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整改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罗云梅 李铭铭 李利生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2期101-104,共4页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高校安全隐患存在较多的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高校安全隐患存在较多的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整改措施3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让安全从理论变成实际,切实保证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高等院校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与管理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白鑫宇 刘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8期21-22,共2页
实验室安全不仅包括各种硬件安全,而且包括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生物实验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方可顺利实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文章首先探讨了... 实验室安全不仅包括各种硬件安全,而且包括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生物实验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方可顺利实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文章首先探讨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生物实验
下载PDF
以主动探索为导向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白鑫宇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其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需要融入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实验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药理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其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需要融入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实验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药理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教师如何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设计的具体方法,旨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以主动探索为导向的科学思维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自主实验设计 思考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段灿灿 王清纯 +7 位作者 赵泽粉 蔡秋雪 刘方 晏仁义 何天目 王雅芝 李桂琳 张建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以获取潜在靶点,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检索相关疾病,导入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以获取潜在靶点,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检索相关疾病,导入DAVID数据库获取靶点的基因功能及作用通路。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及"靶点-疾病"网络等进一步可视化整合分析。并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金钗石斛中47个成分,可作用于88个靶点,进一步分析可知Nobilin D、Nobliomethylene、decumbic acid B、(+)-dendrolactone、(-)-denobilone A和Nobilin等成分是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可作用于MIF、ERS2、CYP19A1、ABCG2、TLR9和DRD5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Cocaine addiction及Serotonergic synapse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金钗石斛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为深入开展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神经系统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调控AKT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亚丹 丁瑞雪 +2 位作者 鲍宇翔 吕俊远 杨丹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XNT)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干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从TCMSP、Symmap数据库中检索YDXNT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血管内膜增生的疾病...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XNT)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干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从TCMSP、Symmap数据库中检索YDXNT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血管内膜增生的疾病靶点,并对YDXNT与血管内膜增生的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软件对交集基因构建“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并可视化,应用Metascape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CytoNCA插件获取核心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采用球囊损伤法制作大鼠血管内膜增生模型,给予YDXNT干预。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组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增生血管中核心靶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YDXNT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等药理成分作用于血管内膜增生关键靶点AKT1(蛋白激酶B的一种亚基),HE结果显示YDXNT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中AKT、p-AKT(Thr308)蛋白较假手术组表达增高,YDXNT给药组较模型组AKT、p-AKT(Thr308)蛋白表达下调。结论YDXNT可通过调控AKT表达及其磷酸化进而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心脑通 血管内膜增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方 杨沙 +4 位作者 陈启洪 段灿灿 晏仁义 张建永 李晓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3-95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柿叶中的化学成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进行潜在靶点钓取,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获得关联疾病,采用DAVID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柿叶中的化学成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进行潜在靶点钓取,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获得关联疾病,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以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提取核心成分和靶点,构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信号通路'核心网络。结果共收集到柿叶中54个成分,可作用于43个靶点。多元及核心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白花蛇床子素(Droserone)等成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物质基础,柿叶中的成分主要作用于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花生四烯酸-15-脂加氧酶(ALOX15)、雌激素受体2(ESR2)、雌激素受体1(ESR1)、前列腺素G/H合成酶1(PTGS1)等关键靶点,进一步调节催乳素信号通路(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柿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为深入开展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心血管疾病 网络药理学 核心网络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药理学进展课程全英文授课调查分析
7
作者 郎广平 鲁艳柳 +1 位作者 徐尚福 韩盈盈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调查药理学进展课程全英文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评价,发现88.8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全英文教学,但93.33%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有畏惧心理;相较于全英文授课,双语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全英文授课自... 调查药理学进展课程全英文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评价,发现88.8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全英文教学,但93.33%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有畏惧心理;相较于全英文授课,双语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全英文授课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针对调查结果,为进一步增强药理学进展课程全英文授课效果,提出渐进式的以英语为媒介(EMI)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进展 全英文授课 EMI教学
下载PDF
半夏药理作用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1
8
