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骶尾部卵黄囊瘤1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春美 祁文静 +3 位作者 任艳娇 张艳莎 李新强 盛光耀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骶尾部卵黄囊瘤(SYST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1例SYS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位发病年龄23个月(孕23+3周~64个月),9例以骶尾部包块起病,1例... 目的分析儿童骶尾部卵黄囊瘤(SYST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1例SYS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位发病年龄23个月(孕23+3周~64个月),9例以骶尾部包块起病,1例以排便困难起病,1例以右下肢疼痛起病。肿瘤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6例。所有患儿均手术切除骶尾部肿物。6例Ⅳ期患儿中4例术前接受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C-PEB)化疗2~4周期,Ⅰ~Ⅱ期患儿术后接受顺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PEB)化疗4周期,Ⅲ~Ⅳ患儿术后接受C-PEB化疗4~6周期。中位随访时间34(15~69)个月,9例完全缓解,2例死于复发。结论儿童SYSTs易早期转移,大部分患儿手术联合化疗仍能获得长期无病生存,部分复发患儿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骶尾部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7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春美 祁文静 +3 位作者 朱平 陶冶晴 任艳娇 盛光耀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7例患儿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非M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2例发生于7月份、3例发生于8月份、2例发生于9月份。所有患儿均有高热、头痛,3例患儿有呕吐,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其中4例患儿同时合并肺部感染。脑脊液细胞数(456~900)×10^(6)/L,均以中性粒细胞分类为主;脑脊液总蛋白684~2047 mg/L,5例患儿脑脊液糖含量减低,氯化物含量均正常;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缓症链球菌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2例。血培养阳性5例,其中口腔链球菌2例、缓症链球菌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2例。2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脑脓肿。4例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3例患儿单用美罗培南治疗,治疗疗程10~21 d,所有患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4例AML患儿中2例因原发疾病复发,最终死亡,余2例持续缓解中;3例ALL患儿均持续缓解中。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预后良好,不影响原发疾病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白血病 细菌性脑膜炎 预后
下载PDF
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京京 马怡晖 +6 位作者 徐学聚 白松婷 王璐 王颖超 王春美 尼晓丽 刘玉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8-760,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例UES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结果8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发病年龄7岁(8个月... 目的分析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例UES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结果8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发病年龄7岁(8个月~10岁);8例患儿的肿瘤均位于肝右叶,中位最大径为13.5 cm(10~20 cm),超声检查均显示为混合回声为主的肝内囊实性肿块。所有患儿手术完整切除肿块,3例术前肿瘤破裂。术后均接受顺铂/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AVCP)方案与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IEV)交替化疗6个周期。患儿中位随访时间47(24~90)月,7例完全缓解,1例死于复发;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79.25±9.31)%。结论UESL患儿术前可出现肿瘤破裂,完整切除手术联合化疗能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少数复发患儿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肉瘤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冉玉 刘玉峰 +4 位作者 魏会霞 苏淑芳 魏林林 李白 张林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939-194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446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LDH预测ALL预后的最佳临界值...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446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LDH预测ALL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以临界值分为高S-LDH组和低S-LDH,组间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对生存曲线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各项影响因素先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1)446例ALL患儿中,男284例(63.7%),女162例(36.3%),男女之比为1.75∶1,中位月龄60(7~168)个月。标危组137例(30.7%),中危组238例(53.4%),高危组71例(15.9%)。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至随访结束存活361例(80.9%),死亡85例(19.1%)。(2)根据ROC曲线确定S-LDH的最佳临界值为545.5 U·L^(-1),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61.8%。(3)高S-LDH组与低S-LDH组患儿在性别、激素预处理结果、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第33天微小残留水平(MRD)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S-LDH组患儿月龄、白细胞计数、T系、中高危所占比例及复发率均高于低S-LD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分析显示,低S-LDH组5 a累积生存率(90.4%)较高S-LDH组(63.1%)高(χ^(2)=54.398,P<0.05)。(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白细胞计数(HR=2.205,95%CI:1.320~3.683)、S-LDH(HR=3.972,95%CI:1.966~8.026)、复发(HR=10.907,95%CI:6.230~19.095)为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S-LDH水平升高是ALL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对评估ALL患儿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预后 累积生存率
下载PDF
儿童银屑病共病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璐 张建江 +1 位作者 席微波 霍华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总结儿科病房中银屑病共病肾损害患儿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6例银屑病共病肾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例患儿中,有3例银屑病合并IgA肾病,1例系... 目的总结儿科病房中银屑病共病肾损害患儿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6例银屑病共病肾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例患儿中,有3例银屑病合并IgA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合并银屑病,1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1例临床表现少量蛋白尿。有5例患儿先以银屑病起病,1例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间隔1个月后发生银屑病。经对症治疗,6例患儿银屑病皮疹症状及尿蛋白明显缓解。结论银屑病与肾脏疾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患儿应做好合理用药,评估肾脏疾病的风险,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肾脏疾病 IGA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下载PDF
