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探讨
1
作者 刘建晓 蔺晓娟 +1 位作者 白现英 马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200-0202,共3页
进一步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300例病人非呼吸道标本(胆汁、静脉血、引流液、尿液)中分离出的613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全方位研讨,依托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基质... 进一步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300例病人非呼吸道标本(胆汁、静脉血、引流液、尿液)中分离出的613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全方位研讨,依托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设备鉴定,针对CRE基因型以及耐药性实施观察与比对。结果 随机选取613株CRE中的 68 株实施 PCR 扩增,其中 blaKPC-2为 58 株,blaNDM-1以及blaIMP-1为 5 株 , blaOXA-48以及 blaVIM-2目的基因未检出。且,CRE 对复方磺胺甲噁唑49.10%(301/613)、阿米卡 星50.60%(310/613)的整体耐药性不及 50%,而对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90.40%(554/613)、哌拉西林/ 他唑 巴坦98.00%(613/613)以及头孢菌素类等整体耐药率超过 90%,而替加环 素中无耐药菌株。结论 本院CRE经常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有时甚至达到泛耐药的程度。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最主要因素之一,而抗生素治疗效果也与病原菌耐药有关。CRE的主要基因型是blaKPC-2型,这提示需要加强对院内感染的监控,以控制、预防CRE菌株在医院内的大面积传播以及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检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邢台市机关干部血尿酸与血脂、体质量指数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崔寒英 尹志辉 张姿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2期1081-1082,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高尿酸血症是高脂血症、肥胖的重要诱因也是重要的表现[1-2];还与心脑管意外事件发生有着密切联系[3]。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高脂血症 健康调查
下载PDF
NG-Test CARBA 5在血培养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检测中的优势及其检测效能
3
作者 薛云 刘向芹 张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探讨NG-Test CARBA 5在血培养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含量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的已知基因型别的62株肠杆菌目细菌,包含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38株和对碳青霉烯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24株,分别采用NG-Test ... 目的探讨NG-Test CARBA 5在血培养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含量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的已知基因型别的62株肠杆菌目细菌,包含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38株和对碳青霉烯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24株,分别采用NG-Test CARBA 5试剂盒、Carba NP和mCIM试验检测待测菌株的主要碳青霉烯酶,并采用PCR法对碳青霉烯酶基因表型进行测序确认和Kappa一致性检验;再从38株耐碳青霉烯菌株中随机取出20株菌株进行模拟血培养,并对其进行NG-Test CARBA 5试剂盒、Carba NP法和mCIM法检测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38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菌株的耐药药物均为美罗培南和/或亚胺培南,PCR扩增测序结果表明,分别有33株菌株携带有耐药基因,5株菌株未携带常见耐药基因。NG-Test CARBA 515 min内检测到KPC、NDM、IMP、KPC+NDM以及NDM+IM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Carba NP法和mCIM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3.94%、96.97%,特异度分别为80.00%、100.00%,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57、0.902(P<0.05)。20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模拟血培养,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分别有6株、5株、4株、5株,NG-Test CARBA 5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1.000;Carba NP法和mCIM法的敏感度分别为87.50%、93.75%,特异度均为100%,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12、0.898(P<0.05)。结论NG-Test CARBA 5检测过程简单、高效,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大大简化了临床上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复杂流程,有助于增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及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NG-Test CARBA 5 Carba NP试验
下载PDF
2008-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牛翠 张辉 +1 位作者 杨启文 李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该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23株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Nitr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用WHONET...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该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23株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Nitr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用WHONET5.6软件对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居前2位的是四环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35株(15.7%),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20株(9.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大多数抗菌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仍然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但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 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丽 尹志辉 +4 位作者 董月稳 赵桂林 周朝波 李林峰 贾文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早期认知功能影响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病人90例,年龄60~85岁,ASAⅠ~Ⅲ级,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及活动性炎症。随机分成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0μg/k...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早期认知功能影响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病人90例,年龄60~85岁,ASAⅠ~Ⅲ级,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及活动性炎症。随机分成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及对照组(C组),各3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价病人术前和术后认知功能,比较3组病人麻醉前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2 h、术后1 d及术后3 d的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D1组、D2组和C组术前各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C组各时点各指标至术后3 d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D1组血清IL-1β术毕和术后2 h升高但低于C组,IL-6、TNF-α、hs-CRP自手术开始30 min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且均低于C组;D2组各时点血清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IL-6、TNF-α、hs-CRP分别于术毕和术后2 h、开始30 min至术后2 h、开始30 min至术后3 d较术前增高。