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及焦虑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秀静 《西藏医药》 202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调查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并进行焦虑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任职的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80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其心理状况,并指导其填写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分析焦虑因素。结果感染性疾病科... 目的调查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并进行焦虑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任职的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80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其心理状况,并指导其填写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分析焦虑因素。结果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大多数心理状况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有焦虑倾向的护理人员共77名,占96.25%;家庭因素、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影响在焦虑护理人员中所占比例高于正常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护理人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患者护理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影响与正常护理人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密闭环境、化学制剂刺激、缺乏理解支持、对经济收入不满意、担心传染给家属、家属不支持此类型工作是影响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OR> 1,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普遍较差,导致其焦虑情绪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关注其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其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感染性疾病科 心理状况 焦虑因素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娟 张雪雪 王秀静 《临床研究》 2022年第5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的临... 目的分析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的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26例研究对象中,发生感染人数62例(19.02%);未发生感染的人数264例(80.98%);62例发生医院感染者中下呼吸道感染27例(占比感染者43.55%)、上呼吸道感染者18例(占比感染者29.0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者11例(占比感染者17.74%)、腹腔感染者6例(占比感染者9.68%)。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住院时间、Child-Pugh分级、并发症、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白蛋白(ALB)水平、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侵入性操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Child-Pugh分级为B级和C级,合并并发症,WBC水平≥4×10^(9)/L,ALB水平<30 g/L,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存在侵入性操作均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OR均>1,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Child-Pugh分级、并发症、WBC和ALB水平、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存在侵入性操作等方面有关。因此在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案中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高龄患者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文惠 郭云龙 王琦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18.47%(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18.47%(17/92)出现院内感染;腹腔感染率最高,为35.29%,其次为肺部感染3例(17.64%);病原菌共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革兰阳性性菌9株,真菌5株;革兰阴性菌大肠艾希杆菌所占比最高(33.33%)。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5d、有基础疾病、临床分期为晚期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年龄大、身体素质低、存在基础疾病、病情较严重住院患者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合并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干预对肝癌合并炎症感染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4
作者 曹文惠 郭云龙 +1 位作者 王小平 杨芹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1期1181-1183,118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肝癌合并炎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肝癌合并炎症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接...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肝癌合并炎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肝癌合并炎症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简式心境问卷(POMS-SF)中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乏-迟钝、愤怒-敌意、迷惑-混乱分量表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精力-活力分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肝癌合并炎症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护理模式 肝癌 感染 生存质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不同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研究
5
作者 赵勇娜 谢颖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该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将入组患者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70例),... 目的观察不同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该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将入组患者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70例),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导致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各炎症因子与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观察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的吸烟饮酒史、抗病毒治疗等一般资料以及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等临床资料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7 pg/mL、降钙素原(PCT)≥5 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5 mg/L、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40%、CD4^(+)/CD8^(+)≥1.5%为导致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IL-6、PCT、SAA等炎症因子与肝硬化腹水的腹腔感染率正相关。经ROC曲线验证得知,IL-6、PCT、SAA表达越高,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风险越高。结论IL-6、PCT、SAA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所致免疫紊乱为导致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动态监测IL-6、PCT、SAA能实现对腹腔感染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炎症因子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璐 张德慧 王丹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2期2334-2337,共4页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108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干预,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比...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108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干预,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5天,两组患者CRP、WBC计数均较术前上升,白蛋白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患者CRP、WBC计数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可缓解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肝癌 焦虑 抑郁 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靳彩虹 田琼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9例HBV-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5)。2组患者均...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9例HBV-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5)。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人工肝支持,观察组加用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营养指标、肠道菌群数量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12周)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粪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粪肠球菌、酵母菌菌群数量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数量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此外,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2.96%(7/54),低于对照组的29.09%(1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有助于进一步调节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肠道菌群 预后
