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社区服务为导向的口腔预防医学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瑜 白朋元 +4 位作者 刘建国 徐宇红 白国辉 吴家媛 范芹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学人才,卫生服务的重心也需要向“以健康为中心”发生转变。口腔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以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为切入点,从整合课程内容、调整授课形式、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学人才,卫生服务的重心也需要向“以健康为中心”发生转变。口腔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以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为切入点,从整合课程内容、调整授课形式、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评价入手,同时强化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贯穿于口腔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有序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益与效率;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和基于案例的多元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服务能力,促进本科教学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预防医学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六盘水市中学教师口腔健康知信行和教育态度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刘焕艺 江胤恺 +3 位作者 马培伦 蔡惠敏 罗天艳 白朋元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14-117,146,共5页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中学教师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口腔健康行为和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态度,为以后针对中学教师制订和展开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抽取六盘水市4所中学280名中学教师作为研...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中学教师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口腔健康行为和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态度,为以后针对中学教师制订和展开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抽取六盘水市4所中学280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六盘水市中学老师的口腔保健行为习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口腔健康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态度。结果收集有效问卷共276份,数据结果表明该教师群体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3.71%,恰当行为率为26.33%,绝大多数教师对口腔健康及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统计分析显示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教师在口腔保健习惯和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均优于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教师的口腔健康知、信、行不统一,应加强该群体的口腔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知信行 口腔健康教育 态度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老年口腔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浩南 韩琨 +1 位作者 丁紫雪 孟箭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老年(> 65岁)口腔癌患者12人,肿瘤部位包括舌、口底、上颌、颊、咽旁,肿瘤直径为3~9cm,实施CT引导下1...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老年(> 65岁)口腔癌患者12人,肿瘤部位包括舌、口底、上颌、颊、咽旁,肿瘤直径为3~9cm,实施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尼妥珠单抗给药。平均每例患者植入32. 5颗粒子,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复查CT,随访8个月~20个月。结果:1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 3%。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局部出血、放射性黏膜炎等,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放射性损伤和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微创、有效、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老年口腔癌 尼妥珠单抗
下载PDF
低年级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异常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泽伦 薛智谦 顾瑜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咬合异常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发病的影响,以期为TMD的防治提供病因学基础。方法对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低年级学生754名(男性354名,女性400名)进行颞下颌关节检查、牙列与咬... 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咬合异常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发病的影响,以期为TMD的防治提供病因学基础。方法对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低年级学生754名(男性354名,女性400名)进行颞下颌关节检查、牙列与咬合关系检查、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哑变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咬合功能异常、错畸形以及口腔副功能运动等咬合异常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病率为31.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磨牙(OR=2.070)、日间紧咬牙(OR=2.553)、无意识空嚼(OR=2.642)和前牙覆关系(OR=1.228),与TMD的发病均有影响(P<0.05)。对不同程度前牙深覆设置哑变量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覆程度越重,TMD的发病风险越高[轻度(OR=1.558)、中度(OR=2.189)、重度(OR=3.236),P<0.05]。结论前牙覆关系、夜磨牙、日间紧咬牙、无意识空嚼均是低年级大学生TMD发病的危险因素,前牙深覆程度越重,TMD发病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大学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咀嚼肌功能亢进 咬合异常 口腔副功能运动 错畸形 深覆 磨牙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高校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武荔涵 《高教学刊》 2019年第25期45-47,共3页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宣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都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它们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两者的有效融合能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宣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都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它们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两者的有效融合能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前提,总结了高校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积极效应,最后分别从营造良好氛围、建立长效机制和完善教育体系三个方面,为高校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建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
下载PDF
绿原酸治疗口腔溃疡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锦婷 张泽 +5 位作者 林静 李胤宏 罗廷炎 陈巧妮 顾瑜 白国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3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大鼠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灼烧法在72只雌性SD大鼠左右两侧颊黏膜建立口腔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高浓度组(10.0mg/mL绿原酸溶液)、中...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大鼠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灼烧法在72只雌性SD大鼠左右两侧颊黏膜建立口腔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高浓度组(10.0mg/mL绿原酸溶液)、中浓度组(5.0mg/mL绿原酸溶液)、低浓度组(2.5mg/mL绿原酸溶液)和对照组。造模后,高、中、低浓度组溃疡表面局部给予绿原酸溶液,每天2次,对照组溃疡表面不予处理。各组分别于首次给药后第3、5、7天处死大鼠6只,比较大鼠口腔溃疡黏膜面愈合情况,并对溃疡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测定血清中TNF-α、SOD的变化水平。结果高、中、低浓度组的溃疡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浓度组的固有层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上皮修复明显。实验第3、5、7天,低、中、高浓度组的TNF-α活性均明显降低,血清SOD水平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绿原酸可促进大鼠口腔溃疡愈合,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绿原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 被引量:2
7
作者 武荔涵 《科教导刊》 2021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在当前大学生宿舍交往中,由于对互动符号理解存在差异性、互动情境的局限性以及"自我"发展阶段的不均衡等因素而导致了宿舍成员的互动冲突。通过建立明确的互动目标、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探索丰富的互动符号、培养全面发展... 在当前大学生宿舍交往中,由于对互动符号理解存在差异性、互动情境的局限性以及"自我"发展阶段的不均衡等因素而导致了宿舍成员的互动冲突。通过建立明确的互动目标、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探索丰富的互动符号、培养全面发展的互动主体等方面的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宿舍和谐互动关系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 宿舍人际交往 互动 冲突 和谐
下载PDF
绿原酸对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昱敏 许斯华 +3 位作者 张泽 刘锦婷 顾瑜 白国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41-342,346,共3页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绿原酸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绿原酸溶液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绿原酸溶液浓度在0.625 mg·mL^-1 和1.0 mg·mL^-1 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绿原酸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绿原酸溶液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绿原酸溶液浓度在0.625 mg·mL^-1 和1.0 mg·mL^-1 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绿原酸溶液浓度与抑菌效果并无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绿原酸能够对变形链球菌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变形链球菌 抑菌效果
下载PDF
绿原酸的抑菌作用及其在口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易 顾瑜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7期104-107,共4页
近年来,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危害愈发凸显,寻求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从来源上看,抗菌药物主要分为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后者较前者往往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绿原酸(CA)是一种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炎和... 近年来,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危害愈发凸显,寻求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从来源上看,抗菌药物主要分为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后者较前者往往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绿原酸(CA)是一种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的自然活性多酚,具有巨大的药用潜力。研究发现绿原酸对于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等常见致病菌,以及念珠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变形链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等多种致病菌都具有抑制作用,本篇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治疗口腔疾病方面的潜力。旨在为做CA药物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抑菌 口腔应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