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永高 刘颖 +4 位作者 高剑波 滑少华 刘书婷 梁盼 郝培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6-569,575,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9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T资料,将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分为心脏畸形、心脏血管连接部及心脏周围血管畸形,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所...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9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T资料,将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分为心脏畸形、心脏血管连接部及心脏周围血管畸形,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组等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59例患者共198处病变,其中心脏畸形129处,CT诊断正确114处,漏诊15处,诊断准确率为88.37%(114/129);心脏血管连接部及心脏周围血管畸形69处,CT诊断正确67处,漏诊2处,诊断准确率为97.10%(67/69)。结论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解剖变异较大,尤其是心脏血管连接部及心脏周围血管畸形,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地评价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初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肝动脉解剖变异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苏蕾 杨学华 +2 位作者 高剑波 张永高 张智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CT血管成像(MSCTA)对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肝脏4期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动脉早期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结合原始横断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组(CPR)图像观察... 目的:评价64层CT血管成像(MSCTA)对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肝脏4期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动脉早期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结合原始横断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组(CPR)图像观察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28例患者显示有肝动脉解剖变异,6例为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9例替代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4例肝左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4例副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2例替代肝左动脉起自腹腔干,2例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有DSA对照的10例,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MSCTA可以准确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对肝脏病变的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60
3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单能量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晓雪 杨学华 +1 位作者 侯平 苏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定量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单能量图像质量。方法对31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获得低能量(100kV)、混合能量及各水平单能量图像。测量肺动脉CT值和噪声标准差(SD),计算SNR、CNR,获得SNR和CNR高峰时单能量范围,比较... 目的定量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单能量图像质量。方法对31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获得低能量(100kV)、混合能量及各水平单能量图像。测量肺动脉CT值和噪声标准差(SD),计算SNR、CNR,获得SNR和CNR高峰时单能量范围,比较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与低能量图像、混合能量图像间肺动脉CT值、SD、SNR及CNR的差异。结果 40~190单能量keV图像中,70~80keV单能量图像SNR和CNR较高,74keV图像中二者达峰值。比较70keV、80keV和74keV单能量图像与低能量及混合能量图像差异,70keV图像与低能量图像肺动脉CT值高于其他各图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能量图像SD值最高,其次为70keV图像,80keV图像SD值最低;各图像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4keV和80keV图像SNR值均高于低能量图像(P均<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中,70~80keV单能量图像质量与低能及混合能量图像相当,74keV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双能量 单能量
下载PDF
CT诊断鞍区垂体腺瘤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靳利敏 孙箫音 +4 位作者 李爽 陈媛 张培苗 刘沛 姜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CT诊断鞍区垂体腺瘤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囊变、坏死及增强方式等影像学特征,分析CT、MRI检查诊断垂体腺瘤... 目的分析CT诊断鞍区垂体腺瘤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囊变、坏死及增强方式等影像学特征,分析CT、MRI检查诊断垂体腺瘤的准确率。结果58例患者中微腺瘤16例,大腺瘤42例,病灶外观为圆形者30例,不规则形者14例,“花生”状者14例。CT平扫微腺瘤多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快速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早期可见低密度区,延迟扫描为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晰。大腺瘤CT呈等或稍高密度,多数均匀强化。MRI示垂体微腺瘤T;WI呈低信号,T;WI上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情况与CT大致相同。大腺瘤MRI平扫T;WI上呈略低或等信号,T;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均匀或不均匀。58例垂体腺瘤患者经CT诊断,共检出47例,诊断准确率为81.03%,误诊11例,后行MRI检查,正确诊断10例。结论垂体腺瘤的CT、MRI影像学征象典型,其中CT检查时间短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可作为垂体腺瘤临床首选检查手段,对于CT检查缺乏明显征象者可行MRI检查提高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垂体腺瘤 MRI
