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EBM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妮 张文 +1 位作者 邢周雄 陈华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1—12月接收的48名轮转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1—12月接收的48名轮转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组。另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1—12月接收的43名轮转实习的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教学,研究组在基于常规临床教学融入CBL联合EBM教学法,对比两组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5,P<0.001);研究组实践考核成绩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4,P<0.001)。研究组医学生临床带教满意度(95.8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4,P=0.028)。结论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CBL联合EBM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强化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带教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EBM 重症医学 临床带教 满意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和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文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257-259,共3页
评价PBL(以问题为中心)和CBL(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名重症医学科轮转规培生选取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09月-2021年0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以及PBL联合CB... 评价PBL(以问题为中心)和CBL(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名重症医学科轮转规培生选取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09月-2021年0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以及PBL联合C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教学后临床理论考核成绩(46.54±3.27)分高于对照组(41.73±2.31)分,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47.13±2.29)分高于对照组(42.48±3.65)分;分析能力(43.66±3.21)分高于对照组(38.89±3.64)分,寻找真相(45.21±3.79)分高于对照组(40.46±4.02)分,开放思想(40.61±3.54)分高于对照组(37.48±2.55)分,认知成熟度(41.58±3.66)分高于对照组(35.51±2.32)分,求知欲(43.64±3.03)分高于对照组(39.54±4.31)分,评判思维自信心(41.94±3.80)分高于对照组(37.64±4.12)分,系统化能力(46.34±3.45)分高于对照组(39.57±2.85)分;元认知监控(20.71±2.69)分高于对照组(18.70±2.54)分,元认知计划(25.40±4.43)分高于对照组(23.26±3.64)分,元认知评价(19.74±3.16)分高于对照组(17.77±3.32)分,元认知调节(22.74±2.20)分高于对照组(20.16±3.02)分(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岗位胜任力指标均更高(P<0.05)。结论:为重症医学科学生应用PBL联合C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以案例为基 以问题为中心 重症医学科 效果
下载PDF
浅谈重症医学的伦理挑战与对策
3
作者 刘国跃 贾贵阳 陈淼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621-624,共4页
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成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得到重症救护。但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医学伦理学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尤其是ICU医疗资源分配和治疗决策方面的伦理... 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成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得到重症救护。但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医学伦理学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尤其是ICU医疗资源分配和治疗决策方面的伦理尤为重要,其中包括患者的自主权、最大化患者福证、资源公平分配和医疗专业道德等伦理原则;而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如何在治疗过程中维护患者自主权和最大化患者福让,以及如何遵循医疗专业道德和法律原则是目前ICU临床医生需要慎重考虑及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就ICU资源分配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伦理问题展开叙述,以期帮助ICU临床医生更好地应对这些伦理问题,确保重症患者能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支持,同时维护伦理和法律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伦理 自主权 资源分配
下载PDF
重症医学临床查房流程和思维模式 被引量:2
4
作者 付豹 黄伟 傅小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66,共5页
重症医学作为二级学科成立才10余年,与普通科室不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都处于极其危重状态,需要在查房过程中迅速做出诊断、制定治疗决策并高效执行。重症医学临床查房应充分做好查房前准备,简洁汇报病史,运用核查表行结构化查房,组... 重症医学作为二级学科成立才10余年,与普通科室不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都处于极其危重状态,需要在查房过程中迅速做出诊断、制定治疗决策并高效执行。重症医学临床查房应充分做好查房前准备,简洁汇报病史,运用核查表行结构化查房,组织好多学科查房,注重人文关怀。重症医学查房的临床思维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注重整体,诊断第一、治疗规范,运用连续“提问”和连续“假设”的证伪思维,动态地收集患者信息,不断巩固自己的诊断,或者及时修正自己的诊断和补充自己的诊断,从而让患者得到最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查房 临床思维
下载PDF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梅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在进行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按照PBL、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以对比教学的方式展开探究,所纳入实习医生共计60名(2019年8月—2020年8月),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任意选取30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单以PBL教学模式... 目的观察在进行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按照PBL、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以对比教学的方式展开探究,所纳入实习医生共计60名(2019年8月—2020年8月),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任意选取30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单以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对照组,余下30名,则需要在对照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展开CBL教学,即观察组。分析两组实习医生的实习情况。结果结合对两组实习医生带教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以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对两组实习生技能操作评分,病例分析评分以及基础知识评分对比,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两组学生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估,观察组学生评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按照PBL结合CBL教学法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该方面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帮助实习医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重症医学 临床教学 基础知识 带教满意度 教育
