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健康体检数据的结直肠息肉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1
作者 李姣艳 陈静锋 +2 位作者 闫肃 王佑翔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和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查的4997名受检者资料,包括22项指标,使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和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查的4997名受检者资料,包括22项指标,使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变量筛选。按7∶3随机分组,在训练集中采用得到的最优变量构建梯度提升(Catboost)、支持向量机(SVM)、Logistic回归(LR)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进行验证。采用χ2检验比较3种模型的准确率,进一步通过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对纳入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估。结果:LASSO回归得到性别、年龄、腰围(WC)、尿素(BU)、总蛋白(TP)、肾小球滤过率(GFR)、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等7项特征变量,基于该7项特征变量构建的SVM、Catboost模型的准确率优于LR模型(P<0.05)。SVM、Catboost、LR模型测试集的AUC(95%CI)分别为0.760(0.736~0.784)、0.766(0.742~0.790)和0.676(0.649~0.703)。进一步评估显示SVM模型预测效果最优,Catboost次之,LR最差(SVM vs Catboost/LR:NRI>0,IDI>0,P<0.05;Catboost vs LR:NRI>0,IDI>0,P<0.001)。特征重要性评估显示年龄的重要性最大,其次是WC。结论:基于性别、年龄、WC、BU、TP、GFR、TyG构建的SVM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价值。该预测模型的建立可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危险分层,有助于尽早发现结直肠癌早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健康体检数据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TyG指数、血压、血糖相关指标与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
2
作者 秦迁 杨阳 +3 位作者 闫肃 闫航 王守俊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TyG指数、血压、血糖相关指标与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ERFI)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BMI≥24 kg/m 2者3956例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组,... 目的:探讨TyG指数、血压、血糖相关指标与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ERFI)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BMI≥24 kg/m 2者3956例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组,<3 mg/mmol为对照组(n=3844),3~≤30 mg/mmol为ERFI组(n=11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ERFI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ERFI组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HbA1c、总胆固醇(TG)、TyG指数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TyG指数>8.77(OR=2.138,95%CI:1.411~3.240)、正常血压高值(OR=2.450,95%CI:1.652~3.635)和HbA1c 5.61%~<7.00%(OR=1.510,95%CI:1.024~2.226)是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ERFI的危险因素。TyG指数与血压有交互作用(RERI=1.754,95%CI:-0.126~3.636;APAB=0.405,95%CI:0.068~0.741)。结论:TyG指数≥8.77、正常血压高值和HbA1c 5.61%~<7.00%可增加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ERFI的患病风险,且血压与TyG指数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超重/肥胖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早期肾功能损伤 正常血压高值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探讨定量CT及生物电阻抗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和骨密度的关系
3
作者 张丽华 秦迁 +2 位作者 陈静锋 杨阳 丁素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8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1131例体检者行QCT和BIA测定的VFA及BMD,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因素线性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采用Bland-Altman评估两者测定VFA的一致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CT和BIA测定的VFA与BMD呈负相关(r=-0.197和r=-0.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BI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5~1.015);VFA(QCT)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1~1.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QCT和BIA测量VF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VF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测定VFA的QCT和BI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采用BIA测定的VFA评估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下降 内脏脂肪面积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定量CT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盼 王乐 +2 位作者 张园 李玲 叶放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通过评估老年性聋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门诊的老年性聋患者112例,同期健康者112例。