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4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校本科大学生无偿献血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晓雯 蔡立柏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了解在校本科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体验和感受,旨在为高校献血知识教育的开展和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无偿献血规范化流程和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18名参与过无偿献血... 目的 了解在校本科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体验和感受,旨在为高校献血知识教育的开展和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无偿献血规范化流程和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18名参与过无偿献血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利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针对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缺乏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献血体验欠佳;多种因素影响再次献血意愿;期望更完善的献血制度。结论 高校要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并积极向大学生群体普及献血知识,在提高采血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应注重献血者的心理支持,进而提高在校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在校大学生 体验 献血意愿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牛雅丽 朱永乐 +1 位作者 郭彩娟 刘莹莹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5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医院-家庭一体...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KPS评分、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应用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伴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3
作者 孙艳红 张燕 张卫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61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服用...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61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服用抗抑郁药,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状态、术后疼痛状况、康复效果及足踝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对照组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踝关节肿胀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抑郁症
下载PDF
跌倒恐惧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的中介效应
4
作者 蔡立柏 梁郝 +5 位作者 刘延锦 魏苗 郭玉茹 李英 崔妙然 秦俊美 《护理学报》 2024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跌倒恐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简表、... 目的探讨跌倒恐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简表、疼痛灾难化量表以及简明国际跌倒效能量表对230例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总分为(24.70±7.46)分,跌倒恐惧总分为(16.35±5.27)分,疼痛灾难化总分为(29.26±9.64)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总分与跌倒恐惧总分呈正相关(r=0.670,P<0.001),与疼痛灾难化总分呈正相关(r=0.710,P<0.001),疼痛灾难化总分与跌倒恐惧总分呈正相关(r=0.652,P<0.001)。跌倒恐惧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占33.1%。结论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处于中等水平,跌倒恐惧及疼痛灾难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跌倒恐惧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关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及跌倒恐惧,降低其恐动症,以促进其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疼痛灾难化 跌倒恐惧 恐动症 骨科护理
下载PDF
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力学反应性信号通路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5
作者 马占华 严旭 +7 位作者 姜岩 曹争明 王永魁 李东哲 杨腾越 靳宜楷 付苏 张春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37-3941,共5页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力学刺激组(通过摇床施加流体剪切力学干预)、力学刺激+IFT88沉默组(力学刺激+使用siRNA沉默IFT88表达),干预24 h后,采用q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染色及形态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剪切力刺激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激活,提高磷酸化SMAD2/3蛋白表达。siRNA干扰初级纤毛生成后,这一力学反应效应明显减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面积改变比值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增高比例具有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了流体剪切力反应性的TGF-β1/BMP-2/SMAD信号通路激活,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2 初级纤毛 鞭毛转运系统 剪切力学刺激
下载PDF
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聚己内酯螺钉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
6
作者 任铖真 毕方刚 +3 位作者 王志远 王亚飞 李鹏举 田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左右侧随机植入含HA涂层(实验组)及不含HA涂层的(对照组)PCL螺钉,术后6、12周分别处死10只,取膝关节,制备股骨-前交叉韧带-胫骨复合物标本,通过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螺钉与骨组织界面的骨整合情况。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周围均有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并向螺钉孔隙内生长,但实验组新生骨小梁的量和深度均优于对照组。Micro-CT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界面骨隧道内新生骨逐渐增加,且实验组周围新生骨量多于对照组。与术后6周相比,两组术后12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密度均升高,骨小梁分离率降低;术后6、12周,实验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周实验组最大拉力峰值均高于对照组[(39.98±5.32)N vs(27.46±6.95)N,(62.64±8.76)N vs(50.15±6.48)N](P<0.05)。结论: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PCL螺钉的HA涂层能够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整合,提高界面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羟基磷灰石涂层 聚多巴胺仿生法 骨整合
下载PDF
颈椎中立位核磁共振检查对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及颈椎曲度的影响
7
作者 靳宜楷 马占华 +2 位作者 付苏 严旭 张春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60-4865,共6页
背景:颈椎中立位MRI被广泛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患者在重复进行颈椎MRI检查时,头颈部不可能保持完全相同的姿势,患者颈椎被床面限制于某一个特定位置,颈椎可能有矢状面内的微小伸屈运动,头部也可能发生一定的仰屈度变化。... 背景:颈椎中立位MRI被广泛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患者在重复进行颈椎MRI检查时,头颈部不可能保持完全相同的姿势,患者颈椎被床面限制于某一个特定位置,颈椎可能有矢状面内的微小伸屈运动,头部也可能发生一定的仰屈度变化。颈椎中立位状态下颈椎和头部的这种变化是否会影响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和颈椎曲度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人工智能辅助测量,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短期内2次颈椎中立位状态下MRI检查突出颈椎间盘体积、颈椎曲度测量的精准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保守治疗并在3个月内2次行颈椎MRI检查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者首次提出使用枕胸间距和枕胸角来评估颈椎中立位时头部仰屈度的变化,并参照首诊枕胸角的角度,将复诊患者分为枕胸角增大组和减小组。通过人工智能测量软件辅助或人工测量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C2-6 Cobb角及颈椎(C3-C7)曲率。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Cobb角、颈椎(C3-C7)曲率变化与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共有10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6个突出颈椎间盘,枕胸角增大组及枕胸角减小组分别有47例和57例患者;②头部仰屈指标:首诊和复诊时,枕胸间距、枕胸角均无显著差异;枕胸间距的变化量为0.035(3.23)mm,枕胸角变化量为-0.31(3.28)°,枕胸间距与枕胸角的变化量偏移范围较小,且无显著相关性;③颈椎曲度指标:首诊和复诊时,C2-6 Cobb角、C3-C7曲率无显著差异;枕胸角增大组和减小组C2-6 Cobb角、C3-C7曲率均无显著差异;④首诊和复诊时,突出颈椎间盘体积无显著差异;枕胸角增大组及减小组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均无显著差异;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变化量与C2-6 Cobb角、C3-C7曲率的变化量无显著相关性;⑤结果说明,颈椎中立位状态下,颈椎被(床板)限制于某一个特定位置有可以忽略不计的矢状面内微小伸屈运动,头部虽存在一定范围的仰屈度变化,颈椎中立位状态下颈椎与头部这些变化不影响突出颈椎间盘体积、C2-6 Cobb角及颈椎(C3-C7)曲率等参数测量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突出颈椎间盘 MRI 颈椎中立位 颈椎曲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8
