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 |
范冰冰
卢红霞
徐建伟
|
《求知导刊》
|
2016 |
0 |
|
2
|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初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
王芳茹
杜精益
冯玲
李亚丽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5 |
0 |
|
3
|
综合性高校科学文化素质选修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以郑州大学《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为例 |
陈德良
范冰冰
张锐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1 |
1
|
|
4
|
注重基础建设 强化实践创新 提高综合素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随想 |
张锐
关绍康
申长雨
|
《实验室科学》
|
2006 |
5
|
|
5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郑州大学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
吴小超
王俊
李庆奎
王剑锋
杨凯军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20 |
5
|
|
6
|
材料工程类大学生持续创新能力培养浅谈 |
邵刚
彭文峰
王海龙
卢红霞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3
|
|
7
|
“迷你”设备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一机两用实践初探--以郑州大学高分子成型与模具专业为例 |
郑国强
潘亚敏
纪又新
|
《广东化工》
CAS
|
2020 |
2
|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初探 |
代坤
郑国强
王波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2 |
2
|
|
9
|
辐射制冷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郭三刺
王蕾
袁洪跃
杨怡丹
刘宪虎
潘亚敏
|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以郑州大学为例 |
范冰冰
郭晓琴
张锐
|
《管理工程师》
|
2013 |
0 |
|
11
|
“科教融合”背景下“材料性能学”课程案例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朱玲玲
张宗涛
陈云翔
王葳蕤
寿好君
|
《化学研究》
|
2025 |
0 |
|
12
|
金属材料塑性功热转化的研究进展 |
岳鹏飞
史荣豪
龚朕
张国赏
杨少丹
朱治愿
宋克兴
|
《河南科学》
|
2025 |
0 |
|
13
|
浅谈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建设 |
王海龙
刘民英
张玲
陈静波
|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
2011 |
0 |
|
14
|
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漫谈 |
杨力远
|
《河南建材》
|
2010 |
0 |
|
15
|
应力缓释相对低碳尖晶石-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
李欣哲
刘国齐
李红霞
顾强
陈永强
郭海荣
|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高放射性废物硼硅酸盐玻璃液对铬刚玉材料的侵蚀研究 |
曲晓锐
陈留刚
刘萍
高广泽
付琪琪
张利新
|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
夏会聪
昝灵兴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
2022 |
0 |
|
18
|
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
朱玲玲
叶国田
周颖
杨力远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9
|
“无机材料科学与性能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
朱玲玲
周颖
毋雪梅
辛荣生
孙春晖
叶国田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20
|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
黄霞
陈家昌
申长雨
张勤星
张世勋
|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