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市基层医院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玲玲 许小明 +6 位作者 张洪涛 邓睿华 先冬梅 杨阳 邓博 刘帅 张杰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调查健康中国视域下珠海市基层医院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开展针对性灾害护理培训、构建灾害核心能力建设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在2021年7~8月期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珠海市3个行政区的9所二级医院护士,... 目的调查健康中国视域下珠海市基层医院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开展针对性灾害护理培训、构建灾害核心能力建设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在2021年7~8月期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珠海市3个行政区的9所二级医院护士,发放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开展线上调查,使用EpiData3.0录入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69名珠海市基层医院护士参与调查,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总分均值为(104.36±34.70)分,其中灾害救援现场护理技能维度得分最高,为(2.85±0.96)分;灾害护理专业发展维度得分最低,为(2.39±1.05)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听说过“灾害护理”、参加过灾害应急演练、参加过灾害救援、现有知识是否适应救援需要、参加过灾害培训是珠海市基层医院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珠海市基层医院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珠海市基层医院可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引导下,构建特色灾害护理核心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基层医院 灾害护理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进阶式早期肺康复方案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邓勇进 赵妙玲 +4 位作者 张洪涛 周欢 陈媚 任卫红 杜丽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进阶式早期肺康复方案在重症监护病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实施进阶... 目的探讨进阶式早期肺康复方案在重症监护病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实施进阶式早期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值,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48h内再插管率、撤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PaCO_(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48h内再插管率、ICU谵妄发生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阶式早期肺康复方案能有效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临床结局,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进阶式早期肺康复 有创机械通气 护理
下载PDF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在危重症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娜 李小悦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氧代谢障碍是诸多急危重症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危重患者常发生氧供需平衡异常。应激或手术疼痛反应引起组织细胞高代谢,对氧的需求增加[1]。发生感染甚至脓毒症等时,出现微循环瘀滞,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能力降低引起缺氧,若不能早期纠... 氧代谢障碍是诸多急危重症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危重患者常发生氧供需平衡异常。应激或手术疼痛反应引起组织细胞高代谢,对氧的需求增加[1]。发生感染甚至脓毒症等时,出现微循环瘀滞,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能力降低引起缺氧,若不能早期纠正缺氧,组织细胞可产生炎症反应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间隙水肿造成氧弥散障碍,进一步细胞氧供氧耗平衡异常,甚至引起组织器官功能衰竭[2-3]。早期、准确评估氧代谢状态并纠正氧代谢障碍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现有的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 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arterial carbondioxide difference,Pcv-aCO 2)等氧代谢指标可一定程度上表现微观意义的氧代谢障碍,但以上指标达标后仍可能存在组织低灌注,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4]。近年来,Pcv-aCO 2/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arterial-central 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Ca-cvO 2)被用于指导脓毒症休克等血流不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但因其作为呼吸熵的衍生公式,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误差,其作为危重患者复苏目标存在争议。本研究对Pcv-aCO 2/Ca-cvO 2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分析其对氧代谢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 氧代谢 危重患者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循环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文超 陈仁山 李小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加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病SIC)患者循环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87例S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加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病SIC)患者循环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87例S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加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 d。评估病情和预后指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NT-ProBNP)、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VP、CI)、微循环指标(Lac、24 h Lac清除率、CRT)。结果 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nT、NT-ProBNP、Lac、CRT均降低(P<0.05),均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24 h Lac清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CVP较治疗前均升高,治疗后24、48、72 h,治疗组CI高于照组;治疗后第6、24 h,治疗组患者La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6、24 h,治疗组患者CR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改善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损伤,有利于改善SIC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血必净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失败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冉鱼华 许小明 +3 位作者 卢微 张洪涛 仇露露 闫心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5年第4期316-320,F0003,共6页
气管插管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最常用的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是进行呼吸支持与治疗的前提,能否成功拔管是衡量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引起患者拔管失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本文回顾... 气管插管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最常用的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是进行呼吸支持与治疗的前提,能否成功拔管是衡量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引起患者拔管失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本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失败的主要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拔管失败的识别能力,为其临床管理与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拔管失败 气管插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多重PCR病原体分子检测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泽辉 郭惠玲 +1 位作者 陈茂生 李小悦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分析多重PCR病原体分子检测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两家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痰液标本后分别使用多重PCR和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病原体检测... 目的分析多重PCR病原体分子检测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两家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痰液标本后分别使用多重PCR和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病原体检测,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128例患者经多重PCR检测后共检出阳性标本92份(71.88%),其中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的有12份(9.38%),以FluA病原体的阳性率最高为39.84%。128例患者经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后共有56份(43.75%)标本为病原体阳性,其中有5份(3.91%)标本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以FluA病原体的阳性率最高为25%。多重PCR检测的总灵敏度(95.00%)和准确率(98.77%)均明显高于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总灵敏度(67.11%)和准确率(8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99.36%&96.7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多重PCR病原体分子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发挥出了较好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应当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多重PCR 诊断
