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影响
1
作者 彭英楠 边志磊 +3 位作者 张素平 李丽 曹伟杰 万鼎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总计135例。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及移植中心经验,以CD34+细胞数5.0×10^(6)/kg为截止点,将队列分为2组。评估两组的移植物植入情况、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结论:①CD34+细胞剂量与血小板的植入相关,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植入时间早于低剂量组(14 d vs.16 d,P=0.013)。②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67.5%vs.53.8%,P=0.257);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65.6%vs.44.2%,P=0.106),但根据疾病风险指数(DRI)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低危患者高剂量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较低剂量组升高(72.0%vs.49.3%,P=0.036)。③高剂量组3年累积复发率小于低剂量组(16.0%vs.33.5%,P=0.05)。④两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高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17.3%vs.6.7%,P=0.070);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高危患者中高剂量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vs.3.3%,P=0.046)。⑤综上所述,输注>5.0×10^(6)/kg的CD34^(+)细胞可促进血小板早期植入,可改善移植中低危风险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并且降低移植后累积复发率;但在高危患者中,高剂量CD34+细胞导致移植后100 d内的非复发死亡率增高,考虑可能与移植后早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增多相关,因此考虑对回输高剂量CD34+细胞的患者应加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总生存 无进展生存 复发 非复发死亡
下载PDF
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学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爱萍 朱梦阳 +3 位作者 林全德 王山梅 白炎亮 曹伟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并对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并对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学分析发现以热带念珠菌(68.8%)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显示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是43.8%、46.3%、5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未缓解、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为7.706(1.803~32.940)、10.211(1.071~97.379)和8.621(1.535~48.420)]。结论: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死亡率高,以热带念珠菌感染为主,唑类药物耐药严重。原发病未缓解、感染性休克、MODS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念珠菌血症 病原学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纳 刘楠 +3 位作者 张爱玲 李丽 万鼎铭 张晓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65,470,共6页
目的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B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至少3 d多黏菌素B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初始... 目的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B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至少3 d多黏菌素B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初始均采用以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血培养检出11株CRKP,其中10株CRKP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1株CRKP同时产KPC和金属β-内酰胺酶;9株对黏菌素敏感,7株对替加环素敏感,5株对阿米卡星敏感,2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所有患者均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平均持续时间为(14.1±6.4)d;均表现为发热、寒颤、乏力。经治疗后,有6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治疗无效死亡;所有患者未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多黏菌素B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患者的治疗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血流感染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李丽 边志磊 +3 位作者 曹伟杰 张素平 秦洋 万鼎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073-3077,共5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好转组(n=26)和进展组(n=25),分析其...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好转组(n=26)和进展组(n=25),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1例患者中,发热44例(86.27%),胸痛38例(74.51%),咳嗽或咳痰33例(64.71%)。19例患者行痰免疫荧光染色,11例(57.89%)检测到毛霉菌。41例患者共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43次,标本包括痰液、血液、肺泡灌洗液,36例患者检测到毛霉菌,5例为阴性,阳性率87.80%。好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7.5 d,优于进展组(12 d)。原发病未缓解、毛霉菌病诊断时粒细胞缺乏及粒细胞缺乏超过5 d的患者预后更差,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P<0.05)。抗毛霉菌治疗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未缓解是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荧光染色技术和mNGS技术有助于毛霉菌病早期诊断。毛霉菌病好转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进展组,原发病未缓解、粒细胞缺乏超过5 d的患者预后较差。药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可改善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预后。原发病未缓解是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毛霉菌病 二代测序 预后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素平 边志磊 +5 位作者 李丽 曹伟杰 秦菁 彭英楠 高思雨 万鼎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例,拟诊12例。18例(62.1%)治疗有效,11例(37.9%)无效。无效组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P=0.001)、移植物抗宿主病(P=0.005)及接受有创通气(P=0.018)患者比例大于有效组。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CMV肺炎确诊困难,治疗有效率低,需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肺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总生存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时璐瑶 李玲玲 +5 位作者 李涛 李亚飞 刘延方 姜中兴 王树娟 王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3-701,共9页
目的:分析影响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总生存(OS)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诊断的216例CBF-AML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 目的:分析影响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总生存(OS)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诊断的216例CBF-AML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OS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建立最优模型,画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年龄≥55岁、外周血原始幼稚≥80%、AML1-ETO、KIT突变被确定为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3年ROC下面积分别为0.772、0.722;校正曲线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一致性。DCA表明此模型性能优于单一因素。结论:该预测模型简便易行,可有效预测CBF-AML的OS,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总生存 核心结合因子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综合性优质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徐妍妍 李娅婷 +1 位作者 韦莹莹 张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综合干...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各43例。常规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对方式、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同时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45.82±1.42)分、(43.87±1.14)分、(10.32±0.76)分、(7.46±1.14)分,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54.38±2.28)分、(53.16±1.25)分、(14.15±0.83)分、(10.18±1.21)分,积极应对评分为(27.41±1.03)分,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的(22.96±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及GQOL-74总分分别为(89.14±2.25)分、(85.67±2.59)分、(87.79±1.25)分、(262.60±3.11)分,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的(80.34±1.36)分、(78.45±1.43)分、(82.34±1.08)分、(241.13±2.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综合干预组患者的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65%、4.65%、18.60%、18.60%,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23.26%、20.93%、39.53%、4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可改善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SAA患者的负性情绪,调节其应对方式,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优质护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父母供子女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5
