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余婷 韩亚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863-867,共5页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苦参素低[25 mg/(kg·d)]、中[50 mg/(kg·...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苦参素低[25 mg/(kg·d)]、中[50 mg/(kg·d)]、高[100 mg/(kg·d)]剂量组,各20只,术后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疗程7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状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海马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生化分析海马区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海马组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中、高剂量组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和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1),海马区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且Bcl-2/Bax比值显著提高(P<0.05或P<0.01),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抑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药理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苦参素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脑缺血 海马CA1区 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徐伟 董雨 +3 位作者 申向竹 杨德真 唐会昌 武一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从205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32只设为假手术组,其余173只大鼠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脑...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从205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32只设为假手术组,其余173只大鼠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脑损伤大鼠模型,取16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D(7 mg/kg)组、TAK242(瑞沙托维,TLR4抑制剂,2 mg/kg)组、ED(7 mg/kg)+TAK242(2 mg/kg)组和ED(7 mg/kg)+脂多糖(LPS,TLR4激动剂,0.4 mg/kg)组,每组32只。各组分别1次/天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天后,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失重法、伊文思蓝(EB)渗透法考察大鼠神经功能、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通过HE染色、Nissl染色考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脑组织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10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表型(CD86/Iba-1)和M2极化表型(CD206/I ba-1),RT-PCR、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 p65、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通道蛋白4(AQP4)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D组、TAK242组和ED+TAK242组大鼠mNSS评分、脑含水量、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排列稀疏无序、空泡样变、炎症细胞浸润、尼氏小体数量减少等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脑组织IFN-γ、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胶质细胞M1极化表型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M2极化表型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5),TLR4、NF-κB p65、NLRP3、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TAK242可明显增强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脑含水量、BBB通透性、炎症反应、小胶质细胞极化、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P<0.05),LPS则明显逆转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的上述调控作用(P<0.05)。[结论]ED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抑制炎症反应和BBB通透性升高,从而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依达拉奉右莰醇 小胶质细胞 TLR4/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后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申向竹 张山 +3 位作者 韩亚非 董雨 徐伟 李忆蒙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按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按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神经生长因子,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降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降低,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5.09%比9.43%,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后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预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脑损伤标志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伟 张山 +1 位作者 唐会昌 李忆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42-1149,共8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每组32只。假手术组大鼠只行麻醉后颅骨开窗,不行液压冲击处理。脑损伤组和依达拉奉右莰醇组...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每组32只。假手术组大鼠只行麻醉后颅骨开窗,不行液压冲击处理。脑损伤组和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大鼠进行液压冲击处理,并在建模成功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大鼠用经尾静脉注射给药方法,每次剂量为3 mg/kg,于造模后12 h、24 h、3 d、7 d连续给药4次;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大鼠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12 h、24 h、3 d、7 d,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用二氨基联苯胺标记并定量分析单链DNA(ssDNA)、羟基脲(Hu)、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或四羟壬烯醛(4-HNE)阳性细胞数量,用Hu或GFAP双免疫荧光法对脑组织损伤区周围ssDNA进行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损伤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增加,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损伤组比较,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损伤组各时间点脑组织中ROS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损伤组比较,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中ROS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损伤区域周围8-OHdG、4-HNE、ssDNA阳性细胞数量少于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Hu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在第7天时最显著,且依达拉奉右莰醇组高于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损伤组中观察到大量的ssDNA、Hu和GFAP免疫阳性细胞,ssDNA免疫阳性细胞对Hu和GFAP呈双免疫阳性。相反,在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中,只有少数ssDNA免疫阳性细胞,但有较多Hu和GFAP免疫阳性细胞,未观察到Hu或GFAP双标记的ssDNA免疫阳性细胞。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大鼠 液压冲击 脑损伤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山 徐伟 +6 位作者 韩亚非 董雨 李忆蒙 申向竹 唐会昌 杨德真 梁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04-209,共6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ED)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D组和ED+脂多糖(LPS,TLR4激活剂)组,每组24只;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脑损伤大鼠模型。ED组腹腔注射(ip)给予5.6 mg·kg^(...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ED)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D组和ED+脂多糖(LPS,TLR4激活剂)组,每组24只;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脑损伤大鼠模型。ED组腹腔注射(ip)给予5.6 mg·kg^(-1)依达拉奉+1.4 mg·kg^(-1)右莰醇,ED+LPS组ip给予5.6 mg·kg^(-1)依达拉奉+1.4 mg·kg^(-1)右莰醇+0.4 mg·kg^(-1)LPS,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p给予生理盐水,均1次·d^(-1)连续14 d。通过mNSS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BWC),苏木精-伊红染色法、TUNEL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和神经元凋亡状况,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后,ED组大鼠mNSS评分和BWC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呈现结构疏松、神经元间隙增大、空泡变性、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及大量神经元凋亡,ED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神经元凋亡状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ED组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β (IL-1β)水平和TLR4表达量及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表达比值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LPS能够明显逆转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上述各指标的调控作用(P<0.05)。结论 ED可抑制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脑损伤 神经功能 TLR4/NF-κB通路 炎症
