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医学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苗 王倩 +1 位作者 任群利 胡欢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3期158-160,共3页
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学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迅速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实验平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基础医学研究生能够在入学后尽... 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学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迅速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实验平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基础医学研究生能够在入学后尽快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新思路,综合科研素质获得提高,从而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成为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以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依托,通过采用模块式教学内容重构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实验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西部医学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岳昌武 吕玉红 +1 位作者 保玉心 凌锌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535-537,共3页
探讨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西部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改革,采取案例教学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及结果处理能力,采用实验操作评估、实验报告考核及实验设计方... 探讨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西部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改革,采取案例教学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及结果处理能力,采用实验操作评估、实验报告考核及实验设计方案论证的综合型实验考核模式评估学生课业成绩,以达到短时间内促进科研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科研能力养成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 研究生教育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教学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国辉 刘建国 +2 位作者 朱姜 刘坤祥 李晋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72-73,共2页
医学综合实验技术是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所在院校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实验教学改革,让研究生在有限的实验课程时间内不但能掌握实验技术,还能激发其创新意... 医学综合实验技术是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所在院校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实验教学改革,让研究生在有限的实验课程时间内不但能掌握实验技术,还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著地提高了医学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综合实验技术 教学改革 研究生
下载PDF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倩 白国辉 +2 位作者 陈彬 吴明松 刘建国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34-36,共3页
分析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缺失的原因,并分别从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辅助软件应用、学术交流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导师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科研能力
下载PDF
高校科研中心在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秦颖 肖智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773-775,共3页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2项基本任务。如何将科研与本科教学有机地结合,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科研中心是高校科研的重要部门和实施场所,在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且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值...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2项基本任务。如何将科研与本科教学有机地结合,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科研中心是高校科研的重要部门和实施场所,在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且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值得探讨。该文以西部某医药类高校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为例,总结、分析其近年来参与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多种途径,例如:让科研人员走进本科课堂、设立"实验室开放日"、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实习基地、定期开展科研讲座、参与教改项目及担任兼职班主任等。该文为高校科研中心如何参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整体竞争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本科 学生 医科 科学研究中心 科研素质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转化医学理念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晋 秦颖 +1 位作者 罗果 王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基础和临床分离,基础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而临床研究生在临床中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解决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到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势在必行... 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基础和临床分离,基础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而临床研究生在临床中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解决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到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势在必行。此处通过探讨搭建多学科交叉的转化医学平台、加强研究生转化医学意识的培养、多角度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等方式培养医学研究生的转化医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医学研究生 医学理念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
7
作者 李晋 白国辉 +2 位作者 罗果 朱姜 刘坤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7期12-13,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了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了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形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探讨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能 研究生 课程实施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卤化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荫荫 邵美云 岳昌武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35-440,共6页