作者 黄凤英 高健美 龚其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73-1781,共9页
中药半夏来源于我国传统中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呕吐、咳嗽、肿瘤等,其不良反应常见报道。毒理学研究表明半夏能导致机体主要靶器官毒性。本文针对半夏的性质和作用靶点... 中药半夏来源于我国传统中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呕吐、咳嗽、肿瘤等,其不良反应常见报道。毒理学研究表明半夏能导致机体主要靶器官毒性。本文针对半夏的性质和作用靶点,并结合国内外报道综述其主要成分和毒性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其毒性作用机制,旨在明确半夏的毒性及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毒性成分 毒理机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山豆根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曦 高健美 龚其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43-747,752,共6页
山豆根来源于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肿瘤、咽喉炎症、肝炎等疾病。但其不良反应常见报道,毒理学研究发现... 山豆根来源于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肿瘤、咽喉炎症、肝炎等疾病。但其不良反应常见报道,毒理学研究发现山豆根可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胆系统等产生毒性。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报道综述了山豆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毒性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作用及其产生毒性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山豆根的毒性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毒性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肝草凉茶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雅芝 张建永 段灿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8,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肝草凉茶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肝草凉茶解酒保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等数据库,检索益肝草凉茶中9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功能关联蛋白网络数据库(Functional Protein Association Networks,STRING)以及蛋白数据库(Universal Protein,Uniprot)数据库获取肝病相关的靶点;通过药物作用靶点及肝病靶点互作筛选益肝草凉茶解酒保肝的靶点,进一步构建解酒保肝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Functional Annotation Bioinformatics Microarray Analysis,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的基因功能与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借助AutoDock软件,将关键成分与重要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益肝草凉茶的活性成分186个,可作用于298个靶点,其中涉及到肝脏疾病的靶点有78个。预测靶点主要作用于癌症的途径、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cGMP-PKG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保肝护肝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益肝草凉茶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调控网络发挥解酒保肝的功效,为其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肝草凉茶 解酒 保肝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艾迪注射液抗肿瘤定位及分子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灿灿 何天目 +2 位作者 陈宽 马逸飞 张建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5-1349,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艾迪注射液抗肿瘤部位的定位及分子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艾迪注射液四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里宾斯基五原则”为依据,进一步筛选活性化合物。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作用靶点,CTD数据库查询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艾迪注射液抗肿瘤部位的定位及分子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艾迪注射液四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里宾斯基五原则”为依据,进一步筛选活性化合物。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作用靶点,CTD数据库查询对应的不同部位肿瘤疾病并进行分类。利用Cytoscape软件与OmicShare平台构建“化合物-靶点”“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最后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DAVID)对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到艾迪注射液中活性化合物294个,可作用靶点265个,疾病主要定位在消化系统肿瘤(原发性肝癌)及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癌)上,作用通路主要富集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药物代谢、视黄醇代谢及癌症通路等。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艾迪注射液的抗肿瘤定位,及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可为其临床应用及深入开展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肿瘤定位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九香虫肾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天目 段灿灿 +2 位作者 侯晓晖 李晓飞 张建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3-107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九香虫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九香虫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argetnet在线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CTD、Digsee数据库,获取肾损伤等相关靶点,整合分析获取九香...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九香虫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九香虫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argetnet在线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CTD、Digsee数据库,获取肾损伤等相关靶点,整合分析获取九香虫肾保护靶点。采用String分析蛋白质的互作关系,通过Enrichr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及作用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最后采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九香虫活性成分93种,可作用于288个靶点,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成分49种、核心靶点36个,主要作用通路91条。结论阿斯吡嗪、亚麻酸、1,2-脱氢-N-乙酰基多巴胺及NOS3、ALOX5、HDAC4、RELA等可能是九香虫肾保护作用的潜力成分与靶点,其机制可能与肾素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花生四烯酸代谢、VEGF信号通路、精氨酸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肾保护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考察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鑫宇 杨萍 刘萍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在线数据库收集八正散加减方方剂中药味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及OMIM在线数据库获取慢性前列腺炎异常表达基因列表。通过Venn数据库获取交集基因,通...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在线数据库收集八正散加减方方剂中药味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及OMIM在线数据库获取慢性前列腺炎异常表达基因列表。通过Venn数据库获取交集基因,通过STRING、Cytoscape 3.2.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认为,八正散加减方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核受体、类固醇激素受体、蛋白质异二聚体、单加氧酶、醇脱氢酶及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另一方面,调控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谷胱甘肽结合、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雌激素受体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结合、RNA聚合酶Ⅱ基础转录因子结合过程也可能是八正散加减方发挥作用的方式。涉及的通路可能有:(1)AGE-RAGE信号通路;(2)IL-17信号通路;(3)Th17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提示八正散加减方可能对前列腺癌信号通路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八正散加减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正散加减方 慢性前列腺炎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郎广平 韩盈盈 +1 位作者 聂晶 李利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6期98-101,共4页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而“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教书育人两大功能的统一...