8
作者 万鼎铭 石聪聪 +2 位作者 谢新生 孙玲 孙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53-1760,共8页
背景: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合适的供者及快速查找到合适的供者有助于提高移植的成功率。目的:比较父母供子女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2例恶性血液... 背景: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合适的供者及快速查找到合适的供者有助于提高移植的成功率。目的:比较父母供子女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父母为供者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父供子移植、父供女移植、母供子移植、母供女移植4组,对比4组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等。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均完全植入并获得造血重建,4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4组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年无病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父供子移植组、母供女移植组的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父供女移植组和母供子移植组;同时父供子移植组和母供女移植组的2年无病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高于父供女移植组和母供子移植组。可见父母供子女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可行的,供受者性别相同比供受者性别不同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 单倍型 性别 移植物抗宿主病 生存率 改良Bu Cy+ATG 恶性血液病 干细胞临床应用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53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新生 万鼎铭 +3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刘林湘 姜中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6,共4页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T)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T)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本研究观察了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于2003年7月~200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PBSCT治疗,中位年龄37岁。采用G-CSF或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患者接受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3.0×106/kg,异基因移植患者接受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6.2×106/kg;自体移植采用MAC预处理方案,异基因移植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MTX、环孢菌素A联合骁悉,1例1个点不合患者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天数在自体移植中分别为13天和19天,在异基因移植中分别为12天和15天;异基因移植中Ⅰ~Ⅲ度急性GVHD(aGVHD)的发生率为31.4%,慢性GVHD(cGVHD)的发生率为71.4%,复发率在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患者中分别为38.9%和5.7%,700天无病生存率在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患者中分别为57.9%和69.5%。结论:自体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很快地重建造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重建造血
下载PDF
83例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萌 董玉君 +2 位作者 邱志祥 刘微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3-839,共7页
目的:进一步总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比较83例单倍体移植和本移植中心同期73例同胞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移植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倍体移植组与全相合移植组在造血重建、发生移植... 目的:进一步总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比较83例单倍体移植和本移植中心同期73例同胞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移植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倍体移植组与全相合移植组在造血重建、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移植后复发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的疾病状态、移植后复发及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是影响移植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分别为3.1(95%CI,1.7-5.4),3.5(95%CI,2.0-6.2)和2.5(1.4-4.6)(P<0.05)。结论:应用现有的移植体系进行单倍体移植的疗效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相当,移植前的疾病状态及移植后是否出现重度急性GVHD对移植后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HLA单倍体与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7
11
作者 万鼎铭 邵运丽 +5 位作者 秦童 张素平 谢新生 孙玲 孙慧 边志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6076-6080,共5页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大了移植的应用范围,是无HLA相合供者患者的一种重要选择。目的:比较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大了移植的应用范围,是无HLA相合供者患者的一种重要选择。目的:比较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7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LA单倍体相合组26例、全相合组53例,对比两组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复发率、2年生存率等。结果与结论:78例受者获得完全、持久供者干细胞植入;1例受者在移植后28 d尚未植入,后因感染死亡。两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复发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倍体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全相合组(P<0.05);2年总生存率低于全相合组(P<0.05)。提示血缘HLA单倍体相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接近于全相合移植,在缺乏HLA相合供者的情况下,行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方案 单倍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232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玲 孙慧 姜中兴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交叉感染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素平 万鼎铭 +4 位作者 曹伟杰 邵运丽 金婷 张媛 石聪聪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感染时对病原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将135例入组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中微生物学确诊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感染时对病原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将135例入组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中微生物学确诊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除行常规血培养及感染灶分泌物培养等检查外,均在发热12 h内行血清PCT测定。PCT测定采用快速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疗效回顾性诊断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类型。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值较真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真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较G+菌感染组PCT值增高(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中,血清PCT值对预测细菌感染是一个快速可靠的指标。血清PCT值越高,细菌感染可能性越大,G-菌感染可能性更大。对于真菌感染、病毒感染诊断具有阴性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恶性血液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 感染
下载PDF