下载PDF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峰 陈学军 魏一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的病例资料,其中25例行全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检查;2例行全腹部CT平扫,根据黏液样腹水容积的不同,分组分析PMP的CT影像... 目的:分析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的病例资料,其中25例行全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检查;2例行全腹部CT平扫,根据黏液样腹水容积的不同,分组分析PMP的CT影像特征。结果:27例PM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密度黏液样腹水,左、右膈下间隙黏液样腹水容积无明显差异。22例出现肝、脾边缘的扇贝样压迹,23例出现腹膜或网膜污垢样改变,17例出现小肠向中心或一侧移位,5例出现钙化,16例出现纤维分隔。结论:CT检查可以较早发现PMP并显示其浸润范围,PMP黏液样腹水量较大时不容易发现原发病灶,需结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假性黏液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水
下载PDF
MS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艾红 岳松伟 +1 位作者 巴建 苗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MS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将结节性甲状腺肿、... 目的研究MS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将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MSCT征象进行对比,以病理结果为基础比较MSCT对两者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MS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在MSCT检查中病灶数目、有无混合状钙化、增强后边界情况、增强后结节实性密度、有无包膜、囊变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征象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多发、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病灶为主;乳头状甲状腺癌以单发、边界不清病灶为主。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在MSCT图像中表现各有不同,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MSCT对两者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结节性甲状腺肿 乳头状甲状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和Ki-67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光 王颖 +1 位作者 陈红丹 刘学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目的 对肾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和Ki-67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患者20例作为健康组;对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级肾癌患者与健... 目的 对肾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和Ki-67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患者20例作为健康组;对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级肾癌患者与健康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级肾癌患者中MVD、VEGE、Ki-67表达关系,以及其和MS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肾癌组中1级,2级患者BF、r BV、Pm、TTP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肾癌患者中BF、r BV、Pm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随肾癌级别上升逐渐上升(P<0.05),与MVD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Ki-67表达也随级别增加而高表达越多,为正相关(P<0.05);VEGF表达随级别增加而增加,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MVD、Ki-67与CT灌注BF、r BV、Pm参数呈正相关(P<0.05);VEGE与肾癌患者BF为正相关(P>0.05);TTP与VEGE、Ki-67、MVD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和Ki-67的表达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为肾癌患者治疗方案制定以及治疗效果监测等提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CT灌注参数 MVD VEGF KI-67
下载PDF
不同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鹏 刘春光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肋骨骨折患者,均接受CT检查,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肋骨拉伸三种后处理技术处理,对比三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和诊断耗时。结果通过手术或CT随访... 目的探讨不同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肋骨骨折患者,均接受CT检查,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肋骨拉伸三种后处理技术处理,对比三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和诊断耗时。结果通过手术或CT随访发现,90例肋骨骨折患者共421处骨折,VR、MPR、骨拉伸分别检测出342处、376处和408处。骨拉伸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术检出率明显高于VR、MPR后处理技术(P<0.05);骨拉伸技术诊断用时明显短于VR、MPR(P<0.05)。结论相较于MPR、VRCT后处理技术,骨拉伸后处理技术可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缩短诊断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后处理技术 骨拉伸 肋骨骨折 容积再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型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鹏 刘春光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12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MSCT检查。根据正侧位片以及CT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MSCT检查。根据正侧位片以及CT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结果MSCT检查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率(100%)高于X线片检查(93%)(P<0.05),MSCT与X线2种检查的Kappa值为0.715(P<0.05)。结论MSCT扫描及图像重建对于诊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率高、分型更为准确,无漏诊的情况出现,且对于隐匿性骨折与与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指导意义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桡骨骨折 X线 骨折
下载PDF
肝细胞癌SCT表现特征与PTEN关系的研究
11
