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648例药物咨询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瑶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工作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门诊药物咨询记录共648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咨询用药以患者及其家属最多,占83.80%;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咨询最多,占31.94%;妇科、产科咨询药物类别最多... 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工作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门诊药物咨询记录共648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咨询用药以患者及其家属最多,占83.80%;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咨询最多,占31.94%;妇科、产科咨询药物类别最多,占28.86%。结论开展用药咨询有助于医、药、患沟通,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经济和安全的药物治疗,对于促进用药安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咨询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16—2017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登礼 王瑗 葛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3060-3063,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17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160例,通过对患者采集样本,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菌群培养... 目的分析2016—2017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160例,通过对患者采集样本,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菌群培养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通过药敏检验来检验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菌株400株,其中支原体数量最多,占菌群总数64.00%,最多的是解脲支原体158株(39.50%),其次为人型支原体68株(17.00%);细菌占菌群总数29.50%,主要为肠杆菌38株(9.75%),表皮葡萄球菌(7.75%)、金黄色葡萄球菌(7.25%);真菌占菌群总数6.5%。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均大于80%;二者均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具有较低的耐药性,耐药率均小于10%。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均具有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大于80%;而三者对强力霉素、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均具有较低的耐药性,耐药率低于10%。真菌对酮康唑和伊曲康唑较敏感,对克霉唑耐药率较高。结论女性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群体,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支原体和细菌为主,也有少数真菌感染,且病原菌对于一些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在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支原体 细菌
原文传递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者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季节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庆荣 杨帆 +1 位作者 扈中武 李春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1期4028-4030,共3页
目的探讨2016-2018年该院儿科手足口发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为完善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数据,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分布。结果 2016-2... 目的探讨2016-2018年该院儿科手足口发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为完善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数据,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分布。结果 2016-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集中度M=0.590,介于0.5~0.7之间,提示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3年发病高峰日为6月12日,发病高峰期为4月12日-8月11日。平均角的Rayleigh's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7.596,P<0.05)。3年的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0,P<0.05),各年手足口发病的高峰日和发病高峰期略有差异。结论手足口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4~8月为流行高峰期,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根据流行特点变化在具体的时间节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做好适龄儿童手足口病常规免疫,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水平,从而阻断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集中度 圆形分布 哨点监测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4
作者 吴海倩 张义涛 冯兰兰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34-35,74,共3页
目的掌握2018—2022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收集连云港市2018—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分析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死因... 目的掌握2018—2022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收集连云港市2018—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分析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死因顺位及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死亡特征。结果2018—2022年连云港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82‰、2.94‰、4.46‰,5岁以下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5.95、34.37,P值均<0.05)。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疾病等围生期疾病是新生儿主要死因,意外窒息为5岁以下儿童第1位死因。结论2018—2022年连云港市儿童保健工作取得很大成效,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强围产期保健、控制和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下载PDF
某妇幼保健院1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和娣 孟凡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9期125-126,共2页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128例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8例ADR报告中,女性及0~10岁的儿童ADR发生率高,分别为96例(75%)和45...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128例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8例ADR报告中,女性及0~10岁的儿童ADR发生率高,分别为96例(75%)和45例(35.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有104例(81.3%);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最多为69例(69%);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有82例(35.8%)。结论妇幼保健院ADR涉及的人群及药品种类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加强ADR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妇幼保健院门诊分诊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平 顾莹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评估PDCA循环在门诊分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6~12月对分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项目分为环境、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安全管理指标,采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结果:将PDCA模式运用于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 目的:评估PDCA循环在门诊分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6~12月对分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项目分为环境、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安全管理指标,采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结果:将PDCA模式运用于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6个月后,分诊护理质量总表得分提升了8.65分,服务质量提升了2.69分,环境提升了2.39分,工作质量提升了2.95分,患者满意度>90分。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门诊分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门诊 护理 管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新形势下妇幼保健院建设实践