10例儿童抗NMDAR脑炎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蒙蒙 田培超 +3 位作者 陈攀 姚运 王越 刘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头颅MRI、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儿血清或脑... 目的分析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头颅MRI、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儿血清或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9例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8例不自主肢体抖动,5例惊厥发作,4例睡眠障碍及自主功能紊乱,2例出现意识障碍,6例头颅MRI检查显示异常信号,5例脑电图存在弥漫性异常。结论抗NMDAR脑炎以急性或亚急性的精神行为异常、癫痫样发作、肢体不自主抖动、记忆力下降、自主功能紊乱为特点,血清或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有助于抗NMDAR脑炎的确诊,早期发现、及时免疫抑制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75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毛舒婷 王欣 刘玉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75例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75例HL...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75例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75例HLH患儿中男91例、女84例,中位年龄2.0(1.0~8.0)岁,以婴幼儿期起病最常见(54.3%)。原发性HLH 9例,继发性HLH 166例。继发性HLH中以感染相关性HLH最常见(66.9%)。临床以发热、脾大为突出表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最为显著。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长,纤维蛋白原(FIB)较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受累、FIB≤1.5 g/L是影响患儿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LH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多见,血清LDH大多异常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FIB水平对初诊HLH患儿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免疫重建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游红亮 汤苗苗 +2 位作者 李欢欢 刘玉峰 王叨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免疫重建规律及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干细胞移植中心行allo-HSCT 34例AA...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免疫重建规律及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干细胞移植中心行allo-HSCT 34例AA患儿移植后第1、3、6、12个月时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以15例健康儿童为参照。同时对比无aGVHD组及有aGVHD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有无差别。结果:CD3^(+)细胞、CD8+细胞比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3、6、12个月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逐渐下降趋势。CD4^(+)细胞比例、CD4^(+)/CD8^(+)在移植后第1、3、6、12个月均低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逐渐上升趋势。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1、3、6个月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第12个月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K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aGVHD组与有aGVHD组相比,CD3^(+)细胞、CD8^(+)细胞比例在第1、3个月较低,NK细胞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细胞比例、CD4^(+)/CD8^(+)、B细胞比例两组间在第1、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免疫重建以CD3+细胞、CD8^(+)细胞及NK细胞为主,较高的CD8^(+)细胞及较低NK细胞比例患儿易出现a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重建 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9
作者 游红亮 路娜丹 +3 位作者 汤苗苗 张蕾 刘玉峰 王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初治原发儿童AML的临床资料,通过二代基因测序(NGS)检测34种AML常见基因突变。结果95例患者中,男52例,女43例,男女比例1.21∶1,初诊年龄1~14岁。常见基因突变检出率...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初治原发儿童AML的临床资料,通过二代基因测序(NGS)检测34种AML常见基因突变。结果95例患者中,男52例,女43例,男女比例1.21∶1,初诊年龄1~14岁。常见基因突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KIT(22.1%)、CEBPA(13.7%)、NRAS(11.6%)、FLT3-ITD(9.5%)。M2、M4以C-KIT突变(28.1%、66.7%)最常见,M1为FLT3-ITD突变(40.0%)、CEBPA突变(40.0%),M5为NRAS突变(22.2%),FAB亚型中常见基因突变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正常染色体核型及异常核型中均以C-KIT突变(17.9%、36.8%)最常见,常见基因突变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CBF融合基因患者常见基因突变以C-KIT为主(68.0%),MLL融合基因患者为NRAS突变(50.0%),两组中常见基因突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常见基因突变与未突变组比较发现,C-KIT突变为预后不良因素(P=0.021)。结论儿童AML中常见基因突变依次为C-KIT、CEBPA、NRAS、FLT3-ITD,C-KIT突变为预后不良因素,完善基因突变检查,有利于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张婉妍 张园 +3 位作者 姚凤丹 闵艳平 徐学聚 刘玉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6期2897-290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近6 a确诊的14例ALL合并HPS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1)14例患儿中...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近6 a确诊的14例ALL合并HPS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1)14例患儿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11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3例。(2)临床表现:发热100. 0%(24/24)、脾肿大42. 9%(6/14)、肝肿大42. 9%(6/14)、淋巴结肿大28. 6%(4/14)、黄疸7. 1%(1/14)、浆膜腔积液35. 7%(5/14)、皮肤黏膜出血14. 3%(2/14)、呼吸系统症状92. 9%(13/14)、神经系统症状7. 1%(1/14);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100. 0%(14/14)、血清铁蛋白升高92. 9%(13/14)、甘油三酯升高21. 4%(3/14)、纤维蛋白原降低35. 7%(5/14)、骨髓吞噬现象71. 4%(10/14)、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64. 3%(9/14)、肝功能异常71. 4%(10/14)、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78. 6%(11/14)。(3)给予12例患儿HLH-2004方案治疗,2例放弃治疗。结论儿童ALL合并HPS临床表现多样,常伴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损伤,治疗效果极差,死亡率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与PEDSS评分量表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近期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牛杰朝 张瑜 +6 位作者 王建东 李海英 张梦姣 刘会琼 贾沛生 魏二虎 王怀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验证并比较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癫痫持续状态(SE)患儿近期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52例S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STEPSS与... 