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伟 郭兴 赵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40具成人尸体(男30具,女10具),逐层解剖并用三角板、游标卡尺、量角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腹股沟韧带长(12.0±0.5)cm,宽0.6 cm;腹股沟管长(4.7±0.6)cm;腹股...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40具成人尸体(男30具,女10具),逐层解剖并用三角板、游标卡尺、量角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腹股沟韧带长(12.0±0.5)cm,宽0.6 cm;腹股沟管长(4.7±0.6)cm;腹股沟镰长(2.2±0.8)cm。腹股沟镰表现为四种类型:联合腱型55侧、结合型12侧、腹横肌腱膜型4侧、肌-腱膜混合型9侧。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异常占11.3%。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2.9±0.7)cm,横径(1.4±0.38)cm。结论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加强和重建腹股沟管后壁是腹股沟疝手术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管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镰 腹壁下动脉
下载PDF
尺神经、肘管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特坚 易德保 赵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解剖学观察测量成人尺神经、肘管的形态结构,为临床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解剖学方法对成人尸体26具(男16具,女10具)解剖观察测量肘管后壁艮度,切开肘管后壁,将尺神经前移,测量其前移的最大距离。结果... 目的解剖学观察测量成人尺神经、肘管的形态结构,为临床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解剖学方法对成人尸体26具(男16具,女10具)解剖观察测量肘管后壁艮度,切开肘管后壁,将尺神经前移,测量其前移的最大距离。结果肘管后壁长度:男性为(2.38±0.43)cm,女性为(2.15±0.38)cm;切开肘管后壁将尺神经前移至肱骨内上髁前方皮下,最大前移的距离:男性为(1,53±0.31)cm,女性为(1,38±0.41)cm。结论临床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开肘管后壁进行时,可切开长度在2.15~2.38cm,肘管内尺神经前移距离在1.38~1.53cm之间,不会产生术后神经张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 尺神经 肘管综合症
下载PDF
内镜引导经后路第三和四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铁功 易德保 罗特坚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349-350,364,共3页
目的研究颈后区的应用解剖,为临床内镜引导经后路第2、3颈椎(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教学用的成人尸体进行头颈部血管铸型;颈后区局部解剖;施行内镜引导经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拟手术。观察颈后区的血... 目的研究颈后区的应用解剖,为临床内镜引导经后路第2、3颈椎(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教学用的成人尸体进行头颈部血管铸型;颈后区局部解剖;施行内镜引导经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拟手术。观察颈后区的血管构筑、脊神经后支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经X线摄片观察。结果颈后区在后正中线外侧6.2mm以外椎外静脉丛吻合丰富;颈深动脉在后正中线5.5mm上行;椎动脉经C1横突孔穿出处距后正中线34.1mm;第1、2颈神经后支穿出部位距后正中线分别为11.5、32.1mm。结论临床内镜引导经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内镜置入部宜选用在C2棘突水平距后正中线5mm处,螺钉进入点可选定在C2-3侧块距其外侧缘5mm,距下关节突下缘8mm处,螺钉进入的延长线与正中矢状切面的夹角应为40°~45°之间,并向头侧倾斜10°为宜,螺钉的长度为24~30mm,¢为5mm为佳,内镜引导经后路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拟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引导 经后路 上颈椎 螺钉内固定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开展解剖学双语教学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伟 刘冬强 +3 位作者 黄俊 吴斌 易志勇 易德保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4期176-177,共2页
培养双语护士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开展解剖学双语教学,对促进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医学英语和公共英语运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网络教学云空间
下载PDF
高职高专影像专业人体断层解剖学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俊 李艳伟 +1 位作者 刘冬强 郭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8X期215-216,共2页
高职高专影像专业以培养基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成像、超声诊断医生以及技术人员为目的。而这些影像技术虽各有不同,但其形态学基础都是断层解剖学。在吸取兄弟院校断层解剖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邵阳医学高等专科... 高职高专影像专业以培养基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成像、超声诊断医生以及技术人员为目的。而这些影像技术虽各有不同,但其形态学基础都是断层解剖学。在吸取兄弟院校断层解剖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学生自身特点,现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专业 断层解剖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论医学专科教育的发展出路
6
作者 姜吉良 肖曙辉 吴斌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4X期56-57,共2页
针对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形势和面临的困境,提出按照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之发展出路。
关键词 医学专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
下载PDF
