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1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海燕 冯若 +4 位作者 范秋萍 张亚玲 贾育红 赵玉芳 陈冬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从河南省艾滋病医疗救治重点县中随机抽取一县,对该县的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进行"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管理状况"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该县374名医务人员进行"消...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从河南省艾滋病医疗救治重点县中随机抽取一县,对该县的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进行"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管理状况"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该县374名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村卫生室采集部位主要包括治疗室治疗台及治疗车台面、皮肤消毒液碘伏、酒精及消毒液容器、敷料缸等。乡卫生院采集部位主要包括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人流室、产房、皮肤消毒液、无菌包、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等。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制订的综合考评标准,对调查村、乡从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医务人员防护、重点部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结果:将"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表项目归类合并为4个领域,即消毒灭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视程度、个人防护、消毒灭菌操作和医疗废物处理,该县4个领域的得分分别为(53.25±2.81),(47.72±2.53),(41.54±1.95)和(20.19±1.08),4个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9,P<0.05)。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管理状况"调查表各项目进行评分,满分50分,村卫生室得分(21.00±1.02)分,乡卫生院得分(37.00±1.35)分,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15,P<0.05)。村卫生室碘伏、酒精消毒合格率为100%。乡卫生院皮肤消毒液(碘伏、酒精)、无菌包消毒合格率达到100%。其余部位采样检测结果不理想。村卫生室综合考评得分率70%~90%,乡卫生院得分率50%~60%。结论:重视基层医院感染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现况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海燕 范秋萍 +4 位作者 张亚玲 何长新 苏富萍 陈海敏 文建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5-696,共2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对374名医务人员手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未洗手结果均超过国家卫生学标准;卫生洗手后检测结果合格率:村级医务人员22.22%、乡...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对374名医务人员手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未洗手结果均超过国家卫生学标准;卫生洗手后检测结果合格率:村级医务人员22.22%、乡级医务人员29.29%、县级医务人员39.24%。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考试结果: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基层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视态度还不够,个人防护、掌握消毒灭菌操作和医疗废物处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结论]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下载PDF
7882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6
4
作者 张梦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4-1685,共2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3年5月-2005年4月住院的78 829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07%;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发病率最高,占59...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3年5月-2005年4月住院的78 829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07%;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发病率最高,占59.07%;医院感染患者原发病以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占18.0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49.73%。结论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操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因素 分析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况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范秋萍 杨海燕 +5 位作者 贾育红 苏富萍 张亚琴 赵玉芳 王秀萍 蔡聚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374名调查对象考试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考试平均成绩统计学比较差...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374名调查对象考试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考试平均成绩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消毒灭菌与医院感染管理状况调查平均得分29分;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皮肤消毒液(聚维酮碘、乙醇)、无菌包采样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100.00%,其余部位采样检测结果不理想;31个村综合考评得分率在70.00%~90.00%,而11个乡综合考评得分率在50.00%~60.00%。结论重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下载PDF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江 杨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49-250,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日现患率。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1 832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5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78%,例次现患率为3.17%;显示了医院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日现患率。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1 832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5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78%,例次现患率为3.17%;显示了医院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菌检出情况。结论: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流行病学 医院 综合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江 杨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4期8560-8561,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某院2005-11/2006-10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27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1.48%,其发生与住院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等因素有关。结论:积...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某院2005-11/2006-10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27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1.48%,其发生与住院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诊断 交叉感染/病因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江 李道明 高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吉兰-巴雷患者112例,52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该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2组可能影...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吉兰-巴雷患者112例,52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该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2组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瘫痪卧床、急性期使用激素冲击治疗情况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住院时间<15d、进行侵入性操作、瘫痪卧床,急性期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均可能成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依据患者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泌尿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长期趋势分析
9
作者 张卫东 袁媛 +1 位作者 范秋萍 胡东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所有住院患者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暴露...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所有住院患者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共筛选出10项危险因素,其中3项的暴露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们是患糖尿病、化疗、导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剂、夏季住院等3项因素的暴露率呈下降趋势;其他4项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引流、透析、年龄)的暴露率无明显变化。患糖尿病的暴露率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呈负相关(r=-0.84,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正相关(r=0.78,P<0.05),其他因素的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无相关关系。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气管切开、透析等4项危险因素暴露者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其他5项危险因素(患糖尿病、预防用抗生素、导尿、引流、夏季住院)暴露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主要不是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的下降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泌尿道 暴露率 长期趋势
下载PDF
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治经验与教训
10
作者 刘蕾 张娜 +2 位作者 翟冠婷 王英 赵玉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3709-3712,共4页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细菌感染的类型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且在入院时伴有发热的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41例入院时伴有发热的鼻NK/T细胞淋...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合并细菌感染的类型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且在入院时伴有发热的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41例入院时伴有发热的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了细菌培养,其中有10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菌株均为葡萄球菌,其中3例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患者均对林可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交叉耐药,其中9例患者除耐甲氧西林外还存在其他种类抗生素耐药。2例患者因恶病质、感染性休克死亡,剩余8例患者在更换抗生素或同时加放化疗后发热得到控制。结论 在确诊鼻NK/T细胞淋巴瘤前伴有反复发热的患者合并的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为主,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普遍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及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应常规对患者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并尽早确诊,给予抗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NK/T细胞淋巴瘤 细菌感染 耐药菌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红娜 杨振 朱阿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2565-2570,共6页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7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统计患者SSI发生率,监测SSI患者胃部细菌菌落分布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7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统计患者SSI发生率,监测SSI患者胃部细菌菌落分布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6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中雷帕霉素靶蛋白1(mTORC1)表达,分析胃癌根治术后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结果217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2例发生SSI,感染率1.5%(32/2175),切口浅部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各占12.50%(4/32)、37.50%(12/32)、50.00%(16/32)。