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灌注成像的影像组学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1
作者 陶兴 杨文魁 +1 位作者 赵春梅 张瑞博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检查的2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后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检查的2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后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100例)和良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CT灌注成像定性征象,评估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结果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87.50%,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85.71%。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组灌注值(AV)、灌注时间(AT)、血流量(BF)、血容量(BV)高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组(P<0.05);两组达峰时间(TTP)、峰值灌注值(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AV、AT、BV、BF)的AUC值>0.70。结论基于CT灌注成像影像组学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影像组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祁佩红 梁家绪 +2 位作者 李四保 刘志敏 樊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由气道异常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阻塞为特点~([1])。近年来,我国COP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岁以上成人COPD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为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由气道异常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阻塞为特点~([1])。近年来,我国COP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岁以上成人COPD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为13.7%,60岁以上已超过27%,预计未来40年将持续增高,而且每年可能有540万人死于COPD相关疾病~([2]),COPD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精确诊断以及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中医证型 肺功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黄艳 薛鹏 +4 位作者 张斯佳 陈勇 张琼 弓莉 谭慧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A患者的MRI、CT、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PHA中,肿块型4例,肿块结节混合型1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CT:平扫均为低密度,4例密度不均匀,1例中心见片状略...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A患者的MRI、CT、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PHA中,肿块型4例,肿块结节混合型1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CT:平扫均为低密度,4例密度不均匀,1例中心见片状略高密度;增强后1例动脉期呈边缘环状、中心网格状明显强化,周缘见晕环,静脉期延迟填充强化,2例动脉期呈多中心结节样明显强化,静脉期呈延迟填充强化,1例动脉期病灶中心明显点状强化,静脉期中心强化呈絮状及不规则斑片状,2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呈中心结节样或偏心性不规则斑片状轻度强化,延迟期呈不均匀低密度。MRI:平扫4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1例动脉期呈边缘花环状、中心结节样明显强化,周围见高信号晕环,静脉期呈延迟填充强化,2例动脉期呈多中心结节样明显强化,静脉期呈延迟填充强化,1例动脉期呈明显中心点状强化,静脉期呈絮状及不规则斑片状强化。结论 PHA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卵巢Brenner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伟 王兰荣 +2 位作者 薛鹏 陈勇 马秀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影像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3例。实性病变5例,均为良性,瘤体内伴大量无定形钙化,增强扫...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影像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3例。实性病变5例,均为良性,瘤体内伴大量无定形钙化,增强扫描呈轻或中度持续强化。囊实性病变6例,4例为交界性Brenner瘤,2例为混合型肿瘤(交界性Brenner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5例以囊性为主,可见壁结节,1例以实性为主。各例实性部分均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持续渐进性强化。另有1例双侧交界性Brenner瘤表现为一侧实性、一侧囊实性合并黏液性囊腺瘤。实性病变和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T2WI呈低信号。结论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具有较高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5
作者 尚英杰 郝凯 +3 位作者 石俊英 陈勇 张斯佳 薛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婴幼儿3例,儿童1例,成人5例;2例婴幼儿及1例儿童有发热等感染病史伴神经症...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婴幼儿3例,儿童1例,成人5例;2例婴幼儿及1例儿童有发热等感染病史伴神经症状,1例婴幼儿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入院,成人以头痛、发热、昏迷、意识障碍等为主入院,其中伴有癫痫病史2例。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婴幼儿累及全胼胝体压部)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其中3例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头颅CT显示欠佳。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MRI复查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无特异性,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的诊疗及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 MRI
下载PDF
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7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赵月 陈勇 栗敏 秦靖宜 张露月 周莹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相关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患者89例,根据肺腺癌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50)和浸润性病变组(n=39),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相关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患者89例,根据肺腺癌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50)和浸润性病变组(n=39),比较两组结节的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参数对病灶浸润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间病灶形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气支气管征特征表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浸润前病变组的最大直径、最大横截面积、结节体积及平均CT值均明显低于浸润性病变组(P<0.01)。