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案首页的神经外科住院绩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林朋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目的基于病案首页的神经外科疾病诊断相关组(DRG)住院绩效分析,结合神经外科医疗水平的核心指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效率。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病案首页6217份,采用常规指标,利用DRG... 目的基于病案首页的神经外科疾病诊断相关组(DRG)住院绩效分析,结合神经外科医疗水平的核心指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效率。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病案首页6217份,采用常规指标,利用DRG组数、相对权重(RW)、DRG总量、病例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手术分级、病种结构等指标对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神经系统疾病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神经外科出院人次6217人次,DRG总量12736.72,CMI值2.0487,DRG组数151组,费用指数1.01,时间指数0.99,RW≥2为3107人次,占比49.97%,手术人次4024人,手术人次占比64.73%,三、四级合计3118人,三、四级占比77.49%。结论神经外科主要以收治疑难重症为主,DRG住院绩效反映的结果科学、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组 神经外科 住院绩效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地域来源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尚小平 刘福荣 +4 位作者 魏乐 张素玲 岳馨培 董一超 刘新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来源分布,探索影响患者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郑州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就医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该院省内患者占94.3%。省内患者以郑州市最...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来源分布,探索影响患者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郑州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就医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该院省内患者占94.3%。省内患者以郑州市最多,济源最少。每千常住人口就诊人数与各地市三级医院开放床位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标准偏回归系分别为-0.552、0.540,P<0.05)有关。结论:医院应根据不同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拥有量和老年人口情况等确定医疗策略,拓展医疗市场;卫生行政部门应合理配置各地市三级医疗机构床位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来源 地域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郑州市某三甲医院14岁以下患儿出院情况分析
3
作者 刘福荣 宋晓琴 +2 位作者 王奥钰 尚小平 刘新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7期3088-3092,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前后郑州市某三甲医院14岁以下患儿出院情况。方法从郑州市某三甲医院HIS系统获取2017—2021年14岁以下出院患儿的病案首页信息,回顾性分析疫情前后患儿出院人数、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就诊疾病...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前后郑州市某三甲医院14岁以下患儿出院情况。方法从郑州市某三甲医院HIS系统获取2017—2021年14岁以下出院患儿的病案首页信息,回顾性分析疫情前后患儿出院人数、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就诊疾病的变化。结果2017—2021年该院14岁以下患儿出院267193人。2017—2019年出院人数逐年上升,但2020、2021年较2019年分别下降19.35%和14.06%,其中2020、2021年男性患儿出院人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21.00%和16.17%。2020、2021年6岁以下患儿出院人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26.94%和24.12%。2020、2021年省外患儿出院人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26.27%和16.75%。2020年男性患儿占比、6岁以下患儿占比和省外患儿占比均低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男性患儿占比和6岁以下患儿占比均低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2019年,2021年和2020年眼和附属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顺位有所上升。结论疫情前该院患儿出院量和省外辐射能力态势向好。疫情发生后,该院患儿尤其是6岁以下患儿出院量下降,省外就医患儿减少,患儿的就医疾病分布也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儿 出院 三甲医院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4
作者 牛瑞娜 尚小平 +2 位作者 赵亚楠 邵慧杰 李东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Bootstrap 1000次法和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344例患者中,116例30 d内死亡。CRP、APACHEⅡ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OR(95%CI)分别为1.004(1.001~1.006)、1.158(1.112~1.207)、3.328(1.402~3.895)、2.071(1.207~3.552)。列线图模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ROC曲线的AUC(95%CI)为0.803(0.752~0.854);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CRP、APACHEⅡ评分、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脓毒血症 死亡风险预测
下载PDF
郑州市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城乡流行现状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凯昊 李亚鹏 +6 位作者 刘凯 刘新奎 田庆丰 邢丹 李玉生 宋波 许予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 366例,采集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 目的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 366例,采集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结果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11 366例社区居民,其中卒中患者344例,卒中标化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3.3%vs 2.5%,Z=-2.649,P=0.004),逐步调整各项影响因素后,卒中的患病率与居住地为农村呈正相关(OR 1.77,95%CI 1.31-2.38)。心房颤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既往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农村低于城市(P〈0.001),吸烟比例农村高于城市(P〈0.001)。结论郑州市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显著,卒中防控工作应当针对当地卒中防控的薄弱环节,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卒中社区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城市 农村 社区防控