卤化天然产物特别是微生物来源卤化天然产物在生理和生物化学上具有重要作用,是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来源,在控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耐药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放线菌、真菌及其它微生物来源的卤化天然产物及其... 卤化天然产物特别是微生物来源卤化天然产物在生理和生物化学上具有重要作用,是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来源,在控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耐药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放线菌、真菌及其它微生物来源的卤化天然产物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天然产物 抗生素 真菌 放线菌
下载PDF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
作者 李三华 刘云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808-810,共3页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遵义医学院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改革评价方式等改革措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掌握了实验技术,还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遵义医学院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改革评价方式等改革措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掌握了实验技术,还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综合实验技术 研究生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遵义朝天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长伟 覃成 +4 位作者 李三华 孟令杰 姜念 喻昌燕 刘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451-454,共4页
采用硅胶、凝胶及中高压反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从遵义朝天椒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方法分别鉴定出其结构为:capsaicin(1),dihydrocapsaicin(2),acetovanillone(3),(-)-epiloliolide... 采用硅胶、凝胶及中高压反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从遵义朝天椒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方法分别鉴定出其结构为:capsaicin(1),dihydrocapsaicin(2),acetovanillone(3),(-)-epiloliolide(4),(+) dehydrovomifoliol(5),Ferulic acid(6),vanillin(7),acetosyringone(8),2-(4-Hydroxy-3-methoxyphenyl)-3-(2-hydroxy-5-methoxyphenyl)-3-oxo-1-propanol (9).其中化合物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sicumannuumL. 遵义朝天椒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云 李三华 +1 位作者 姜念 喻昌燕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991-993,共3页
培养一名适应科研需求的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研究生,以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研究生的学习现状,并从优化教学内... 培养一名适应科研需求的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研究生,以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研究生的学习现状,并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建立合理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 研究生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表达嵌合体蛋白PAcP/CTB的转基因番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国辉 刘建国 +5 位作者 田源 管晓燕 顾瑜 白朋元 周皓琳 范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7期210-210,211,共2页
目的:研究转基因番茄植株及非转基因番茄植株栽培后的各项农艺性状的变化。方法每周记录转基因番茄及其对照植物生长的一般状况、株高、茎粗和最大叶宽等农艺性状。结果转基因番茄植株与非转基因番茄植株生长情况良好,转基因番茄植株的... 目的:研究转基因番茄植株及非转基因番茄植株栽培后的各项农艺性状的变化。方法每周记录转基因番茄及其对照植物生长的一般状况、株高、茎粗和最大叶宽等农艺性状。结果转基因番茄植株与非转基因番茄植株生长情况良好,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最大叶宽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番茄植株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对照植株相比,本课题组培养的转基因番茄植株在农艺性状上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生物学性状 番茄
下载PDF
研教协同模式对医学本科生神经科学教学的促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权 秦颖 肖智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神经科学是当前最前沿、研究进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培养未来与神经科学相关的高素质拔尖科技人才,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在医学本科生教育中探索行之有效的神经科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神经科学是当前最前沿、研究进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培养未来与神经科学相关的高素质拔尖科技人才,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在医学本科生教育中探索行之有效的神经科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采用"授课+专题讨论+试验"的教学改革模式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神经科学"研教协同教学"改革。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提升了医学本科生对神经科学的兴趣,激发了其主动学习神经科学的积极性,树立了其良好的科研思维方法,也为神经科学在医学本科生教育中的深入、广泛地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医学本科生 研教协同模式
下载PDF
C-erbB-2、p53蛋白在遵义地区妇女子宫内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C-erbB-2、p53蛋白在遵义地区妇女子宫内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刮宫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科确诊的子宫内膜样腺癌(EA)标本100例,按照组织学分级分为Ⅰ级38例,Ⅱ级41例,Ⅲ级2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子... 目的探讨C-erbB-2、p53蛋白在遵义地区妇女子宫内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刮宫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科确诊的子宫内膜样腺癌(EA)标本100例,按照组织学分级分为Ⅰ级38例,Ⅱ级41例,Ⅲ级2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各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病变组织中C-erbB-2、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erbB-2、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在增生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5.00%,在E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45.00%,在E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59.00%;C-erbB-2、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在EIN、EA组织中比较, C-erbB-2、p53蛋白在增生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在EIN、EA组织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在增生性病变组织中比较,在E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在EA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A组织学分级中C-erbB-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增生性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芫菁体内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晓飞 娄方明 +3 位作者 晏容 侯晓晖 张恒 刘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538,共4页
