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证据总结和分析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就诊时间,将2024年4月至6月...目的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证据总结和分析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就诊时间,将2024年4月至6月的44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患者实施“全程-分阶”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将2024年1月至3月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睡眠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评分(richards-campbell sleep scale,RCSQ)、谵妄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weakness,ICU-AW)发生率、满意度以及方案实施前后病房夜间光线与噪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快速眼动时间及总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70,Z=-5.496,t=7.477,t=-13.130,t=8.001,P<0.05);试验组患者RCSQ评分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谵妄及ICU-AW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920,Z=-3.381,χ^(2)=4.623,χ^(2)=4.145,P<0.05);方案实施后的病房夜间光线及噪声均低于方案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850,Z=-6.317,P<0.05)。结论基于循证制定的非药物睡眠促进方案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谵妄和ICU-AW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病房夜间光线与噪声,为ICU患者的睡眠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证据总结和分析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就诊时间,将2024年4月至6月的44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患者实施“全程-分阶”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将2024年1月至3月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睡眠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评分(richards-campbell sleep scale,RCSQ)、谵妄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weakness,ICU-AW)发生率、满意度以及方案实施前后病房夜间光线与噪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快速眼动时间及总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70,Z=-5.496,t=7.477,t=-13.130,t=8.001,P<0.05);试验组患者RCSQ评分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谵妄及ICU-AW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920,Z=-3.381,χ^(2)=4.623,χ^(2)=4.145,P<0.05);方案实施后的病房夜间光线及噪声均低于方案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850,Z=-6.317,P<0.05)。结论基于循证制定的非药物睡眠促进方案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谵妄和ICU-AW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病房夜间光线与噪声,为ICU患者的睡眠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