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神舒志汤联合药物罐治疗卒中后失眠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李楠 侍书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探讨安神舒志汤联合药物罐治疗卒中后失眠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择取本院收治的60名卒中后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安神舒志... 探讨安神舒志汤联合药物罐治疗卒中后失眠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择取本院收治的60名卒中后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安神舒志汤联合药物罐治疗。结果 予以各组治疗方案后显示,观察组取得更高总有效率及更优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居于更低情况,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卒中后失眠患者给予安神舒志汤联合药物罐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眠 安神舒志汤 药物罐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88例风热感冒高热患者,按照患者自主意愿,选择接受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4例为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88例风热感冒高热患者,按照患者自主意愿,选择接受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4例为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中医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8 h即刻退热效果、干预后起效、解热率和痊愈等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8 h内,观察组各时点体温呈明显递减趋势,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能使风热感冒高热患者快速降温,保证患者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艾灸 中药贴敷 风热感冒 高热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价值评价
3
作者 王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15-217,共3页
评价给予脑梗死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为期,于我院选取89例脑梗死患者,对其开展护理干预,以随机数字表法产生45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将其护理后遵医嘱依从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前、后机体... 评价给予脑梗死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为期,于我院选取89例脑梗死患者,对其开展护理干预,以随机数字表法产生45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将其护理后遵医嘱依从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前、后机体功能数据纳入对照组,给予另44例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将上述数据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各项数据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总依从率、自护技能、概念、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自护意愿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运功、日常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出院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的依从率,提高其日常生活功能,改善其运功功能及神经功能,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言具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家庭康复护理 干预价值
下载PDF
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对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的影响:基于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亚组分析结果
4
作者 王萌 陆晓 +18 位作者 刘守国 彭志行 朱毅 冯晓东 顾一煌 孙建华 唐强 陈红霞 黄晓琳 胡军 陈伟 项洁 万春晓 范刚启 陆建虎 夏文广 陈丽萍 王丽华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7-851,共5页
目的:观察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对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来自16家国内三甲医院的558例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五味甘露藏药药浴组(279例)和康复对照组(279例)。两组均给予现代... 目的:观察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对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来自16家国内三甲医院的558例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五味甘露藏药药浴组(279例)和康复对照组(279例)。两组均给予现代康复治疗,五味甘露藏药药浴组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五味甘露藏药药浴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疗程均为4周。根据改良Ashworth评分,将痉挛程度为0—1级作为一组,1^(+)—2级作为一组,3—4级作为一组,生成1*、2*、3*三个痉挛亚组。观察各亚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变化。结果:对于痉挛程度为1*(改良Ashworth 0—1级)的亚组,治疗2周、4周,随访3个月、6个月,痉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痉挛程度为2*(改良Ashworth 1+—2级)的亚组,治疗2周、4周,随访3个月、6个月,痉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痉挛程度为3*(改良Ashworth 3—4级)的亚组,大部分数据反映两组患者肌痉挛情况与治疗起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可改善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痉挛程度为1+—2级的患者受益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甘露药浴 脑卒中 肌痉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董泓妍 索宜美 +1 位作者 乔嫏洛 王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9-032,共4页
探究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再与穴位按摩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在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就诊于我院,以随机数字法为基本依据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指标。结果 治疗前,... 探究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再与穴位按摩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在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就诊于我院,以随机数字法为基本依据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SBP以及SBP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P<0.05);观察组具有较高的NO水平,且ET-1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穴位贴敷与穴位按摩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控制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穴位贴敷 穴位按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东岩 王玉良 +1 位作者 邢继杰 王斌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7期455-45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方法。方法将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方法。方法将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治疗3个月后HBN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和治疗3个月后HBN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0 d后和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60.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经皮穴位电刺激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强制性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州 姜永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3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强制性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强制性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强制性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上肢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Hcy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胸闷、眩晕、心悸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RP、IL-8、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组患者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强制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其上肢功能,并有效抑制脑组织炎症反应,减轻局部脑损伤及上肢痉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补阳还五汤 强制性训练 上肢功能 C-反应蛋白 白介素-8 白介素-10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学良 用明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究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连云港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抽签模式分为DNS组和对照组,各34例。DNS组采用DNS,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比... 目的探究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连云港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抽签模式分为DNS组和对照组,各34例。DNS组采用DNS,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DNS组和对照组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项(FMA-LE)、改良Barthel指数(MBI)、10米步行测试(10 MWT)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NS组的BBS评分(40.58±6.19)分、FMA-LE评分(22.23±4.58)分、MBI评分(56.17±10.79)分、10 MWT(29.05±4.00)s、6 min步行距离(230.47±28.33)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引入DNS,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 偏瘫 步行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负性情绪、健康行为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月 佘春梅 +1 位作者 姜永霞 索宜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基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负性情绪〔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健康行为(健康行为量表)和生活质量(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量表)。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SSA量表评分、SPANAS量表负性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ANAS量表正性情绪评分、健康行为量表、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且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延续性护理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负性情绪 健康行为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尹岩 胡月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3493-3497,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血压、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血压、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常规护理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血压指标、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症状积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自我实现、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运动行为、营养支持、人际关系评分,眩晕、头痛、烦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实现、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运动行为、营养支持、人际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头痛及烦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方案可有效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症状,降低其血压,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护理
原文传递
Bobath疗法结合头针和悬吊运动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11
作者 用明金 徐学良 李泳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65-68,共4页
观察Bobath疗法结合头针和悬吊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接受其他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运动疗法采用Bobath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Bobath疗法结合头针和悬吊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接受其他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运动疗法采用Bobath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运动疗法采用Bobath技术与头针和悬吊运动相结合。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估,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MBI)、Brunnstrom分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明显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bath疗法结合头针和悬吊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且优于单纯Bobath疗法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BOBATH 悬吊 上肢 偏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