目的比较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采用WST-1比色法进行体外细胞抑制实验,测定斑... 目的比较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采用WST-1比色法进行体外细胞抑制实验,测定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对上述三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斑蝥素对HT-29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稳定,对PLC/PRF/5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在高浓度作用下仍表现出较低抑制率。结合斑蝥素对HT-29、PLC/PRF/5、BEL-7404三株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8.51,86.77,21.27μmol/L。结论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抑制作用远好于斑蝥素,提示结合斑蝥素的抗癌效果极可能好于斑蝥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结合斑蝥素 抗肿瘤 半数抑制浓度
下载PDF
梵净山保护区土壤放线菌分离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园园 保玉心 +3 位作者 吕玉红 罗显涛 曾令荣 岳昌武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8期60-65,9,共6页
为获得有开发潜力的放线菌活性菌株,利用GYM分离培养基对采自贵州省梵净山生态保护区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与筛选,并采用菌块法测定了分离得到的178株放线菌对藤黄微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测试菌的抗菌活性,同样培养条件小量发酵,发... 为获得有开发潜力的放线菌活性菌株,利用GYM分离培养基对采自贵州省梵净山生态保护区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与筛选,并采用菌块法测定了分离得到的178株放线菌对藤黄微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测试菌的抗菌活性,同样培养条件小量发酵,发酵产物经乙醇抽提后进行活性复筛,并通过HPLC和质谱分析并与天然产物数据库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78株菌中,有41株菌对藤黄微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3株菌有新的天然产物峰出现,其产物结构有待进一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分离 抗菌活性 抗生素
下载PDF
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涛 李三华 宋庆高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of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是新生儿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与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有关。叶酸缺乏、代谢紊乱及介导其代谢的关键酶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导致NSCL/P的重要因素...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of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是新生儿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与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有关。叶酸缺乏、代谢紊乱及介导其代谢的关键酶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导致NSCL/P的重要因素,母体孕期摄入叶酸可降低NSCL/P的患病风险。本文就叶酸代谢及介导其代谢的关键酶基因的多态性与NSCL/P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叶酸代谢 关键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抗多种病原微生物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美云 李园园 +1 位作者 岳昌武 王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2,共5页
为畜牧养殖业新型抗生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优良菌株,采用分离纯化、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超高压液相-紫外二极管阵列-高分辨率质谱联用(UPLC-DAD-HRMS)方法对贵州赤水丹霞地貌区300份土样中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 为畜牧养殖业新型抗生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优良菌株,采用分离纯化、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超高压液相-紫外二极管阵列-高分辨率质谱联用(UPLC-DAD-HRMS)方法对贵州赤水丹霞地貌区300份土样中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在分离纯化获得的31株菌株中,有21株菌株对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和藤黄微球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其中,有8株菌株表现出抗2种测试菌生物活性,1株菌株(S.sp.CSDX435)表现出抗3种测试菌生物活性,1株菌株(S.sp.CSDX416)表现出抗4种测试菌生物活性。2)有20株分离菌株与Stenotrophomonas sp . A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16S rRNA同源性达99%,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nonas maltophilia);11株菌株与S.sp.A18的16S rRNA同源性达78%~97%。其中,S.sp.CSDX58菌株与S.sp.A18的16S rRNA同源性最低,为78%,可能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新类群。3)从S.sp.CSDX252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发现了可能为聚醚类的新化合物 B,分子式为 C47 H78 O14,且产量较高。因此,在分离得到的31株菌株中,有21株菌株对1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可作为畜禽新型抗生素菌株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分离 鉴定 16SrRNA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荷叶普通粉与超微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欣婷 丁丽娜 +1 位作者 刘云 娄方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为了对荷叶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荷叶普通粉和超微粉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 为了对荷叶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荷叶普通粉和超微粉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从荷叶普通粉中分离出80种化学成分,鉴定出49种,占挥发油总量的66.86%;从荷叶超微粉中分离出107种化学成分,鉴定出67种,占挥发油总量的78.44%;两种粉末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说明同时采用两种粉碎方法,能获得种类更为丰富的荷叶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普通粉 荷叶超微粉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乳腺癌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明 朱绍玲 +1 位作者 高飞 罗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7-281,共5页
采用重复性及生物兼容性较好的二维纳米银膜作为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SERS)基底,利用具有较好匹配的近红外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通过引起共振拉曼效应分别对健康女性和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SERS光谱研究。比较... 采用重复性及生物兼容性较好的二维纳米银膜作为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SERS)基底,利用具有较好匹配的近红外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通过引起共振拉曼效应分别对健康女性和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SERS光谱研究。比较两组氧合血红蛋白平均SERS光谱,发现存在差异。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独立变量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两组光谱在659、813和1 122 cm^(-1)拉曼频移处的谱峰有着极显著的区别。对主成分进行归属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氧合血红蛋白分子中,吡咯环的反对称变形振动、对称变形振动以及吡咯环的呼吸振动的强度、相对于健康女性显著减少,从而造成图谱谱峰有明显差异。除此以外,SERS技术结合SPSS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区分健康女性和乳腺癌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从而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临床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乳腺癌 氧合血红蛋白 纳米银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