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前敏 詹剑 +2 位作者 潘永洁 杨全凤 郭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2期73-77,共5页
目的探索多媒体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 目的探索多媒体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名,随机分成两组(多模式教学组、传统教学组),分别采用多模式教学模式(多媒体、PBL、病例导入式)及传统教学模式,观察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多模式教学组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教学成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多模式教学组学生教学满意度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结合PBL教学、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模式可提高神经内科住培学员临床肌电图轮转学习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学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多模式教学 效果评价 满意度
下载PDF
双能量CT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陈芳(综述) 詹剑(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361-1364,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目前血管内介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上部分患者于治疗后早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双能量CT(DECT)基于特殊的成像原理,可早期识别脑梗死及介入治疗后一系列并发症,对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目前血管内介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上部分患者于治疗后早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双能量CT(DECT)基于特殊的成像原理,可早期识别脑梗死及介入治疗后一系列并发症,对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及预后预测非常重要。本文就双能量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出血转化 综述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小琼 詹剑 +1 位作者 冯赞杰 徐先林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324-326,共3页
案例教学法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使抽象、枯燥的生物化学理论生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探究临床问题的主动性不够,收集、整理、综合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组... 案例教学法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使抽象、枯燥的生物化学理论生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探究临床问题的主动性不够,收集、整理、综合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在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将案例教学法与思维导图有效结合,不仅可将贯穿案例之中的许多知识点串联起来,还能够通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思维导图 案例教学
下载PDF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误诊为重症肌无力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霞 詹剑 肖飞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0-62,共3页
线粒体肌病(mitochondrial myopathy)是一组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nucleus DNA,nDNA)缺陷导致线粒体功能和结构障碍、ATP合成不足所致的疾病[1]。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 progressive extemnal ophthalmol... 线粒体肌病(mitochondrial myopathy)是一组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nucleus DNA,nDNA)缺陷导致线粒体功能和结构障碍、ATP合成不足所致的疾病[1]。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 progressive extemnal ophthalmolegia,CPEO)属于其常见类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期起病者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眼睑下垂和眼球活动障碍,复视并不常见,部分患者可有咽部肌肉和四肢无力[2]。CPEO临床较为罕见,易误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动眼神经麻痹及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等[3]。本文报告1例经肌肉活检病理确诊的CPEO,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共病增加反常性栓塞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永飞 周彤 +1 位作者 罗勇 詹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高危因素外,卵圆孔未闭(PFO)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且PFO在OSAS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二者常常共病。二者共病时可能通过...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高危因素外,卵圆孔未闭(PFO)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且PFO在OSAS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二者常常共病。二者共病时可能通过加重反常性栓塞的风险使缺血性卒中患病率及复发率增高。作者就PFO合并OSAS可能增加反常性栓塞风险引发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反常性栓塞 综述
下载PDF
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融入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琼 詹剑 徐先林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14-16,共3页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在历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生物化学部分成绩不理想。如何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结合,提升生物化学成绩一直是生物化学教师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激...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在历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生物化学部分成绩不理想。如何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结合,提升生物化学成绩一直是生物化学教师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题库,加强真题训练,构建课外便捷学习平台等多种方式,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执业医师
下载PDF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姚本海 刘海军 +3 位作者 曾尤超 左浩 潘永洁 詹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27-230,共4页
