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会敏 李冬芹 《当代医学》 2016年第9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性病患者130例,其中39例皮肤感染患者为A组,35例痤疮患者分为B组,29例患有淋病为C组,27例患有宫颈炎为D组,分别给予患者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进行治疗,对4组患者治愈率进...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性病患者130例,其中39例皮肤感染患者为A组,35例痤疮患者分为B组,29例患有淋病为C组,27例患有宫颈炎为D组,分别给予患者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进行治疗,对4组患者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8周治疗,A组患者治愈率为94.9%,B组患者治愈率为97.1%,C组患者治愈率为75.9%,D组患者治愈率为92.6%。A、B、D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愈率显著低于A、B、D 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诺环素治疗皮肤性病治愈率高、吸收快、抗菌强、持续时间久,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皮肤性病 感染 疗效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冬芹 尹光文 肖文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对 14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发病的诱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 ,少数有皮肤感染和外伤史。临床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皮肤损害 ,多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症状。病程在 5~10天 ,症状多在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特征 病程 预后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江安 于建斌 苗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1-683,共3页
报告1例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女,54岁。头皮、面部、耳后、上臂和背部出现暗红色丘疹、斑块26年。皮肤科检查:头皮、面部、耳后、双上臂和背部见多个暗红色丘疹及斑块,部分皮损上覆银白色粘着性鳞屑,头顶部见一... 报告1例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女,54岁。头皮、面部、耳后、上臂和背部出现暗红色丘疹、斑块26年。皮肤科检查:头皮、面部、耳后、双上臂和背部见多个暗红色丘疹及斑块,部分皮损上覆银白色粘着性鳞屑,头顶部见一大片状类圆形暗红色斑,中央头发脱落。实验室检查:血沉、血清球蛋白、IgG升高,补体C3降低,抗核抗体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改变符合盘状红斑狼疮和皮肤淀粉样变性;此外,真皮乳头和浅层见无定形、均质状、嗜酸性团块,甲紫染色呈紫红色,刚果红染色阳性,PAS染色也为阳性。诊断: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在诊断盘状红斑狼疮时,应同时注意是否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盘状 播散性 淀粉样变性 皮肤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孟静 于建斌 张江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观察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7例门诊患者均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2次/d,4周为一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0例。结论0.03%他克莫司软... 目的观察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7例门诊患者均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2次/d,4周为一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0例。结论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下载PDF
推动我国皮肤影像研究、教育与应用的系统平台——中国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SID) 被引量:9
5
作者 沈长兵 薛珂 +10 位作者 于瑞星 孟如松 刘洁 徐峰 郑亚杰 沈雪 于建斌 李航 邹先彪 刘华绪 崔勇 《皮肤科学通报》 201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皮肤病的皮损具有可视化特征,因而皮肤病是一门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图像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出现了一系列皮肤影像诊断方法,显著提升了皮肤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和工...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皮肤病的皮损具有可视化特征,因而皮肤病是一门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图像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出现了一系列皮肤影像诊断方法,显著提升了皮肤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变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格局和面貌。皮肤病学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病种众多,加之我国的皮肤病患者数量庞大,使得皮肤影像数据呈指数性增长,迫切需要构建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皮肤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近十多年工作基础上,"中国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hinese Skin Image Database,CSID)于2017年正式启动,已开展了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工作,如设立CSID开放研究课题(Open Research Funding of CSID,CSID-ORF)、成立CSID皮肤影像学院、开发CSID工作平台及相关应用技术等。CSID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皮肤影像研究、教育与应用的系统平台,将继续为我国皮肤影像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影像 研究 教育 应用 平台
原文传递
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洁 李冬芹 代永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对照组38例,外用丁苯羟酸软膏。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60.... 目的探讨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对照组38例,外用丁苯羟酸软膏。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60.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7例局部出现刺激症状,均发生在用药后1周内。他克莫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丁苯羟酸组,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脂溢性 他克莫司 面部皮肤病
下载PDF
咪唑斯汀长疗程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与实验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宏瑾 张江安 于建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长疗程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采用长疗程递减疗法(10mg,1日1次×4周→10mg,2日1次×4周→10 mg,3日1次×4周),后者采用长疗程连续疗...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长疗程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采用长疗程递减疗法(10mg,1日1次×4周→10mg,2日1次×4周→10 mg,3日1次×4周),后者采用长疗程连续疗法,即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续12周。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胺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11%、89.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2,P=0.536);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组胺水平分别为(2.54±0.91)nmol/L、(2.38±1.04)nmol/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795,P=0.429)。结论:咪唑斯汀长疗程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组胺 咪唑斯汀 疗程
下载PDF
冰黄肤乐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苏蓓蓓 于建斌 +2 位作者 张江安 翟伟 高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冰黄肤乐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外用冰黄肤乐软膏,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均3次/d;对照组29例,外用肝素钠乳膏,3次/d,口服药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4... 目的探讨冰黄肤乐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外用冰黄肤乐软膏,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均3次/d;对照组29例,外用肝素钠乳膏,3次/d,口服药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9.41%和7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黄肤乐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冰黄肤乐软膏
下载PDF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田分 于建斌 李红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52-954,共3页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治疗 黄褐斑 临床作用 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加味 临床疗效观察 中青年女性 抗氧化作用 治疗结果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一 苗青 +1 位作者 刘方方 王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0-870,872,共2页