7
作者 施庆喜 徐定一 +1 位作者 许成 扈中武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9年第11期67-69,共3页
文章围绕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妇幼保健中心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实践,阐述了在“大部制集中式”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一站式平层创新设计,突出了妇幼保健院中的人性化设计,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妇幼保健院 医院建筑 全生命周期 人性化设计
下载PDF
人性化在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中的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成 施庆喜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年第7期88-90,共3页
以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为例,从设计理念、总体布局、色彩运用、服务流程、人文服务等几个方面对妇幼保健机构人性化建设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 人性化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妇幼保健工作集团化运作的实践与体会
9
作者 施庆喜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第6期12-13,共2页
为了加强连云港市的县区妇幼保健工作,由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联合县区8家妇幼保健所组建成“一心八极”网络状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集团,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初步实现了妇幼卫生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妇女保健、儿童保... 为了加强连云港市的县区妇幼保健工作,由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联合县区8家妇幼保健所组建成“一心八极”网络状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集团,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初步实现了妇幼卫生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危重症孕产妇诊治、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诊断(筛查)指导中心。实践证明,妇幼保健集团化管理是推动市、县(区)妇幼保健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工作 集团化运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 连云港市 妇幼保健集团 卫生资源共享 妇幼保健院
下载PDF
连云港市某医院1992—2006年职工死因的减寿分析
10
作者 钱立 冯玉华 +1 位作者 刘华君 赵文彬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研究导致连云港市某医院职工早死的主要死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减寿分析(PYLL)指标对医院职工1992--2006年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其危害人群年龄组集中在55~65岁;死亡的15中... 目的研究导致连云港市某医院职工早死的主要死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减寿分析(PYLL)指标对医院职工1992--2006年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其危害人群年龄组集中在55~65岁;死亡的15中有13人(86.7%)是医护人员;表明此二类疾病是导致医护人员早死(减寿)的主要死因;而发生的非正常死亡,如自杀造成的超前死亡使平均减寿年数(APYLL)增高达47.5。结论恶性肿瘤、心脏病是老年医护人员减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死因 减寿分析
下载PDF
绩效运营在妇幼保健机构推进整合医疗保健服务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 施庆喜 +1 位作者 陈健 宋亚一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第9期1157-1159,共3页
整合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发展体系,与妇幼保健机构倡导的临床与保健、多学科诊疗相结合理念相契合。连云港市某三甲妇幼保健院绩效运营实践在整合医疗保健服务视角下通过建立健全转介制度、制定规范可行绩效方案、加强信息化监督管理... 整合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发展体系,与妇幼保健机构倡导的临床与保健、多学科诊疗相结合理念相契合。连云港市某三甲妇幼保健院绩效运营实践在整合医疗保健服务视角下通过建立健全转介制度、制定规范可行绩效方案、加强信息化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举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院内三大部间及部内转介率,真正促进实现临床与保健的优势互补,有力实现了关爱健康和提供全过程医疗保健服务的医院文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妇幼保健 绩效运营
下载PDF
关于妇幼保健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工作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2期133-134,共2页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根。对于妇幼保健院,重点学科实力和人才建设水平更是其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深入了解医疗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破解部分岗位"引不来、留不住、提不高"问题迫在眉睫。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医院...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根。对于妇幼保健院,重点学科实力和人才建设水平更是其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深入了解医疗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破解部分岗位"引不来、留不住、提不高"问题迫在眉睫。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医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改进方向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 重点学科 重点人才 薪酬 培养 教育
下载PDF
连云港市2~3岁儿童行为问题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悦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0-351,共2页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 2~ 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模式 ,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用Aachenbach 2~ 3岁儿童行为量表 (家长问卷 )及自制的家庭问卷调查 2~ 3岁儿童 2个月内的行为状况。 【结果】 10 12名 2~ 3岁儿童...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 2~ 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模式 ,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用Aachenbach 2~ 3岁儿童行为量表 (家长问卷 )及自制的家庭问卷调查 2~ 3岁儿童 2个月内的行为状况。 【结果】 10 12名 2~ 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 2 7.86% ,依次发生的顺序为攻击 19.66%、社会退缩 10 .5 7%、抑郁 10 .2 7%、躯体诉述 3 .2 6%、睡眠障碍 1.89%、破坏 1.19%。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 2岁组高于 3岁组 ,97%的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没有正确认识。 【结论】 利用多种形式普及儿童心理卫生常识 ,做到有问题早发现 ,针对幼儿行为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防治 2~3岁儿童
下载PDF
连云港市婴幼儿孤独症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晓庆 卢云 +4 位作者 王艳娟 郑芹 王涛 林健 陈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4期3724-3726,共3页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0~3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为进一步进行干预性治疗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患儿,采用DSM-IV诊断标准同时利用儿童孤...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0~3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为进一步进行干预性治疗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患儿,采用DSM-IV诊断标准同时利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诊断,并评估其程度,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评估(DQ<70为低下)。结果:8532名儿童中确诊孤独症9例,现患病率11.72/万,男女比例3.4:1。患病年龄高峰与3年心理行为门诊自然就诊患病年龄高峰相似。结论:连云港市0~3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在国内外报道的患病率低范围内,家长、保健医生对孤独症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婴幼儿 患病率
