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RP、IL-4、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马林霄 邵平 +3 位作者 刘惠杰 孙占娟 于佳妮 吕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4、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 甲氨蝶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清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刘惠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9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健康体检者均为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抗CCP抗体和抗R... 目的研究血清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健康体检者均为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结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在进行了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检测以后,二者的敏感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特异性的方面来看,抗CCP抗体高于抗RA33抗体,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诊断的时候,单独检测抗CCP抗体要优于单独检测抗RA33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CCP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薛艳艳 邵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2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尽早给予高危人群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200例老年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骨密度(BMD)测量...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尽早给予高危人群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200例老年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骨密度(BMD)测量结果将其中未合并OP的患者分为非OP组(91例),合并OP的患者分为OP组(109例)。归纳整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RA患者发生O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OP组患者中摄入钙>600 mg的患者占比、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_(3)[25-(OH)_(2)D_(3)]水平均显著低于非OP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占比、红细胞沉降率(ESR)、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OP组,年龄显著大于非OP组,病程显著长于非OP组(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病程长、使用糖皮质激素、血清ESR>60.00 mm/h、β-CTx>450.00 pg/mL均为老年RA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78、1.428、4.773、1.412、1.446,均P<0.05);BMI>24 kg/m^(2)、摄入钙>600 mg、血清ALB>35.00 g/L、25-(OH)_(2)D_(3)>13.00 ng/mL均为老年RA患者发生OP的保护因素(OR=0.765、0.522、0.481、0.566,均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使用糖皮质激素、高血清ESR、β-CTx水平均为老年RA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高BMI水平、摄入钙>600 mg、高血清ALB、25-(OH)_(2)D_(3)水平均为老年RA患者发生OP的保护因素,临床上应尽早给予高危人群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老年RA患者OP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近十年国内儿童康复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周逗逗 任沭丽 赵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99-103,107,共6页
目的分析国内近十年儿童康复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该领域研究方向及展望儿童康复未来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国内儿童康复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探索国内儿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 目的分析国内近十年儿童康复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该领域研究方向及展望儿童康复未来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国内儿童康复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探索国内儿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纳入2124篇文献,发文量在2011—2019年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发文量有所下降。发文频次最高的作者是李利君,机构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研究热点为残障儿童的康复。现代康复手段如重复经颅磁刺激、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认知康复等也是儿童康复的研究重点。结论学者对儿童康复的各个领域关注度均提升,但团队之间的合作较少,对于康复作用的机制研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康复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并发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婷 任义乐 +4 位作者 张缪佳 梅焕平 柯瑶 顾镭 王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并发心脏损害(cardiacinvolvement,C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来住院的91例DM/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DM/PM患者并发CI,并发率为61.5%,... 目的:探讨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并发心脏损害(cardiacinvolvement,C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来住院的91例DM/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DM/PM患者并发CI,并发率为61.5%,其中心电图异常39例、超声心动图异常21例、心力衰竭3例、心肌梗死1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病类别、性别、年龄、病程、肌力、心悸症状、雷诺现象、血清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K-MB/CK比值与DM/PM并发CI无显著相关,肺间质病变、AST/CK比值与DM/PM并发CI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间质病变、AST/CK比值都与DM/PM并发CI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以AST/CK比值0.172作为判断DM/PM并发CI的临界值时,判断灵敏度71.4%、特异度60%。结论:DM/PM常并发亚临床表现的CI,肺间质病变、AST/CK高比值水平是DM/PM并发C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心脏损害
原文传递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叶荣 张海林 +1 位作者 张海云 李海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SLE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SLE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方积乾翻译并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在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分别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SLE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全身性 健康教育 心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穆清华 吴叶荣 穆文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30例多发性肌炎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与肢体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肌力好转24例,无效6例。结论:做好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30例多发性肌炎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与肢体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肌力好转24例,无效6例。结论:做好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知信行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19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孟德钎 孙凌云 +13 位作者 邹耀红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陈志伟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陶娟 王美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发病形式及患者就诊时的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10年来1 958例SLE住院患者的病历,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1...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发病形式及患者就诊时的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10年来1 958例SLE住院患者的病历,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1 958份病例中,临床特征以关节痛(炎)最多(53.8%),其次为面部红斑(48.3%)、发热(36.1%)、肾损害症状(24.5%)。