使用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老年人听... 目的通过评估老年性聋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门诊的老年性聋患者112例,同期健康者112例。使用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老年人听觉障碍筛查量表(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 screening version,HHIE-S)和纯音听阈测定评估听力水平,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老年性聋患者的认知功能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性聋组MMSE评分27(24,28)分低于健康组28(27,29)分(Z=-4.371,P<0.001)。老年性聋患者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性质、耳聋病程、HHIE-S评分、纯音平均听阈、言语识别率的MMSE评分存在差异(P<0.05);学历(β=-7.151,P=0.012),耳聋病程(β=0.542,P=0.033)、HHIE-S评分(β=0.132,P=0.041)、纯音平均听阈(β=0.08,P=0.046)与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结论言语识别率、年龄对认知功能无直接影响,高学历是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耳聋病程长、听力损失程度重是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 日常情景下听力水平
下载PDF
谷氨酰转肽酶正常高值累积暴露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佑翔 陈静锋 +5 位作者 闫肃 李姣艳 刘豪爽 秦迁 李田田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分析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与代谢综合征(Met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于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连续3 a均未诊为MetS者3209人纳入队列,以2017至2019年体检GGT测定值为基础计算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水... 目的:分析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与代谢综合征(Met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于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连续3 a均未诊为MetS者3209人纳入队列,以2017至2019年体检GGT测定值为基础计算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水平,依据2020年体检结果判定该队列MetS发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GT累积暴露水平与MetS发病之间的关联性,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该队列MetS发病率为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人体测量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多种肝酶水平)后,GGT简单累积暴露量第3和第4四分位组MetS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95%CI)分别为1.850(1.162~2.944)和2.170(1.358~3.469);GGT加权累积暴露量第3和第4四分位组MetS发病风险亦显著增加,OR(95%CI)分别为1.971(1.245~3.121)和2.123(1.321~3.411)。R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GT加权累积暴露量与MetS发病风险呈非线性关联(P=0.002),两者的剂量反应关系呈现先升高后平缓的变化趋势。结论:长期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是MetS发病的危险因素,GGT累积暴露量与MetS发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转肽酶 累积暴露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郑州市21174名健康体检者早期肾功能受损影响因素筛检模型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闫肃 秦迁 +2 位作者 陈静锋 王佑翔 丁素英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3期175-182,共8页
目的 分析郑州市健康体检者早期肾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筛检模型。方法 选择2017-2019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查的21 174名体检者,采... 目的 分析郑州市健康体检者早期肾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筛检模型。方法 选择2017-2019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查的21 174名体检者,采用留出法(hold-out methods)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以UACR>3 mg/mmol诊断为早期肾功能受损。训练集中比较人体测量指标与生化结果在早期肾功能是否受损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强关联性因素,构建列线图筛检模型,ROC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DeLong’s检验比较模型在训练集中和测试集中一致性,以及肾功能指标与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⑴训练集中早期肾功能受损患病率女性(10.6%)高于男性(9.2%)(P<0.05);与早期肾功能未受损组相比,早期肾功能受损组的年龄、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较大(P均<0.05),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异常的比例较高(P均<0.05),患高血压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⑵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性别、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BMI、TC、TG、FPG及HbA1c与早期肾功能受损的关联最大。⑶基于前述的8个强关联性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筛检模型中,训练集和测试集的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 C-index)分别为0.737(95%CI=0.720~0.755)、0.756(95%CI=0.729~0.784),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39(95%CI=0.722~0.756)、0.728(95%CI=0.733~0.788);筛检模型AUC高于各项肾功能指标AUC。结论 基于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TC、TG、FPG及HbA1c 8个因素构建的早期肾功能受损筛检模型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并且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肾功能指标。该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提供干预措施,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健康指导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早期肾功能受损 筛检模型