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吉良 吴斌 +1 位作者 刘冬强 曹妍群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为腮腺区外科手术提供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学资料。方法以颞骨的颧突根与下颌角后缘的连线为y轴,以过乳突尖并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设定坐标系,以该坐标系为参照观测32具(64侧)成年尸体腮腺内面神经干的起、止点和面神经主要分... 目的为腮腺区外科手术提供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学资料。方法以颞骨的颧突根与下颌角后缘的连线为y轴,以过乳突尖并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设定坐标系,以该坐标系为参照观测32具(64侧)成年尸体腮腺内面神经干的起、止点和面神经主要分支起点、出腮腺的位置和行走方向。结果面神经上、下干的起点位置分别是:(-17.32±1.22)mm和(-7.24±0.86)mm、(-17.32±1.22)mm和(-7.24±0.86)mm,止点位置分别是:(-10.26±1.02)mm和(17.24±1.22)mm、(-12.82±1.12)mm和(-12.22±0.88)mm,行走方向与x轴成角分别是:(36.20°±5.20°)、(-38.30°±4.60°);颞支、颧支、上颊支、下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的起点位置分别是:(-10.26±1.02)mm和(27.24±1.22)mm、(-3.27±0.24)mm和(24.36±4.27)mm、(-3.85±0.86)mm和(18.42±2.06)mm、(-3.26±1.04)mm和(14.24±3.26)mm、(-11.72±2.35)mm和(-6.43±2.06)mm、(-12.82±1.12)mm和(-12.22±0.88)mm,出腮腺点位置分别是:(0.42±0.08)mm和(38.56±6.68)mm、(8.2±2.44)mm和(36.04±4.28)mm、(18.26±3.64)mm和(26.82±3.86)mm、(25.48±4.76)mm和(9.66±1.58)mm、(4.25±0.54)mm和(-13.63±5.23)mm、(-1.08±0.22)mm和(-16.26±3.64)mm,行走方向与x轴成角分别是:(68.10°±2.040°)、(34.80°±4.70°)、(9.40°±1.560°)、(-3.70°±1.350°)、(-55.60°±2.850°)、(-68.30°±2.630°)。结论根据颌面部外科手术需要,可通过体表标志线精确确定面神经干及其主要分支在腮腺内的位置和行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干 面神经主要分支 定位解剖
下载PDF
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易德保 郭兴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人体标本全身动脉灌注填充剂和局部解剖血管铸型方法,观察测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来源、吻合情况及相关数据。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来...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人体标本全身动脉灌注填充剂和局部解剖血管铸型方法,观察测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来源、吻合情况及相关数据。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来源于腓肠内、外侧皮神经的营养动脉、月国窝内、外侧皮动脉及月国窝中间皮动脉。此动脉在小腿下1/3段与腓动脉肌间穿支吻合成血管网。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有多源性、吻合丰富的特点,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设计逆行皮瓣,血供较好,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能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内镜引导下经后路上颈椎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特坚 曾铁功 +1 位作者 易德保 屈庆元 《解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经后路上颈椎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为临床经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干骨28套(C1-7),对其滋养孔的位置、椎弓根等相关数据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C2/3的滋养孔距后正中线分别为(17.26±...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经后路上颈椎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为临床经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干骨28套(C1-7),对其滋养孔的位置、椎弓根等相关数据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C2/3的滋养孔距后正中线分别为(17.26±7.36)和(16.05±7.95)mm;椎弓根的长、高、宽(mm)分别为6.18±1.36、8.87±2.22、11.54±3.21和4.95±3.5、7.00±0.97、10.50±4.11;椎弓根的中轴线与正中矢状切面所构成的夹角分别为(43.83±3.09)°和(41.53±3.29)°。结论临床经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螺点可选定在C2/3侧块距其外侧缘5mm、距下关节突下缘8mm处,螺钉进入的延长线与正中矢状切面的夹角应为40°~45°,并向头侧倾斜10°为宜,螺钉的长度为24~30mm,覬为5mm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经后路 螺钉内固定 内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0
作者 易德保 罗特坚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168-169,175,共3页
目的为临床腮腺区良性肿瘤切除术时定位和处理面神经其分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侧成人面侧区进行局部解剖,着重观察面神经下颌缘支下的行程及其与下颌后静脉前支、面静脉的相互关系。结果面神经下颌缘支位于下颌角与颏孔连线、下... 目的为临床腮腺区良性肿瘤切除术时定位和处理面神经其分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侧成人面侧区进行局部解剖,着重观察面神经下颌缘支下的行程及其与下颌后静脉前支、面静脉的相互关系。结果面神经下颌缘支位于下颌角与颏孔连线、下颌后静脉前支、面静脉下端所围成的下颌缘支三角内,其行程以下颌角处为起点,下颌体下缘为中线,上、下方各14.5 mm的区域,下颌缘支三角的∠AOB平分线至的对边中点的线段作为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投影线,下颌缘支行于此投影线上的占88%。结论临床腮腺区良性肿瘤切除术,面神经探查分离时,可在下颌缘支三角内先暴露面神经下颌缘支,逆行分离探查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下颌缘支的投影线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下颌缘支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喉上神经外侧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楚丽 《解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防止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具(4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的发出部位、走行和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关系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结果喉上神经外侧支在舌骨大角处由喉上神经分出,在舌骨大角...