下载PDF
目标导向与PDCA循环相结合应用于重症医学专业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英 程云 石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专业教学时采取目标导向和PDCA循环相结合的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重症监护室的规培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的重症医学专业教学方法...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专业教学时采取目标导向和PDCA循环相结合的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重症监护室的规培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的重症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研究组(n=50)采取目标导向和PDCA循环的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在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进行重症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带教时可以考虑选择目标导向和PDCA循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带教质量良好,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目标导向 PDCA循环 结合 重症医学专业教学 判断能力 考核成绩
下载PDF
遵义市某三甲医院ICU后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颖 江智霞 +5 位作者 傅小云 陈芳 何曼曼 陈德友 张芳 张习莹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调查遵义地区ICU后综合征(PICS)发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遵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8月到2020年1月在ICU病房进行住院治疗后转出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相关参数、护理... 目的调查遵义地区ICU后综合征(PICS)发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遵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8月到2020年1月在ICU病房进行住院治疗后转出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相关参数、护理记录等临床基数资料,同时对患者行PICS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分为未发生组和发生组。统计遵义地区的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单因素分析各临床基数资料对PICS发生影响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CS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实际有效样本量为280例,有191例发生PICS,PICS发生率为68.2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是否锻炼、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长、无创通气时长、约束时长、镇静药使用量(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咪达唑仑)均是PICS发生影响因素(P<0.05),同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是否锻炼、无创通气时长、约束时长、镇静药使用量(丙泊酚、咪达唑仑)是PICS发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三甲医院PICS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等均可影响PICS发生。其中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锻炼情况、无创通气时间、丙泊酚使用量是发生ICU后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ICU后综合征 发生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eminar联合CMT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覃松 张珍 +1 位作者 钟蕾 邢周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Seminar联合CMT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轮转实习的医学生共69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带教对比研究。根据医学生入院实习时间,将2017年8月前入院35名医学生设... 目的对比分析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Seminar联合CMT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轮转实习的医学生共69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带教对比研究。根据医学生入院实习时间,将2017年8月前入院35名医学生设为对照组,2017年8月后入院34名医学生设为研究组。予以对照组传统临床教学,予以研究组Seminar、CMT联合教学。对比两组教学后科室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临床教学后,研究组理论、技能科室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理论考核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技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满意度评价对比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教学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Seminar、CMT教学法的联合应用,可通过组织医学生进行对重症医学各类典型病例的研讨分析,从而实现对医学生理论知识积累及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 CMT 重症医学 临床教学 应用效果 影响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谷娟 韦余 +1 位作者 张伟 王玉和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3期239-240,共2页
发展高科技是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科技的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推动,为了使我们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大学... 发展高科技是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科技的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推动,为了使我们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旨在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并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 创新班
下载PDF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黄光梅 陈雪丽 +2 位作者 权明桃 罗思意 吴龙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71-977,共7页
