者 何开棘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47-350,共4页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以BaCl2、SrCl2.6H2O、TiCl4为原料,制备了BaxSr1-xTiO3和BaxSr1-x-yLayTiO3纳米粉体。研究了BaxSr1-xTiO3和BaxSr1-x-yLayTiO3陶瓷的形貌特征、密度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BaxSr1-xTiO3和BaxSr1-x-yLayTiO3纳米粉体...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以BaCl2、SrCl2.6H2O、TiCl4为原料,制备了BaxSr1-xTiO3和BaxSr1-x-yLayTiO3纳米粉体。研究了BaxSr1-xTiO3和BaxSr1-x-yLayTiO3陶瓷的形貌特征、密度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BaxSr1-xTiO3和BaxSr1-x-yLayTiO3纳米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粒径小于20 nm;掺杂后介电常数增大,最大为18 000;介质损耗减小,最小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液相沉淀法 BaxSr1-xTiO3 BaxSr1-x-yLayTiO3
下载PDF
人工合成蛇纹石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均益 程宏伟 +4 位作者 靳少宇 韩烁 宋孝君 郑淑敏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蛇纹石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工业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蛇纹石能够起到抗磨、减摩、自修复的作用。为了提高蛇纹石的纯度,本文通过模拟天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了蛇纹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 蛇纹石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工业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蛇纹石能够起到抗磨、减摩、自修复的作用。为了提高蛇纹石的纯度,本文通过模拟天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了蛇纹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3Si2O5(OH)4有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两种结构。采用干法分散对蛇纹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并分散于基础油中,通过MS-10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的抗磨、减摩性能优于利蛇纹石,摩擦系数较未添加蛇纹石降低4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利蛇纹石 纤蛇纹石 纳米 抗磨减摩
下载PDF
氧化铝粉体粒径对摩擦盘成瓷的影响
17
作者 高华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氧化铝陶瓷摩擦盘的烧结成瓷过程及其产品的密度与其粉料粒度大小及辅料成分有很大的依赖关系,摩擦盘的密度及强度随着粉料粒度降低而上升。本文自行设计了一种利用球磨时间调节氧化铝粉料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的试验方法,对氧化铝粉料进... 氧化铝陶瓷摩擦盘的烧结成瓷过程及其产品的密度与其粉料粒度大小及辅料成分有很大的依赖关系,摩擦盘的密度及强度随着粉料粒度降低而上升。本文自行设计了一种利用球磨时间调节氧化铝粉料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的试验方法,对氧化铝粉料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球磨,烧结出两种氧化铝含量及粉料粒度不相同的摩擦盘。比较产品硬度和密度,结合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的球磨不仅能降低氧化铝粉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也使粒径分布更加集中。在平均粒径为1μm时烧结出的摩擦盘未得到理想密度,平均粒径为0.7μm时得到很好的烧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摩擦盘 烧结温度 密度
下载PDF
纤蛇纹石纳米管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开棘 刘佳 +1 位作者 吕浩 王开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974-1977,共4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纤蛇纹石纳米管,并通过改变前躯体MgO和活性纳米SiO_2的培烧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得到材料制备的最佳条件,利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MgO的焙烧温度、SiO_2的焙烧温度及二者的反应... 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纤蛇纹石纳米管,并通过改变前躯体MgO和活性纳米SiO_2的培烧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得到材料制备的最佳条件,利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MgO的焙烧温度、SiO_2的焙烧温度及二者的反应时间等都能影响纤蛇纹石纳米管的合成。在本实验条件下,600℃焙烧得到的MgO和500℃焙烧得到的活性纳米SiO_2在反应时间为48h时合成的纤蛇纹石纳米管结晶完美,分散性好,轮廓清晰、完整,管长200—800nm,最长可达1000n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液相沉淀法 水热合成法 纤蛇纹石纳米管 焙烧温度 反应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