下载PDF
河南省某综合医院2014—2021年住院死亡病例流行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隋美丽 杨林朋 +5 位作者 刘新奎 岳馨培 尚小平 张超 董一超 詹汉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124-2130,共7页
目的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2021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死因分布及死因变迁规律,以期为河南省死因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病案首页简单综合查询系统检索离院方式为死亡的病案,利用WPS Office 2022和SPSS 2... 目的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2021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死因分布及死因变迁规律,以期为河南省死因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病案首页简单综合查询系统检索离院方式为死亡的病案,利用WPS Office 2022和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5845例死亡患者,其中男3668例,女2177例,男女性别比1.68∶1。男、女性死亡患者最小年龄均为1 d,最大年龄分别为108岁和104岁,男、女性患者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2014年、2016年、2017年第四季度为当年季度峰值,2015年、2018年、2019年第一季度为当年季度峰值,而2020年第三季度及2021年第二季度为当年季度峰值。2014―2021年所有死亡病例中,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死亡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住院死亡患者死因分布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不同性别死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岁组与P00-P96及Q00-Q99距离较近,对应的ICD-10编码分别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及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年份的类别均在原点附近。结论住院患者死因谱因性别、年龄段而异。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损伤中毒、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等的健康宣教,降低可控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死亡病例 死因构成 死因顺位 对应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省外住院患者情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尚小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122-3124,共3页
目的统计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省外住院患者信息,分析住院量变化趋势与规律,为医院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医疗机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该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省外患者信息... 目的统计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省外住院患者信息,分析住院量变化趋势与规律,为医院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医疗机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该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省外患者信息,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来源地、就诊科室等。结果2017-2019年,省外就诊患者共65690人,占住院患者总量的3.58%,省外就诊患者人数及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患者年龄1 d~109岁,主要集中在25~<65岁年龄段(71.8%),45~<55岁就诊患者最多(20.9%)。就诊人数最多的省份为与河南省接壤的山西省、山东省及安徽省,分别占省外就诊患者总数的16.36%、14.83%及14.09%。患者主要就诊于肾移植科、生殖医学中心、肿瘤科、肝移植科等。结论省外就诊患者逐年增多,医院在制定医疗管理策略和开拓新业务时应将其纳入考虑,优化学科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全国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就医 河南省 住院患者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医院共享数据库建设
8
作者 王春杰 尚小平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44-48,共5页
在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共享数据库来实现各个业务管理部门数据共享。重点介绍共享数据库及其功能模块、客户展示模块,引入共享数据库有利于实现全院数据的统一管理,为今后进行数据挖掘奠定基础。
关键词 共享数据库 数据整合 数据订阅
下载PDF
儿童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相关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乐 刘福荣 +5 位作者 杨进福 高雪 晏薇 文治强 郑荃 熊瑶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754,共7页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治疗可逆性心肺衰竭危重患儿的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然而使用ECMO的患者病死率与ECMO并发症息息相关,特别是出血、血栓形...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治疗可逆性心肺衰竭危重患儿的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然而使用ECMO的患者病死率与ECMO并发症息息相关,特别是出血、血栓形成及感染等,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成为ECMO成功与否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心脏术后静脉-动脉ECMO(venoarterial-ECMO,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21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心脏外科手术后行VA-ECMO治疗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患者病死例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术后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8例患儿中,18例(47.4%)发生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感染组),包括7例血液感染和11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16株,88.9%),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株)。