目的 构建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专家函询基础上构建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 目的 构建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专家函询基础上构建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进行治疗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转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转出准备度、医院焦虑抑郁情绪、ICU住院时间、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以及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转出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抑郁、ICU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水平、ICU住院时间及非计划再入院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出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转出准备度,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水平、ICU住院时间和非计划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重症急性胰腺炎 转出准备度 护理
下载PDF
遵义市乡村医生心肺复苏知信行和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童青青 刘小会 +6 位作者 龙建梅 程云 李丽 潘小莹 高绘明 周满红 胡汝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87-992,共6页
目的 了解遵义市乡村医生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KAP)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乡村医生急救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遵义市乡村医生培训班”的学员进行在线调查。结果... 目的 了解遵义市乡村医生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KAP)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乡村医生急救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遵义市乡村医生培训班”的学员进行在线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11份,回收有效问卷41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乡村医生CPR知晓率平均为89.4%,99.0%的研究对象对学习CPR知识持积极态度,98.7%的乡村医生有为他人实施CPR的行为意向,对实施CPR有较好的自我效能者占7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四者之间呈正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参加过CPR培训、遇到过需要CPR的人、听说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及会使用AED是乡村医生CPR KAP及自我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遵义市乡村医生对CPR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施救行为,但CPR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效能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不同特征乡村医生学习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复训,注重KAP和自我效能的综合培养,进一步提高其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乡村医生 知信行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支持患者病原菌分布的回顾性研究
12
作者 陈武 刘刚 +4 位作者 王靖 王建 王添隆 滕媛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生命支持电子数据库,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95例ECMO支持期间病原菌检出阳性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ECMO支持期间送检标本病原... 目的回顾分析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生命支持电子数据库,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95例ECMO支持期间病原菌检出阳性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ECMO支持期间送检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感染指标峰值、ECMO运行情况及患者结局。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1±14.4)岁,男性占62.10%;静脉-静脉ECMO3例,静脉-动脉ECMO92例;95例患者中89例患者痰标本检出阳性,15例尿标本阳性,3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中检出G-杆菌阳性共86株,居前3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G+球菌阳性共82株,居前3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检出真菌共64株,居前3位的分别是类酵母菌、丝状真菌、白假丝酵母菌。G-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患者院内死亡率达76%,真菌中丝状真菌检出患者院内死亡率达60%,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患者院内死亡率达53.8%。结论ECMO支持期间患者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较其它标本高;ECMO支持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常合并多种病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病原菌 院内感染
下载PDF
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陈俊希 辜甜田 +2 位作者 左玉 杨洋 温永静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证据总结和分析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就诊时间,将2024年4月至6月... 目的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证据总结和分析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ICU清醒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就诊时间,将2024年4月至6月的44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患者实施“全程-分阶”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将2024年1月至3月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睡眠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评分(richards-campbell sleep scale,RCSQ)、谵妄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weakness,ICU-AW)发生率、满意度以及方案实施前后病房夜间光线与噪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快速眼动时间及总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70,Z=-5.496,t=7.477,t=-13.130,t=8.001,P<0.05);试验组患者RCSQ评分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谵妄及ICU-AW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920,Z=-3.381,χ^(2)=4.623,χ^(2)=4.145,P<0.05);方案实施后的病房夜间光线及噪声均低于方案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850,Z=-6.317,P<0.05)。结论基于循证制定的非药物睡眠促进方案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谵妄和ICU-AW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病房夜间光线与噪声,为ICU患者的睡眠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睡眠管理 睡眠质量 谵妄 ICU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人睡眠障碍管理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小艳 任旭 +5 位作者 李燕 杨莉 刘汉梅 秦意 肖红 张咏梅 《循证护理》 2025年第8期1546-1550,共5页