目的验证并比较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癫痫持续状态(SE)患儿近期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52例S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患儿进行评分并预测患儿预后, 通过绘制2个量表各自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找出理想界值, 计算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 以此来验证并比较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SE患儿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 152例SE患儿中, 男90例, 女62例;年龄1个月至15岁[(5.8±3.9)岁]。预后良好112例, 预后不良40例, 其中死亡13例。在预测死亡方面, 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的AUC分别为0.908(95%CI:0.848~0.967)、0.887(95%CI:0.831~0.942), 理想界值均为4, 敏感度分别为0.740、0.846, 特异度分别为0.745、0.835。2个评分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不良结局方面, 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的AUC分别为0.869(95%CI:0.800~0.937)、0.926(95%CI:0.873~0.979), 理想界值均为3, 敏感度分别为0.827、0.900, 特异度分别为0.732、0.866, 2个评分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TEPSS评分量表相比, PEDSS评分量表预测SE患儿的近期治疗结局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可作为评估SE患儿预后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 PEDSS评分量表 近期预后评估 儿童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技术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家系中的分子诊断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培超 王越 +3 位作者 史丹丹 陈铮 罗强 王怀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对22例临床拟诊断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的家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DMD患者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先证者同时送检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相关panel行NGS检测和Dystrophin基因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术(MLPA)检测,... 对22例临床拟诊断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的家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DMD患者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先证者同时送检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相关panel行NGS检测和Dystrophin基因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术(MLPA)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的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重复突变结果,Dystrophin基因点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通过NGS测序,22例先证者均检出Dystrophin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缺失/重复型突变14例,点突变及微小变异8例。MLPA检测结果与NGS检测结果一致。Sanger测序结果显示NGS检测出的点突变及微小变异是正确的。1例错义突变c.6290G>T,1例无义突变c.3487C>T,4例微小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c.1208delG、c.7497_7506delGGTGGGTGAC、c.9421_9422delAA、c.8910_8913delTCTC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中均未见报道,为Dystrophin基因新突变。该研究结果显示NGS技术可全面检测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重复、点突变、微小缺失和内含子突变等变异,在DMD患者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分子诊断 二代测序技术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术 Sanger测序 儿童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人白血病NB4细胞株自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叨 丁艳杰 +4 位作者 陈娇 游红亮 魏林林 徐岩 刘玉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体外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NB4细胞株自噬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方法 0、4、8、16μg/m L TanⅡA作用于人白血病NB4细胞24h、48h、72h后,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NB4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体外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NB4细胞株自噬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方法 0、4、8、16μg/m L TanⅡA作用于人白血病NB4细胞24h、48h、72h后,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NB4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自噬率,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及磷酸肌醇3激酶-I(PI3K-I)、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 TanⅡA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NB4细胞增殖(P <0. 05)。TanⅡA可诱导NB4细胞自噬形成自噬流,并呈一定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Western印迹显示,TanⅡA作用NB4细胞48h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P62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而p-PI3K-I、p-Akt、p-mTOR蛋白表达相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 05)。结论 TanⅡA可靶向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NB4细胞自噬活性、诱发自噬性死亡,从而发挥抗AP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NB4细胞 丹参酮ⅡA 自噬 PI3K/AKT/MTOR
下载PDF
虎杖苷对THP-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美 祁文静 +1 位作者 任艳娇 盛光耀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虎杖苷处理THP-1细胞24 h、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分为虎杖苷处理组(处...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虎杖苷处理THP-1细胞24 h、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分为虎杖苷处理组(处理浓度为半数抑制浓度)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中未施加虎杖苷溶液处理),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p-AKT、mTOR、p-mTOR、p70 S6K、p-p70 S6K蛋白的表达。结果虎杖苷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800μmol/L。经1800μmol/L的虎杖苷溶液作用48 h后,THP-1细胞的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至S期的阻滞,表现为G0/G1期的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升,S期的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I3K、AKT、p-AKT、mTOR、p-mTOR、p70 S6K、p-p70 S6K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虎杖苷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THP-1细胞
下载PDF