经病原菌培养共检出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27.59%),革兰阴性菌42株(72.41%),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胃癌根治术后SSI主要致病菌。SSI组年龄≥60岁、手术时间>60 min、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卧床时间>3 d占比高于无SSI组,且SSI组外周血CD36、mTORC1及CD36/mTORC1比值高于无SSI组(P<0.05)。年龄、手术时间、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卧床时间、CD36/mTORC1是胃癌根治术后SS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胃癌根治术后SS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00,敏感度为87.6%,特异度为89.5%,较单项检测的高。结论胃癌根治术后SSI患者胃部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是预防SSI发生的有效策略,而外周血CD36/mTORC1通路蛋白表达对术后SSI风险的评估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感染 细菌菌落 CD36/mTORC1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手术室管理策略与建议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亚丽 张淑利 +5 位作者 张增梅 孙智慧 赵海运 张莹 李红强 殷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7-450,共4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部门,需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患者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后终...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部门,需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患者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后终末处置工作,同时制定相关防护流程。本文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出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的管理和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感染 急诊手术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手术室管理策略与建议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亚丽 张淑利 +5 位作者 张增梅 孙智慧 赵海运 张莹 李红强 殷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6-256,共1页
当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部门,需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患者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 当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部门,需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患者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后终末处置工作,同时制定相关防护流程。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的管理和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感染 急诊手术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接触防护实践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水军 张红飞 +4 位作者 孙利谦 李俊艳 杨阳 刘盛楠 李福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建立完善的职业接触防护体系,开展职业安全防护专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防控措施,是医疗机构做好职业接触防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可以有效降低医... 建立完善的职业接触防护体系,开展职业安全防护专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防控措施,是医疗机构做好职业接触防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大型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接触防护实践可以为医疗机构职业接触防护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接触 职业防护
原文传递
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114
15
作者 杨启文 吴安华 +19 位作者 胡必杰 李六亿 刘运喜 孙自镛 吕晓菊 施毅 卓超 郑波 宗志勇 盛国平 宁永忠 张嵘 胡付品 陈中举 李福琴 姜亦虹 战榕 孙树梅 俞云松 徐英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防控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感染防控 耐药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彩红 李俊艳 +5 位作者 李福琴 任志平 宋丹丹 郭俊爽 徐璐 苗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62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例,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62例患者中14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2.6%;10例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6.1%,分别为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4例,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6例;合并非多重耐药菌或真菌感染共9例(1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4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OR=17.104,95%CI:1.805~162.033),清蛋白为保护因素(OR=0.834,95%CI:0.709~0.982)。结论危重症COVID-19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清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重耐药菌 危重症 重症隔离病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庆大霉素预防尿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作用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文建国 李曼郁 +5 位作者 许盘龙 李婷婷 冯羡菊 贾亮花 吕宇涛 李胜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3-885,共3页
尿动力学检查常用于评估下尿路功能。但是,其侵入性常会增加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1]。据报道[2-3],尿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30%。许多医院为了预防检查引起的尿路感染,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常规使用抗生素。然而... 尿动力学检查常用于评估下尿路功能。但是,其侵入性常会增加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1]。据报道[2-3],尿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30%。许多医院为了预防检查引起的尿路感染,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常规使用抗生素。然而,一些研究[4]显示使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尿动力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是否在膀胱测压过程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仍有争议[1-3]。作者观察预防性使用庆大霉素膀胱灌注液灌注膀胱是否可以减少尿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尿路感染 尿动力检查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敖娟 孙晓旭 王秋亚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94-2196,共3页
目的分析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0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清晨中段尿液,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其... 目的分析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0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清晨中段尿液,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76株,主见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比为9.09%、30.68%、60.23%;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是革兰阴性菌中主要菌株,占比为10.23%、15.34%、23.30%;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占比为14.77%、7.95%、6.82%;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真菌,占比为3.41%、4.5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14.6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3.7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5.56%;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左氧氟沙星次之,依次为0、0、11.54%;无乳链球菌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33%、16.67%;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14%、14.29%。结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是上尿路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其主要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尿路感染 尿液培养 耐药性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非隔离区域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彩红 李福琴 +3 位作者 张红飞 湛玉晓 闫晨宇 李俊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4期2497-2500,共4页
目的了解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非隔离区域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现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形式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隔离区域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共303人,其中医生61人... 目的了解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非隔离区域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现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形式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隔离区域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共303人,其中医生61人(20.13%),护士232人(76.57%),对标准预防非常了解257人(84.82%),日常工作中非常注意咳嗽礼仪226人(74.59%),知晓并掌握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流程231人(76.24%),知晓COVID-19感染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297人(98.02%),知晓COVID-19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300人(99.01%),知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诊疗操作,穿戴不同防护用品297人(98.02%)。结论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OVID-19疫情期间非隔离区域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或技能,如标准预防、COVID-19传播方式、防控知识和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相关知识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非隔离区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防护
下载PDF
某教学医院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
20
作者 李俊艳 刘盛楠 +2 位作者 冯亚静 刘彩红 李福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215-5218,共4页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为降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2018—2020年3届2815名实习护生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93例...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为降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2018—2020年3届2815名实习护生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93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30%;在实习前4个月发生概率较高,占64.52%;普通病房是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占91.40%;针刺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占94.62%;拔针、处理针具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时机,分别占39.78%和21.51%;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实习护生主要的暴露源,占38.71%。结论实习前4个月,拔针、处理针具是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及岗前教育培训,规范基础操作技能训练,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可降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血源性 职业暴露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