下载PDF
血清Chemerin、NGAL水平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建园 王小平 +1 位作者 朱艳霞 申晶晶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7期14-1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素(Chemerin)、中性粒細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9年2月~2021年3月)作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素(Chemerin)、中性粒細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9年2月~2021年3月)作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Chemerin、NGAL水平;在治疗后,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CTP)分级,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Chemerin、NGAL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结果: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明显偏低,NGAL明显偏高(P<005);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良好组53例,预后不良组27例,其中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血压水平、CTP评分、NGAL水平均较预后不良组低,Chemerin水平较预后不良组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P评分、Chemerin水平、NGAL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疾病转归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变化与CTP评分星负相关(r=-0370);血清NGAL水平变化与CTP评分呈正相关(r=0.412)。结论:Chemerin、NGAL水平均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与CTP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临床指标,动态监测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转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趋化素 乙肝肝硬化 疾病转归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家庭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和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硕果 张欢欢 曹常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745-749,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家庭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3—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住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家庭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3—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住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家庭干预。采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歧视测量量表、Herth希望量表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病耻感和希望水平。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7份,干预组29份,对照组28份。干预后,除保密病情维度外,干预组病耻感总分及负性自我评价、外在歧视、感知的羞辱、继发歧视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Herth希望量表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家庭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病耻感,提高其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耻感 希望 积极心理学 心理干预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五酯胶囊、醋酸泼尼松治疗对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许永伟 谢旭华 毛重山 《内科》 2023年第1期82-85,94,共5页
目的 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五酯胶囊、醋酸泼尼松治疗对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06例代偿期P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UDCA单药治... 目的 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五酯胶囊、醋酸泼尼松治疗对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06例代偿期P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UDCA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五酯胶囊+醋酸泼尼松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和免疫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4%比73.58%,P<0.05);观察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透明质酸酶、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3%比5.66%,P>0.05)。结论 UDCA联合五酯胶囊、醋酸泼尼松治疗代偿期PBC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五酯胶囊 醋酸泼尼松 代偿期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任娟 伍孝贤 +1 位作者 苏晔 刘莉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4,采取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和对照...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4,采取个体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和对照组(n=61,采取普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针对性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对自发性腹膜炎的预测效能分析
12
作者 谢颖 赵勇娜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变化预测自发性腹膜炎(SBP)的效能。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2例,根据是否并发SBP将患者分为SBP组(n=42)和非SBP组(n=70),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变化预测自发性腹膜炎(SBP)的效能。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2例,根据是否并发SBP将患者分为SBP组(n=42)和非SBP组(n=70),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肠道菌群参数与SBP组患者SBP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肠道菌群参数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组吸烟饮酒、IL-6≥7 pg/mL、PCT≥5 mg/L、SAA≥35 mg/L、Chao指数≤339.0、Shannon指数≤3.0、OTUs≤271.0、拟杆菌科浓度≤1%、普雷沃氏菌科浓度≤1%、毛螺菌科浓度≤1%、盐单胞菌科浓度≥10%、肠杆菌科浓度≥10%比例高于非SBP组,长期抗病毒治疗比例低于非S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7 pg/mL、PCT≥5 mg/L、SAA≥35 mg/L、Chao指数≤339.0、Shannon指数≤3.0、OTUs≤271.0、拟杆菌科浓度≤1%、普雷沃氏菌科浓度≤1%、毛螺菌科浓度≤1%、盐单胞菌科浓度≥10%、肠杆菌科浓度≥10%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保护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ao指数、Shannon指数、OTUs、拟杆菌科浓度、普雷沃氏菌科浓度、毛螺菌科浓度与SBP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盐单胞菌科浓度、肠杆菌科浓度与SBP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Chao指数、Shannon指数、OTUs、拟杆菌科浓度、普雷沃氏菌科浓度、毛螺菌科浓度、盐单胞菌科浓度、肠杆菌科浓度预测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AUC均>0.85。结论:炎症反应、肠道菌群紊乱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影响因素,其SBP疾病严重程度与Chao指数、Shannon指数、OTUs、拟杆菌科浓度、普雷沃氏菌科浓度正相关,与盐单胞菌科浓度、肠杆菌科浓度负相关,肠道菌群参数有望成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自发性腹膜炎 肠道菌群 危险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四种影像学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51
13