作者 唐丽 李莉明 +2 位作者 蒋耀军 刘宏建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的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BMD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24例)、B组(骨量正常组,30例)。结果与B组相比,A组年龄、VFA、总胆固醇及立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的比值增高,立位的血浆肾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年龄(r=-0.521、P<0.05)、VFA(r=-0.373,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VFA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增多较非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BMD值降低(P<0.05)。结论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VFA增高可能是P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密度 内脏脂肪面积 定量CT
下载PDF
“影子”体验活动在骨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海莉 付明倜 +2 位作者 徐宏蕊 黄倩 徐慧萍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子”体验活动在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0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教学干预,试验组给予... 目的探讨“影子”体验活动在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0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教学干预,试验组给予“影子”体验活动,包括培训、示范和感知,跟随、体验和换位,分享、反思和内化,每周进行考核和反馈。教学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综合素质、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成绩。结果试验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得分为(7.68±0.84)分,对照组为(7.04±1.2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0.004)。试验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影子”体验活动用于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临床综合素质、理论及实践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临床实习 医院 骨科 体验
下载PDF
骨科手术时间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文迪 赵亮 +3 位作者 王玉强 马克 马俊豪 王利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时间与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Pub 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Springer电子期刊,查找关于骨科手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时间与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Pub 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Springer电子期刊,查找关于骨科手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文种限英文。检索词包括postoperative delirium、orthopedic surgery、risk factor。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e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研究,共1 396个标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手术时间越长,谵妄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入路胸腰椎肿瘤全椎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11
作者 陈从 郑艳 +1 位作者 田凤娟 张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于后入路胸腰椎肿瘤全椎体切除术患者的适宜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需行全椎体切除术治疗的胸腰椎巨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 目的探讨应用于后入路胸腰椎肿瘤全椎体切除术患者的适宜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需行全椎体切除术治疗的胸腰椎巨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2组,每组29例,并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69,P<0.001;t=7.850,P=0.001;t=2.195,P=0.032)。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10%)优于常规护理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56,P<0.001)。结论针对胸腰椎巨大肿瘤患者进行后入路全椎体切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脊柱肿瘤 后路全椎体切除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脊柱转移癌术后谵妄预防和管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艳君 郑艳 +2 位作者 闫丹 刘新霞 张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脊柱转移癌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和管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脊柱转移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 目的探讨在老年脊柱转移癌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和管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脊柱转移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谵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χ^(2)=5.809,P=0.031;t=5.809,P=0.001)。干预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t=18.564,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脊柱转移癌患者术后谵妄护理中,能够降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癌 老年患者 谵妄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亮 郑文迪 +3 位作者 王玉强 朱忠培 王利民 霍守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96年至2016年3月)、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Springer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查找脊柱手术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 目的探讨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96年至2016年3月)、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Springer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查找脊柱手术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文种限英文。检索词包括spinal surgery、deep venous thrombosis、venous thromboembolism、risk factor。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研究,共859 312例样本。最终统计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0.464%;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est of WMD=0:Z=6.23,P=0.000)、性别(Test of OR=1:Z=3.08,P=0.002)、手术时间(Test of WMD=0:Z=3.26,P=0.001)为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与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有相关性,高龄、男性为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与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脊柱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皇甫家铭 黄玉杰 +1 位作者 柳雨 田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 目的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依从率,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观察两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HSS各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伸膝肌群、屈膝肌群峰力矩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可有效提高老年THA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坐卧式康复训练 训练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肌力 并发症