对结直肠癌病人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发生机制、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中结直肠癌病人的睡眠障碍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睡眠障碍 不良影响 评估工具 干预措施 综述 护理
下载PDF
移动应用程序在院外心搏骤停第一目击者急救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童青青 冯永贵 +3 位作者 高绘明 李涛 周满红 胡汝均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第一目击者急救是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移动应用程序在院外心搏骤停中的潜在作用备受关注,但国内关于其在院外心搏骤停第一目击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鲜见报道。本文综述了移动应用程序在院外心搏骤停中的发展历程,在第... 第一目击者急救是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移动应用程序在院外心搏骤停中的潜在作用备受关注,但国内关于其在院外心搏骤停第一目击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鲜见报道。本文综述了移动应用程序在院外心搏骤停中的发展历程,在第一目击者急救中的应用现状、效果评价、应用困境及建议,为国内急救网络平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搏骤停 第一目击者急救 心肺复苏 移动应用程序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口渴感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春兰 罗倩 +3 位作者 付豹 张霞 傅小云 陈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6-321,共6页
目的调查重症医学科(intensivecareunit,ICU)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口渴现状,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口渴数字评分量表对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ICU住院的172例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的口渴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调查重症医学科(intensivecareunit,ICU)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口渴现状,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口渴数字评分量表对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ICU住院的172例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的口渴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成口渴组与非口渴组,统计并分析患者出现口渴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ICU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的口渴发生率为88.4%,口渴组患者的口渴评分为(7.70±1.1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医疗支付、吸烟、饮酒、机械通气时数、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胃肠减压、禁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利尿剂、24小时尿量、液体平衡、心功能分级、镇静药、烦躁、冒汗、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气管插管深度、体重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碳酸氢根、潮气量、钠离子等变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利尿剂、痰液黏稠度、钠离子、饮酒、吸烟、气管插管深度、心功能分级是ICU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口渴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者口渴感的发生率较高。利尿剂、痰液黏稠度、钠离子、饮酒、吸烟、气管插管深度、心功能分级是ICU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口渴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需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预防和减轻患者的口渴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口渴 机械通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足三里穴和天枢穴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珊 代大华 +4 位作者 付豹 高飞 胡杰 苏德 傅小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 观察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穴、天枢穴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胃肠道动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1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 观察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穴、天枢穴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胃肠道动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1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穴组、足三里穴+天枢穴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新斯的明1 mg臀部肌肉注射,q12 h;足三里穴组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每穴位0.5 mg,q12 h;足三里穴+天枢穴组双侧足三里穴和天枢穴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每穴位0.25 mg,q12 h,均治疗4 d.治疗后1、3、5 d观察各组腹内压、肠鸣音、空腹胃窦收缩频率、胃残余量、给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24 h大便量,以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_(2)/FiO_(2))、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 在患者腹腔状态指标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5 d足三里穴组腹内压明显降低〔cmH_(2)O(1cmH_(2)O≈0.098 kPa):13±4比17±3〕;与足三里穴组比较,治疗后3 d足三里穴+天枢穴组腹内压明显降低(cmH_(2)O:15±4比21±5),肠鸣音、空腹胃窦收缩频率增加〔肠鸣音(次/min):3±1比2±1,空腹胃窦收缩频率(次/min):1.5±0.3比1.0±0.3〕,胃残余量减少(mL:84.1±1.5比135.1±11.7),给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min:13±5比15±5),24 h大便量明显明显增多(g:880±125比680±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 在常规监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5 d足三里穴组H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HR(次/min):119±12比130±12,CRP(mg/L):130.2±22.4比170.2±19.4,均P<0.05〕,前白蛋白明显升高(mg/L:128.0±20.6比105.0±20.5,P<0.05);与足三里穴组比较,治疗后5 