作者 余炎 吕君 +1 位作者 余祖江 阚全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螺旋CT、MRI在原发性肝癌(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估的价值及意义,为临床在PLC介入治疗术后复查方式选择提供经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螺旋CT、MRI在原发性肝癌(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估的价值及意义,为临床在PLC介入治疗术后复查方式选择提供经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PLC行TACE治疗患者45例,术后复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造影、螺旋CT和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对TACE治疗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检出的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结果在小于5 cm病灶的诊断中,MRI(Se=92.3%,Sp=88.5%)和超声造影(Se=89.4%,Sp=84.6%)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螺旋CT(Se=88.7%,Sp=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于5 cm的病灶诊断中,三种影像学检查的效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病灶供血动脉来源方面,三种影像学检查的效能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门静脉癌栓方面,螺旋CT的准确性(92.2%)显著高于MRI(90.8%)或超声造影(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病灶强化预示复发方面,超声造影(95%)、MRI(96.4%)的特异度显著优于螺旋CT(93.7%),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作为螺旋CT和MRI之外评估PLC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检出的另一有效影像学检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复发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毛重山 殷辉 +1 位作者 肖二辉 张英英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NAFLD合并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6例。指导对照...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NAFLD合并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6例。指导对照组患者有氧运动和调节饮食,并接受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口服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血TG水平分别为(1.9±0.4)mmol/L对(3.5±0.5)mmol/L,TC水平分别为(4.9±0.7)mmol/L对(6.4±0.8)mmol/L,HDLC水平分别为(1.4±0.3)mmol/L对(1.2±0.4)mmol/L,LDLC水平分别为(2.4±0.3)mmol/L对(2.6±0.4)mmol/L,差异显著(P<0.05);血清内皮素水平分别为(49.5±3.7)pg/mL对(52.4±6.8)pg/mL,血栓素水平分别为(184.5±92.6)pg/mL对(272.7±94.8)pg/mL,前列环素水平分别为(32.1±18.4)pg/mL对(23.5±11.3)pg/mL,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64.8±13.6)μmol/L对(53.2±12.4)μmol/L,差异显著(P<0.05);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分别为(170.3±65.3)μg/L对(208.7±77.4)μg/L,透明质酸水平分别为(178.6±83.4)μg/L对(233.6±81.6)μg/L,Ⅳ型胶原水平分别为(6.6±1.4)μg/L对(7.4±1.3)μg/L,Ⅲ型前胶原水平分别为(118.4±22.9)μg/L对(132.5±31.7)μg/L,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值得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非诺贝特 血管内皮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晚期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艳霞 王小平 +1 位作者 吕君 吉慧聪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0期1069-1071,107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晚期肝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晚期肝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干预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晚期肝癌化疗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晚期肝癌 继发肺部感染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个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欢欢 王小平 徐琳娟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0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将100例晚期肝癌合并HB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姑息治疗及常规保肝...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将100例晚期肝癌合并HB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姑息治疗及常规保肝、止吐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干预模式可提高晚期肝癌合并HBV感染患者TACE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干预模式 晚期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健康商数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17
作者 韩雪冰 于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健康商数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实施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13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商数调查问卷、肝硬化知识问卷、汉...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健康商数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实施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13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商数调查问卷、肝硬化知识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健康商数水平影响因素。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7%。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的健康商数总分为(26.35±3.56)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健康知识、生活技能、自我保健、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历、与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积极应对是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健康商数水平的保护因素,未掌握肝硬化知识、抑郁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配偶的健康商数处于中等水平,仍待进一步提升,学历、与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积极应对是其保护因素,未掌握肝硬化知识、抑郁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健康商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健康商数 配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雪雪 安淑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35-737,共3页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一种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多由各种肝硬化引起[1]。目前,营养不良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肝硬化预后的因素[2]。临床常规护理是主要以预防稀释性低钾及低钠血症...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一种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多由各种肝硬化引起[1]。目前,营养不良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肝硬化预后的因素[2]。临床常规护理是主要以预防稀释性低钾及低钠血症、心力衰竭以及脑水肿的发生为主,但往往无法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进行营养干预不仅可以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能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而且还可以改善肝细胞代谢、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于预后[3]。本研究就肝性脑病患者应用个体化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昏迷 低钠血症 个体化营养护理 理想治疗 肝性脑病 患者营养状况 营养干预 稀释性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欢欢 朱威丽 +1 位作者 戴诗婷 申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750-75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125例老年(≥60岁)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随机将其分组,对照组62例术后24 h...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125例老年(≥60岁)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随机将其分组,对照组62例术后24 h内给予静脉置管滴注营养液,观察组63例术后6 h内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剂,7 d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态、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TACE术前营养状态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末,两组均可改善营养状态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营养状态,提高肝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术 营养状态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对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艳霞 吕君 王小平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在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12~2019-12收治的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随干预手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与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在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12~2019-12收治的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随干预手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与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50例),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癌因疲乏量表(GFS)各维度(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3、13.212、11.052、16.142,P均=0.000)。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因性疲乏 以患者为中心 经皮股动脉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