D1组、D2组和C组术前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D1组和D2组血清O2-、MDA自术毕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且D2组<D1组<C组,SOD水平则逐渐减低但D2组>D1组>C组,血清OH自手术开始30 min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但均低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降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血清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急性胰腺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张凯 李小亮 毕荣欣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A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53例轻症AP患儿分为轻症组,将36例中度重症A...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A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53例轻症AP患儿分为轻症组,将36例中度重症AP和重症AP患儿分为重症组。检测各组患儿入院或体检当天血清LPS、SAA水平及血淀粉酶酶活,分析血清LPS、SAA水平与AP患儿病情可能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LPS、SAA水平及血淀粉酶活性、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儿血清LPS、SAA水平与淀粉酶活性和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LPS、SAA评估AP患儿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0.764,敏感度分别为63.9%、66.7%。由于两项指标对AP患儿病情评估的敏感度均偏低,故采用并联实验。联合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度为83.3%,其评估效果明显高于两项指标单独使用;并且特异度仍在较高水平,表明血清LPS、SAA并联试验评估AP患儿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LPS、SAA水平与AP患儿病情存在相关性,两项指标并联试验有助于评估A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脂肪酶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病情评估
下载PDF
邢台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DNT细胞检测分析
7
作者 王素霞 胡小倩 曹明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A01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分布百分比变化,探索DNT细胞亚群测定对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0例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含量百分比,与80例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患者DN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分布百分比变化,探索DNT细胞亚群测定对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0例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含量百分比,与80例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患者DN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DNT细胞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DNT细胞亚群测定对于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都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DNT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医学检验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寒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512-51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室 医院/人力 人员素质
下载PDF
邢台市第三医院临床用血现状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领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741-741,共1页
目的调查邢台市第三医院用血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分析临床用血资料,包括全年用血人次、用血量、各血型、各病种及季节与输血量的关系。结果用血总量为13 743 U;总人次为4 249;B型血用量最多,其次为O、A、AB型;全年... 目的调查邢台市第三医院用血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分析临床用血资料,包括全年用血人次、用血量、各血型、各病种及季节与输血量的关系。结果用血总量为13 743 U;总人次为4 249;B型血用量最多,其次为O、A、AB型;全年中3、4、5月份用血量4 436.6U,占全年用血量的32.3%;红细胞和血浆用量最多的是脑外科手术患者。结论通过临床用血调查,可预测用血趋势,合理贮存血液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
10
作者 张晓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410-0411,共2页
探讨和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2400例体液标本检验治疗展开分析,找出其中的不合格送检标本并总结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总结改善措施。结果:在全部2400例体液样本中,... 探讨和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2400例体液标本检验治疗展开分析,找出其中的不合格送检标本并总结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总结改善措施。结果:在全部2400例体液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计50例,不合格率为2.08%;就样本不合格原因来看,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是所占比例最高的两项原因;另外的原因还包括样本量不足、标本凝固、容器错误和药物影响。结论: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状况客观存在,所以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务必要对标本实施有效的核对,同时要强化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质量意识,以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检验 标本 不合格 原因
下载PDF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11
作者 张晓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349-0350,共2页
探讨和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各40例)为对象,并以同期我院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 探讨和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各40例)为对象,并以同期我院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展开全面的对比分析,找出对冠心病最具诊断价值的指标。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PLT、MPV、PCT、PDW均无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RDW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差异。心绞痛组患者的hs-cTnT、cTnT、cTnI、CK-MB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心绞痛组,P<0.05。结论: 诸多血液检验指标都对冠心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然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升高倍率最大,所以其可作为心肌损伤的最佳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D-二聚体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风险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华 李致文 +2 位作者 曹明善 殷海清 魏玉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血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TNF)-α、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6例,根据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36例,非HT组130例。... 