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防止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具(4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的发出部位、走行和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关系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结果喉上神经外侧支在舌骨大角处由喉上神经分出,在舌骨大角与环状软骨中点连线的上、中段喉上神经外侧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有95%(38侧)行于动脉的内侧,在连线下段喉上神经外侧支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喉上神经外侧支进入环甲肌点相距甲状腺侧叶上极(6.5±3.2mm)。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在舌骨大角与环状软骨中点连线下1/3段靠甲状腺侧叶上极表面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可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上神经外侧支 甲状腺上动脉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腮腺导管和叶间导管的应用解剖
12
作者 罗特坚 刘冬强 +1 位作者 曹妍群 易德保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78-479,共2页
目的为腮腺导管、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过氯乙烯为填充剂,逆行灌注腮腺导管及叶间导管制作铸型标本5具(10侧),并进行相应观察和测量。结果腮腺导管长度为(22.13±6.28)mm,内径为(3.82±1.21)mm,腮腺浅... 目的为腮腺导管、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过氯乙烯为填充剂,逆行灌注腮腺导管及叶间导管制作铸型标本5具(10侧),并进行相应观察和测量。结果腮腺导管长度为(22.13±6.28)mm,内径为(3.82±1.21)mm,腮腺浅部有叶间导管3~4支,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51±1.23)mm,内径为(0.53±0.14)mm。结论腮腺导管和叶间导管解剖资料对临床腮腺导管或叶间导管转移治疗重症干眼病的手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 叶间导管 干眼病 局部解剖学
下载PDF
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应用解剖
13
作者 易德保 罗特坚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为肱二头肌短头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察52具成人尸体(104侧)的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形态、神经支配和动脉供应。结果52具尸体中14具有肱二头肌额外头,出现率为26.9%±1.6%,其中1具为双侧性。15侧肱... 目的为肱二头肌短头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察52具成人尸体(104侧)的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形态、神经支配和动脉供应。结果52具尸体中14具有肱二头肌额外头,出现率为26.9%±1.6%,其中1具为双侧性。15侧肱二头肌额外头均由肌皮神经支配。由肱动脉分支供血。结论本地区人群中,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出现率为26.9%,根据其起止点可分为4种类型。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存在原因可从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两方面来解释。在肱骨骨折时考虑是否有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存在来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取肱二头短头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入路时应注意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动脉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二头肌 治疗 出现率 肩锁关节脱位 形态学观察 应用解剖 双侧 方法观 生物力学分析 结论
下载PDF
铁和铁调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晋英 李艳伟 李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多种慢性肝纤维化疾病均伴有肝脏过多的铁沉积,铁在肝纤维化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包括:铁通过催化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生物大分子,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等。近来研究证实,由肝脏产... 多种慢性肝纤维化疾病均伴有肝脏过多的铁沉积,铁在肝纤维化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包括:铁通过催化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生物大分子,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等。近来研究证实,由肝脏产生的铁调素(Hepc)表达的降低在慢性肝纤维化疾病肝脏铁沉积中起重要作用,补充外源性Hepc可以降低肝纤维化患者肝脏铁含量。因此,铁调素用于治疗铁过载疾病及肝纤维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氧化应激 铁调素
下载PDF
改良尸体防腐固定液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姜吉良 罗特坚 吴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7-1558,共2页
