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市稻麦轮作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奥 师毅君 +2 位作者 刘硕 逄孝云 孔令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稻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通过轮作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但随之带来了次要草害上升为主要草害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更为高效的防控措施来解决草害问题。依据连云港市稻麦田种植防控经验,对稻麦田种植中产生的草害绿色... 稻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通过轮作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但随之带来了次要草害上升为主要草害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更为高效的防控措施来解决草害问题。依据连云港市稻麦田种植防控经验,对稻麦田种植中产生的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农业控草措施、物理和生态控草措施、化学除草措施和其他辅助防控手段,以期为苏北地区稻麦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田 轮作 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逄孝云 路辉 +2 位作者 孙法军 王艳 谭维娜 《中国市场》 2022年第16期35-37,共3页
文章以连云港市为例,阐述了连云港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和实施的显著成效,分析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意愿受限制、培训效果不够好、后续服务跟不上等代表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文章以连云港市为例,阐述了连云港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和实施的显著成效,分析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意愿受限制、培训效果不够好、后续服务跟不上等代表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高素质培育工作的路径分析,建议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突出重点引领,发挥示范效应;创新培育手段,夯实基础条件,以期为培育高素质农民,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教育培训 职业技能 江苏连云港
下载PDF
培育“新农人” 走好振兴路
3
作者 路辉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第4期29-30,共2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江苏省连云港市创新“学干一体化”乡村振兴领军人物培育模式,推行“头雁培养双提升”工程,以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为目标,多层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江苏省连云港市创新“学干一体化”乡村振兴领军人物培育模式,推行“头雁培养双提升”工程,以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从2017年至2022年,通过稻麦种植、设施蔬菜种植、农药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养殖、稻田综合种养、食用菌栽培、果树栽培等各类培训班的开展,培养了近10万新农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谱写出了绚丽的农培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食用菌栽培 农产品质量安全 果树栽培 江苏省连云港市 新农人 农药经营 农民教育培训
下载PDF
两个豆天蛾种群滞育后生物学特性对基质的响应
4
作者 郭明明 李晓峰 +2 位作者 赵雪君 李国权 樊继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1期90-94,100,共6页
为探明不同环境条件下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滞育解除的差异,采集江苏和湖北两个豆天蛾地理种群,以被诱导滞育的豆天蛾老熟幼虫为供试虫源,设置黏土、砂土、细砂和菌渣4种基质类型,分析豆天蛾滞育后蛹期、成虫期和... 为探明不同环境条件下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滞育解除的差异,采集江苏和湖北两个豆天蛾地理种群,以被诱导滞育的豆天蛾老熟幼虫为供试虫源,设置黏土、砂土、细砂和菌渣4种基质类型,分析豆天蛾滞育后蛹期、成虫期和卵期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基质处理下,湖北种群在滞育期间的发育速率、化蛹率、蛹长、蛹质量、成虫交配率、单雌产卵量等生长指标均优于江苏种群,表明野生豆天蛾种群在滞育后生长参数及繁殖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用于种群改良的优异种质资源。此外,基质类型对豆天蛾不同种群滞育后各生物学特性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在砂土和细砂基质处理下,豆天蛾发育速率、化蛹率、蛹质量、成虫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蜕皮激素等指标均在较高水平,且均显著高于黏土基质处理(p<0.05)。综合分析不同基质类型下豆天蛾两个地理种群滞育后生物学特性及滞育激素水平差异,砂土和细砂基质类型更有利于豆天蛾滞育解除,促进豆天蛾化蛹、羽化和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天蛾 种群 生物学特性 滞育 基质
下载PDF
国内猪粪污染物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 韦杰 +3 位作者 谭维娜 孙法军 孙皓 赵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4-6,共3页
在探讨猪粪性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内猪粪处理利用的主要途径,指出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栽培基料和饵料化是当前处理猪粪的主要技术模式,最后提出资源化、无害化、增值化是未来处理猪粪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猪粪 性质 污染物 进展
下载PDF
水稻栽培中施肥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章跃树 王光全 +1 位作者 谭维娜 王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8期160-161,163,共3页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种植要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有效提升种植产量。在水稻栽培中,加强施肥控制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保障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够高效稳定地开展。结合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常见的水稻施肥技术,有...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种植要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有效提升种植产量。在水稻栽培中,加强施肥控制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保障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够高效稳定地开展。结合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常见的水稻施肥技术,有效把握施肥控制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栽培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 施肥控制 技术要点 分析
下载PDF
淮北地区大棚番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5
7
作者 逄孝云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9期147-148,共2页
文章介绍了淮北地区大棚番茄种植技术,提出了几种常见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措施,希望为技术人员以及种植户提供参考及借鉴,最大限度地提升番茄产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淮北地区 大棚番茄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谭维娜 孙皓 +2 位作者 孙法军 王艳 逄孝云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2期89-91,共3页