下载PDF
3D Slicer辅助下微创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脑脊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山 申向竹 +4 位作者 韩亚非 董雨 李忆蒙 徐伟 武一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364-1367,1371,共5页
目的研究3D Slicer辅助下微创手术与开颅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脑脊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1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 目的研究3D Slicer辅助下微创手术与开颅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脑脊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1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试验组采用3D Slicer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后第1、7天的血肿清除率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7天的脑脊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后第1、7天血肿清除率及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7天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 Slicer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手术后清醒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licer辅助下微创手术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脑脊液生化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PDCD4表达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董雨 张山 +1 位作者 武一平 祁红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DCD4)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手术切除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217例,选择同期病理科尸检获取的正常脑组织标本5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DCD4)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手术切除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217例,选择同期病理科尸检获取的正常脑组织标本50例作为对照。PCR检测脑组织miR-340-5p、PDCD4 mRNA水平。发病90 d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结果217例中,预后良好148例,预后不良69例。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DCD4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水平与PDCD4 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3,P<0.05)。预后不良组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PDCD4 mRN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水平降低、PDCD4 mRNA水平增高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水平预测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0.665,曲线下面积为0.808(95%置信区间0.733~0.88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97%、71.05%;PDCD4 mRNA的最佳截断值为1.425,曲线下面积为0.834(95%置信区间0.775~0.89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08%、68.3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表达减少,可能通过负向调控PDCD4参与脑损伤病理过程。血肿周围脑组织miR-340-5p、PDCD4 mRNA表达水平对发病90 d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miR-340-5p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DCD4)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引导下立体定向梯度减压术在重度脑出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要跟东 张山 +4 位作者 任洪波 刘斌 宋志远 袁明智 周璞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在重度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脑出血患者129例,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梯度减压法手术;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在重度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脑出血患者129例,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梯度减压法手术;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立体定位下确定手术路径,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预后评分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P<0.05);手术并发症,治疗组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4.01;P<0.05)。结论:CT引导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能有效提高重度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且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梯度减压术 立体定向 术中颅内监测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中3D Slicer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申向竹 张山 +5 位作者 韩亚非 杨德真 徐伟 董雨 李忆蒙 唐会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治疗中3D Slicer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D 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内镜微创组)和传统开颅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治疗中3D Slicer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D 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内镜微创组)和传统开颅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清醒时间、再出血及预后状况。结果内镜微创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0.005);术后清醒时间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应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够显著发挥微创手术治疗和软件定位的优势,能使手术相关指标和血肿清除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还有助于降低手术创伤,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手术 3D Slicer 血肿清除效果
下载PDF
苦参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亚非 余婷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8期727-732,共6页
目的 研究苦参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 目的 研究苦参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苦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苦参素溶液25、50、100 mg/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通过盲法神经功能评分评测神经功能损伤,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梗死体积;检测脑组织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S, iNOS)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采用HE染色、TUNEL法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及神经元凋亡状况;WB法检测NF-?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梗死体积、凋亡指数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SOD[(148.68±9.12)U/mg、(161.34±10.09)U/mg比(140.63±8.47)U/mg]、CAT[(3.90±1.32)U/mg、(4.15±1.47)U/mg比(2.73±0.89)U/mg]、GSH-Px[(11.46±2.65)U/mg、(13.59±3.27)U/mg比(9.35±2.03)U/mg]活性升高,MDA[(20.18±3.59)μmol/g、(17.46±3.21)μmol/g比(29.86±5.40)μmol/g]、iNOS[(12.64±1.83)、(11.75±1.62)比(14.17±2.06)]和NO[(23.64±2.18)、(21.27±2.03)比(27.82±2.42)]、TNF-a[(43.9±6.3)nmol/L、(37.2±5.8)nmol/L比(56.3±6.9)nmol/L]、IL-1β[(715.0±68.5)nmol/L、(683.9±70.8)nmol/L比(930.8±91.4)nmol/L]、IL-6[(168.4±22.5)nmol/L、(133.7±18.1)nmol/L比(212.5±24.7)nmol/L]含量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NF-?B[(0.35±0.13)、(0.24±0.08)比(0.62±0.15)]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苦参素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炎症 大鼠
原文传递
老年脑外伤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申向竹 张山 +1 位作者 李海昌 韩亚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0010-0011,共2页
分析老年脑外伤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此研究,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选取了100例老年硬膜下积液与脑积水合并,脑积水是否分为2组。各样本容量为50例,其中无脑积水为1组和2组,研究和分析了硬膜下... 分析老年脑外伤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此研究,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选取了100例老年硬膜下积液与脑积水合并,脑积水是否分为2组。各样本容量为50例,其中无脑积水为1组和2组,研究和分析了硬膜下积液与脑积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硬膜下积液诊断时间、骨瓣膜大小、纵向裂隙积液资料差异显著,P<0.05。硬膜下积液和心室出血的诊断时间都是导致硬膜下积液与老年脑创伤合并的危险因素。结论:分析老年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靶向干预措施可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效降低临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老年患者 硬膜下积液 脑积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