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士工作时间延迟排尿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秦俊美 沈力 +1 位作者 蔡立柏 豆路行 《中国临床护理》 2025年第1期25-28,32,共5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工作时间延迟排尿行为的体验和感受,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采用Colaizzi 7步资料分析法提炼主题。...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工作时间延迟排尿行为的体验和感受,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采用Colaizzi 7步资料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延迟排尿行为对急诊科护士有身心双重影响(自身不适感明显、影响工作效率、焦虑感增加);延迟排尿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内在认知不足、外部环境制约);不同态度应对延迟排尿行为(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结论急诊科护士延迟排尿行为受内在认知不足及外部环境制约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层应充分意识到延迟排尿对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通过加强专科知识科普、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完善延迟排尿干预方案等方式,进一步改善急诊科护士的延迟排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延迟排尿行为 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海恩法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南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海恩法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0例急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90例,预见性... 目的探讨基于海恩法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0例急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90例,预见性护理干预)和观察组(210例,基于海恩法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入院时和转至专科病房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采血送检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至溶栓开始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转至专科病房时,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护理期间,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基于海恩法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急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恩法则 预见性护理 急诊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急诊科院际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设立及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博 张利 +4 位作者 张真真 张倩倩 臧格 唐乃夫 娄小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立院际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拔并规范化培训35名转运专职护士,制定转运制度和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实施1年后共转运4 503例危重症患者;以设立转运专职护士岗位前转运的2 378例患者为对...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立院际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拔并规范化培训35名转运专职护士,制定转运制度和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实施1年后共转运4 503例危重症患者;以设立转运专职护士岗位前转运的2 378例患者为对照,比较专职岗位设置前后院际危重症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专职岗位设置后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设置前(P<0.05,P<0.01)。结论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设立可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患者 院际转运 专职护士 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安全转运
下载PDF
郑州市急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与创伤急救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保池 胡维信 +1 位作者 裴辉 康晓琴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关键词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 创伤 确定性手术
下载PDF
积极情感在急诊科护士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西娟 柴宇霞 +1 位作者 陈倩 韩国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情感在急诊科护士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10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简版量表、积极情感量表以及工作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家庭... 目的探讨积极情感在急诊科护士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10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简版量表、积极情感量表以及工作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得分为(3.43±0.88)分,积极情感得分为(3.14±0.79)分,工作倦怠得分为(3.38±1.03)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r=-0.336,P<0.001)、积极情感(r=-0.176,P=0.012)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工作倦怠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积极情感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96%。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对急诊科护士实施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以提高其积极情感,降低工作倦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 工作倦怠 积极情感 急诊科 护士
下载PDF
急诊科的发展与急危重病救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保池 刘海燕 +1 位作者 朱长举 朱志强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 研究急诊医师的专业范畴和发展方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救治的急诊病例,在急诊科救治的主要病种与治疗效果。结果 急救中心接诊116326例次,急诊抢救8321次,抢救成功率95%。收住... 目的 研究急诊医师的专业范畴和发展方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救治的急诊病例,在急诊科救治的主要病种与治疗效果。结果 急救中心接诊116326例次,急诊抢救8321次,抢救成功率95%。收住专科病房8478例,收住急诊病房3624例。多发伤、心脑血管急症、急腹症、急性中毒是急诊科收治的主要病种。在急诊科实施手术1082例,手术死亡16例。手术死亡率1.5%。结论 急诊医学的发展为急诊医师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与急救技术专长,才能提高对急危重病的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急危重病 急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学和药敏性的临床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孟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0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学和药敏性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216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学和药敏性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216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7.59%,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共检出54株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临床医师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术 医院感染 细菌学 药敏性
下载PDF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娟 陈燕 +2 位作者 杨欣欣 豆路行 史晓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上消化道大出血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翠平 桑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232-233,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应用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和7~12月各500例。其中1~6月就诊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7~12月就诊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问... 目的分析急诊科应用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和7~12月各500例。其中1~6月就诊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7~12月就诊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接诊的满意度(包括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和给药指导)、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4份,回收率为98.8%,合格489份,合格率为98.9%;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5份,回收率为99.0%,合格491份,合格率为99.2%;两组间调查问卷回收率和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服务态度(97.8%VS 88.4%)、就诊环境(95.6%VS87.2%)和给药指导(97.6%VS 85.6%)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率(0.4%VS 1.8%)和护理差错发生率(0.0%VS 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及投诉率,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分级诊疗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宋珊珊 车玲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观察循证医学指导写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患者,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医学指导写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患者,观察组55例,为实施循证医学指导下分级诊疗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诊疗情况、临床指标、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不同护理模式下,观察组的候诊时间、抢救时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病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4/55)低于对照组18%(10/55)(P<0.05)。结论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循证医学 分级诊疗 预后
下载PDF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疼痛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1
作者 唐聚花 王玲 +1 位作者 刘青 李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28-2029,2032,共3页