分析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发挥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以更好的推动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水稻现代化种植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 连云港地区 水稻种植 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水稻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 路辉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8期194-196,共3页
水稻一直以来都处于我国粮食作物的核心地位,影响着民生和农业发展。水稻的产量与栽培技术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产量也受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在分析水稻栽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水稻栽培技术和农业机... 水稻一直以来都处于我国粮食作物的核心地位,影响着民生和农业发展。水稻的产量与栽培技术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产量也受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在分析水稻栽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水稻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在水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水稻高产的影响,旨在为提升水稻产量,进一步推动水稻的高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 农业机械 水稻高产
下载PDF
分析日光温室增光保温综合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法军 谭维娜 王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2期160-161,共2页
日光温室主要依靠日光的自然温度、夜间自身保温性来维持室内温度。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日光温室是一种高级化的保护地栽培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克服了传统陆地栽培方式受大环境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了珍贵的太阳能资源,使得作物的... 日光温室主要依靠日光的自然温度、夜间自身保温性来维持室内温度。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日光温室是一种高级化的保护地栽培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克服了传统陆地栽培方式受大环境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了珍贵的太阳能资源,使得作物的种植效果得到提升。为此,在阐述日光温室内涵、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日光温室增光保温的原理,具体分析日光温室增光保温综合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增光保温 作物生长
下载PDF
芦蒿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逄孝云 路辉 +2 位作者 李国权 王艳 张奥 《江西农业》 2023年第18期19-21,共3页
芦蒿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营养物质丰富,深受市场欢迎,在连云港种植面积比较大。芦蒿种植时,栽培技术应用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着芦蒿产量及品质,进而影响种植效益。为实现芦蒿产业提质增效,推广应用芦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意义重大。基于... 芦蒿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营养物质丰富,深受市场欢迎,在连云港种植面积比较大。芦蒿种植时,栽培技术应用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着芦蒿产量及品质,进而影响种植效益。为实现芦蒿产业提质增效,推广应用芦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例,重点对芦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芦蒿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要点
下载PDF
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孙法军 谭维娜 王艳 《乡村科技》 2019年第21期95-96,共2页
连粳7号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也是连云港市种植推广面积较大、综合效益较好的高产品种。从多年种植经验来看,不同的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的种植综合效益有着显著影响。为了推动连云港市水稻种植业的... 连粳7号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也是连云港市种植推广面积较大、综合效益较好的高产品种。从多年种植经验来看,不同的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的种植综合效益有着显著影响。为了推动连云港市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本文首先分析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的影响,然后总结连粳7号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粳7 稻作方式 茎蘖 产量
下载PDF
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13
作者 谭维娜 孙法军 +2 位作者 王艳 逄孝云 孙皓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2期13-14,共2页
近些年来淮北地区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本研究以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19、淮麦32、淮麦33、淮麦38等连麦、淮麦系列品种,以烟农19为统一对照展开田间试验,对这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挑选出最适宜本... 近些年来淮北地区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本研究以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19、淮麦32、淮麦33、淮麦38等连麦、淮麦系列品种,以烟农19为统一对照展开田间试验,对这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挑选出最适宜本地生长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地区 小麦新品种 比较 推广应用
下载PDF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14
作者 章跃树 王光全 +1 位作者 谭维娜 王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7期5-6,共2页
随着人们对小麦需求的增多,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更加迫切。虽然我国土地资源较多,但由于地理限制,可用于种植小麦的土地是有限的,加之我国人居可种植土地面积较少,只有大力研究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才能减轻小麦的市场供求压力。
关键词 小麦栽培 技术研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淮北稻区适宜直播水稻品种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学标 谭维娜 +2 位作者 孙宪雪 段瑞华 钱素菊 《中国农技推广》 2020年第9期29-32,共4页
为缓解淮北地区稻、麦周年茬口紧张,保障稻、麦周年高产,在江苏灌南对引进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机直播比较试验。经综合分析,参试品种中连粳15、连粳11、苏秀867生育期短于130天,丰产性、抗倒和抗病性表现也较好,适宜在本地做直播稻种植,... 为缓解淮北地区稻、麦周年茬口紧张,保障稻、麦周年高产,在江苏灌南对引进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机直播比较试验。经综合分析,参试品种中连粳15、连粳11、苏秀867生育期短于130天,丰产性、抗倒和抗病性表现也较好,适宜在本地做直播稻种植,尤其是做为机条播品种的连粳15,产量高、抗倒性好、加工品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稻区 水稻 品种筛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