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促就业创新路径研究——以山西某医学类高职院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贝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期189-191,共3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环境正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医学类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文章以山西某医学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阐述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促就业的内涵,介绍新媒体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环境正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医学类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文章以山西某医学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阐述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促就业的内涵,介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的特点,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路径建议。文章认为,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与学校共同育人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途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平台,与家长实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指导。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家校互动,能够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决策。然而,从山西省某医学类高职院校家校协同促就业现状来看,无论是家长还是专业教师、辅导员,对学生就业的影响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文章从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完善的家校沟通平台、科学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路径建议,以推动形成全方位、动态、全程的家校协同促就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家校协同促就业 创新路径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胸主动脉和主肺动脉影响的CT评估研究
2
作者 常海婷 岳军艳 +3 位作者 张晓艳 贾慧茹 李向飞 瓮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究CT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胸主动脉和肺主动脉影响。方法 回顾60名OSA患者CT扫描前后一年内的AA、DTA和MPA,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并对22名无合并症的参与者进行分析,后者根据睡眠参数分为亚组,并在亚组间进行比较。... 目的 探究CT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胸主动脉和肺主动脉影响。方法 回顾60名OSA患者CT扫描前后一年内的AA、DTA和MPA,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并对22名无合并症的参与者进行分析,后者根据睡眠参数分为亚组,并在亚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OSA患者中,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的对数(CT90)显著预测了AA和MPA的大小(P<0.05)。在无合并症的患者中,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和最低氧饱和度与AA和DTA的大小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P<0.01)。在这一组中,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大于30或最低氧饱和度小于81%的个体具有更大的AA和DTA尺寸(P<0.05)。结论在OSA患者中,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影响AA和MPA的大小。在无合并症的患者中,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和最低氧饱和度与AA和DTA的大小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无合并症的参与者中,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大于30或最低氧饱和度小于81%的个体具有更大的AA和D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CT评估 胸主动脉 肺主动脉
下载PDF
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李芳 徐淑慧 +1 位作者 师海娜 刘颖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检查诊断的176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BV)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临床检验(线索细胞检查、胺试...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检查诊断的176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BV)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临床检验(线索细胞检查、胺试验、阴道酸碱度检查以及BV快速检测),比较阳性和阴性检出率,分析各自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BV快速检测阳性率>线索细胞检查>阴道酸碱度检查>胺试验,且BV快速检测和线索细胞检查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阴道酸碱度检查和胺试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V快速检测阳性率和线索细胞检查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阴道酸碱度检查和胺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索细胞检查、胺试验、阴道酸碱度检查以及BV快速检测都是细菌性阴道炎的常用检测方式,但BV快速检测和线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阴道酸碱度检查和胺试验,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检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姚琨 王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5-1629,共5页
目的:探究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形态与泪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2/2020-03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患者232例4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232眼)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形态与泪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2/2020-03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患者232例4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232眼)和观察组(116例232眼),对照组采用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观察组采用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配戴12mo后,比较两组患者矫正效果,配戴前后客观视觉质量、眼表形态、泪液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UCVA、屈光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全眼与角膜彗差、球差、高阶像差上升,而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下降,角膜三叶草差明显上升(均P<0.05),观察组患者全眼与角膜彗差、球差、高阶像差、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均优于对照组,角膜三叶草差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且配戴前后两组患者泪液基础分泌量及泪河高度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配戴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6.9%vs 6.0%,P>0.05)。结论: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矫正效果及客观视觉质量优于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而两种角膜塑形镜对眼表形态与泪液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近视 中高度散光 疗效 眼表形态 泪液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跃弟 姚琨 樊晓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缺乏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2/2019-02至运城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423例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ARMD家...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缺乏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2/2019-02至运城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423例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ARMD家族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同时测定包括25-羟基维生素D\〖25(OH)D\〗等在内的生化指标,考察血清25(OH)D水平与各临床资料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根据ARMD患病情况,分为ARMD组(231例)和非ARMD组(192例),考察Vit-D缺乏和ARM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血清25(OH)D水平与男性、户外光暴露时长呈显著正相关(r=0.439、0.664,均P<0.01),与年龄、吸烟和饮酒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it-D缺乏是ARMD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80,95%CI:1.829~2.201,P<0.01),其他与ARMD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ARMD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户外光暴露时长>5h/d,且均为ARM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营养失衡方面的Vit-D缺乏可能与ARMD发生相关,适当太阳光照射或膳食补充Vit-D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改善ARM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相关性 户外光暴露时长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方式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琨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4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视力矫正的青少年近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近视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全面的防治措施。分析两组患...