新形势下改良职业情感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苟丽 王红歌 +1 位作者 尼晓丽 吕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探究新形势下改良职业情感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7月在我院进行改良职业情感教育的75名护生为研究组,另选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常规职业教育的64名护生为对照组。教育结束后,采用护理生职业认... 目的:探究新形势下改良职业情感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7月在我院进行改良职业情感教育的75名护生为研究组,另选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常规职业教育的64名护生为对照组。教育结束后,采用护理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护理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结果:研究组护理生职业认同中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观4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980,5.651,12.455,10.171;P<0.05),研究组职业认同总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50,P<0.001)。研究组护理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中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790,3.403,8.841;P<0.05),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总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9,P<0.001)。研究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中专业努力意愿和专业价值认同两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928,13.109;P<0.05),研究组专业承诺总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6,P<0.001)。结论:新形势下改良职业情感教育有利于护生职业认同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承诺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职业情感教育 职业认同 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承诺
原文传递
虎杖苷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王春美 朱平 +3 位作者 祁文静 任艳娇 盛光耀 卢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虎杖苷处理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24、48和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其IC_(50)。1 120.00μmol/L的虎杖苷处理SH-SY5Y细胞72 h后(以不加虎杖...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虎杖苷处理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24、48和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其IC_(50)。1 120.00μmol/L的虎杖苷处理SH-SY5Y细胞72 h后(以不加虎杖苷处理为空白对照组),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AKT、mTOR、p-mTOR、p70 S6K、p-p70 S6K蛋白的表达。结果:虎杖苷可有效抑制SH-SY5Y细胞的增殖,72 h的IC_(50)为1 120.0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 120.00μmol/L的虎杖苷作用72 h后,SH-SY5Y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周期中S期的细胞比例增高(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PI3K、AKT、p-AKT、p-p70 S6K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mTOR、p-mTOR、p70 S6K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虎杖苷可有效抑制SH-SY5Y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对遗尿症患儿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苟丽 尼晓丽 +3 位作者 张婕 豆秀娟 魏佳丽 杨媛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573-1574,共2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对遗尿症患儿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对遗尿症患儿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4.42%(P <0.05)。护理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 N得分均较低,E得分均较高(P均<0.05)。结论对遗尿症患儿实施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症 责任制护理 家庭系统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健康宣教指导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苟丽 张婕 尼晓丽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3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健康宣教指导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健康宣教,研究... 目的分析健康宣教指导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健康宣教,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指导。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测量患儿随访前与随访1年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两组患儿随访1年后遵医行为情况及随访1年内复诊率、再次住院率、急性发作次数。结果研究组患儿随访1年后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合理用药、指导患儿合理饮食及家居、参加户外及体育活动及正确处理急性期发作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随访1年内复诊率、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指导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改善其肺功能,对降低支气管哮喘复发率、延长发作间隔时间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 遵医行为 健康宣教指导 肺功能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建立及应用评价
19
作者 毛彦娜 段勇涛 +5 位作者 李彦格 管玉洁 宋丽丽 刘玉峰 王天有 刘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应用SELDI-TOF-MS技术构建ALL患儿、对照组AML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寻找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并建立初步模型,分析其在ALL诊断中作用。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98例血清标本(ALL 4... 目的应用SELDI-TOF-MS技术构建ALL患儿、对照组AML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寻找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并建立初步模型,分析其在ALL诊断中作用。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98例血清标本(ALL 46例,AML 32例,正常儿童20例)的蛋白质质谱,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支持向量机)分析数据,筛选蛋白质标记物用于构建ALL诊断模型。结果筛选出4个质荷比(m/z)位于2775.8、7776.3、4094.8、8131.4的蛋白质标记物,构建ALL诊断模型。筛选出的m/z 2775.8和7776.3的蛋白标记物作为输入值,留-法交叉检测,在区分ALL和正常儿童时,测试集上判别模型的特异性为100.0%,敏感性为97.8%。筛选出的m/z 4094.8和8131.4的蛋白质标记物在区分ALL与AML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特异性为96.9%,敏感性为100.0%。应用该模型进行盲筛验证的敏感性为95.8%(23/24),特异性为100%(25/25),阳性预测值为100%(23/23),阴性预测值为96.2%(26/27)。结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构建的ALL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诊断 SELDI-TOF-MS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2021年全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学术会议纪要
20
作者 李白 张蕊 杨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走过艰难抗疫,携手共赴约定。2021年5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和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肿瘤学组、湛江... 走过艰难抗疫,携手共赴约定。2021年5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和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肿瘤学组、湛江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协办,北京健康促进会承办,2021年全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学术会议在风景旖旎的湛江市成功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小儿血液 中华医学会 儿科医师 肿瘤学 肿瘤杂志 儿科学分会 学术会议纪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