下载PDF
关爱血管健康——警惕“蜥蚓腿”
7
作者 刘安安 陈静锋 +1 位作者 丁素英 李震 《健康世界》 2024年第3期63-65,共3页
50岁的教师陈女士,最近陷入了烦恼,自己本来匀称漂亮的小腿上,不知何时竟悄悄爬上了许多条迁曲青紫的“蚯蚓”。最开始发现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陈女士听信了同事们说的“老师们都这样”“蚯蚓腿不是病”“根本不需要去看医生”等言论,... 50岁的教师陈女士,最近陷入了烦恼,自己本来匀称漂亮的小腿上,不知何时竟悄悄爬上了许多条迁曲青紫的“蚯蚓”。最开始发现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陈女士听信了同事们说的“老师们都这样”“蚯蚓腿不是病”“根本不需要去看医生”等言论,很快将此事抛之脑后,全身心投入工作。可随着时间的进展,除了越来越多的“蚯蚓”盘踞在双腿之上,陈女士发现自己的小腿在睡前肿胀愈发明显,严重时甚至连鞋都无法穿上,酸胀疼痛感与日俱增,甚至皮肤表面还出现了难以消退的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 酸胀疼痛 蚯蚓 小腿
原文传递
基于内脏脂肪面积预测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切点 被引量:5
8
作者 秦迁 杨阳 +2 位作者 陈静锋 王守俊 丁素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5577-5581,共5页
背景:近几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骨密度的关系备受关注,有研究认为内脏脂肪面积是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年龄和内脏脂肪面积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交互作用。目的:探讨人体成分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预测低骨量... 背景:近几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骨密度的关系备受关注,有研究认为内脏脂肪面积是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年龄和内脏脂肪面积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交互作用。目的:探讨人体成分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预测低骨量的内脏脂肪面积风险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定量CT和生物电阻抗测定的受检者的内脏脂肪面积及骨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人体成分各指标和骨密度及低骨量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低骨量的内脏脂肪面积切点值。结果与结论:①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逐渐下降,内脏脂肪面积逐渐增加,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②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呈负相关;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女性内脏脂肪面积和低骨量相关;④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绝经后女性低骨量的内脏脂肪面积切点值为117.85 cm2;⑤提示内脏脂肪面积是除了年龄外预测低骨量的危险因子,有望在今后骨矿物质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对达到内脏脂肪面积风险切点的绝经后女性早期加强减脂管理,以减少低骨量的发病率及医疗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骨量 女性 骨密度 内脏脂肪面积 定量CT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测定的内脏脂肪面积与河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秦迁 陈静锋 +3 位作者 闫肃 杨阳 王守俊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基于生物电阻抗(BIA)探讨河南地区预测代谢综合征(MS)的内脏脂肪面积(VFA)的风险切点。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BIA和MS各组分检测的受检者,其中MS组168例,非MS组3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 目的:基于生物电阻抗(BIA)探讨河南地区预测代谢综合征(MS)的内脏脂肪面积(VFA)的风险切点。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BIA和MS各组分检测的受检者,其中MS组168例,非MS组3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确定预测MS的VFA切点值。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的年龄、腰围(WC)、BMI、VF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升高是MS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为1.018~1.03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预测MS的AUC(95%CI)分别为0.755(0.696~0.814)、0.828(0.777~0.880),敏感度分别为0.960和0.899,特异度分别为0.503和0.736,约登指数分别为0.463和0.635,VFA切点值分别为100.4、92.3 cm^(2)。结论:VFA升高是MS的危险因素,可以预测河南人群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面积 代谢综合征 生物电阻抗 风险切点 河南省
下载PDF
