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综合优化,于1997年首次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该理念在欧美国家被广泛推广,并逐渐被国内采纳应用。ERAS从循证角度出发,力求降低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及...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综合优化,于1997年首次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该理念在欧美国家被广泛推广,并逐渐被国内采纳应用。ERAS从循证角度出发,力求降低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反应,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科室紧密合作,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对围手术期临床路径优化,降低围手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这一理论体系自1997年正式提出以来相继在各外科领域推广应用,目前ERAS理念已应用于胸外科、普外科、结直肠外科、妇产科等的围手术期。近年来ERAS理念与妇产科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相融合的成功案例众多,就目前ERAS理念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DNA病毒。大量的研究[2]表明,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目前已发现超过160种HPV亚型,根据其致...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DNA病毒。大量的研究[2]表明,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目前已发现超过160种HPV亚型,根据其致癌危险性的大小分为高危型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和低危型HPV(low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LR-HPV)。展开更多
目的:联会复合体蛋白2(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2,SYCP2)是一种睾丸癌相关蛋白质,在多种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并可能与卵巢癌和乳腺癌化学治疗反应相关。目前,有关SYCP2与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目的:联会复合体蛋白2(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2,SYCP2)是一种睾丸癌相关蛋白质,在多种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并可能与卵巢癌和乳腺癌化学治疗反应相关。目前,有关SYCP2与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仍显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LACC患者SYCP2表达水平与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LAC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SYCP2表达将其分为SYCP2高表达组(n=46)和SYCP2低表达组(n=41)。2组患者术前均接受2个周期的NACT。比较2组患者化学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化学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中SYCP2呈阴性表达,LACC患者肿瘤组织中SYCP2呈阳性表达。SYCP2低表达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80.49%,高于SYCP2高表达组患者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均降低,且SYCP2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SYCP2高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2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均提高,且SYCP2低表达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高于SYCP2高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YCP2低表达组和SYCP2高表达组患者治疗期间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9%(15/41)和36.96%(1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1)。结论:与SYCP2低表达LACC患者相比,LACC患者SYCP2高表达与NACT客观缓解率较低、化学治疗后血清SCCA水平较高及生活质量较低相关,SYCP2或可作为预测LACC患者NACT疗效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5G通信技术在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检索2023年9月14日之前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5G技术”和“机器人手术”的所有文献。将相关文献汇总整理后运用文献计量的工具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探究5G通信技术在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检索2023年9月14日之前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5G技术”和“机器人手术”的所有文献。将相关文献汇总整理后运用文献计量的工具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探讨,以明确5G技术在机器人手术中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果:本文共纳入英文文献38篇,英文文献年平均发文量5.43篇,每篇平均被引频次为13.47次;中文文献59篇,中文文献年平均发文量7.38篇,每篇平均被引频次为2.58次。BELQASMI F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3篇),张琦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4篇)。“5G-assisted telementored surgery”为领域内核心文献,中国和美国是发文量前两名的国家,在5G机器人手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有待提升。结论:5G技术具有高速率、大连接和低延时等突出特点,为超远程机器人手术的开展及推广普及机器人手术提供技术保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in twin pregnancy,sIUFD)患者与正常双胎孕妇及不同绒毛膜性sIUFD患者血浆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sIUF...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in twin pregnancy,sIUFD)患者与正常双胎孕妇及不同绒毛膜性sIUFD患者血浆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sIUFD患者和孕周相符的正常双胎孕妇各40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凝血指标。结果①sIUFD组与正常组双胎孕妇一般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组相比,sIUFD组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均降低(P<0.05);③sIUFD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正常组(P<0.05);④sIUFD组中单绒双羊组与双绒双羊组孕妇一般情况及新生儿结局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IUFD组中单绒双羊与双绒双羊孕妇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UFD组患者凝血活性高于正常组,不同绒毛膜性sIUFD患者在发生sIUFD后凝血活性无明显差异。当孕期发生sIUFD时,需确定双胎绒毛膜性,并严密监测母体的凝血功能,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综合优化,于1997年首次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该理念在欧美国家被广泛推广,并逐渐被国内采纳应用。ERAS从循证角度出发,力求降低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反应,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科室紧密合作,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对围手术期临床路径优化,降低围手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这一理论体系自1997年正式提出以来相继在各外科领域推广应用,目前ERAS理念已应用于胸外科、普外科、结直肠外科、妇产科等的围手术期。近年来ERAS理念与妇产科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相融合的成功案例众多,就目前ERAS理念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文摘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DNA病毒。大量的研究[2]表明,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目前已发现超过160种HPV亚型,根据其致癌危险性的大小分为高危型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和低危型HPV(low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LR-HPV)。
文摘目的:联会复合体蛋白2(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2,SYCP2)是一种睾丸癌相关蛋白质,在多种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并可能与卵巢癌和乳腺癌化学治疗反应相关。目前,有关SYCP2与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仍显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LACC患者SYCP2表达水平与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LAC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SYCP2表达将其分为SYCP2高表达组(n=46)和SYCP2低表达组(n=41)。2组患者术前均接受2个周期的NACT。比较2组患者化学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化学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中SYCP2呈阴性表达,LACC患者肿瘤组织中SYCP2呈阳性表达。SYCP2低表达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80.49%,高于SYCP2高表达组患者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均降低,且SYCP2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SYCP2高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2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均提高,且SYCP2低表达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高于SYCP2高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YCP2低表达组和SYCP2高表达组患者治疗期间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9%(15/41)和36.96%(1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1)。结论:与SYCP2低表达LACC患者相比,LACC患者SYCP2高表达与NACT客观缓解率较低、化学治疗后血清SCCA水平较高及生活质量较低相关,SYCP2或可作为预测LACC患者NACT疗效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文摘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in twin pregnancy,sIUFD)患者与正常双胎孕妇及不同绒毛膜性sIUFD患者血浆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sIUFD患者和孕周相符的正常双胎孕妇各40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凝血指标。结果①sIUFD组与正常组双胎孕妇一般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组相比,sIUFD组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均降低(P<0.05);③sIUFD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正常组(P<0.05);④sIUFD组中单绒双羊组与双绒双羊组孕妇一般情况及新生儿结局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IUFD组中单绒双羊与双绒双羊孕妇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UFD组患者凝血活性高于正常组,不同绒毛膜性sIUFD患者在发生sIUFD后凝血活性无明显差异。当孕期发生sIUFD时,需确定双胎绒毛膜性,并严密监测母体的凝血功能,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