作者 李新 牛智祥 +1 位作者 杨红莉 周志刚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7期29-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螺旋CT(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SCT表现特征:肿瘤的大小、包膜、癌栓、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螺旋CT(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SCT表现特征:肿瘤的大小、包膜、癌栓、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PTEN表达,分析评价SCT表现特征与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SCT图像中包膜是否完整、癌栓形成、强化类型与PTEN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和周围肝组织有无硬化与PTEN蛋白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SCT表现特征与PTEN的表达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肿瘤组织生物学特征,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肝肿瘤 PTEN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袁坦 张媛媛 +1 位作者 王艺梦 叶红丽 《内科》 2023年第1期33-36,51,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3例^(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 目的 观察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3例^(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强化饮食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能量消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FT_(4)、FT_(3)、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静息代谢率、静息代谢率/体质量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静息代谢率、静息代谢率/体质量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和能量消耗情况,减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尿病 ^(131)I 强化饮食干预 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 甲状腺功能 血糖 能量代谢
下载PDF
MRI不同成像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延召 徐红卫 +2 位作者 梁宏军 代博 杨学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MRI不同成像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I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价近期证实且资料齐全的IVST患者10例,并对CE-MRI和MRV成像方法在血栓部位、范围、窦腔闭塞、侧支静脉以及颅内静脉的整体形态显示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MRI不同成像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I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价近期证实且资料齐全的IVST患者10例,并对CE-MRI和MRV成像方法在血栓部位、范围、窦腔闭塞、侧支静脉以及颅内静脉的整体形态显示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血栓位于上矢状窦、横窦各4例,窦汇、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各1例。在血栓范围、窦腔闭塞方面,CE-MRI均优于MRV,侧支静脉、颅内静脉的整体显示MRV优于CE-MRI(P均<0.05),两种检查方法均准确显示血栓部位。结论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多种成像方法互为补充,相互印证,联合应用才能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静脉成像
下载PDF
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杰 杜可朴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4期595-596,共2页
放射影像技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和诊断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放射影像技术不但在设备上推陈出新,而且在精确度、清晰度上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项技术由于对人体损伤小,无创性,并且快捷、可以记录实时影像,因而在口腔医学领... 放射影像技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和诊断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放射影像技术不但在设备上推陈出新,而且在精确度、清晰度上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项技术由于对人体损伤小,无创性,并且快捷、可以记录实时影像,因而在口腔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引起了研究人员和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总结了当前放射影像技术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并具体例介绍了几种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应用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技术 口腔临床诊疗 口腔医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孙淼淼 马怡晖 +3 位作者 董雷刚 吴晶晶 陈奎生 张明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肺MALToma的认识,为该类肿瘤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肺原发性MALToma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多数...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肺MALToma的认识,为该类肿瘤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肺原发性MALToma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多数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多显示病变侧肺叶内大片状软组织高密度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α),不表达T细胞标记(CD43、CD3)及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结论肺原发性MALToma属于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瘤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鲍国峰 郑红伟 +1 位作者 徐敏涛 杨学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6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结果29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Ⅱ级20例、III级9例。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皮层下白质,以额叶最常见,可向皮层延伸而伴皮质增厚,形态上可呈不规则斑片状或类... 目的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结果29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Ⅱ级20例、III级9例。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皮层下白质,以额叶最常见,可向皮层延伸而伴皮质增厚,形态上可呈不规则斑片状或类圆形,信号上多呈稍长T1、T2信号,多伴囊变坏死,部分可呈囊实性或囊性病灶,且囊实性病灶的壁结节常位于皮层侧或囊性病灶常伴皮层侧囊壁增厚,可伴钙化、出血信号;瘤周多伴轻度水肿或无水肿,增强后多呈不均匀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结论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确诊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神经胶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肠道成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高剑波 郭华 +1 位作者 耿尚文 张永高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 探讨口服2.5%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肠道成像(MSCTE)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40例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疾病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法与改良法CT小肠MSCTE,对比2种方法观察6段小肠(1段为十二指肠,2段为空肠近段,3段... 