最大直径、最大横截面积、结节体积及平均CT值诊断浸润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900、0.863及0.7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气支气管征、最大横截面积及结节体积是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空气支气管征、最大横截面积及结节体积较大是肺腺癌pGGN浸润性病变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结节 CT 浸润 参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鹤 杨新焕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方法12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效能以及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甲状腺良、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方法12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效能以及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5.9%,特异度为69.0%,准确度为80.0%。Kappa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556,P<0.001)。甲状腺恶性病变的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占比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较高,可通过分析病灶边缘、密度、形状、包膜等CT征象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诊断效能 CT征象
下载PDF
CT和MRI联合应用在脑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尚志磊 蔡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37-040,共4页
探讨CT与MRI的联合应用在脑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比不同影像学手段的诊断效果,为脑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选择100例脑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单... 探讨CT与MRI的联合应用在脑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比不同影像学手段的诊断效果,为脑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选择100例脑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单一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实验组则以CT和MRI联合检查方式进行早期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联合应用在脑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在肿瘤较小或位置隐蔽的病例中,推荐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CT MRI 联合应用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尚志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探讨和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疑似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别以磁共振成像(MRI)和CT实施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确诊41例阳性患者,MRI检查确诊40例患者,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P>0.0... 探讨和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疑似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别以磁共振成像(MRI)和CT实施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确诊41例阳性患者,MRI检查确诊40例患者,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T确诊24例阳性患者;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病理检查,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的诊断效能指标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 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疾病确诊以及临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脑卒中急性期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肺孤立性磨玻璃样结节浸润性与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骆殿存 陶兴 +2 位作者 杨文魁 陈勇 梁志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9期5384-5387,共4页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磨玻璃样结节(GGN)浸润性与CT表现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扫描的120例孤立性GGN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性腺癌(ILA)组(52例)和浸润前病变(PILA)组(68例),...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磨玻璃样结节(GGN)浸润性与CT表现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扫描的120例孤立性GGN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性腺癌(ILA)组(52例)和浸润前病变(PILA)组(6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病灶的CT征象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GN浸润性的独立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的诊断界限值。结果ILA组病灶最大直径、实性成分比率、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mGGN)类型、边界不清晰、毛刺征、分叶征比率均高于PILA组,而CT值及相对CT值低于PIL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较大、实性成分比率较高、具有毛刺征及相对CT值较低是GGN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病灶最大直径、实性成分比率及相对CT值诊断GGN浸润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3、0.625及0.844,敏感度分别为50.00%、55.57%、82.69%,特异度分别为95.59%、69.12%、73.5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3 mm、0.52和0.70。结论肺孤立性GGN浸润性与CT征象密切相关,病灶直径越大、实性成分比率较高、毛刺征明显及相对CT值较低者浸润性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磨玻璃样结节 浸润性腺癌 CT征象 相关性
下载PDF
两种影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倩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7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成像(CT)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以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成像(CT)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以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各项检查参数,统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并分析其优缺点。结果手术病理检查发现,74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66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MRI检查发现有65例患者为阑尾炎,MRI检查准确率为98.5%;CT检查发现有63例为阑尾炎,CT检查的准确率95.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性相似,但二者对急性阑尾炎的各项征象诊断中各有优势,且MRI无辐射,可作为特殊人群检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MRI 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术前血清VEGF和Ang-2水平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4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栗敏 秦靖宜 陶兴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42-146,176,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MWA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106例(NSCLC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术前血清VEGF和Ang-2含量,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评价VEGF和Ang-2与Ⅰ期NSCL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和总生存期(over survival, OS)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和进展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P<0.05);复发和死亡患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未复发和生存患者(P<0.05)。术前高VEGF和Ang-2水平患者的RFS和OS明显低于低VEGF和Ang-2水平患者(P<0.05),且两者均是R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WA术前血清VEGF和Ang-2水平与Ⅰ期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微波消融术 预后