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疼痛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1日—12月1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内科的13 125例患者,进行校正MEWS及疼痛评分,评估患者危重级别,分析病情转归。结果 13 125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疼痛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1日—12月1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内科的13 125例患者,进行校正MEWS及疼痛评分,评估患者危重级别,分析病情转归。结果 13 125例患者中,门诊治疗好转离院2 405例,占18.32%;急诊留观5 675例,占43.24%,专科病房住院3 750例,占28.57%;ICU住院1 221例,占9.30%;抢救室死亡74例,占0.57%。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 853.54,P=0.000);其中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较Ⅰ级降低,Ⅲ级、Ⅳ级、Ⅴ级较Ⅱ级降低,Ⅳ级、Ⅴ级较Ⅲ级降低,Ⅴ级较Ⅳ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MEWS结合疼痛评分系统能更好地反应患者病情,能快速评估患者危重级别,值得在急诊内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疼痛评分 急诊室 医院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手术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庞伟 刘保池 +1 位作者 裴辉 周华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VI愈合的多种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12~2009—08住院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二分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结果112例急诊手术患者中,36例发生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单因素分析出1...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VI愈合的多种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12~2009—08住院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二分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结果112例急诊手术患者中,36例发生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单因素分析出13个变量中有8个与术后愈合不良有关(P〈0.10)。将8个变量引入二分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4个相关因素,即合并慢性病(OR=3.764,P=0.014)、手术切口类型(OR=3.148,P=0.031)、输血(OR=4.138,P=0.013)、术中应用生长因子(OR=0.206,P=0.026)。结论合并慢性病、手术切口类型、输血、术中应用生长因子为影响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治疗慢性病、术中使用生长因子有利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生长因子 切口感染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大学生家族性原发性遗尿症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建军 胡绘杰 +7 位作者 罗艳艳 梁钰 张振威 王庆伟 姚武 宋翠萍 窦启锋 文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家族性原发性遗尿(PNE)的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3所大学的22500名在校大学生(17~21岁)进行PNE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的PNE家族史,比较有无家族史患者PNE下尿路症状的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34... 目的:研究大学生家族性原发性遗尿(PNE)的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3所大学的22500名在校大学生(17~21岁)进行PNE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的PNE家族史,比较有无家族史患者PNE下尿路症状的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345份,其中PNE患者239例(1.17%),男88例,女151例。有家族史者81例,其中41个(50.62%)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2个(27.16%)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家族史的PNE大学生患者泌尿系感染,严重PNE和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家族史患者(P<0.05)。结论:大学生家族性PNE多见,有多种遗传方式。有家族史的PNE大学生患者更易出现并发症,应尽早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遗尿 下尿路症状 家族史 大学生
下载PDF
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与院前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万广 李德剑 +2 位作者 崔宗朝 徐欣 徐翔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郑州市院前疾病谱,分析郑州市区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优化院前急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郑州市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计的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对院前创伤患者的性别... 目的了解目前郑州市院前疾病谱,分析郑州市区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优化院前急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郑州市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计的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对院前创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时间分布、损伤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最终纳入287 250例院前急救患者。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创伤[41.938%(120 468/287 250)]、神经系统疾病[15.731%(45 186/287 250)]、循环系统疾病[9.508%(27 312/287 250)]、酒精中毒[6.957%(19 984/287 250)]、消化系统疾病[6.071%(17 439/287 250)]、呼吸系统疾病[5.660%(16 257/287 250)]。创伤患者男女人数比为2.021∶1。创伤高发人群为中青年,占71.600%(86 255/120 468)。创伤高发时间段分别为8:00~09:59,10:00~11:59,18:00~19:59,依次占11.800%(14 215/120 468)、11.700%(14 095/120 468)、11.400%(13 733/120 468)。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58.700%(70 715/120 468)],主要受伤部位是四肢[43.799%(52 764/120 468)]和头面颈部[39.299%(47 343/120 468)]。结论在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所占比例最大。创伤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多为交通事故。急救中心要将急救资源主要配置在上下班高峰期,使医疗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疾病谱 创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急诊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慧敏 宋志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护理 急诊监护室
下载PDF
急诊手术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月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204-2205,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外科学 护士病人关系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急诊手术病人的焦虑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志明 王勇 张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急诊手术患者 焦虑分析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策略
18
作者 罗志毅 周筠 文建军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6期672-673,共2页
目的:急诊抢救1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方法:院前急救行格拉斯哥评分,并行动态检测。早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合理调整血压,气管插管,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生命体征监护等综合措施。结果:138例安全转送入院进行后期治疗,死亡10例。结... 目的:急诊抢救1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方法:院前急救行格拉斯哥评分,并行动态检测。早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合理调整血压,气管插管,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生命体征监护等综合措施。结果:138例安全转送入院进行后期治疗,死亡10例。结论:加强急诊抢救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救 预后
下载PDF
严重腹部创伤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加强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月芹 《中原医刊》 2008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用创伤评分法(AIS—ISS)评分的意义,对全身多种生理功能及生化指标等进行重症监护和加强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在EICU治疗严重腹部创伤72例。其中合并多发伤占66.66...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用创伤评分法(AIS—ISS)评分的意义,对全身多种生理功能及生化指标等进行重症监护和加强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在EICU治疗严重腹部创伤72例。其中合并多发伤占66.66%。仅有腹部创伤AIS≥3分,多发伤ISS的分值≥16分的占87.25%,以上病例均是做相应手术处理后需呼吸机支持呼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给予循环、呼吸等多种监测仪的监测和加强治疗及高质量的护理。结果治愈64例,死亡8例,病死率11.11%。其中早期死亡4例,是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期死亡4例是因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①迅速查明受伤部位及器官,用AIS—ISS评估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部位伤。②充分发挥EICU各监测仪的优势,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在重要脏器功能出现异常早期及早发现并予以纠正,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伤 急诊重症监护室 加强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琪 王家启 +2 位作者 牛松涛 王松松 刘义宾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急诊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腔镜微创技术治... 目的评价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急诊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9.6±12.5)min、(25.8±2.8)h和(4.9±1.0)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11.21和5.27,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9.7±11.1)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4,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两组均无无痛病例,治疗组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5,5.16,P<0.05);中度疼痛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急诊普外科手术中,具有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急诊普外手术 腹腔镜微创技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