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而“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教书育人两大功能的统一是现代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无论从国家建设角度出发还是从新时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都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探索符合药学及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药理学 立德树人 责任感 价值观 教学方法 教育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附子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定位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雅芝 段灿灿 +1 位作者 何天目 张建永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61-475,共1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附子汤的临床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TCMSP数据库获取附子汤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OB≥30%、DL≥0.18作为筛选条件获得其活性成分。采用T...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附子汤的临床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TCMSP数据库获取附子汤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OB≥30%、DL≥0.18作为筛选条件获得其活性成分。采用TargetNet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潜在靶点预测,以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靶点器官定位、靶点-疾病-疾病分类网络,同时运用STRING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附子汤中78个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31个靶点,这些靶点的作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肝、肺、肾等器官,作用机制主要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甾体激素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甲状腺激素信号等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附子汤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心脏,从而为阐明附子汤保肝护肝、改善心功能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汤 网络药理学 富集分析 临床定位 作用机制
下载PDF
LBL、CBL和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6
作者 张成宸 李利生 鲁艳柳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612-614,共3页
药理学是医药学的重要基础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医药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问... 药理学是医药学的重要基础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医药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的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和提高临床技能,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深对药理学的理解。该文从教学方法的实施、优点和局限性等方面分别介绍了LBL、CBL、PBL教学法,通过灵活应用这些教学法来提高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药理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丽春 李征 +1 位作者 杨继勇 李晶洁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是一种产自于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的名贵中药材,其研究进展一直被广大学者关注。文章查阅近年文献,对石斛活性成分、组成和结构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石斛相关制剂、日化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是一种产自于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的名贵中药材,其研究进展一直被广大学者关注。文章查阅近年文献,对石斛活性成分、组成和结构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石斛相关制剂、日化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好地发挥石斛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石斛碱 石斛多糖
下载PDF
刺梨的化学组成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鹏 龚小川 +5 位作者 谭丽春 谢俊 余远陆 李征 杨继勇 李晶洁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1期90-94,共5页
刺梨(Rose roxburghii Tratt)是主产于我国云、贵、川等西南部地区的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研究发现,刺梨所含成分丰富,如刺梨黄酮、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刺梨多糖、刺梨多酚、维生... 刺梨(Rose roxburghii Tratt)是主产于我国云、贵、川等西南部地区的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研究发现,刺梨所含成分丰富,如刺梨黄酮、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刺梨多糖、刺梨多酚、维生素、三萜类化合物等,其药理作用也颇多,如延缓衰老、抗癌防癌、治疗维生素C缺乏症、防治糖尿病等,刺梨在药理作用方面的潜力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挖掘,比如神经系统保护方面的作用,本课题组近期研究发现了刺梨在缓解帕金森症状方面的作用,并获批了发明专利,但具体保护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对于刺梨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系统性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刺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希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刺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糖 刺梨黄酮 刺梨多酚 药理作用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消癌舒胶囊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海 张世考 +6 位作者 龙良鑫 李映莹 陈名吉 黄南渠 聂晶 王井洪 金凤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133-1140,共8页
目的研究消癌舒胶囊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方法雌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消癌舒给药剂量为2.36、2.94、3.68、4.6 g/kg,单次灌胃给药,每次0.2 mL/10 g,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中毒、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雌性KM... 目的研究消癌舒胶囊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方法雌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消癌舒给药剂量为2.36、2.94、3.68、4.6 g/kg,单次灌胃给药,每次0.2 mL/10 g,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中毒、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雌性KM小鼠20只,消癌舒给药剂量为27.6 g/kg,分3次灌胃给药,给药容积0.4 mL/10 g,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及中毒反应,连续观察14 d,计算小鼠消癌舒的最大耐受量倍数;1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0只/组):消癌舒低、中、高剂量组(1、2.3、4.6 g/kg)及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每周测1次体重和摄食量,分别于给药3、6个月及停药1个月(恢复期)后,每组随机处死10只动物,并检测血液学、血清生化、脏器系数及各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消癌舒各组小鼠实验期间未见死亡,一般情况良好,不能求出LD50,小鼠的最大耐受量是人用量的375倍;长期毒性实验显示消癌舒给药3个月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有降低(P<0.01),给药6个月大鼠摄食量降低(P<0.05),停药1个月均恢复正常;消癌舒给药3个月,给药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它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异常,连续给药6个月,给药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尿素氮(UREA)、血糖(GLU)增加,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总蛋白(TP)、白蛋白(ALB)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它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异常,消癌舒停药1个月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给药3、6个月及恢复期消癌舒各剂量组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卵巢、子宫等脏器系数及其组织形态学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消癌舒胶囊无明显急性毒性及长期用药毒性反应,临床用药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舒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实验动物模型的教学实践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盈盈 刘建国 郎广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24期29-30,共2页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实验动物模型教学中,实现知识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阐述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实验动物模型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