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激素受体的差异分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解钧媛 甘丽 +1 位作者 王新星 裴新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表达的雄激素受体(AR)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1—2019-06收治的23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AR表达量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AR表达量<10%为低表达组、10%~50%为中表达组... 目的分析不同表达的雄激素受体(AR)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1—2019-06收治的23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AR表达量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AR表达量<10%为低表达组、10%~50%为中表达组、大于50%为高表达组。统计分析三组乳腺癌患者的不同AR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以及P53)之间的关联性。结果232例乳腺癌患者中,AR低表达69例(29.7%)、AR中表达55例(23.7%)、AR高表达108例(46.6%)。较AR低表达和中表达患者,AR高表达患者具有组织学分级低、ER阳性率高,PR高表达,以及ki-67低表达的特征(P<0.05)。AR的差异表达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以及有无脉管癌栓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高表达与较低的组织学分级、较高的ER阳性率,PR高表达,以及较低的Ki-67增殖指数等指示患者有较好预后的临床病理指标存在高度关联性。以上的研究结果提示,就乳腺癌患者而言,AR很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特异性治疗靶点和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指标
下载PDF
行动学理念指导的赋能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娜 肖涵 +1 位作者 许逸苑 迟江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行动学理念指导的赋能健康教育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11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赋能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行动学理念指导的赋能健康教育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11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赋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健康教育掌握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术后康复状况。结果:研究组围术期患侧水肿、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χ^(2)=7.627,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掌握率、乳腺癌患者特异量表(FACT-B)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χ^(2)=25.211,P<0.05;t=6.178,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t=21.864,10.963,15.263;P<0.05);研究组肩关节外展、内收活动度显著大于参照组(t=6.604,8.301;P<0.05)。结论:乳腺癌围术期患者接受赋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抑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围手术期 赋能健康教育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 被引量:7
3
作者 栗英 刘延锦 +1 位作者 李星 韩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47-50,共4页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效果。方法针对降低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包括组建彩虹圈,进行要因分析、实施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由34.85%降低至13.57%;输液...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效果。方法针对降低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包括组建彩虹圈,进行要因分析、实施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由34.85%降低至13.57%;输液港宣教内容患者掌握率由75.00%提高至95.0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品管圈应用于输液港维护中,可有效降低蝶翼针二次固定率,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蝶翼无损伤针 品管圈 二次固定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护理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白玉玲 荆海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6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技术治疗,同时...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技术治疗,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结果[(1.7±0.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治疗采用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超声引导 护理 麦默通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维 娄小平 王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4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上肢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双上肢周径差、上肢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功能,扩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护理管理 上肢功能 感染
下载PDF
缝闭腺体残腔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姚伟旗 裴新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5期4661-4663,共3页
目的观察缝闭腺体残腔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孟津县人民医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是否缝闭腺体残腔分为缝闭组(53例)、保留组(51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观察缝闭腺体残腔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孟津县人民医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是否缝闭腺体残腔分为缝闭组(53例)、保留组(51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与乳房外形变化患者比率、术后1 d和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积液严重程度、手术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闭组切口甲级愈合患者比率(92.45%)高于保留组(78.43%),乳房外形变化患者比率(1.89%)低于保留组(15.69%)(P<0.05);缝闭组术后1、3 d的VAS评分较保留组低(P<0.05);缝闭组积液严重程度较保留组低(P<0.05);缝闭组手术满意度(96.23%)高于保留组(80.39%)(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缝闭腺体残腔可促进患者切口愈合,保持乳房外形,降低疼痛程度及积液严重程度,提升手术满意度,效果优于保留腺体残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缝闭腺体残腔 保留腺体残腔 乳房外形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欣 刘维 李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1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对...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结果将275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接受组和不接受组,其中接受组110例,不接受组165例。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BIBCQ评分和AAQ-Ⅱ评分是乳腺癌患者对乳房再造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对乳房再造术的接受度较低,其影响因素涉及患者年龄、收入、自我形象水平以及经验性回避态度等,提供相关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其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术 接受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史倩倩 荆海红 +1 位作者 刘维 王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3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各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各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及其配偶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及其配偶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配偶的RSA评分高于对照组,SCL-90、BAI、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青年 配偶 赋能心理护理 心理应激反应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乳腺癌晚期患者照护者支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吴瑜 赵倩倩 +3 位作者 颜佳 许逸苑 李林 荆海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晚期患者照护者支持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乳腺癌晚期患者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8名乳腺癌晚期患者的照护者为研... 目的调查乳腺癌晚期患者照护者支持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乳腺癌晚期患者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8名乳腺癌晚期患者的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照顾者综合需求量表(CNAT-C)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68名乳腺癌晚期患者照护者的CNAT-C总分为(96.13±8.0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情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乳腺癌晚期患者照护者支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乳腺癌晚期患者照护者的支持需求,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乳腺癌晚期患者及其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照护者 支持需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量化早期活动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维 王静 +1 位作者 肖涵 李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9期2639-2643,共5页
目的探讨量化早期活动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6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13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量化早期活动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6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13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活动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量化早期活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活动量、肩关节活动度、活动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活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2周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后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2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活动训练可增加乳腺癌患者活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活动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术后 早期下床 活动量化 依从性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配偶参与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涵 刘维 荆海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2期3068-3071,共4页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住院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住院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8年6—11月住院手术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5月住院手术的患者36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失访4例,试验组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2例,最终纳入试验组34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出院后常规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邀请患者配偶共同参加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结果: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93.20±4.46)%,试验组为(98.60±3.12)%,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8,P<0.001)。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自我管理效能中社会/家庭、遵医行为维度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情绪维度以及疾病应对维度干预后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偶参与的健康教育能够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改善患者情绪,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依从性 自我管理效能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