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仵菲斐 孙慧 +6 位作者 甘思林 马杰 刘延方 谢新生 孙玲 刘林湘 万鼎铭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伊曲康唑序贯治疗4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观察其有效率、退热率、肺部影像学表现及毒副反应。结果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伊曲康唑序贯治疗4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观察其有效率、退热率、肺部影像学表现及毒副反应。结果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率为61.7%,临床诊断、拟诊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64.3%、62.5%;其中发热患者35例,退热率77.1%;肺部CT表现阳性者43例,炎症较前吸收者占67.4%。毒副反应主要为低钾血症、肝损伤、黄疸、恶心、味觉异常、寒战。结论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作为抢先治疗和经验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真菌 感染 伊曲康唑
下载PDF
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53例(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新生 万鼎铭 +3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刘林湘 姜中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67-3170,共4页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目的:观察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目的:观察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对象:选择2003-07/2006-05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33例,女20例,平均37岁。35例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18例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非霍奇金病3例。33名供者与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2名1个位点不合,男20例,女13例,平均35岁。性别不相合者16例。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利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或化疗联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患者接受CD34+细胞中位数为3.0×10^6/kg,异基因移植患者接受CD34+细胞中位数为6.2×10^6/kg;自体移植采用MAC预处理方案,异基因移植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甲氨喋呤、环孢菌素A联合骁悉,1例1位点不合患者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②观察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1和血小板〉20×10^9L^-1恢复时间。③观察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④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复发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②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③随访结果。结果:纳入患者5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自体移植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1、血小板〉20×10^9L^-1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3和19d,在异基因移植患者中分别为12和15d。②异基因移植患者中Ⅰ-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31.4%,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71.4%。③术后患者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8.9%和5.7%。结论: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快建立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能力,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 血液病 恶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血液学异常临床特点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桂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9-361,共3页
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SLERH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探讨鉴别诊断的依据,采用SPSS/PC软件对92例SLERHD患者的血液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 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SLERH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探讨鉴别诊断的依据,采用SPSS/PC软件对92例SLERHD患者的血液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症状。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者67例(72.8%),以皮肤粘膜紫癜为主要表现者39例(42.4%),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17例(18.5%),白细胞减少56例(60.9%),血小板减少54例(58.7%),全血细胞减少者41例(44.6%)。骨髓有核细胞增生良好,其中活跃者57例(61.9%),明显活跃者35例(38.1%);粒/红(G/E)多数正常,>3者59例(64.1%),<3者33例(35.9%),17例溶血性贫血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G/E<1;巨核细胞增多者80例(86.9%),正常者11例(11.9%),<7个/片者1例(1.1%),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NAP)积分均为阴性。结论:虽然SLERH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症状,属于增生性贫血,Ret,G/E和骨髓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数增多或正常,NAP阴性,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无病态造血可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 血液学异常 SLE SLERHD 诊断 骨髓细胞学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延方 王树娟 +4 位作者 王冲 王伟琼 郝倩倩 孙慧 马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147-151,共5页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 B 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144例,其中接受两性霉素 B 联合伊曲康唑...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 B 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144例,其中接受两性霉素 B 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者44例,单用两性霉素 B 者40例,单用伊曲康唑者60例,观察并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两性霉素 B 组、伊曲康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和52%,联合组与两性霉素 B 组、伊曲康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04)。联合组、两性霉素 B 组的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伊曲康唑组(P=0.021、0.004),余不良反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性霉素 B 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优于两性霉素 B 或伊曲康唑单药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肺部侵袭性真菌病 伊曲康唑 联合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
下载PDF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中兴 孙玲 孙慧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0期72-73,共2页
目的评价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对照药物,对两种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患者共120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组和亚胺培... 目的评价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对照药物,对两种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患者共120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3%和8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3%和82.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谷景荣 李素娥 刘长凤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7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便秘 血液病 护理
下载PDF
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冲 陈绍倩 +6 位作者 刘延方 陈胜梅 林晓燕 孙慧 孙玲 刘少君 邹典斌 《中原医刊》 2006年第9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调查我院血液科血液病患者108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分析。结果85.2%(92/108)患者体温高于38℃,其中恶性血液...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调查我院血液科血液病患者108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分析。结果85.2%(92/108)患者体温高于38℃,其中恶性血液病85例(78.7%)。进行病原体培养者39例(36.1%),其中致病菌生长25株(64.1%),前三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假丝酵母菌(4株)。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共涉及9类31种。最常用的前5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哌拉西林(45例)、左氧氟沙星(38例)、头孢哌酮(36例)、亚胺培南(28例)、甲硝唑(25例)。91.7%(99/108)患者为2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50.9%(55/108)患者为3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结论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多数为中等度以上发热,进行病原菌检测的例数较少,抗菌药物多数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血液病 发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