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
1
作者 王岩英 刘海平 +2 位作者 王芳 刘晓宁 张光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滴0.6μg/kg,以0.2~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穿刺完毕5 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_(2))与手术后12 h(T_(3))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前、手术后24、48 h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手术前、手术后6、12、24 h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转归情况(气管拔管、ICU滞留、苏醒、定向力恢复与术后住院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SpO_(2)、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SpO_(2)、MA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48 h,观察组的cTnT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6.65±1.41)、(27.58±1.11)、(28.69±1.15)分,均高于对照组[(25.31±1.22)、(26.47±1.23)、(27.1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3.36)h、(51.39±5.77)h、(11.39±2.48)d,均短于对照组[(19.75±3.41)h、(60.48±5.63)h、(13.65±2.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24、48 h,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45%、3.64%、1.82%,均低于对照组(21.82%、16.36%、1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中可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损害,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转归,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术后转归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麻醉患者子宫内膜受容性调控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宋华勇 申丽景 +2 位作者 孙文 张路笛 张晓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027-0029,共3页
探究丹参酮ⅡA对麻醉患者子宫内膜受容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在麻醉下行刮宫术后患有宫腔粘连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争取患者同意后,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探究丹参酮ⅡA对麻醉患者子宫内膜受容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在麻醉下行刮宫术后患有宫腔粘连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争取患者同意后,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抗生素等,而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丹参酮Ⅱ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情况,比较IL-1β,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炎症因子指标相比,实验组的宫腔粘连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进行治疗,治疗1周之后的炎症因子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周之后的炎症因子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作为一种中药能够有效控制宫腔粘连患者的炎症反应,对于在麻醉下行刮宫术之后患有宫腔粘连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减少病程,加快愈合,具有良好的功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子宫内膜受容性 宫腔粘连 炎症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利英 赵月红 +4 位作者 时卫刚 李琼 孙文 张晓楠 成林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阻滞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同时间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刻,两组HR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_(2)~T_(4)时刻,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及72 h,观察组IL-6、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24、72 h,两组MMSE评分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患者血压、心率控制较好,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硬膜外阻滞 妇科腹腔镜手术 炎性反应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机制
4
作者 王岩英 周进国 +2 位作者 刘晓宁 王芳 张光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通路探究丙泊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丙泊酚低(1 mg/ml)、中(2.5 mg/ml)、高剂量(5 mg/ml)组,各12只,另设含有12只大鼠的假手术组。分组后即开始给药,1次/d,共4周,末次给药12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法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Nissl染色进行神经元细胞及尼氏小体形态学观察;Tunel法进行神经元细胞凋亡检测;Elisa法检测脑组织cAM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均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尼氏小体破坏,脑组织cAMP、BDNF、NGF含量和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模型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和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也明显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给药组大鼠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尼氏小体破坏有不同程度改善,脑组织cAMP、BDNF、NGF含量和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cAMP、p-PKA、p-CREB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cAMP/PKA/CREB通路改善CIRI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环磷腺苷 蛋白激酶A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乌拉地尔复合美托洛尔预防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岩英 刘俊平 +1 位作者 李晓丹 刘运芳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1期2963-,共1页
关键词 乌拉地尔 美托洛尔 麻醉药 全身 插管法 气管内 应激
下载PDF
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燕 王芳 冯巧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6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观察组1单纯采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2单纯采用高...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6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观察组1单纯采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2单纯采用高乌甲素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3采用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3组患者分别运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术后对3、6、12、24、48h的镇痛效果进行评分并记录,分别观察48h内镇静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瘙痒等)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3组术后3、6、12、24、48h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h内镇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瘙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乌甲素联合曲马多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曲马多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建平 田节印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9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 目的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出现概率情况。结果 2组在进行麻醉前后的各项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异性,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突出且并发症出现概率小,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建国 李庆和 +2 位作者 张涛 张光信 王中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494-494,共1页