②男女发病比例为1.0︰15.0,男性以皮疹最多见,占59.0%,高于女性47.6%,其次为发热(47.5%),高于女性(35.3%),关节痛(炎)(45.9%低于女性(54.3%),男性肾损害(36.9%),高于女性(23.7%)。③不同年龄患病率:≤20岁(19.2%),>40岁(18.8%),20~40岁(62.0%)。④从出现症状到住院:发热13.8个月,肾损害症状19.5个月,关节痛(炎)36.9个月,面部红斑37.2个月。结论关节痛(炎)、面部红斑、发热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就诊的主因。中青年女性发病率高,男性皮疹、发热、肾损害发生率高,而女性关节痛(炎)发生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流行病学方法 住院患者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对于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玉娜 王晓兰 张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9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宣教...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复发率进行测量并分析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依从性、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实施能显著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依从性
下载PDF
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对患者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新 钱先 《陕西中医》 2010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对患者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积分、损伤指数积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结果...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对患者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积分、损伤指数积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疲劳指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疲劳指数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QOL自评分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标本兼顾的功效;可缓解临床症状及疲劳,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PICC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娟 周晓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癌PIC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穿刺点小纱布覆盖,外用3M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癌PIC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穿刺点小纱布覆盖,外用3M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则用藻酸盐银覆盖穿刺点,外用透明贴固定,比较2组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率。结果 7 d后观察组未发生1例穿刺部位感染,有效率100%;对照组发生4例,其中3例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红、肿、疼痛,范围约3 cm,1例周围红肿约4 cm并发穿刺点破溃,有少许渗液为脓性分泌物,4例患者均无全身症状且在改用藻酸盐银敷料后均好转治愈。结论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和治疗PICC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肺癌 导管相关性感染 藻酸盐银 透明贴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60岁以上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护理
12
作者 潘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0157-0160,共4页
分析60岁以上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医熏蒸治疗开展中实施疼痛护理的价值。方法 样本选取时间始于2020年1月,止于2021年12月,资料构成均为我院以中医熏蒸开展治疗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56例患者,将其信息资料录入电脑展开规范分组,其中2... 分析60岁以上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医熏蒸治疗开展中实施疼痛护理的价值。方法 样本选取时间始于2020年1月,止于2021年12月,资料构成均为我院以中医熏蒸开展治疗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56例患者,将其信息资料录入电脑展开规范分组,其中2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参照组,剩余28例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以患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机体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干预的满意度评定值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评估患者的机体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1周以及出院1周时再次开展疼痛评估其评分改善较为显著,且以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偏低(P<0.05)。结论 60岁以上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医熏蒸治疗开展中实施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其机体疼痛感,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熏蒸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 疼痛护理
下载PDF
19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首发表现和起病特点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雨凡 孙凌云 +13 位作者 邹耀红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陶娟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王美美 陈志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分析江苏省15所医院近10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首发表现和起病特点。方法 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汇总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回顾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①入选病例共1958例,男... 目的 分析江苏省15所医院近10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首发表现和起病特点。方法 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汇总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回顾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①入选病例共1958例,男女比例1:15.0。②首发症状明确者1798例,最多见的是皮肤黏膜损害(769例,占42.8%)和关节炎(697例,占38.8%)。其中皮肤黏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颊部红斑(706例)。在首发症状中与男性相比,女性关节炎比例显著增高。③所有病例在首次住院时均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皮肤黏膜受累(82.3%)最为常见;血液系统损害:74.0%出现血细胞3系中至少1系减低;肌肉骨骼受累以关节炎(1156例,占56.5%)明显多于肌炎(51例);发现蛋白尿1046例,血尿385例,肾活检病理显示以Ⅳ型肾炎为主。结论 ①SLE住院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1:15.0。②皮肤黏膜损害和关节炎是SLE的最常见首发表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出现关节炎。③初次住院病例受累最多的器官或系统为皮肤黏膜、血液、关节和肾脏,肾活检病理显示以Ⅳ型病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回顾性研究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联合抗体检测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新 丁翔 任义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2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7例(对照组),应用斑点法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ELISA法检测抗α-fodrin蛋白... 目的:探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2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7例(对照组),应用斑点法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ELISA法检测抗α-fodrin蛋白抗体。结果: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4%、40.5%、33.3%,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6%、3.9%、7.8%。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在观察组中的特异性分别为84.4%、96.1%、92.2%。观察组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均阴性者,抗α-fodrin蛋白抗体的阳性率达41.7%。抗SSA抗体、SSB抗体联合抗α-fodrin蛋白抗体检测,可使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的阳性率提高至83.3%。