与非感染组(20例)相比,感染组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及VA-ECMO辅助时间较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OR=1.012,95%CI:1.002~1.022;P=0.021)是VA-ECMO相关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的存活出院例数少于非感染组(1 vs 11,P<0.05)。结论:体外循环时间是儿童心脏术后VA-ECMO相关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缩短体外循环的时间可能会降低患儿VA-ECMO相关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否发生VA-ECMO相关院内感染影响患儿存活出院的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医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USE DWI和常规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琬君 贾艺璇 +1 位作者 赵敏 张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MUSE DWI和常规DW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并有病理结果的91例患者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进行MUSE DWI和常规DWI扫描。结果MUSE DWI图像质量高,伪影减少,对病变细节显示的更好,MUSE ADC与常... 目的探讨MUSE DWI和常规DW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并有病理结果的91例患者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进行MUSE DWI和常规DWI扫描。结果MUSE DWI图像质量高,伪影减少,对病变细节显示的更好,MUSE ADC与常规ADC,均与病理结果有一致性。结论MUSE DWI弥补DWI的缺点,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扩散成像 乳腺病变
下载PDF
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3
11
作者 刘福荣 宋晓琴 +4 位作者 尚小平 吴梦凡 隋美丽 董一超 刘新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12-2018年发表的关于我国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的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抑郁症状检出率,并对地区、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居住地、量...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12-2018年发表的关于我国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的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抑郁症状检出率,并对地区、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居住地、量表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7篇文献,调查88 598例中学生,其中23 589例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28.4%(95%CI:24.4%~32.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西部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中部和东部(23.8%,22.9%vs.22.7%),普通中学生高于重点中学生(36.9%vs.21.9%),女生高于男生(27.1%vs.25.5%),高中生高于初中生(28.4%vs.26.8%),农村高于城市(33.3%vs.27.5%),用SDS量表所得的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46.1%)高于其他量表。结论:我国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不同地区、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居住地、筛选量表间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抑郁症状 检出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福荣 吴梦凡 +4 位作者 董一超 岳馨培 尚小平 隋美丽 刘新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2-488,共7页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小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为小学生抑郁症状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PubMed、 Embase、APA、Cochrane图书馆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0~2019年发表的有关小学生抑郁症状流行情况的文献...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小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为小学生抑郁症状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PubMed、 Embase、APA、Cochrane图书馆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0~2019年发表的有关小学生抑郁症状流行情况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抑郁症状检出率,按时间、地区、性别、年级、居住地、量表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39篇文献,共调查71 170人,其中抑郁症状10 618人,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为17.1%(95%CI:14.7%~19.5%)。23篇研究报告了调查时间,亚组分析发现,2011-2018年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2001~2010年(16.8%vs.13.8%);经济欠发达地区(21.7%)高于其他地区。六年级学生(19.9%)高于其他年级;农村高于城市(18.8%vs.13.9%)。使用最多的是CDI量表,使用CES-D量表所得检出率(22.2%)最高。结论:我国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抑郁症状 检出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JNK与Akt通路在夏枯草抑制人淋巴瘤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新奎 王琳 张明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50g/L夏枯草(夏枯草组)、50g/L夏枯草+20μmol/L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SP600125组)、50g/L夏枯草+1μmol/LAkt特异抑制剂Wortmannin(Wortmanni... 目的研究夏枯草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50g/L夏枯草(夏枯草组)、50g/L夏枯草+20μmol/L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SP600125组)、50g/L夏枯草+1μmol/LAkt特异抑制剂Wortmannin(Wortmannin组)处理Raji细胞,以同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的JNK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夏枯草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SP600125组细胞增殖率比夏枯草组增高(P<0.05),Wortmannin组细胞增殖率比夏枯草组降低(P<0.05);JNK磷酸化水平在夏枯草组中明显升高(P<0.05),SP600125可以抑制其磷酸化(P<0.05),Wortmannin不能抑制其磷酸化(P>0.05);Akt磷酸化水平在夏枯草组中降低(P<0.05),SP60015及Wortmannin均可抑制其磷酸化(P<0.05)。