目的:分析血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TNF)-α、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6例,根据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36例,非HT组130例。对2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决策树分析,获得风险因素和决策树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决策树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梗死史、抗血小板药物史、大面积脑梗死史、年龄、溶栓前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的收缩压、白细胞计数、FIB、D-D、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决策树分析共获得5层二分类树,包括20个分类节点,10条决策路径:溶栓后24 h D-D>2.58 mg/L、TNF-α>161.74 ng/L、溶栓前NIHSS评分>15分、溶栓后24 h FIB<2.25 mg/L、大面积脑梗死史是ACI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874~0.945,灵敏度86.11%,特异性92.31%。结论:溶栓后24 h D-D、TNF-α、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4 h FIB、大面积脑梗死史对ACI静脉溶栓后发生HT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性转化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翠 杨华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李致文 殷海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病人阿替普酶(rt-PA)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CI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16例)和非HT组(64例)...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病人阿替普酶(rt-PA)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CI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16例)和非HT组(64例)。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病人经rt-PA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预测ACI病人溶栓后HT的效能,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ACI病人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上述影响因素联合预测HT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各因素单独预测(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较高,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结论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ASPECT评分、MPV、PDW与ACI溶栓后HT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出血转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病人血清miR-126a、miR-130b水平及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14
作者 赵丽娟 智新力 +1 位作者 孙智 杨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36-1239,124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清miRNA-126a、miRNA-130b水平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162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单纯糖尿病病人为对照组,90例糖尿病合并MS病人为观察组,同时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清miRNA-126a、miRNA-130b水平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162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单纯糖尿病病人为对照组,90例糖尿病合并MS病人为观察组,同时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将2型糖尿病合并MS病人分为骨质疏松组(52例)与非骨质疏松组(38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病人血清miR-126a、miR-130b相对表达量;检测各项实验室指标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因子水平。Pearson法分析骨质疏松病人血清miR-126a、miR-130b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因子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miR-126a、miR-130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组病人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骨钙素、骨密度(BM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1NP)及血清miR-126a、miR-130b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126a、miR-130b均与BMI、Hb、骨钙素、BMD、IGF-1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TC、TG、HDL-C、HbAlc、PIN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logistic分析显示BMI、Hb、IGF-1及miR-126a、miR-130b表达水平均为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病人血清miR-126a、miR-130b表达水平升高可促进骨质疏松发生,并可能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代谢综合征 miR-126a miR-130b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宫内人工授精影响因素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15
作者 王占武 张秀婷 +2 位作者 马国燕 洪庆文 尹志辉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6期70-74,共5页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与效度分析评价精液参数、患者资料、性激素和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对宫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实施宫内人工授精的207对夫妻的387个治疗周期的...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与效度分析评价精液参数、患者资料、性激素和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对宫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实施宫内人工授精的207对夫妻的387个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影响因素作为模型观察变量并进行编号,将具有相同性质的观察变量归为同一潜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1)精液参数、患者资料、性激素和精液优化质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0.8,通过信度检验;甲状腺功能的Cronbach′sα系数<0.6,未通过信度检验。(2)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精液参数、患者资料、性激素和精液优化质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提示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程度符合要求。结论模型信度和效度分析显示筛选后影响因素可用于评价宫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人工授精 结构方程模型 信度分析 效度分析
下载PDF
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16
