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生态系统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萍 王学东 张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6-471,共6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文章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污染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的污染分布及其来源,以及PAHs污染胁迫对红树植物生长...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文章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污染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的污染分布及其来源,以及PAHs污染胁迫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评述了红树植物对PAHs的直接吸收、红树林湿地微生物对PAHs的降解等研究;最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污染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综合应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典型PAHs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2)结合双光子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技术等原位研究手段,开展红树植物对典型PAHs的吸收、存赋形态、转运等相关研究;(3)结合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定系统,实现对现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原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多环芳烃 研究展望
下载PDF
苯并[a]芘(BaP)对真鲷细胞色素P450和芳香烃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薄军 吴世军 +4 位作者 李裕红 任洪林 范丹青 陈芳奕 王克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通过水体暴露方式对海水养殖真鲷进行BaP持续染毒,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真鲷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A1)和芳香烃受体基因(AhR2)随BaP暴露剂量、时间的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0.1~1.5μg/L环境浓度的BaP能够显著性诱导CYP1A1基因和A... 通过水体暴露方式对海水养殖真鲷进行BaP持续染毒,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真鲷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A1)和芳香烃受体基因(AhR2)随BaP暴露剂量、时间的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0.1~1.5μg/L环境浓度的BaP能够显著性诱导CYP1A1基因和AhR2基因的表达,且AhR2 mRNA早于CYP1A1 mRNA被诱导表达;BaP持续暴露48 h,CYP1A1和AhR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染毒72 h后又回复到本底水平,实验表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与BaP的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BaP) 真鲷 实时定量PCR 细胞色素P450(CYP1A1) 芳香烃受体(Ah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