患儿女,30d,出生后3周右侧面颊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其上可见少量白色鳞屑,皮损逐渐增大,呈边缘隆起的环形红斑,中央颜色较暗,周围轻度水肿呈堤状,其上脱屑较前明显,并累及头面部、躯干、四肢(图1-3),约硬币大小,压之无... 患儿女,30d,出生后3周右侧面颊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其上可见少量白色鳞屑,皮损逐渐增大,呈边缘隆起的环形红斑,中央颜色较暗,周围轻度水肿呈堤状,其上脱屑较前明显,并累及头面部、躯干、四肢(图1-3),约硬币大小,压之无退色,无破溃、出血,患儿无发热,就诊肖地医院,诊断湿疹,给予炉甘石洗剂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红斑狼疮 炉甘石洗剂 红色丘疹 环形红斑 头面部 患儿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150例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丽 孙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3-944,共2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amic therapy,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49例)和综合护理组(150例),两组均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在...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amic therapy,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49例)和综合护理组(150例),两组均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护理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进行全面、细致和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两组均随访半年,并判定疗效。结果综合护理组中143例(95.33%)完全缓解,5例(3.33%)部分缓解,2例(1.33%)无反应,随访半年,14例(9.79%)复发;常规护理组依次为135例(90.60%)、8例(5.37%)、6例(4.03%)和25例(18.52%)。两组的完全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护理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时宜采用全面、细致和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疗效观察 护理
原文传递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4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宏新 李红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4-655,共2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2g,3次/d,同时外搽复方氟米松软膏,2次/d。对照组仅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2...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2g,3次/d,同时外搽复方氟米松软膏,2次/d。对照组仅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2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72%,对照组为5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即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燥止痒胶囊 复方氟米松软膏 银屑病 寻常性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兄弟同患婴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2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光文 金芳草 +2 位作者 蔡丙杰 靳彬 张恒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53-654,共2页
婴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和皮下脂肪萎缩,本病临床并不常见,同胞兄弟共患此病更为少见.我们诊治同胞兄弟2人均在5岁左右患婴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婴幼儿 同患 皮下脂肪萎缩 同胞兄弟
下载PDF
Bcl-2、P53和Bax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光文 赵卫华 +1 位作者 张云汉 傅世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CA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8例CA组织和14例正常上皮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8例CA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6.4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CA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8例CA组织和14例正常上皮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8例CA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6.43%、75.00%和71.43%,而在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4.29%、57.14%和28.57%,Bcl-2、P53的表达在正常组织和C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和Bax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11,P<0.05)。结论CA组织中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异常及其Bcl-2和Bax二者的相关性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P53 BAX 细胞凋亡 尖锐湿疣
下载PDF
0.1%他克莫司软膏和卤米松乳膏治疗硬化性萎缩性苔藓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鸿玮 王瑞 +5 位作者 杨俊亚 王菲菲 郑晓红 景红梅 张江安 于建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0-971,共2页
目的比较0.1%他克莫司软膏和卤米松乳膏治疗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安阳中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入选的36例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 目的比较0.1%他克莫司软膏和卤米松乳膏治疗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安阳中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入选的36例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予卤米松乳膏外搽(1次/d,每治疗两周停用1周);治疗组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搽(2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个月。于治疗后6月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3.33%和81.08%,对照组为77.78%和84.85%,两组患者有效率和症状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两组患者不同皮损部位的治疗效果差异也均不显著。结论 0.1%他克莫司软膏和卤米松乳膏治疗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的临床疗效相似,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卤米松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宏新 李红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润燥止痒胶囊4粒口服,3次/d,氯雷他定10mg口服,1次/d,疗程4周;对照组60例口服氯雷他定,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润燥止痒胶囊4粒口服,3次/d,氯雷他定10mg口服,1次/d,疗程4周;对照组60例口服氯雷他定,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07,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燥止瘁胶囊 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穿琥宁加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冬芹 李喜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穿琥宁 阿维A 联合治疗 脓疱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阿维A治疗银屑病及毛发红糠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冬芹 尹光文 肖文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6-347,共2页
阿维A是口服合成甲酸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
关键词 阿维A 治疗 银屑病 毛发红糠疹 甲酸类药物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阿维A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宏新 李红文 李冬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回顾分析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22例,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穿琥宁800mg或强力宁60~100mL静脉滴注。阿维A剂量开始为0.5~1.0mg(kg·d),起效后逐渐减量,维持量为10~30mgd。脓疱型银屑病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总有效... 回顾分析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22例,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穿琥宁800mg或强力宁60~100mL静脉滴注。阿维A剂量开始为0.5~1.0mg(kg·d),起效后逐渐减量,维持量为10~30mgd。脓疱型银屑病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总有效率分别为85%、81.9%。阿维A联合其它药物治疗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型银屑病 药物治疗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阿维A胶囊 回顾分析 静脉滴注 总有效率 疗效显著 强力宁 穿琥宁 维持量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光文 赵卫华 +3 位作者 于建斌 张云汉 高冬玲 傅世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6-587,共2页
目的了解Bcl2和Bax蛋白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8例CA组织和14例正常上皮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结果Bcl2蛋白在28例CA组织中阳性率为46.43%,在14例正常上皮阳性率为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目的了解Bcl2和Bax蛋白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8例CA组织和14例正常上皮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结果Bcl2蛋白在28例CA组织中阳性率为46.43%,在14例正常上皮阳性率为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8例CA组织中Bax蛋白阳性率75.00%,而14例正常上皮中阳性率57.14%,两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和Bax之间呈负相关(r=-0.611,P<0.05)。结论Bcl2和Bax可能与CA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 尖锐湿疣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