目的观察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本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13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硬膜组,各65例。分别使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麻醉疗效... 目的观察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本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13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硬膜组,各65例。分别使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麻醉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12±9.2)、(74±8.3)、(80±5.3)均显著低于硬膜组(150±2.3)、(88±5.9)、(90±3.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6(9.23%)显著低于联合组24(36.9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创伤小,疗效肯定,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及AMPK/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袁风雷 张丽霞 +1 位作者 李民 李贵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3-658,共6页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BGC-823细胞,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顺铂组(培养基含5 mg/L顺铂)...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BGC-823细胞,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顺铂组(培养基含5 mg/L顺铂)及罗哌卡因低水平(培养基含25 mg/L罗哌卡因)、中水平(培养基含50 mg/L罗哌卡因)、高水平(培养基含100 mg/L罗哌卡因)组,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检测BGC-823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BGC-823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BGC-823细胞中AMPK、Nrf2信使RNA(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GC-823细胞中AMPK、Nrf2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及罗哌卡因低、中、高水平组BGC-823细胞存活率、侵袭数量、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而凋亡率升高(P<0.05);与顺铂组比较,罗哌卡因低、中、高水平组BGC-823细胞存活率、侵袭数量、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而凋亡率下降(P<0.05);与罗哌卡因低水平组比较,罗哌卡因中、高水平组BGC-823细胞存活率、侵袭数量、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均依次下降(P<0.05),而凋亡率依次升高(P<0.05)。结论罗哌卡因能抑制BGC-823细胞存活和侵袭,促进BGC-82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胃癌BGC-823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细胞存活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丹参素介导Wnt-β-catenin通路增强丙泊酚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10
作者 刘海平 康敏 申娜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本研究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丹参素增强丙泊酚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本研究将96只健康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前进行丙泊酚处理组(IRP组... 本研究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丹参素增强丙泊酚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本研究将96只健康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前进行丙泊酚处理组(IRP组)、缺血再灌注前进行丹参素处理组(IRS组)、缺血再灌注前进行丙泊酚联合丹参素处理组(IRPS组),每组16只。C组正常处理,S组仅游离双侧肾脏,IR组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模型,IRP组于小鼠缺血损伤前30min给予丙泊酚处理,IRS组于小鼠缺血损伤前30min给予丹参素处理,IRPS组于小鼠缺血损伤前30 min给予丙泊酚和丹参素处理,其余处理均与IR组相同。手术2 d后,收集小鼠血清和肾组织,检测血清中肌酐(Cr)和尿氮素(BUN)含量,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肾脏组织Wnt4、β-catenin、Lrp-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IR组、IRS组、IRP组、IRPS组的Cr、BUN、MDA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S组,且IRPS组的Cr、BUN、MDA水平显著低于IR组、IRP组和IR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IR组、IRS组、IRP组、IRPS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C组和S组,且IRPS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IR组、IRP组和IR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IR组、IRS组、IRP组、IRPS组的HE染色肾损害程度显著高于C组和S组,且IRPS组的肾损害程度显著低于IR组、IRP组和IR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IR组、IRS组、IRP组、IRPS组的Wnt4、β-catenin、Lrp-6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S组,IRP组、IRS组、IRPS组的Wnt4、β-catenin、Lrp-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R组,且IRPS组的Wnt4、β-catenin、Lrp-6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IRP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丹参素可增强丙泊酚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减小肾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Wnt-β-catenin通路达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丙泊酚 缺血再灌注损伤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异丙酚与硫喷妥钠用于全麻病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比较
11
作者 田节印 张光信 梁建国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异丙酚 硫喷妥钠 麻醉诱导
下载PDF
脑梗塞急性期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附7例报告)
12
作者 张光信 王中明 《世界医学杂志》 1999年第9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急腹症 外科手术 静脉麻醉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13
作者 田节印 王玉花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麻醉 子宫切除术 CSEA 麻醉方法 镇痛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麻醉处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期96-,共1页
目的研究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整理8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 目的研究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整理8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MAP,HR和SPO2在围手术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MAP和HR和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用于自发性气胸飞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风险更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麻醉处理
下载PDF
复方冬眠灵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前用药的观察
15
作者 盖和平 张涛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6年第2期21-17,共2页
麻醉与手术均可引起小儿心理创伤, 年幼儿对手术及麻醉的意义不了解,感情性语言交流并不会使他们消除离开双亲的恐惧.我院自1991年以来。
关键词 麻醉前用药 复方冬眠灵 氯胺酮 苏醒期 阿托品 麻醉与手术 氯胺酮麻醉 术前用药 M受体 心理创伤
下载PDF
硬股外阻滞在妊高征剖宫产术的麻醉药中加或不加肾上腺素的比较
16
作者 盖和平 马风鸣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7年第4期22-23,共2页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为产科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病因学说有多种,至今尚无定论。常需行急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由于本综合征系全身小动脉痉挛性收缩,重要器官多被累及,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麻醉危险性极大,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为产科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病因学说有多种,至今尚无定论。常需行急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由于本综合征系全身小动脉痉挛性收缩,重要器官多被累及,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麻醉危险性极大,围手术期恰当处理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现就我们自94年以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妊高征剖宫产手术68例的麻醉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妊高征 上腺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麻醉药 连续硬膜外阻滞 局麻药 胎儿宫内窘迫 低血压综合征 急症剖宫产术