下载PDF
COPD稳定期的中医证型与HRCT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祁佩红 梁家绪 +2 位作者 李四保 张斯佳 刘志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26-130,共5页
分析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高分辨CT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所有纳入样本均为本院稳定期COPD患者86例,对入组患者均行中医证型分型、HRCT检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高分辨CT与中医证型... 分析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高分辨CT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所有纳入样本均为本院稳定期COPD患者86例,对入组患者均行中医证型分型、HRCT检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高分辨CT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医证型分类:肺气虚型32例,肺脾气虚4例,肺肾气虚22例;患者HRCT表型分类:A型35例,E型25例,M型36例。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患者体重、BMI、LAA%、TEV、TL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高分辨CT与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正相关性(r=0.718,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中医证型与机体TEV、体重、LAA%、BMI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与LAA%、TEV呈明显正相关{(r=0.606,P<0.05、r=0.582,P<0.05)}。结论 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高分辨CT与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的关系。临床通过高分辨CT可以为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分类提供影像学数据,是一种临床可使用的客观数据指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医证型 HRCT表型
原文传递
腹部DCE-MRI联合IVIM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黄艳 谢晓刚 杜舒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腹部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行MRI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2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 目的探究腹部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行MRI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2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49例)和恶性组(33例),比较两组DCEMRI、IVIM参数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DCE-MRI联合IVIM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体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转运常数(Kep)、体积分数(Ve)值低于恶性组(P<0.05)。良性组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low)、灌注分数(f)、水分子扩散分布指数(DDC)、扩散异质性指数(α)值高于恶性组,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值低于恶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Ktrans、Ke p、Ve、ADCslow、ADC-fast、f、DDC、αAUC分别为0.812、0.762、0.736、0.726、0.666、0.706、0.686、0.777时,约登指数最大,其截断值分别为0.45、0.86、0.51、0.47、12.69、0.37、1.02、0.66时,联合诊断AUC为0.894(95%CI:0.812~0.975)、灵敏度84.8%、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93.4%、阴性预测值86.2%均高于各参数单项检测(P<0.05),诊断效能最佳。结论腹部DCE-MRI联合IVIM可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子宫内膜病变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中的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15
作者 李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 分析3.0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中的价值及准确率。方法 选入本院2023年1月至11月收治的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78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3.0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3种方式... 目的 分析3.0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中的价值及准确率。方法 选入本院2023年1月至11月收治的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78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3.0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3种方式的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 多层螺旋CT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和43%,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71%、73%;3.0T磁共振成像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82%、88%;联合检查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94%,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94%、97%;3.0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都比多层螺旋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中的价值高,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但是比联合检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 价值
下载PDF
COPD稳定期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16
作者 祁佩红 梁家绪 +2 位作者 李四保 樊佳 杨新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0-0054,共5页