下载PDF
科技时代背景下护理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洪涛 刘宁 樊炳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49-153,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给护理领域也带来了变革和挑战。本研究从科学技术在护理方面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针对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并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给护理领域也带来了变革和挑战。本研究从科学技术在护理方面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针对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并促使护理人员理智地、合理地对待科技在护理领域的发展,为促进科技时代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时代 护理发展 伦理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和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8
作者 康凌垲 李小悦 张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5-708,共4页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炎症反应、凝血级联激活、肾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动力学异常有关。对SA-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炎症反应、凝血级联激活、肾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动力学异常有关。对SA-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既往基于血清肌酐的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最新研究发现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参与SA-AKI发生发展,可能是SA-AKI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的靶点。本文主要针对SA-AKI病理生理机制及其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进行探讨并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机制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脓毒症免疫抑制机制及免疫调理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建平 李小悦 傅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3期2600-2605,共6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控而引发的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是临床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免疫功能紊乱是其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免疫抑制与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控而引发的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是临床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免疫功能紊乱是其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免疫抑制与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对脓毒症患者抗炎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凋亡、负性共刺激分子等免疫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及分析,可以为未来脓毒症的免疫调理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有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危重症 免疫调理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与肠-肝轴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杰 李小悦 +1 位作者 黄家华 韩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5-798,共4页
脓毒症(sepsis)是急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发病机制复杂,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损伤、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炎症因子过度产生等有关,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目前认为肠-... 脓毒症(sepsis)是急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发病机制复杂,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损伤、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炎症因子过度产生等有关,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目前认为肠-肝轴参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肠-肝轴在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 肠-肝轴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微小RNA与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杰 李小悦 +1 位作者 陈建平 韩静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脓毒症是因感染所致的机体炎症反应失调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2]。脓毒症严重时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 脓毒症是因感染所致的机体炎症反应失调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2]。脓毒症严重时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为22%~55%[3-4]。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受体与信号转导、炎症平衡失调与免疫麻痹、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抑制剂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但其临床应用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报道,微小RNA(microRNA,miRNA)可通过调控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参与多器官功能损害,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7]。了解miRNA对脓毒症的精细调控机制,有助于诊断脓毒症及研制特效的靶向药物,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对miRNA与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机制
下载PDF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联合T细胞亚群PD-1表达水平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坚 李少洪 +3 位作者 陈金成 陈丹 张伟 李小悦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6期933-937,共5页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联合T细胞亚群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急诊监护室(EICU)及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9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后预后情况分...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联合T细胞亚群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急诊监护室(EICU)及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9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37)与生存组(n=158)。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入院时、入院3~4 d、7~8 d后PCT、T细胞亚群PD-1表达[CD3^(+)T细胞PD-1(PD-1/CD3^(+))、PD-1/CD4^(+)、PD-1/CD8^(+)、CD4^(+)/CD3^(+)细胞中PD-1、CD8^(+)/CD3^(+)细胞中PD-1],分析PCT、T细胞亚群PD-1表达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探讨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价不同时间点PCT联合T细胞亚群PD-1表达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入院3~4 d、7~8 d后PCT、CD4^(+)/CD3^(+)细胞中PD-1、CD8^(+)/CD3^(+)细胞中PD-1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4 d、7~8 d后PCT、CD4^(+)/CD3^(+)细胞中PD-1、CD8^(+)/CD3^(+)细胞中PD-1表达均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入院3~4 d、7~8 d后PCT、CD4^(+)/CD3^(+)细胞中PD-1、CD8^(+)/CD3^(+)细胞中PD-1表达是脓毒症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入院7~8 d后PCT、CD4^(+)/CD3^(+)细胞中PD-1、CD8^(+)/CD3^(+)细胞中PD-1联合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动态监测PCT联合T细胞亚群PD-1表达可为脓毒症早期针对性治疗方案制定、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降钙素原 T细胞亚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Klotho蛋白在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诊治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于琳 李小悦 +1 位作者 张杰 黄颖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是由脓毒症引起短时间内肾功能快速减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脓毒症常见...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是由脓毒症引起短时间内肾功能快速减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SA-AKI发病率为51.0%~66.9%,病死率高达70.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 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MHD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4