下载PDF
1990~2002年连云港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丽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7X期95-96,共2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连云港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连云港市1990-2002年10所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的围产儿进监测。结果:共监测围产儿124 293例,出生缺陷儿757例,发生率为6.09‰;复合畸形、无脑儿、唇腭... 目的:总结和分析连云港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连云港市1990-2002年10所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的围产儿进监测。结果:共监测围产儿124 293例,出生缺陷儿757例,发生率为6.09‰;复合畸形、无脑儿、唇腭裂、脑积水、唇裂和指趾畸形为前6位高发种类,神经系统、颌面部畸形和复合畸形为前3位高发系统;该市出生缺陷发生城乡有显著差异;与胎儿性别、妇女妊娠胎数无关;夏秋季受孕的缺陷儿发生率高;与胎龄、产母年龄、产母产次等因素相关。结论:该市出生缺陷儿的下降主要来自神经系统缺陷的下降,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根据13年来的动态监测结果及发生出生缺陷相关的因素,制定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悦秋 闫冬梅 《中国校医》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儿童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 目的了解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儿童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72例,检出率为18.70%,其中男性儿童47例,发生率为19.18%,女性25例,发生率为17.73%。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为抚养人、团聚时间、愿意共同生活等。结论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需引起社会的关注。提示可通过改善扶养条件、调整儿童与父母的团聚及沟通时间、培养儿童的独立性等渠道来减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精神卫生 儿童 学前 留守
下载PDF
某妇幼专科医院1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和娣 崔爱瑛 高雪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2期231-23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7年1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已确定的ADR报告191例,对涉及到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地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我院已确定的19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7年1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已确定的ADR报告191例,对涉及到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地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我院已确定的191例ADR报告中,发生率最高的为女性患者,占87.43%;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1~30岁,占41.36%;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居多,占47.64%;发生率最高的为妇产科用药,占44.50%;有77例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报告,占累及器官或系统ADR报告的36.84%。结论我院为妇幼专科医院,主要为妇女和儿童用药,由于该用药群体的特殊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和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连云港市2~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艳娟 于珊珊 +4 位作者 王文荣 卢云 肖广艳 郑芹 吴晓庆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9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学龄前儿童的保健工作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两所普通幼儿园及两个经济水平居中的社区,按照花名册随机选取2~6岁健康儿童108名,维生素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学龄前儿童的保健工作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两所普通幼儿园及两个经济水平居中的社区,按照花名册随机选取2~6岁健康儿童108名,维生素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应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维生素D平均(23.33±6.43)ng/ml,正常74名,占68.5%;缺乏7名,占6.5%;不足27名,占25.0%。维生素A平均(0.35±0.07)mg/L,正常89名,占82.4%;缺乏2名,占1.9%;可疑缺乏17名,占15.7%。两种营养素在男女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偏食导致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和2岁内维生素A、D补充不足以及缺乏户外活动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连云港市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A依次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与不足,缺乏发生较为普遍。加强2岁内婴幼儿的维生素D、A的摄入补充,以及学龄前幼儿营养管理、增加户外运动在儿童保健工作中仍需引起更多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 健康儿童
原文传递
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类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义涛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23期2554-2555,共2页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组合类型。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市区各定点托幼机构、健康体检门诊6月龄-6岁4602名儿童,按6月龄~、1岁~、3~6岁年龄分组,采集微量末梢手指血,应用BH5100型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组合类型。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市区各定点托幼机构、健康体检门诊6月龄-6岁4602名儿童,按6月龄~、1岁~、3~6岁年龄分组,采集微量末梢手指血,应用BH5100型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测量Ca、Zn、Mg、Fe、Cu,Pb和Cd 7种元素。结果3个年龄组婴幼儿微量营养素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婴幼儿营养素缺乏类型有4种:①缺乏1种微量营养素;②同时缺乏2种及以上;③Pb超标,同时伴有某种微量营养素缺乏;④某种营养素超标(中毒)。发现在同一年龄组缺乏2种及以上微量营养素比率高于缺乏1种微量营养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营养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在婴幼儿期应定期进行微量营养素监测,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营养素 缺乏 组合
下载PDF
连云港市1990~2002年神经管缺陷发生情况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丽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连云港市神经管缺陷 (NTD)发生情况 ,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 ,制定以后预防措施。方法 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标准 ,对我市 1990年~ 2 0 0年 10年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平均NTD发生率为 2 .16...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连云港市神经管缺陷 (NTD)发生情况 ,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 ,制定以后预防措施。方法 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标准 ,对我市 1990年~ 2 0 0年 10年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平均NTD发生率为 2 .16‰ ;干预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下降 2 .88‰ ,NTD发生率下降 1.71‰ ,NTD占出生缺陷构成下降 11.5 7‰ ,围产儿死亡率下降 10 ,2 8‰。NTD临床分型多以无脑儿、脑积水以及复合畸形为主 ,有 91.82 %死亡。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与胎龄、产母年龄、产母高产次有一定关系。结论 我市出生缺陷率的下降主要来自NTD的下降 ,对NTD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认为对NTD可以控制在孕 2 8w前终止妊娠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根据 13年来动态监测结果及发生NTD相关因素 ,制定三级预防措施 ,进一步降低NT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D 出生缺陷 发生率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