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移植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重建及细胞来源
1
作者 郭冉 郭文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3-2278,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接受骨髓移植8周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重建,并确定其分化来源。方法:向接受致死照射剂量的C57BL/6受体小鼠(CD45.2)尾静脉注射同种同基因小鼠(CD45.1)全骨髓单个核细胞(wBMMNC)5×10^(6)个。移植后第8周取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鼠接受骨髓移植8周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重建,并确定其分化来源。方法:向接受致死照射剂量的C57BL/6受体小鼠(CD45.2)尾静脉注射同种同基因小鼠(CD45.1)全骨髓单个核细胞(wBMMNC)5×10^(6)个。移植后第8周取对照组(未经照射的CD45.2小鼠)和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腹腔灌洗液、脾脏和骨髓细胞,制备细胞悬液并裂解红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并利用流式抗体进行染色,分析不同组织中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和细胞数,并通过对细胞中CD45.1和CD45.2的占比情况分析其供受体分化来源。结果:小鼠骨髓移植8周后,腹膜腔中肥大细胞比例和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周血和脾脏中嗜碱性粒细胞比例也有所恢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腹膜腔肥大细胞中CD45.2阳性细胞占比约为93.4%,外周血、脾脏以及骨髓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CD45.1阳性细胞占比分别为87.6%、96.4%、90.8%。结论:小鼠经骨髓移植8周后,腹膜腔中肥大细胞和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重建较快,外周血和脾脏中嗜碱性粒细胞重建相对较慢。同时,肥大细胞分化来源于宿主自体驻留细胞,而嗜碱性粒细胞分化则来源于供体骨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儿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获取与供肝修整经验
2
作者 郭文治 张嘉凯 +6 位作者 曹胜利 王智慧 温培豪 史晓奕 杨瀚 陈超群 张水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肝获取与供肝修整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47例DCD供肝获取与供肝修整的临床资料,总结获取与供肝修整体会。结果共获取47例儿童供体,其中... 目的总结儿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肝获取与供肝修整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47例DCD供肝获取与供肝修整的临床资料,总结获取与供肝修整体会。结果共获取47例儿童供体,其中肝移植利用34例,肾移植利用46例,其中双肾移植同一受体11例,共完成了器官移植115例。结论儿童DCD供肝获取及供肝修整在器官获取过程中,有其独特性,总结经验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儿童 供肝获取 供肝修整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魏廷举 赵俊杰 +3 位作者 冯雷雨 冯琛灿 刘安康 郭丹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AMI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AMI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使用IABP辅助PCI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反搏组,选择ECMO联合IABP辅助PCI治疗的38例患者分为联合氧合组。依据1年后生存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73)与死亡组(n=23)。比较两组患者IABP应用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死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影响高危AMI行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联合氧合组患者的IABP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反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TnT、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氧合组患者显著低于反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年,联合氧合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反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ECMO治疗与患者1年后的生存关系(P<0.05),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死亡的风险降低。同时发现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心源性休克、术后心搏骤停及LVEF水平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高危AMI行PCI治疗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生存情况,且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心源性休克、术后心搏骤停、LVEF水平和应用ECMO为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微小RNA-195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素琴 李建华 +2 位作者 王春美 刘玉峰 李玉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95在体外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Jurk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Jurkat细胞随机分为两组:阴性对照组:转染miR-mimics-mock;转染组:转染miR-195模拟物(miR-195 mimics)。将人工...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95在体外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Jurk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Jurkat细胞随机分为两组:阴性对照组:转染miR-mimics-mock;转染组:转染miR-195模拟物(miR-195 mimics)。将人工合成的miR-195 mimics转染处于指数增殖期的Jurkat细胞,分别于24、48、72、96 h时,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195的表达;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1)阴性对照组和miR-195 mimics转染组Jurkat细胞中miR-195 mRNA表达含量(2-ΔΔCt)在转染24、48、72、96 h时分别为(1.242±0.271、1.185±0.452、1.173±0.324、1.375±0.582与4.483±1.014、3.422±0.543、3.152±0.784、2.454±0.171),转染组miR-195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8,P=0.006;t=-5.484,P=0.005;t=-4.041,P=0.016;t=-3.081,P=0.037)。(2)转染组细胞在转染后的24、48、72、96 h 4个时间点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483±0.012)%、(0.674±0.215)%、(1.935±0.046)%和(2.348±0.082)%与阴性对照组(0.545±0.002)%、(1.228±0.057)%、(2.279±0.086)%和(3.086±0.054)%比较在4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27,P=0.001;t=4.314,P=0.013;t=6.109,P=0.004;t=13.019,P=0.000),转染组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9.495,P=0.000)。(3)转染组24、48、72、96 h Jurkat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873±0.641)%、(11.825±0.543)%、(20.213±0.984)%和(27.712±0.482)%,随着时间推移,Jurkat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多(F=423.827,P=0.000)。(4)转染miR-195 mimic 48 h,转染组和对照组每视野平均侵袭细胞数为(97.0±15.9)个和(259.0±18.9)个,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t=11.361,P=0.000)。结论miR-195可有效抑制Jurkat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及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微小RNA-195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