目的 探讨口服2.5%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肠道成像(MSCTE)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40例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疾病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法与改良法CT小肠MSCTE,对比2种方法观察6段小肠(1段为十二指肠,2段为空肠近段,3段为空肠远段,4、5、6段为回肠)的管腔扩张度及管壁厚度.20例临床怀疑胃肠道疾病患者行全胃肠CT成像检查.对胃肠道管腔扩张度评分及管壁厚度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胃、回肠及各组大肠肠壁厚度分别为(2.56±0.52)、(1.41±0.15)、(1.46±0.13)、(1.91±0.25)、(1.97±0.26)、(2.01±0.19)、(2.04±0.24)和(2.05±0.18)mm.改良法MSCTE对2、3段(空肠近段和远段)小肠肠壁、肠腔及黏膜皱襞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法(P值均<0.05),2种方法对1、4、5、6组(十二指肠和回肠)小肠肠壁、肠腔及黏膜皱襞的显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胃肠CT成像对十二指肠及空肠充盈稍差,胃、回肠及大肠均充分充盈,胃肠道管腔、管壁及黏膜皱襞显示清晰.结论 改良法小肠MSCTE对空肠充盈效果更好,全胃肠CT成像能一次性使胃、小肠及大肠均较好的充盈,拓展了MSCTE的诊断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大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胸部扫描最佳噪声指数及适应迭代重建权重的选择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肖慧娟 侯平 +4 位作者 刘杰 高剑波 谭红娜 梁盼 蒲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3041-304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指数(BMI)低剂量CT胸部扫描最佳噪声指数(NI)与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权重组合的选择.方法 收集自2014年5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行胸部CT平扫的健康体检者200名,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NI15结合30% ...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指数(BMI)低剂量CT胸部扫描最佳噪声指数(NI)与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权重组合的选择.方法 收集自2014年5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行胸部CT平扫的健康体检者200名,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NI15结合30% ASIR)和三个低剂量组(B组NI25结合40% ASIR、C组NI30结合50% ASIR、D组NI35结合60% ASIR),每组50名;BMI(kg/m2)分为三组:BMI< 18.5组、18.5≤BMI≤25组和BMI> 25组.基于BMI比较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各组主观评分.SNR、CNR、CTDIvol、DLP及ED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医师对图像一致性检验用Kappa分析.结果 SNR、CTDIvol、DLP及ED随着噪声指数的升高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88.BMI< 18.5 kg/m2时四组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18.5 kg/m2≤BMI≤25 kg/m2组在ABC组中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BMI> 25 kg/m2组在AB组中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 当BMI< 18.5 kg/m2时,选择NI35结合60% ASIR;18.5 kg/m2≤BMI≤25 kg/m2时,选择NI30结合50% ASIR;BMI> 25 kg/m2时,选择NI25结合40%ASIR为最佳参数组合既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又可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重建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慧娟 谭红娜 +5 位作者 梁盼 高剑波 刘杰 侯平 王素雅 王博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能谱CT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低剂量能谱CT对56例患者肺结节进行双期扫描,所有肺结节均经病理证实。利用附带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双期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 目的探讨低剂量能谱CT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低剂量能谱CT对56例患者肺结节进行双期扫描,所有肺结节均经病理证实。利用附带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双期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基值、水基值,并计算两期病灶相对于主动脉的标准化碘浓度值、标准化水浓度、两期标准化碘含量之差及标准化水含量之差;并计算双期能谱曲线斜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肺结节之间两期碘基值、水基值、标准化碘水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结果入组患者肺结节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20例。恶性结节的两期碘基值、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之差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0,2.236,4.501,2.030,3.457,P<0.05);两期水基值、标准化水浓度及标准化水浓度之差良恶性结节间无统计学差异(t=0.688,0.412,0.179,0.546,0.828,P>0.05)。恶性结节双期斜率分别为2.371±0.841、2.525±0.838,良性结节双期斜率分别为1.489±0.598、1.662±0.5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8,4.196,P<0.05)。结论低剂量能谱CT两期碘基值、标准化碘含量、标准化碘含量之差及能谱曲线斜率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价值
20
作者 郑功远 周志刚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大肠癌的患者24例行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以手术病理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对大肠癌术前定位及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20例患者充液良好...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大肠癌的患者24例行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以手术病理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对大肠癌术前定位及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20例患者充液良好,病变及肠周情况显示良好,4例患者因肠腔严重狭窄,仅灌入少量水,病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率为100%。共19例行大肠癌切除术,T、N分期准确率为89.5%和83.3%。结论 64层螺旋CT低张水灌肠扫描能对大肠癌提供更加准确的术前定位及TNM分期信息,可以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肠癌 低张水灌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