下载PDF
骨科老年糖尿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鲍恒 王义生 +2 位作者 陈凤苞 孙保国 张毓洲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8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 对自 2 0 0 1年 7月~ 2 0 0 4年 5月骨科手术病人中的 31例并存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病人术前空腹血糖水平 :6 4~ 8 3mmol/L。...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 对自 2 0 0 1年 7月~ 2 0 0 4年 5月骨科手术病人中的 31例并存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病人术前空腹血糖水平 :6 4~ 8 3mmol/L。 31例病人中Ⅰ期愈合 2 9例 ,Ⅱ期愈合 2例。无血栓形成、低血糖、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围手术期严格要求控制血糖 ,及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手术期间 并发症 骨科
下载PDF
可降解镁合金作为骨科应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义生 王建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金属生物材料 骨科应用 镁合金 可降解 金属材料 生物相容性 断裂韧性 机械强度
下载PDF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娇丽 苏智慧 +1 位作者 韩梅 耿婷婷 《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中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骨科疼痛护理管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参阅学科文献和疼痛管理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多维度骨科疼痛评价体系。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 目的研究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中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骨科疼痛护理管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参阅学科文献和疼痛管理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多维度骨科疼痛评价体系。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入院手术患者436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疼痛对照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知晓、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后,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及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2.66%、89.45%、91.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10%、61.47%、66.97%(均P <0.01);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合格率为89.47%较方案实施前52.63%提升明显(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P <0.05);患者护理满意度95.87%较实施前满意度79.36%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满意度(9.135±0.3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031±0.415)分(均P <0.01)。结论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中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骨科疼痛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明显,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骨科 手术 疼痛 指标
下载PDF
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评估和处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水淼 孟赛克 +1 位作者 王利民 刘宏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评估及处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76例,将其中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合并其他...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评估及处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76例,将其中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合并其他系统并发症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部位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两组中颈椎手术、腰椎手术、四肢大关节手术、四肢小关节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术前正确地评估、合理地干预后,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老年骨科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骨科 心血管疾病 围手术期医护 老年人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技术联合PBL教学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时利军 高福强 +2 位作者 孙伟 王培旭 李智卓 《医学新知》 CAS 2021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有限元技术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42名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A、B、... 目的评价三维有限元技术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42名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A、B、C三组,对同一课程内容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A组为三维有限元技术联合PBL教学,B组为PBL教学,C组为传统教学,通过考试及自评式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A组学生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78.57%vs. 35.71%)、C组(78.57%vs. 21.43%),A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课程感兴趣度亦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有限元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改善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技术 PBL 教学 研究生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洪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手术是骨科患者常见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由于骨科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从而进一步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相关研究表明^([1]),给予骨科手术住院患者有效的护理... 手术是骨科患者常见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由于骨科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从而进一步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相关研究表明^([1]),给予骨科手术住院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但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及临床需求。预防性护理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护理模式,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2])。现阶段,预防性护理被逐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护理中,均取得满意效果^([3])。本研究对49例骨科手术住院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身体康复 临床需求 促进骨折愈合 预防为主 骨科患者 减少并发症 长期卧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