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视力矫正的青少年近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近视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全面的防治措施。分析两组患者近视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眼位的近视眼屈光度增加度数和近视遗传性及屈光度增长程度,在进行视力恢复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青少年近视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隐斜及内隐斜近视患者屈光度增加度数高于眼球正位的近视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单方或双方近视的患者,屈光度增长程度高于父母双方无近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干预后,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青少年近视主要有遗传、环境、习惯等因素,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视力恢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全面防治措施,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并预防青少年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影响因素 防治方法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园园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99-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126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则给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 目的探讨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126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则给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技能的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学习的积极性(从查阅资料、提问次数、自学时间及讨论发言)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时研究组实验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受教方式及对受教态度的满意度研究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法,其教学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传统教学法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价值
下载PDF
废次烟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卫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79-84,共6页
为提高废次烟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本研究以废次烟叶为材料,优化绿原酸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溶剂pH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废次烟叶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最... 为提高废次烟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本研究以废次烟叶为材料,优化绿原酸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溶剂pH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废次烟叶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最佳优选工艺组合提取不同品种烟草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并研究提取液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随着液料比的增大、浸提温度的升高、浸提时间的延长、溶剂pH的增大,废次烟叶中绿原酸提取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对比发现,这4个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最佳优选工艺组合是浸提时间为90min、浸提温度为90℃、液料比为10∶1、pH5时,提取率为0.714%。通过验证试验表明,这种优选工艺组合提取率高,稳定性好。运用此方法,对不同品种烟草不同部位的绿原酸进行提取,发现不同部位间提取率差异显著,上部叶最高,其次是中部叶和下部叶,烟梗的提取率最低,且品种间提取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废次烟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次烟叶 绿原酸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下载PDF
拔云散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炎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姚琨 《北方药学》 2020年第9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拔云散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50例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拔云散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康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分析拔云散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50例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拔云散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康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及8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康复时间为(6.2±4.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3.7)d,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布为12.0%及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云散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炎可快递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拔云散 贝复舒滴眼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征分析
10
作者 薛格艳 薛莎 +2 位作者 石佳鑫 赵旭晶 廖莎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诊的273例CA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标本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查及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对比不同分组患儿... 目的 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诊的273例CA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标本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查及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对比不同分组患儿病原菌分布特征。结果 273例患儿中,165例为婴儿组,108例为幼儿组。婴儿组中,发热、咳嗽、喘息和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分别为36.97%、90.3%、75.76%和78.79%。幼儿组的发生率分别为70.37%、90.74%、50.93%和59.26%,两组间发热、喘息、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中,细菌感染占30.3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幼儿组中,细菌感染占29.63%,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两组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链球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病毒感染占33.94%,幼儿组占39.8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婴儿组占33.33%,幼儿组占20.37%,特别是肺炎支原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在婴儿组占2.42%,幼儿组占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3例患儿中,180例有喘息症状,93例无喘息。喘息组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为17.78%,甲型流感病毒为5.00%,乙型流感病毒为6.11%,副流感病毒为3.33%,腺病毒为3.89%。无喘息组中,相应病毒检出率分别为6.45%,12.90%,5.38%,8.60%,3.23%。两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CAP的病原体分布具有明显特点,不同年龄患儿病原体感染类型有所差异,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及混合感染比例差异显著。合并喘息的患儿病毒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体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LR4、STAT3、MCM7阳性率的关联
11
作者 薛莎 李彦泽 黄晓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2-1696,共5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因素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阳性率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7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临猗分院和山西医科大学...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因素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阳性率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7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临猗分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分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HPV16/18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9例)和未感染组(65例),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127例良性乳腺疾病切除病变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HPV16/18感染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法分析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HPV16/18感染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研究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r=0.703,0.739,0.752,P均<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中HPV16/18感染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感染后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率升高,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 TOLL样受体4 信号转导因素和转录激活因子3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