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经口营养及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姬旭慧 周燕 吕全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对比早期经口营养及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观... 目的对比早期经口营养及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经口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腹腔感染率、病死率、营养指标和感染指标。结果两组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腹腔感染率,病死率,治疗1 d、7 d、14 d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值,治疗1 d、7 d白蛋白、C反应蛋白计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14 d CR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经口营养在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优于经鼻空肠管营养,可以降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肠内营养和感染指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重度 早期经口营养 经鼻空肠管营养
下载PDF
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朱永飞 李晓国 吕全军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 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营养指标[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肠道屏障功能[内皮素(ET)、二胺氧化酶(DAO)、血乳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IgG、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CD4^(+))]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14±2.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8±2.28)分,BI评分为(67.55±7.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0±6.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LR4、NF-κB、DAO、ET、血乳酸、I-FABP分别为(2.31±0.54)ng/mL、(104.12±8.76)ng/mL、(13.21±2.14)U/L、(70.55±15.11)ng/L、(1.74±0.56)mg/L、(1.41±0.3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6±0.67)ng/mL、(128.96±10.19)ng/mL、(16.88±3.37)U/L、(94.36±17.96)ng/L、(2.68±0.73)mg/L、(1.72±0.4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Alb、TP、TF、CD3^(+)、CD4^(+)、IgA、IgG分别为(132.87±15.88)g/L、(37.65±3.66)g/L、(69.77±6.52)g/L、(62.38±6.22)g/L、(70.14±5.11)%、(37.86±4.32)%、(1.82±0.38)g/L、(1.58±0.42)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74±12.28)g/L、(32.89±3.05)g/L、(61.75±5.86)g/L、(54.88±5.19)g/L、(65.73±4.78)%、(33.28±3.83)%、(1.45±0.30)g/L、(1.26±0.3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营养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免疫力,促进肠道屏障功能恢复,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内营养支持 脑卒中 神经功能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营养状态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李蒙 付三仙 +3 位作者 王素凡 周力为 梁锐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223)和死亡组(n=7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AR、NRS2002评分及CAR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和NRS2002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12(1.026~1.432)、1.510(1.233~1.849),P<0.05]。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方程为Y=-3.242+0.412×NRS2002+0.192×CAR,预测短期预后的AUC(95%CI)为0.711(0.639~0.7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8、0.709。结论: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NRS2002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 短期预后
下载PDF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与后期过敏性疾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柳园 王亚娟 +4 位作者 石磊 龚杰 廖欣怡 何方 胡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43-749,共7页
目的探索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是否增加后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建立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后对其多次重复腹腔注射过敏原OVA(ovalbumin,卵清蛋白),观察其特异性免疫学指标血清IgE水平的变化。结果 OVA干预前,3组小鼠血清... 目的探索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是否增加后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建立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后对其多次重复腹腔注射过敏原OVA(ovalbumin,卵清蛋白),观察其特异性免疫学指标血清IgE水平的变化。结果 OVA干预前,3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9天、第36天和第43天时,抗生素高剂量组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43天时,抗生素低剂量组血清IgE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多次腹腔注射OVA致敏可使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且生命早期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持续至生命后期,对后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发育产生持久的影响。提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早期 抗生素 菌群失调 过敏性疾病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营养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姬旭慧 周燕 吕全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0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营养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肠内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营养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营养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病情控制效果[炎症性肠病症状量表(IBDS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ALB、TF水平、IBDS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两组PA、ALB、T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IBDSI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营养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升病情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营养制剂 炎症性肠病
原文传递
2020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家庭肠外营养指南摘译
6
作者 王愈翔 付三仙 +3 位作者 陈改云 王小宁 王亚娟 吕全军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8-58,共11页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营养物质(例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质、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医学营养疗法。PN可分为两类:当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肠外营养;当同时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提供营养时,为部分或...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营养物质(例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质、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医学营养疗法。PN可分为两类:当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肠外营养;当同时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提供营养时,为部分或补充性肠外营养。PN可以在医院内或医院外实行,后者称为家庭肠外营养(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H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肠外肠内营养 医学营养疗法 营养物质 静脉注射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