不同血糖控制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和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肃 秦迁 +6 位作者 陈静锋 杨阳 闫航 李田田 高鑫鑫 王佑翔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理想和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利用差异菌群建立血糖控制情况预测模型。方法:共72例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血糖控制理想27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血糖控制不理想45例(HbA1c≥7%)。对所...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理想和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利用差异菌群建立血糖控制情况预测模型。方法:共72例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血糖控制理想27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血糖控制不理想45例(HbA1c≥7%)。对所有参与对象进行健康风险评估问卷调查与常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2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并基于差异菌群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血糖控制情况的预测模型。结果:2组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压、血脂、生活习惯以及肠道菌群的α、β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相比,血糖控制理想组在种水平上,Coprococcus comes、Bacteroides intestinalis和Ruminococcus gnavus等菌种的相对丰度增加,而Bacteroides uniformis、Enterococcus faecalis和Bacteroides coprophilus等菌种的相对丰度降低。基于Ruminococcus gnavus、Bacteroides intestinalis和Enterococcus faecalis所建立模型预测血糖控制情况的灵敏度为0.655,特异度为0.852,约登指数为0.507,ROC曲线的AUC为0.770(95%CI:0.665~0.875)。结论:依据差异菌群建立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情况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1500名健康体检人群结肠镜检查结果
11
作者 董怡含 秦迁 +1 位作者 陈静锋 丁素英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分析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结肠镜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健康体检(含结肠镜检查)者1500名,对其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体病变检出845例,检出率56.33%,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最高(... 目的分析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结肠镜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健康体检(含结肠镜检查)者1500名,对其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体病变检出845例,检出率56.33%,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最高(42.80%)。男性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慢性炎症、结直肠憩室检出率高于女性,女性结肠黑变病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结直肠息肉发病部位主要集中于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且这些部位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40~69岁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646例进行病理检查,检出腺瘤259例(40.09%),主要为管状腺瘤189例(29.26%)。60~69岁男性腺瘤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郑州市≥40岁健康体检人群存在较高的结直肠息肉与腺瘤检出率风险,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目标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结直肠息肉 腺瘤 筛查 郑州
原文传递
关不上的“水龙头”——压力性尿失禁
12
作者 马藜 闫航 +1 位作者 陈静锋 丁素英 《健康世界》 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
本周在女性专区的内科诊室,医生接诊了体检客户李女士。李女士向医生讲述,宫产术后上厕所特别频繁,感觉身体里的“水龙头”像是没拧紧一样,不敢像以前一样开怀大笑,更不敢咳嗽,有时候下楼梯也会出现漏尿。现在也不愿意跟朋友出门逛街,... 本周在女性专区的内科诊室,医生接诊了体检客户李女士。李女士向医生讲述,宫产术后上厕所特别频繁,感觉身体里的“水龙头”像是没拧紧一样,不敢像以前一样开怀大笑,更不敢咳嗽,有时候下楼梯也会出现漏尿。现在也不愿意跟朋友出门逛街,一出门就总想找厕所,特别尴尬,感觉自己的社交和心理都出现了问题,自己是生病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头 压力性尿失禁 下楼梯 厕所 感觉
原文传递
血尿酸轨迹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纵向数据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迁 闫肃 +3 位作者 杨阳 陈静锋 王守俊 丁素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轨迹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相关性,为M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符合纳排标准的3450例健康体检人群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1... 目的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轨迹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相关性,为M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符合纳排标准的3450例健康体检人群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17年、2018年、2019年健康体检的SUA数值,采用潜类别模型确定3个SUA轨迹组,分别为低、中、高稳定组,SUA均值分别波动于235~238μmol/L、335~337μmol/L、435~440μmol/L。于2020年体检时,随访各组人群MAFLD的发病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轨迹组MAFLD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同SUA轨迹与MAFLD的相关性。结果低、中、高稳定组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5.07%,13.31%,2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模型4中的中、高稳定组MAFLD的患病风险仍为低稳定组的1.42倍(95%CI:1.05~1.93)和1.89倍(95%CI:1.20~2.96)。结论MAFLD的患病风险随着SUA轨迹的升高而增加,SUA持续正常高值是M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UA的治疗可能成为防治MAFLD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轨迹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纵向数据研究
原文传递
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对内脏型肥胖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的中介效应研究
14