目的探索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低毒的尸体防腐固定液的基本组方及其配制。方法用清水、三氯化铁、麝香草酚和蛋白质交联剂等成分配制成混合防腐固定液,按体质量的20%,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灌注3~12岁的童尸12具,浸入由硫酸铝、食盐和84... 目的探索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低毒的尸体防腐固定液的基本组方及其配制。方法用清水、三氯化铁、麝香草酚和蛋白质交联剂等成分配制成混合防腐固定液,按体质量的20%,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灌注3~12岁的童尸12具,浸入由硫酸铝、食盐和84消毒液组成的保存液中放置1~2年后,通过解剖,并取肝和骨骼肌作切片检查,验证防腐固定效果。结果保存无色透明。尸体外形无变化,颜色接近原色,无刺激性气味,肢体硬度中等,弹性大,关节活动性较好。脑和各内脏器官保持原位,无变形。骨骼肌和肝切片显示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结构完整。结论以三氯化铁和蛋白质交联剂等为主要成分的防腐剂具有良好的防腐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铁 蛋白质交联剂 防腐固定 防腐剂 尸体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脑组织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艳伟 赵晋英 郭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76-2278,共3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铁代谢相关蛋白 铁螯合剂
下载PDF
常见金属盐防腐效果的试验研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吉良 吴斌 罗特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人们早就知道金属盐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用食盐腌菜,起到防腐作用。但食盐低浓度时防腐作用持续时间短,高浓度时脱水作用太强,易造成标本干硬,故通常不用于尸体和解剖标本防腐固定。以稀土金属盐作防腐剂和... 人们早就知道金属盐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用食盐腌菜,起到防腐作用。但食盐低浓度时防腐作用持续时间短,高浓度时脱水作用太强,易造成标本干硬,故通常不用于尸体和解剖标本防腐固定。以稀土金属盐作防腐剂和以汞盐为主要成分的防腐剂用于尸体防腐固定已有成功报道。可是,汞有升华性,毒性又大,如广泛用于解剖标本防腐,则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接触者中毒的风险太大。实际上,金属盐的种类很多,其中一些不但对人体的毒性小,而且来源广泛。作者选用几种常见金属盐进行防腐实验观察,并对其影响因素作出初步分析,以期为防腐剂改良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效果 金属盐 试验研究 尸体防腐固定 解剖标本 防腐作用 防腐剂 持续时间
原文传递
麻醉诱导的小鼠晶状体突发性浑浊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妍群 于慧敏 +4 位作者 尚蕾 罗佳 黄菊芳 陈旦 王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1,308,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各种麻醉剂对小鼠晶状体透明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10%水合氯醛(400mg/kg)、2%戊巴比妥钠(40mg/kg)及25%乌拉坦(1000mg/kg)腹腔注射麻醉C57/BL6小鼠,扩瞳后于10、20、30、45、60min裂隙灯观察晶状... 目的:探讨各种麻醉剂对小鼠晶状体透明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10%水合氯醛(400mg/kg)、2%戊巴比妥钠(40mg/kg)及25%乌拉坦(1000mg/kg)腹腔注射麻醉C57/BL6小鼠,扩瞳后于10、20、30、45、60min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浑浊情况,于麻醉60min后断颈处死,H-E染色观察晶状体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钙蛋白酶-2及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结果:乌拉坦、水合氯醛麻醉组与戊巴比妥钠麻醉组相比,麻醉持续时间较长,晶状体出现浑浊的时间较早,浑浊程度较重;麻醉后可见晶状体前囊膜增厚,上皮细胞呈增生性变化,上皮细胞钙蛋白酶-2表达增强,AQP1表达减弱。结论:麻醉剂可导致小鼠晶状体突发性浑浊,与上皮细胞上钙蛋白酶-2活性表达增加及AQP1活性表达减少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晶状体 钙蛋白酶-2 水通道蛋白-1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鼠胚中脑神经干细胞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特坚 丁继固 李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为诱导剂,探索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的分化.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 目的: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为诱导剂,探索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的分化.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以IL-1β和GDNF作诱导分化.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的百分率.结果: GDNF组促进M-NSCs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的比例为13.53%,IL-1β组为9.66%,GDNF+IL-1β联合培养组为16.22%,空白对照组仅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β和GDNF可明显促进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羟化酶 中脑神经干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无机铁盐在尸体防腐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吉良 吴斌 +1 位作者 黄俊 肖楚丽 《解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无机铁盐的防腐效果;探索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低毒的尸体防腐固定液的基本组方及其配制。方法①将肝、脂肪、肌肉和脑组织块分别浸入4%三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中,定时观察组织块腐败产生的溶液浑浊、腐败气味和组织液化情况。... 目的观察无机铁盐的防腐效果;探索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低毒的尸体防腐固定液的基本组方及其配制。方法①将肝、脂肪、肌肉和脑组织块分别浸入4%三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中,定时观察组织块腐败产生的溶液浑浊、腐败气味和组织液化情况。②用三氯化铁、84消毒液和蛋白质交联剂配制成混合防腐液,对肝、肌肉和脑组织块进行防腐固定试验并行切片检查。③用清水、三氯化铁、麝香草酚和蛋白质交联剂等成分配制成混合防腐固定液,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灌注2~15岁的童尸16具,浸入由三氯化铁、食盐和84消毒液组成的保存液中放置2~3年后,解剖观察以验证其防腐固定效果。结果浸入4%三氯化铁溶液中的组织块两个月无腐败现象发生;三氯化铁混合防腐液浸泡固定的组织块切片检查显示组织结构清晰,细胞结构完整;经三氯化铁混合防腐液固定的尸体外形无变化,无刺激性气味,皮肤颜色接近原色,肢体硬度中等,弹性大,关节活动性较好。结论三氯化铁的防腐效果强于氯化亚铁,以三氯化铁和蛋白质交联剂等为主要成分的防腐剂具有良好的防腐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铁 腐败现象 尸体防腐 混合防腐液 组织切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