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BL教学法与开放式实验相结合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彩兰 李文娜 +3 位作者 莫镇涛 李俊明 李意奇 肖璐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17-20,共4页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药物的作用、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均需通过实验阐明。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药理学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药物的作用、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均需通过实验阐明。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药理学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创新意识,提升科研素养。因此,如何改进药理学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期望,建立了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开放式实验相结合的药理学实验的教学模式,以期在医药院校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药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医药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开放式实验 教学改革 科研素养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和思维导图的药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彩兰 李文娜 +5 位作者 莫镇涛 翟玉荣 李意奇 肖璐 李俊明 徐媛媛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7-10,共4页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临床药学和护理学等医药卫生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繁多且复杂,无论教与学都存在极大的困难。通过分析当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建立了一种基于翻转课堂结合思维导图的...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临床药学和护理学等医药卫生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繁多且复杂,无论教与学都存在极大的困难。通过分析当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建立了一种基于翻转课堂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以期应用于日常教学,并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翻转课堂 思维导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和活性筛选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彩兰 鲁强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861-865,共5页
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超星学习通、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以中药抑制幽门螺杆菌脲酶活性实验为例,对药理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应用到日常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中,为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彩兰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8种应用最广泛的国内外电子数据库,筛选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以均数差(MD)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使...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8种应用最广泛的国内外电子数据库,筛选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以均数差(MD)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126名参与者。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组学生的药理学期末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MD=7.06,95%CI[0.66,13.45],P=0.03)。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传统教学 教学模式 系统评价 药理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利用评价量规的特性与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理学课程评价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璐 陈敏 +3 位作者 李文娜 王金宝 陈咪咪 朱七香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7期119-121,共3页
在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药理学有着显著的学科特点和较大的教学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颇感吃力。为寻求以学生为中心,探索一种科学、高效、实用的教学及评估方法,更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试图在药理学科目中构建评价量规。... 在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药理学有着显著的学科特点和较大的教学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颇感吃力。为寻求以学生为中心,探索一种科学、高效、实用的教学及评估方法,更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试图在药理学科目中构建评价量规。根据综合整体型评价量规和分析型评价量规的特点,制订融会二者优势的一套药理学评价量规。此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明确清晰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为教师提供客观细致的评价依据,为评价量规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建立提供前期论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量规 以学生为中心 药理学 教学
下载PDF
教师科研特色融入教学的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滔 陈柏合 +4 位作者 徐媛媛 刘波 王丽君 孟欣欣 周迪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教师科研特色融入教学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7月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全日制本科2019级的60名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心功能不全这一章为主要内容,从教师的科研特色着手构建教学方法,随机将研究... 目的观察教师科研特色融入教学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7月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全日制本科2019级的60名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心功能不全这一章为主要内容,从教师的科研特色着手构建教学方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和成绩评分的形式评价科研优势促进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讨论该方法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试验组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现出高度的兴趣和认可并希望以后攻读研究生,其期末考试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科研融入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科研促进教学模式 科研特色 科研论文
下载PDF
杉木提取物凝胶剂修复大鼠皮肤创面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李沅衡 苏欢 +5 位作者 蔡思琪 卢巍 莫镇涛 蒋振东 刘宁 杨琳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杉木提取物凝胶在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8只,将各组大鼠进行全层皮肤缺损造模后,阴性对照组皮肤破损处不予处理,阳性对照组予以莫匹罗星0.1g... 目的探讨杉木提取物凝胶在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8只,将各组大鼠进行全层皮肤缺损造模后,阴性对照组皮肤破损处不予处理,阳性对照组予以莫匹罗星0.1g,低剂量组予以0.1 g/mL杉木凝胶剂0.1 g,高剂量组予以0.2 g/mL杉木凝胶剂0.1g,所有小组大鼠均持续治疗14 d,统计伤后第3、7、14天皮肤愈合率,治疗14d后对愈合处皮肤进行全层取材,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愈合情况,采用抑菌试验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进行杉木原液抗菌效果评估。结果伤后第3天,高剂量组愈合率高于阴性对照组,低于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愈合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伤后第7天高剂量组愈合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愈合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伤后第14天,高剂量组愈合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愈合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伤前比较,各组伤后第3、7、14天愈合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表皮层与真皮层结构清楚、显著增厚、分层明显,且毛细血管增生明显。高剂量与低剂量杉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中抑菌圈直径大于生理盐水(P<0.05),小于莫匹罗星(P<0.05);高剂量杉木在大肠埃希菌平板中抑菌圈直径大于生理盐水(P<0.05),小于莫匹罗星(P<0.05),低剂量杉木在大肠埃希菌平板中抑菌圈直径小于莫匹罗星(P<0.05),与生理盐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杉木提取物凝胶剂可调控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大鼠皮肤创面的修复,同时具有明显抑菌作用,避免创面感染,利于皮肤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凝胶剂 皮肤创面 抑菌试验 SD大鼠
下载PDF
外泌体在肥胖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月月 陈颖 李文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样小体,可通过受体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刺激靶细胞,或通过向靶细胞转移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膜受体、蛋白质、mRNA和miRNA等方式在细胞间通讯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研究最多的是miRNAs。最近研究表明,外泌体中特定...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样小体,可通过受体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刺激靶细胞,或通过向靶细胞转移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膜受体、蛋白质、mRNA和miRNA等方式在细胞间通讯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研究最多的是miRNAs。最近研究表明,外泌体中特定的miRNAs通过调控脂肪的形成、经典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和白色脂肪组织褐变过程,以及参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活化状态,在肥胖症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肥胖症 脂肪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