结论夏枯草可以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Akt通路激活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RAJI细胞 夏枯草 JNK AKT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Akt通路在热化疗联合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琳 刘新奎 师秀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9-4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Akt通路是细胞内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kt通路在热化疗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而探讨热疗抑制肺部肿瘤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43℃加热联合120... 背景与目的:Akt通路是细胞内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kt通路在热化疗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而探讨热疗抑制肺部肿瘤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热化联合组)、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并加入1μmol/LAkt特异抑制剂Wortmannin(Wortmannin组)、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并加入30μmol/L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特异抑制剂NAC(NAC组)、单纯使用120μg/L紫杉醇(单纯化疗组)处理H446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各处理方式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法检测细胞内ROS,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Akt磷酸化水平和caspase-3的表达,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热化联合组细胞增殖率(59.83±3.36)%低于对照组(100.00±0.00)%和单纯化疗组(69.16±2.95)%(P<0.05);热化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27.59±5.47)%(P<0.05);热化联合组的ROS表达增高(102.14±18.34)(P<0.05),NAC可抑制其表达(28.01±1.19),Wortmannin对其无影响(99.87±8.35);Akt磷酸化水平在热化联合组降低(0.69±0.03)(P<0.05),Wortmannin可抑制其磷酸化(0.00±0.00),NAC使其磷酸化水平升高(1.05±0.29)(P<0.05);热化联合组的caspase-3表达(1.07±0.08)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抑制H446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ROS的产生,继而抑制Akt通路活化,并通过caspase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通路 热疗 肺肿瘤 H446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活性氧在热化疗抑制人肺肿瘤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琳 刘新奎 吴拥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73-4475,共3页
目的:研究热化疗抑制肺肿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及活性氧(R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种不同热化疗联合方法处理H446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对照,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JNK和Akt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研究热化疗抑制肺肿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及活性氧(R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种不同热化疗联合方法处理H446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对照,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JNK和Akt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热化联合组ROS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NAC可抑制其表达(P<0.05),SP600125和Wortmannin对其没影响(P>0.05);JNK磷酸化水平在热化联合组升高,NAC使其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Akt磷酸化水平在热化联合组表达降低,NAC使其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热化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升高,Wortmannin组细胞凋亡率增加,SP600125组和NAC组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诱导ROS产生,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和抑制Akt通路的激活,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H446细胞 ROS 热疗 凋亡
下载PDF
热化疗对Raji细胞生长、JNK通路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新奎 王琳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观察热化疗对淋巴瘤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Raji细胞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采用3.00mg/L阿霉素处理细胞)、单纯热疗组(采用43℃加热处理细胞)、热化疗组(采用43℃加热联合阿霉素处理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 目的:观察热化疗对淋巴瘤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Raji细胞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采用3.00mg/L阿霉素处理细胞)、单纯热疗组(采用43℃加热处理细胞)、热化疗组(采用43℃加热联合阿霉素处理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JNK)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单纯热疗组及热化疗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0.00)%、(66.19±2.67)%、(63.44±2.43)%和(58.93±3.66)%,p-JNK的表达量分别为(0.45±0.05)、(0.49±0.04)、(0.48±0.03)和(0.67±0.13),HSP70的表达量分别为(0.55±0.09)、(1.06±0.84)、(8.23±2.12)和(6.46±2.22),化疗(a)和热疗(b)及热化疗(a×b)均对以上指标有影响(Fa分别为83.294、17.586和25.176,Fb分别为62.351、14.411和18.553,F(a×b)分别为94.178,25.153和32.189,P均<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可抑制Raji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或部分抑制HSP70蛋白的表达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JI细胞 热疗 化疗 热化疗 细胞增殖 JNK通路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热化疗联合作用抑制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琳 吴拥军 刘新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热化疗联合作用对肺部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及20μmol/L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以及单纯使用120μg/L紫杉醇处理H446细胞,以未... 