d足三里穴+天枢穴组HR、CRP、IL-6均明显降低〔HR(次/min):103±14比119±12,CRP(mg/L):103.7±17.5比130.2±22.4,IL-6(ng/L):33.3±11.2比45.3±10.9,均P<0.05〕,PaO_(2)/FiO_(2)、前白蛋白均升高〔PaO_(2)/FiO_(2)(mmHg,1 mmHg≈0.133 kPa):265±11比259±12,前白蛋白(mg/L):137.5±11.1比128.0±2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足三里穴+天枢穴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能明显改善SAP患者的胃肠道动力,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穴位注射 新斯的明 胃肠动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重症超声在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余琨 陈淼 +3 位作者 陈涛 李康 梅鸿 陈妮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观察重症超声(CCUS)在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导向治疗(GDT)组... 目的观察重症超声(CCUS)在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导向治疗(GDT)组和CCUS组,每组51例.GDT组根据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血乳酸(Lac)、尿量]指导液体复苏;CCUS组根据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腔静脉直径(IVCD)、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及肺部超声检查结果指导液体管理.观察两组临床资料、主要实验室指标、复苏液体量及结局指标,包括6h复苏达标率[MAP≥65 mmHg(1 mmHg≈0.133 kPa)、Lac<2 mmol/L、尿量≥0.5 mL·kg^(-1)·h^(-1)]、6 h乳酸清除率(LCR)、24 h复苏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d病死率的变化;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复苏管理模式下两组患者28d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入住ICU时降钙素原(PCT)、Lac和行机械通气及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h开始,两组患者心率(HR)均明显变慢(次/min:GDT组为108.0±18.2比120.1±23.0,CCUS组为103.0±19.1比112.8±19.3,均P<0.05),MAP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明显升高[MAP(mmHg):GDT组为84.5±10.6比63.9±9.6,CCUS组为84.3±11.7比61.8±9.3,PaO_(2)/FiO_(2)(mmHg):GDT组为183.4±58.0比148.5±48.1,CCUS组为202.3±83.1比142.7±59.7,均P<0.05],于治疗24h达最低和最高水平.两组各时间点HR、MAP、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复苏液体量、24h内尿量、LCR均逐渐增加,治疗24h达峰值;GDT组复苏平衡量逐渐增加,CCUS组逐渐减少.两组患者治疗6h内复苏液体量、复苏平衡量、24h内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US组治疗12 h、24 h后复苏液体量和复苏平衡量均较GDT组明显减少[复苏液体量(mL):12 h为2300.0(1963.0,3099.0)比3035.0(2159.0,3940.0),24 h为4054.0(3087.0,5141.0)比4512.0(3584.0,6884.0);复苏平衡量(mL):12 h为683.0(-75.0,1248.0)比1180.0(405.0,2122.0),24 h为749.0(-250.0,1899.0)比1399.0(434.0,3015.0),均P<0.05].GDT组和CCUS组治疗后6h复苏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苏达标率:15.7%(8/51)比25.5%(13/51),机械通气时间(h):143(37,263)比99.0(32,240),ICU住院时间(h):279(117,426)比168(103,359),住院时间(d):18(8,26)比14(5,26),ICU病死率:5.9%(3/51)比2.0%(1/51),28 d病死率:35.3%(18/51)比31.4%(16/51),均P>0.05],CCUS组治疗6h后LCR明显高于GDT组[24.0%(9.0%,35.0%)比11.0%(-11.0%,25.0%),P<0.05],CCUS组治疗24h后复苏达标率明显高于GDT组[43.1%(22/51)比21.6%(11/51),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GDT组和CCUS组28d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0.055,P=0.815).结论CCUS能有效指导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减少总体液体输注量,加快Lac清除,有利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重症超声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危重症临床教学中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梅鸿 李康 +1 位作者 邢周雄 张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危重症临床教学中实施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纳入本院危重症科接收的68名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为准,分为实验组(n=34,实施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和对照组(n=34,实施常规带教),对68... 目的研究危重症临床教学中实施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纳入本院危重症科接收的68名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为准,分为实验组(n=34,实施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和对照组(n=34,实施常规带教),对68例危重症科规培生学习成绩、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学习成绩:实验组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临床教学中实施CBL联合MDT教学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既可提高规培生理论成绩,又可提高其临床操作及病例分析能力,值得带教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临床教学 CBL联合MDT 教学模式 理论成绩 病例分析能力
下载PDF
遵义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国跃 陈淼 +7 位作者 李晓娟 覃松 谌宏军 付豹 胡杰 何英 王勇 陈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35,共2页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6日收治贵州省遵义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该患者曾去过武汉,因"鼻塞4 d"入院,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无其他特殊症状.入院时胸部CT显示双肺下叶小片磨玻璃密度影,市疾...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6日收治贵州省遵义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该患者曾去过武汉,因"鼻塞4 d"入院,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无其他特殊症状.入院时胸部CT显示双肺下叶小片磨玻璃密度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新冠肺炎(普通型).给予该患者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药治疗,维持患者内环境平衡,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经治疗患者好转,符合新冠肺炎出院标准,于2020年2月8日出院.出院后继续居家隔离治疗,嘱不适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市 首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