探讨COPD稳定期高分辨CT(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45岁~91岁,均行HRCT检查、肺功能检查,并测定血清中IL-6的水平。记录患者... 探讨COPD稳定期高分辨CT(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45岁~91岁,均行HRCT检查、肺功能检查,并测定血清中IL-6的水平。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根据HRCT表现将患者分为3种表型。结果 患者HRCT表型分类:A型35例,E型25例,M型36例。不同HRCT表型之间患者BMI、FVC、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有显著差异(P<0.05);COPD患者不同HRCT表型间,M型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A型和E型。HRCT肺气肿定量中EI与FVC、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P<0.05);TEV与FVC、FEV1、FEV/FVC、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P<0.05);TLV与FVC、FEV1/FVC、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P<0.05)。结论 COPD稳定期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血清IL-6存在明显相关性,HRCT可作为一种评价COPD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RCT表型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直方图分析对肝癌TACE术后早期疗效评估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东 李晓茗 +1 位作者 杨柳 张斯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131,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MRI)图像直方图参数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早期...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MRI)图像直方图参数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早期疗效的评估和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确诊为HCC的64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TACE治疗前1个月内、首次TACE术后4~6周内行上腹部MR常规扫描及T1WI三期对比增强序列扫描,根据修正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mRECIST)对治疗后肿瘤疗效情况经随访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4例和无效组30例。选用轴位T1WI对比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HCC最大层面图像,通过MaZda软件人工手动勾画ROI提取病灶的直方图特征,包括均值、方差、偏度、峰度以及1、10、50、90和99百分位数值(分别记录为Perc1、Perc10、Pere50、Perc90和Perc99)共9个特征参数。采用SPSS软件分别比较TACE治疗前后有效组、无效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对于评估肝癌术后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确定有预测价值的参数值及阈值。结果 TACE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包括动脉期均值、Perc50、Perc90、Perc99和静脉期Perc1、延迟期峰度值(P<0.05);TACE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包括延迟期均值、Perc50、Perc99值(P<0.05);其余各参数TACE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各参数的效能为:术前动脉期均值>术后延迟期Perc99>术前动脉期Perc90>术后延迟期均值>术前延迟期峰度>术后延迟期Perc50>术前延迟期Perc50>术前动脉期Perc99,TACE术前动脉期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10(95%CI:0.583~0.817)]。结论CE-MRI图像的直方图特征能够有效评估及预测肝癌TACE术后早期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纹理分析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22
18
作者 祁佩红 李四保 +3 位作者 郑红伟 吴珂 薛鹏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PC的14例患者的CT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关系。结果1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颅内12例...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PC的14例患者的CT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关系。结果1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颅内12例,椎管内2例。肿块呈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5例。CT检查,2例颅内病灶呈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MRI T1WI上,11例病灶与白质呈稍短信号;T2WI上,10例与灰质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6例,出现血管影9例,与硬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脑膜尾征4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4例。5例行DWI扫描,其中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2例颈椎管内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后较均匀强化,1例周围骨质膨胀性改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PC呈稍高密度,与白质呈等信号的稍短T1信号,与灰质呈等T2信号,病灶内血管影常见,DWI上多呈等信号,易破坏邻近颅骨,脑膜尾征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艳 薛鹏 +3 位作者 张斯佳 陈勇 张琼 弓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1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尾部5例,体、颈部6例;实性成分为主型9例,囊实成分相间型7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②CT平扫肿...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尾部5例,体、颈部6例;实性成分为主型9例,囊实成分相间型7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②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15例呈稍低密度,4例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12例,中度强化7例;门静脉期14例呈渐进填充强化,5例无明显变化;延迟期呈不均匀低密度。包膜14例完整,5例不完整,延迟期呈持续强化的高密度;③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7例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抑脂T2WI 4例见环状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扫描与增强CT表现相仿,动脉期肿瘤以轻度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及延迟期10例肿瘤实性部分均呈持续填充强化,延迟期包膜均明显强化、呈相对高信号。结论 SPTP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术后远期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内脱髓鞘性假瘤MRI表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伟 刘勇 +2 位作者 薛鹏 张斯佳 尚英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观察脑内脱髓鞘性假瘤(DPT)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或病理学证实的DPT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其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5例中共检出20个病灶,呈单发(12例)或多发(3例)肿块样病变。19个病灶呈均匀或... 目的观察脑内脱髓鞘性假瘤(DPT)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或病理学证实的DPT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其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5例中共检出20个病灶,呈单发(12例)或多发(3例)肿块样病变。19个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其中8个病灶中心可见囊变、坏死区。DWI像上12个病灶呈不均匀高或略高信号。16个病灶呈不同形态明显强化,4个病灶未见强化。3个病灶呈闭环状强化,6个呈典型开环状强化,5个呈"爆裂样"强化,2个呈垂直于侧脑室的"火焰状"强化。结论 DPT的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相似,但仍具一定特征性,如"开环状"、"爆裂样"或"火焰状"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疾病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