下载PDF
一种体外循环术后余血回收超滤装置的临床使用观察
17
作者 赵成秀 稂与恒 +5 位作者 段大为 张光信 王岩英 赵民 李珍珍 康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一种离线血袋超滤装置处理体外循环(CPB)余血回输方式对患者的回收作用,为心脏术后选择合理的余血回输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输血袋、超滤器、6 mm连接管路、6×6两通接头、废液袋组成血袋超滤装置,将... 目的观察一种离线血袋超滤装置处理体外循环(CPB)余血回输方式对患者的回收作用,为心脏术后选择合理的余血回输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输血袋、超滤器、6 mm连接管路、6×6两通接头、废液袋组成血袋超滤装置,将体外循环结束后的余血全部打入血袋超滤装置,经循环超滤后回输给患者。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外科在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7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2.73岁(标准差12.39岁);身高155~178 cm,平均身高168.40 cm(标准差7.39 cm)。观察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机血不同处理前后变化及回收效果,分为血袋超滤组、离心/洗涤组及环路超滤组,每组各25例。比较各组机器余血处理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计数变化;观察回输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24 h胸引量、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输余血2 h后Hb和HCT、接受异体血量。结果血袋超滤回收余血后Hb、HCT、Plt计数、总蛋白、白蛋白、FIB均有所提高,与处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回输经血袋超滤处理的机血后Hb、HCT较停机时有所提高,与停机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没有相关并发症。血袋超滤组处理后Hb、HCT、Plt、总蛋白、白蛋白、FIB高于环路超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袋超滤组处理后Plt、总蛋白、白蛋白、FIB高于离心/洗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机血回收量及其他临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洗涤组接受血浆量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停机后血袋超滤可以顺利完成对体外循环余血的浓缩并回输患者,患者可获得较高、更稳定浓度的Hb、HCT、血浆及最佳状态蛋白和凝血因子的血液,是一种安全的术后余血回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超滤 改良超滤装置 余血回收
原文传递
两种超滤方法处理体外循环后余血的对照研究
18
作者 赵成秀 稂与恒 +4 位作者 张光信 高爽 王岩英 刘晓宁 王静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两种超滤方法处理体外循环后余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回输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滤血袋组和环路组。血袋组(n=25):用冷停搏液灌注袋、超滤器、6 mm连接管路、6×... 目的观察两种超滤方法处理体外循环后余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回输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滤血袋组和环路组。血袋组(n=25):用冷停搏液灌注袋、超滤器、6 mm连接管路、6×6接头、废液袋组成血袋超滤装置,将体外循环后余血经血袋离线超滤后回输;环路组(n=25):用氧合器及储血室旁路之间的超滤装置,将体外循环后余血经超滤后回输。比较两组患者处理机器余血量、超滤处理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计数、回收血量、术后24 h内悬浮红细胞输入量、引流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后余血及回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袋组Hb、HCT、PLT、总蛋白、白蛋白、FIB高于环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引流及其他临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顺利,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停机后经血袋离线超滤处理的余血Hb、HCT、PLT、总蛋白、白蛋白、FIB浓度较氧合器侧循环超滤更高,其他临床优势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剩余机血 超滤方法 机血回输 血液保护
下载PDF
芍药苷减轻布比卡因诱导背根神经节细胞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赵红雷 赵翠党 任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基于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芍药苷减轻布比卡因(BV)麻醉诱导背根神经节(DRG)原代神经细胞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DRG原代神经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芍药苷组、BV组及芍药苷+BV组。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Annexin V-FITC/PI... 目的基于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芍药苷减轻布比卡因(BV)麻醉诱导背根神经节(DRG)原代神经细胞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DRG原代神经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芍药苷组、BV组及芍药苷+BV组。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V组、芍药苷+BV组中DRG原代神经细胞的增殖率、Bcl-2表达及SOD和GPx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凋亡率、Bax和活性caspase-3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D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药苷组DRG原代神经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Bax、Bcl-2、活性caspase-3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但平均荧光强度、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Px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V组比较,芍药苷组、芍药苷+BV组中DRG原代神经细胞的增殖率、Bcl-2表达、SOD和GPx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Bax和活性caspase-3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减轻BV诱导的DRG原代神经细胞神经毒性作用,有望成为治疗BV诱导的神经毒性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芍药苷 布比卡因 背根神经节 神经毒性
下载PDF
泽兰素缓解丙泊酚诱导的小鼠海马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周进国 白丽梅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98-102,共5页
探讨泽兰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C57小鼠海马组织炎性损伤的实际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C57成年小鼠120只随机数法随机分组:丁苯酞阳性药物对照组(丁苯酞组,n=40)、泽兰素给药组(泽兰素组,n=40)和海马损伤模型组(模型组,n=40);通过50 mg/kg丙... 探讨泽兰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C57小鼠海马组织炎性损伤的实际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C57成年小鼠120只随机数法随机分组:丁苯酞阳性药物对照组(丁苯酞组,n=40)、泽兰素给药组(泽兰素组,n=40)和海马损伤模型组(模型组,n=40);通过50 mg/kg丙泊酚腹腔旋转注射方式诱导C57成年小鼠海马组织脑损伤模型,另选取同批次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n=40)。丁苯酞组、泽兰素组、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灌胃方式分别给予2mg/kg丁苯酞、1.24mL/kg自备泽兰素混悬液1mL、0.9%生理盐水1mL和0.9%生理盐水1 mL,1次/d,持续28 d。Niss1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程度;神经功能评分、Morris水迷宫试验和糖水偏好试验,3种试验方式检测干预前后神经-行为变化;ELISA方法比较各组TNF-α/NF-κ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Morris水迷宫结果表示:泽兰素组、丁苯酞组单位逃避时间和对侧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试验后泽兰素组、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P<0.05);泽兰素组、丁苯酞组NF-κB、BNDF明显上升,TNF-α明显下降(P<0.05)。泽兰素可以通过抑制TNF-α,促进NF-κB分泌调节BDNF的表达从而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有望为治疗海马组织损伤提供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兰素 TNF-α/NF-κB 丙泊酚 海马组织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