作者 仇露露 许小明 +3 位作者 张洪涛 黄家华 冉鱼华 邓睿华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89-94,共6页
目的检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汇总最佳证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检索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所有证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以及各类原始研究。采用... 目的检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汇总最佳证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检索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所有证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以及各类原始研究。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系统评价质量评估量表、JBI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695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1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2篇。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了26条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相关的证据,包括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干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监测与随访4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务人员开展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况、患者偏好,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应用最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 循证护理学 证据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小悦 康凌垲 《微创医学》 2021年第6期739-743,共5页
多发伤是指由同一致伤因子导致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多发伤容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患者死亡,全球每年有850万人死于多发伤及其并发症[1]。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 多发伤是指由同一致伤因子导致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多发伤容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患者死亡,全球每年有850万人死于多发伤及其并发症[1]。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为理念,强调时间节点的重要性,将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MIT)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损伤控制外科 微创技术
下载PDF
血糖变异度在急危重症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凌垲 李小悦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急危重症患者常表现为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多与应激、感染等因素有关,与不良预后相关[1-3]。血糖变异度(glucose variability,GV)不依赖单点血糖而独立存在,表示一定时间内血糖波动程度,是反映血糖波动的指... 急危重症患者常表现为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多与应激、感染等因素有关,与不良预后相关[1-3]。血糖变异度(glucose variability,GV)不依赖单点血糖而独立存在,表示一定时间内血糖波动程度,是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4]。近年来,GV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以下就GV在急危重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患者 血糖波动 血糖变异度 胰岛素抵抗 不良预后 病理生理学机制
原文传递
Maresin-1对脓毒症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立丽 龚模祥 +2 位作者 陈荍 苏志勇 李小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产生的炎症反应失控而导致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过度炎症反应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器官功能损伤程度与脓毒症预后直接相关,及时干预过度炎症反应、缓解器官功能损伤是改善脓毒症预后的关键。Maresin-1(MaR-1...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产生的炎症反应失控而导致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过度炎症反应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器官功能损伤程度与脓毒症预后直接相关,及时干预过度炎症反应、缓解器官功能损伤是改善脓毒症预后的关键。Maresin-1(MaR-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内源性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可在脓毒症中发挥抗炎、促炎症消退及器官保护作用,可能是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MaR-1参与脓毒症炎症调控的机制及其器官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发新的脓毒症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esin-1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器官损伤 过度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在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竹 唐立丽 +3 位作者 张杰 何东蕊 谭江陆 李小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不明确。线粒体动力学是维持线粒体形态、数量正常及线...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不明确。线粒体动力学是维持线粒体形态、数量正常及线粒体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是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线粒体动力学紊乱通过调节肾小管功能参与SA-AKI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深入探讨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在SA-AK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SA-AKI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动力学紊乱
原文传递
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7
19
作者 仇露露 张洪涛 +3 位作者 万薇薇 林华权 冉鱼华 许小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64-2872,共9页
目的检索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的相关证据,并进行最佳证据汇总,以期为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以及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 目的检索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的相关证据,并进行最佳证据汇总,以期为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以及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与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相关的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以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2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结果提取。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国际标准2篇、国家标准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结合专业人员判断,汇总了27条证据,包括多学科团队合作、警报设置、警报监测与处理、警报管理要求、警报教育培训和呼吸机维护6个方面。结论该研究总结了ICU患者呼吸机警报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管理方式解决临床呼吸机警报问题,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警报 护士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洪涛 吴玲玲 +3 位作者 郭贤惠 万薇薇 吕彦屏 李小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3265-326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98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98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下的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发生VAP后死亡率及VAP归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且研究组调查问卷得分(80.23±3.48)分远高于对照组(77.25±6.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基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机械通气 综合性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