作者 秦迁 杨阳 +3 位作者 闫航 闫肃 王守俊 丁素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3-738,共6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对内脏型肥胖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9 324名, 收集其基本信息、生化指标、甲状腺彩超等结果。以内脏脂...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对内脏型肥胖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9 324名, 收集其基本信息、生化指标、甲状腺彩超等结果。以内脏脂肪面积(VFA)为100 cm2和体重指数(BMI)为24 kg/m2作为临界值, 分为VFA(-)BMI(-)、VFA(-)BMI(+)、VFA(+)BMI(-)、VFA(+)BMI(+)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4组患病率差异,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将TyG和VFA按照四分位数分组,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G、VFA对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的影响;回归系数依次检验法分析TyG是否介导VFA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与VFA(-)BMI(-)组相比, VFA(+)BMI(-)组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最高(OR=1.283, 95%CI 1.064~1.546,P=0.009), VFA(+)BMI(+)次之(OR=1.245, 95%CI 1.028~1.508,P=0.025);以TyG和VFA各自Q1为对照组, Q4组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增加1.584倍(95%CI 1.208~2.077,P=0.001)和1.573倍(95%CI 1.249~1.982,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 VFA对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具有直接影响(β=0.162, 95%CI 0.140~0.186,P<0.001), TyG部分介导VFA对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影响(β=0.103, 95%CI 0.087~0.121,P<0.001), 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8.87%。结论无论BMI是否超标, VFA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内脏型肥胖而BMI正常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最高, 而TyG部分介导内脏型肥胖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风险。内脏型肥胖的评估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早期筛查和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型肥胖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胰岛素抵抗 甲状腺结节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联合体重指数的轨迹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
15
作者 秦迁 张滔 +3 位作者 闫肃 杨阳 闫航 丁素英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909-915,共7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联合体重指数(TyG×BMI)的轨迹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2019连续3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受检者,共2304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联合体重指数(TyG×BMI)的轨迹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2019连续3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受检者,共23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健康体检的TyG×BMI数值,采用潜类别模型分组确定4个不同的TyG×BMI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极高稳定组。于2020、2021年体检时,随访各组人群NAFLD的发病情况。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TyG×BMI轨迹组NAFLD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TyG×BMI轨迹与新发NAFLD的相关性。结果NAFLD的发病率随着TyG×BMI轨迹的升高而增加,低、中、高、极高稳定组人群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3.00%、16.70%、20.10%和26.60%(χ^(2)=35.155,P<0.01)。与低稳定组相比,高、极高稳定组NAFLD的发病风险更高(高稳定组HR分别为1.564、1.428、1.426、1.389,极高稳定组HR分别为2.121、1.670、1.659、1.607,均P<0.05);其中在模型4中,校正性别、腰围、BMI、血糖、血脂、肝功等多种混杂因素后,高、极高稳定组的NAFLD的患病风险仍为低稳定组的1.389和1.607倍(95%CI:1.035~1.864、1.207~2.140)。结论NAFLD的患病风险随着TyG×BMI轨迹的升高而增加,TyG×BMI可作为NAFLD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轨迹研究 队列研究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谷氨酰转肽酶轨迹与新发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队列研究
16
作者 王佑翔 陈静锋 +5 位作者 闫肃 李姣艳 刘豪爽 秦迁 李田田 丁素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索谷氨酰转肽酶(GGT)轨迹与新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中符合入选标准的3209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采用R LCTMtools程序将随访前GGT水平确定3个不同的GGT轨迹组,分别为... 目的探索谷氨酰转肽酶(GGT)轨迹与新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中符合入选标准的3209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采用R LCTMtools程序将随访前GGT水平确定3个不同的GGT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GGT轨迹与新发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2020年随访结束时代谢综合征累积发病率为7.0%,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3.9%、11.4%、15.0%,呈增长趋势(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总人群中稳定组、高稳定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均升高;男性人群高稳定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为低稳定组的1.67倍(95%CI 1.07~2.60),女性人群中稳定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为低稳定组的3.29倍(95%CI 1.14~9.53)。