本文报道1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患者。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具有下肢无力、尿便困难、感觉障碍,早期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临床极易漏诊、误诊。本例患者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仍遗留右侧肢体无力。8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 本文报道1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患者。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具有下肢无力、尿便困难、感觉障碍,早期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临床极易漏诊、误诊。本例患者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仍遗留右侧肢体无力。8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当地医院考虑脑血管病再发,未行脊髓相关检查,导致疾病在早期出现误诊。到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后结合病情行脊髓MRI检查发现脊髓病变、脊髓血管畸形。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脊髓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通过本案例报道及复习文献,加深对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认识,提高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无力 排尿困难 脊髓MRI 脊髓硬脊膜 动静脉瘘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琼 詹剑 冯赞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27-28,共2页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加上学时受限、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必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这种不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操作的便捷性、内容涵盖的丰富性和信息推送的精准性等特点,将经典文献、临床案例、新闻资...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加上学时受限、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必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这种不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操作的便捷性、内容涵盖的丰富性和信息推送的精准性等特点,将经典文献、临床案例、新闻资源、诺贝尔奖案例等课外教学资源及教学大纲、理论课件、知识点总结等教学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随时移动学习,有效拓展了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多个环节提升教学效果,促进良好师生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既为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提供有效支持,又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微信公众平台 教学
下载PDF
硫胺素缺乏导致的韦尼克脑病及类似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干性脚气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本海 刘海军 +4 位作者 周庆 唐青青 左浩 曾尤超 詹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48-252,共5页
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由于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急性神经系统急症,最常见的病因是酗酒,其他因素包括长期处于饥饿、长时间禁食、营养不良、妊娠剧吐、慢性呕吐、硫胺素前静脉输注射葡萄糖或长期静脉输注葡萄... 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由于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急性神经系统急症,最常见的病因是酗酒,其他因素包括长期处于饥饿、长时间禁食、营养不良、妊娠剧吐、慢性呕吐、硫胺素前静脉输注射葡萄糖或长期静脉输注葡萄糖、长期化疗(5-氟尿嘧啶、多氟尿嘧啶和异环磷酰胺)、慢性血液透析、艾滋病、神经性厌食症、慢性精神障碍、肠外营养、再喂养综合征、胃肠手术、胃肠道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肝脏疾病、甲亢、消化功能不全和遗传性硫胺素转运障碍等[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尼克脑病 干性脚气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 硫胺素
下载PDF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多发脑结核及脊髓结核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本海 刘海军 +3 位作者 杨全凤 郭红 曾尤超 詹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13-317,共5页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HDT)是一种严重的结核感染,在所有结核病中,发病率为3%~7%,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儿童,高达25%[1]。其可通过血行播散导致全身器官受累,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其中30%的患者并发结...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HDT)是一种严重的结核感染,在所有结核病中,发病率为3%~7%,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儿童,高达25%[1]。其可通过血行播散导致全身器官受累,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其中30%的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TBM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脑膜和脊髓[2]。TBM在发展中国家是亚急性和慢性脑膜炎常见的原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脊髓 影像学 脑脊液变化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以偏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为主的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本海 刘海军 +4 位作者 左浩 郑前敏 杜文琪 曾尤超 詹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6期373-375,共3页
干燥综合征(sj 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外分泌腺,引起口干、眼干和唾液腺肿大。SS的患病率为43.69~77.94/10万[1]。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3%~0.77%[2]。SS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干燥综合征(sj 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外分泌腺,引起口干、眼干和唾液腺肿大。SS的患病率为43.69~77.94/10万[1]。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3%~0.77%[2]。SS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在吴小芳等[3]报道的SS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中多发生于女性(占91.5%),临床表现多样化,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占83%。但目前在临床上SS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起病的患者少见。目前国内外为个案报道。周志华等[4]报道的SS并发帕金森综合征1例,朱东胜等[5]报道的以运动迟缓、肌强直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SS 1例,此2例文献报道的SS征都是以帕金森症状起病为首发表现,血抗SSA、SSB阳性,唇腺活检明确诊断为SS,开始都误诊为帕金森病,以帕金森病治疗效果不佳,明确诊断后按SS治疗病情好转。笔者现报道1例以帕金森综合征形式起病的SS的诊治经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疾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SS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认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 羟氯奎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脑膜脑炎和输尿管狭窄一例
12
作者 姚本海 曾尤超 +3 位作者 刘海军 潘永洁 郭红 詹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345,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32岁。因“头晕、头痛2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20 d”于2019-09-29入院。患者于2019年7月开始出现头晕、头痛,服“阿咖酚散”无好转。本次入院20 d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1病例报告患者女,32岁。因“头晕、头痛2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20 d”于2019-09-29入院。患者于2019年7月开始出现头晕、头痛,服“阿咖酚散”无好转。本次入院20 d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胸闷、气促,院外多次测血压高,最高169/120 mmHg;彩超示:右肾积水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泌尿系统CT示:右侧输尿管盆段以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输尿管以下未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脑膜脑炎 输尿管狭窄
下载PDF