结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联合抗α-fodrin蛋白抗体检测,可提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抗SSB抗体及抗α-fodrin蛋白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均有较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抗α-fodrin蛋白抗体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3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风红 孙凌云 +13 位作者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陈志伟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陶娟 王美美 邹耀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1-615,共5页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补体进行测定并进行临床意义探讨。方法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间住院140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补体与SLE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间的关系。统计学...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补体进行测定并进行临床意义探讨。方法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间住院140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补体与SLE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LogisticRegression分析。结果1405例SLE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补体c3降低组1042例,补体c3正常组363例,通过对照研究,补体c3降低组入院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浆膜炎、胃肠道累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血清肌酐、尿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RegreSSion分析显示CRP(OR:0.396,0.254-0.617,P=0.000)、抗核抗体(OR:2.907,1.267.6.670,P=-0.012)、尿蛋白(OR:1.702,1.043-2.779,P=0.033)及入院SLEDAI评分(OR=0.930,0.886-0.975,P=0.003)是与补体c3降低有显著相关的因素。结论补体c3作为SEE常用的临床检测指标,与SE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也是肾累及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回顾性研究 补体3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发热特点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风红 孙凌云 +13 位作者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陈志伟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陶娟 王美美 邹耀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活动性发热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住院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分析发热与SLE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及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活动性发热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住院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分析发热与SLE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及治疗情况间的关系。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62例SLE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活动性发热患者729例,非发热患者1033例,通过对照研究,发热组入院年龄、是否初治、光敏感、浆膜炎、神经精神系统累及、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血清肌酐、补体C3、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既往治疗与非发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白细胞异常[比值比(OR):1.396,95%可信区间(CI)1.114~1.711,P=0.004]、CRP(OR=1.005,95%CI1.002~1.009,P=0.002)、ALT(OR=1.003,95%CI1.001~1.005,P=0.005)、血清肌酐(or=0.997,95%C10.995~0.999,P=0.007)、血红蛋白(OR=0.986,95%CI,0.981~0.992,P=0.000)、入院年龄(OR=0.984,95%C10.974。0.993,P=0.001)及环磷酰胺应用比例(OR:0.557,95%C10.382-0.813,P=-0.002)与SLE患者发热相关。结论发热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血白细胞下降、CRP升高、肝功能异常、贫血、入院年龄轻为SLE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危险因素,而肾累及、环磷酰胺应用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发热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育龄期男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风红 孙凌云 +13 位作者 邹耀红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陈志伟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陶娟 王美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32-835,共4页
目的 对育龄期男女SLE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间住院1 95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育龄期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度、死亡等指标.统计学处理... 目的 对育龄期男女SLE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间住院1 95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育龄期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度、死亡等指标.统计学处理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 839例SLE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男性117例,女性1 722例,通过对照研究,男性患者发病年龄[(32±12)岁]、住院年龄[(36±12)岁]晚于女性[(30±10)岁和(33±10)岁](χ^2=-2.151,χ^2=-2.177,P<0.05),男性患者更易出现浆膜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清ALT及血清肌酐异常(P<0.05),而女性患者更易出现关节炎、贫血、抗dsDNA抗体阳性(P<0.05);男性患者病死率13.68%(16/117)高于女性患者7.38%(127/1 722)(χ^2=6.064,P<0.05),死亡原因分析表明,感染是男女SLE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其次女性因肾脏累及、肾功能不全死亡,而男性因神经系统累及死亡.结论 育龄期男女SLE患者临床特点有所不同,男性更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而女性更易出现关节累及、贫血.男性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性别 育龄期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与疾病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学增 张育 +13 位作者 孙凌云 邹耀红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谭魁麟 李晶 陈志伟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陶娟 王美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与疾病活动情况、免疫学指标的异常及疾病预后相关性。方法 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间首次住院SLE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血液系统损害情况,并分析了血液系统损害与SLE疾病活动情况、...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与疾病活动情况、免疫学指标的异常及疾病预后相关性。方法 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间首次住院SLE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血液系统损害情况,并分析了血液系统损害与SLE疾病活动情况、免疫学指标及SLE患者病死率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 1958例SLE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女性患者1836例,男性患者122例。所有SLE患者中,1549例(79.1%)患者合并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占62.3%,白细胞减少占45.5%,血小板减少占29.4%;轻、中、重度活动组患者血液学损害率均高于基本无活动组(P=0.01和P〈0.01);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在红细胞沉降率、补体C3、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有166例患者在随访中死亡,其中因重症感染死亡占38.6%,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占22.9%,因神经系统损害死亡占15.1%,心血管疾病占10.2%,其他死因占13.3%。死亡病例中存在血液系统损害占91.6%,无血液系统损害占8.4%,血液系统损害率在死亡患者中明显增高(P〈0.01)。结论 血液系统是SLE最常受累的系统之一,其中以贫血最为常见,血液系统损害与狼疮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免疫性指标异常的患者容易继发血液系统的损害;重症感染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存在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病死率高于非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预后 血液系统损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