结论GGT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总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随着长期GG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建议男性和女性分别将长期GGT水平维持在28 U/L和14 U/L左右,以实现早期预防代谢综合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轨迹 代谢综合征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主检报告一元化结论智能化撰写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17
作者 陈静锋 王利军 +1 位作者 秦迁 丁素英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60-864,共5页
《健康体检主检报告撰写专家共识》提出,为形成关于主检报告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需遵循八大书写原则,特别是"一元论"原则。当前主检报告体检结论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大多为各种阳性检查结果的罗列,结果间缺乏相应的逻辑关系,不... 《健康体检主检报告撰写专家共识》提出,为形成关于主检报告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需遵循八大书写原则,特别是"一元论"原则。当前主检报告体检结论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大多为各种阳性检查结果的罗列,结果间缺乏相应的逻辑关系,不利于科学准确地健康评估与健康指导,迫切需要探索智能化主检报告一元化结论撰写系统。本研究针对主检报告的数据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特点,通过采集受检者的个人病史与检查结果等多源数据,根据疾病指南共识构建一元化结论知识库,生成一元化结论词与个体化建议。在此基础上,以甲状腺疾病为例,构建甲状腺疾病主检报告一元化结论智能化撰写系统,通过测试集评估取得了非常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够减轻主检医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主检报告的统一性与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检报告 主检智能化 一元化结论 甲状腺疾病
原文传递
长期动态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双向关系研究
18
作者 陈静锋 吴卓青 +3 位作者 闫肃 王佑翔 宋晓琴 丁素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8-1036,共9页
目的探索长期动态变化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潜在的方向性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体检人群队列研究中2017年至2020年连续4次进行健康体检的6864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ALT水平与... 目的探索长期动态变化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潜在的方向性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体检人群队列研究中2017年至2020年连续4次进行健康体检的6864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ALT水平与MAFLD状态分组转移风险的相关性,运用带随机截距的交叉滞后模型探索ALT水平与MAFLD间的双向关系。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显示,ALT Q2、Q3、Q4组相对于Q1组,由正常进展为MAFLD状态的转移风险逐渐升高,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MAFLD状态组相对于正常状态组对ALT水平正常向异常状态转移风险逐渐升高。调整混杂因素后,带随机截距的交叉滞后模型显示,MAFLD和ALT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双向关系,MAFLD→ALT水平的交叉滞后效应为0.083(95%CI 0.078~0.087),ALT→MAFLD的交叉滞后效应为0.044(95%CI 0.039~0.050),且随着时间周期的延长,交叉滞后效应逐渐减小。结论长期动态变化的ALT水平与MAFLD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关系,MAFLD的发生更容易增加ALT水平升高的风险,应加强对MAFLD的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 带随机截距的交叉滞后模型 双向关系
原文传递
您是“糖人”的后备军吗
19
作者 马藜 闫航 +1 位作者 陈静锋 丁素英 《健康世界》 2023年第9期45-47,共3页
近日,我们在总评室接诊了这样两位体检客户:(1)王女士,41岁,身体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26.1kg/m^(2),提示超重,本次体检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正常,既往病史为妊娠期糖尿病。(2)李先生,45岁,腰围95cm,提示超标,本次空腹... 近日,我们在总评室接诊了这样两位体检客户:(1)王女士,41岁,身体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26.1kg/m^(2),提示超重,本次体检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正常,既往病史为妊娠期糖尿病。(2)李先生,45岁,腰围95cm,提示超标,本次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轻微升高,诊断为高血压、高血脂,其父亲患有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既往病史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高血脂 高血压
原文传递
新晋“四高”选手一一高尿酸血症
20
作者 马藜 丁素英 《健康世界》 2023年第5期27-28,共2页
“医生,快给我打一针,我要去机场赶飞机。”一位34岁的小伙子一腐一拐地在医院就诊时说道。让这位小伙子着急求医、一腐一拐的原因原来是痛风。他是福建省一名19岁的高中生,痛风已经6年,不远千里地到成都求医治疗,罪魁祸首竟然是饮料。... “医生,快给我打一针,我要去机场赶飞机。”一位34岁的小伙子一腐一拐地在医院就诊时说道。让这位小伙子着急求医、一腐一拐的原因原来是痛风。他是福建省一名19岁的高中生,痛风已经6年,不远千里地到成都求医治疗,罪魁祸首竟然是饮料。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直线升,凭一己之力一跃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又一“代谢性疾病组合”中强有力的“C位争夺选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 痛风 高血脂 高血压 选手 罪魁祸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