病毒性脑膜炎行腰椎穿刺术并发硬膜外脓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姚本海 曾尤超 +2 位作者 唐青青 郭霞 詹剑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2980-2982,共3页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赖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1]。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腰椎穿刺术的潜在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发热、腰痛、局部压痛、神经功能缺损或感染标志物升高[2-4]。本文报告1例病毒性脑膜炎行腰椎穿...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赖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1]。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腰椎穿刺术的潜在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发热、腰痛、局部压痛、神经功能缺损或感染标志物升高[2-4]。本文报告1例病毒性脑膜炎行腰椎穿刺术后并发腰椎硬膜外脓肿并软组织感染患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腰椎穿刺术引起的硬膜外脓肿的诱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腰椎穿刺术 硬膜外脓肿 腰椎核磁共振
下载PDF
抗SOX1抗体脑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姚本海 郑前敏 +2 位作者 周庆 曾尤超 詹剑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123-1124,共2页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SOX1)是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高迁移率超家族(SOX)的一部分。SOX-B1是SOX家族中的亚族抗原,特别是SOX1抗原,是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1]。SOX1是副肿瘤抗体的一种。本文通过2例抗SOX1抗体脑炎患...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SOX1)是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高迁移率超家族(SOX)的一部分。SOX-B1是SOX家族中的亚族抗原,特别是SOX1抗原,是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1]。SOX1是副肿瘤抗体的一种。本文通过2例抗SOX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的报道,望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SOX1抗体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姚本海 刘娇 +4 位作者 唐青青 左浩 郭红 曾尤超 詹剑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1142-1144,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主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1 d,加重1 d”入院。1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肢体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考虑脑梗死,予以治疗无明显好转;6 d前出现右侧颜面、右侧肢体麻木,... 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主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1 d,加重1 d”入院。1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肢体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考虑脑梗死,予以治疗无明显好转;6 d前出现右侧颜面、右侧肢体麻木,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不能持筷,行走不利,但可自行行走;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1 d前出现行走拖拽,需搀扶行走,右上肢上抬费力;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的帕金森综合征1例报告
16
作者 胡必琴 詹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7-59,共3页
帕金森综合征是指有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或)肌肉僵直症状,并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包括药物使用、感染、中毒、脑血管疾病及免疫异常等的一种疾病[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 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帕金森综合征是指有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或)肌肉僵直症状,并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包括药物使用、感染、中毒、脑血管疾病及免疫异常等的一种疾病[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 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学特征是腺泡内的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比为9∶1,约<5%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有研究显示SS是发生帕金森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3]。至今,国内外有关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的帕金森综合征个案报道共22例,作为少见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4]。此类患者初诊时多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其治疗效果差,甚至病情被延误。本文旨在通过1例个案报告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 发病机制 治疗 糖皮质激素 羟氯喹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病原菌不明的成人化脓性脑膜炎1例
17
作者 杨全凤 周庆 詹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0213-0213,共1页
本文主要针对莫西沙星治疗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进行分析,以我院1例病原菌不明的成人化脓性脑膜患者为例,总结其治疗效果,并分析莫西沙星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PM) 头孢噻肟钠 青霉素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下载PDF
表现为不典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
18
作者 姚本海 郭红 +3 位作者 郑前敏 周庆 曾尤超 詹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6期475-480,共6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是一种以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为特征的罕见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 典型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和肾功能衰竭五联征。成年人TTP发病率约为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是一种以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为特征的罕见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 典型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和肾功能衰竭五联征。成年人TTP发病率约为3/100万, 中位发病年龄为41岁, 其中75%为女性。其病理特征是全身性微血管血栓形成导致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微血管溶血性贫血, 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缺乏造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形成, 进而导致多个器官部位微血管血栓形成[1,2,3]。TTP急性期治疗首选血浆置换, 如治疗及时, 病死率可从90%降至15%以下[4,5,6]。研究表明, 90%的TTP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7], 大脑后部受累时导致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PRES是TTP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8], 也可伴有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9]。本文报道了1例表现为不典型PRES的TTP病例, 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诊疗过程, 以期减少误诊及漏诊,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年龄 肾功能衰竭 溶血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症状 五联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