作者 武入英 宁琳琳 +1 位作者 李玲敏 张晶梅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Lp-PLA2、RELM-β表达异常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斑块稳定性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57)和稳定斑块组(n=43...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Lp-PLA2、RELM-β表达异常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斑块稳定性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57)和稳定斑块组(n=43)。检测两组血清Lp-PLA2、RELM-β水平。结果:血清Lp-PLA2和RELM-β水平偏高与其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建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Lp-PLA2、RELM-β表达水平进行联合监测来评估其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评估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血清Lp-PLA2水平 血清RELM-β水平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底物在CIM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靖 时东彦 +1 位作者 赵建宏 牛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1.0%(71/78),亚胺培南检出率为92.3%(72/78),厄他培南检出率为85.9%(67/78),3种药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377);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菌株CIM试验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非发酵菌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4.0%(63/67),亚胺培南检出率为74.6%(50/67),厄他培南检出率为70.1%(47/67),美罗培南检出率均高于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有2株美罗培南CIM试验阳性,而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结论应用美罗培南作为反应底物进行CIM试验与基因检测的一致性最高。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易判断,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CIM 肠杆菌科细菌 非发酵菌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志伟 尹志辉 +2 位作者 刘继勇 银广悦 王凌凌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其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60例乳腺癌患者,按是否绝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并以6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按是否绝经分为两组,每...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其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60例乳腺癌患者,按是否绝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并以6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按是否绝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取空腹血清测定Vit D、癌胚抗原(CEA、CA125及CA153)。结果乳腺癌未绝经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乳腺癌绝经组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校正年龄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绝经和CEA升高,Vit D升高为保护因素。绝经者罹患乳腺癌风险为未绝经者的8.342倍。CEA增高患者患病风险随之升高。维生素D增高可降低患病风险。结论本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通过多因素分析亦显示其为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子,提高绝经妇女体内维生素D水平在预防乳腺癌发生中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维生素D CEA CA125 CA153
下载PDF
近期感染引发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再华 张勇 +1 位作者 苗秀荣 李国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 分析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补体C、C、Cq在有 /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中的特征。方法 将 26例有近期感染史和 71例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两组病例组; 73例在其他科室住院无感染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 3组患者...  目的 分析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补体C、C、Cq在有 /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中的特征。方法 将 26例有近期感染史和 71例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两组病例组; 73例在其他科室住院无感染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 3组患者的血清CIC、C4、C3、C1q的含量。结果 两脑梗死组患者CIC含量与对照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两脑梗死组患者CIC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两脑梗死组患者C1q、C3、C4 含量与对照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但两脑梗死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CIC、补体C4、C3、C1q参与脑梗死发病; 循环免疫复合物既与感染有关又参与脑梗死的免疫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患者 循环免疫复合物 近期感染 血清 含量 CIC 显著性 参与 意义
下载PDF
miR-125b-5p靶向调控p53及PDCD4表达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洁 郭宇 +1 位作者 杨华 杨晨涛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571-576,I0001,共7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25b-5p靶向调控p53和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对心力衰竭(HF)合并心房颤动(A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建立HF模型并诱导AF成功的3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miR-125b-5p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25b-5p靶向调控p53和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对心力衰竭(HF)合并心房颤动(A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建立HF模型并诱导AF成功的3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miR-125b-5p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miR-125b-5p组大鼠尾静脉注射miR-125b-5p类似物(300μg/次,1次/周,连续4周)。分析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AF诱导率、诱导时间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125b-5p、p53及PDCD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CD4和p5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心肌细胞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别验证miR-125b-5p与p53及PDCD4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25b-5p组、模型组的LVEF、LVFS均低于对照组,AF诱导率、诱导时间、凋亡指数、PDCD4及p5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iR-125b-5p组的LVEF、LVFS和miR-125b-5p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AF诱导率、诱导时间、凋亡指数、PDCD4及p5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3组大鼠miR-125b-5p、p53及PDCD4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25b-5p能够与PDCD4和p53的靶向结合(P<0.05)。结论miR-125b-5p通过抑制PDCD4和p53蛋白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缓解HF合并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微小RNA-125b-5p P53 程序性死亡因子4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