目的研究热化疗联合作用对肺部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及20μmol/L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以及单纯使用120μg/L紫杉醇处理H446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对照。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处理方式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JNK磷酸化水平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热化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最低(P<0.05);JNK磷酸化水平在热化联合组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SP600125可抑制其磷酸化(P<0.05);热化联合组的Caspase-3增高(P<0.05),SP600125使其表达减少(P<0.05);热化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SP600125组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加紫杉醇对H44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继而通过Caspase-3途径激活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H446细胞 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CASPASE-3 细胞增殖
下载PDF
PM2.5暴露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及IRE1-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阳 刘福荣 +2 位作者 崔留欣 黄辉 李福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明确PM2.5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STF083010组[腹腔注射1 mg/kg肌醇需求酶1(IRE1)抑制剂STF083010]、PM2.5组(气管滴注PM2.5,剂量... 目的:明确PM2.5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STF083010组[腹腔注射1 mg/kg肌醇需求酶1(IRE1)抑制剂STF083010]、PM2.5组(气管滴注PM2.5,剂量1.5 mg/kg)、STF083010+PM2.5组,每周连续给药5 d,停2 d。染毒4周后,各组分别进行睾丸组织HE染色和精子质量分析;取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含量;TUNEL法检测睾丸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中IRE1、JNK及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PM2.5组大鼠生精细胞间结构疏松,生精细胞数量减少,STF083010+PM2.5组生精细胞结构损伤有所改善,管腔脱落细胞减少。PM2.5可引起大鼠精子质量和血清睾酮含量下降,睾丸细胞凋亡率升高,IRE1、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TF083010可拮抗PM2.5导致的以上改变(P<0.05)。结论:IRE1-JNK通路可能是PM2.5介导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肌醇需求酶1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生殖损伤 大鼠
下载PDF
脑脊液和血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牛瑞娜 尚小平 +1 位作者 滕军放 卢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697-701,共5页
目的观察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和血降钙素原在不同颅内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09—2017-09收治的59例急性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化脓性脑膜炎29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收集脑脊液和血液样本,检测... 目的观察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和血降钙素原在不同颅内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09—2017-09收治的59例急性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化脓性脑膜炎29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收集脑脊液和血液样本,检测脑脊液降钙素原和血降钙素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PCT(1.10±1.36)ng/mL,血PCT(1.34±2.67)ng/mL;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PCT(0.23±0.44)ng/mL,血PCT(0.43±1.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以脑脊液PCT浓度≥0.24 ng/mL、血PCT浓度≥0.17 ng/mL为阳性阈值,脑脊液PCT、血清PCT对颅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6%、79%,特异性分别为83%、80%。并联试验显示脑脊液和血清PCT联合检测诊断颅内感染的灵敏度89%、特异度70%。结论脑脊液和血PCT在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均有意义,临床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降钙素原 脑脊液 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下载PDF
河南省儿科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新奎 杨林朋 +2 位作者 尚小平 王春杰 刘福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858-3860,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为有效配置儿科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采集2013—2015年数据,分析儿科服务能力现状。结果3 a间儿科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均高于医院平均水平...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为有效配置儿科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采集2013—2015年数据,分析儿科服务能力现状。结果3 a间儿科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均高于医院平均水平,依次是医院平均水平的171.2%、184.1%和183.8%。2015年儿科医生(占全院医生总数的8.5%)和儿科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11.4%)服务了全院15.6%的门急诊患者和18.2%的住院患者。低年龄段医生数量较少,以中青年为主;儿科工作量大。结论儿科资源的相对发展速度缓慢,儿科力量不足,建议制定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对儿科住院医疗服务体系的投入,构筑分工合作的儿科诊疗格局,大力培育儿科专业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服务能力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