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海燕 冯若 +4 位作者 范秋萍 张亚玲 贾育红 赵玉芳 陈冬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从河南省艾滋病医疗救治重点县中随机抽取一县,对该县的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进行"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管理状况"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该县374名医务人员进行"消...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从河南省艾滋病医疗救治重点县中随机抽取一县,对该县的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进行"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管理状况"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该县374名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村卫生室采集部位主要包括治疗室治疗台及治疗车台面、皮肤消毒液碘伏、酒精及消毒液容器、敷料缸等。乡卫生院采集部位主要包括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人流室、产房、皮肤消毒液、无菌包、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等。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制订的综合考评标准,对调查村、乡从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医务人员防护、重点部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结果:将"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表项目归类合并为4个领域,即消毒灭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视程度、个人防护、消毒灭菌操作和医疗废物处理,该县4个领域的得分分别为(53.25±2.81),(47.72±2.53),(41.54±1.95)和(20.19±1.08),4个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9,P<0.05)。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管理状况"调查表各项目进行评分,满分50分,村卫生室得分(21.00±1.02)分,乡卫生院得分(37.00±1.35)分,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15,P<0.05)。村卫生室碘伏、酒精消毒合格率为100%。乡卫生院皮肤消毒液(碘伏、酒精)、无菌包消毒合格率达到100%。其余部位采样检测结果不理想。村卫生室综合考评得分率70%~90%,乡卫生院得分率50%~60%。结论:重视基层医院感染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下载PDF
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睿 靳晓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045-4048,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某医院ICU 2012-2013年入住时间>48h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方式采取统一填写调查表和床旁查阅资料相结合;对搜... 目的了解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某医院ICU 2012-2013年入住时间>48h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方式采取统一填写调查表和床旁查阅资料相结合;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共监测患者1301例,发生医院感染37例,40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84%,千日感染率为8.461‰,千日例次感染率9.147‰;共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菌41株,其中,检出数最高的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10株占24.3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株占21.95%;医院感染发生部位集中在下呼吸道,占46.34%,其次为菌血症,占36.59%,泌尿道感染最少,占2.44%;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检出病原菌13株,其中,检出数最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5株占38.4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5.3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均为6例,感染率分别为1.661‰、1.58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0.229‰;病情等级、使用呼吸机、住院天数是ICU入住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天数、定期评估呼吸机使用的必要性,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表面清洁消毒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睿 许斯 +1 位作者 张艳 万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26-3028,共3页
目的某三级甲等医院针对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表面进行环境清洁干预研究,评价干预措施有效性,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员培训、制度改善、监督和反馈、调整清洁消毒方式等措施进行干预,以三磷酸腺苷(ATP)计数... 目的某三级甲等医院针对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表面进行环境清洁干预研究,评价干预措施有效性,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员培训、制度改善、监督和反馈、调整清洁消毒方式等措施进行干预,以三磷酸腺苷(ATP)计数和细菌菌落总数评价干预前后ICU高频接触表面环境清洁度,对比干预前后及不同时间点清洁度指标,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清洁前高频接触表面ATP和菌落计数合格率分别为50.00%和61.67%;干预期1和干预期2清洁前和清洁后2h的ATP和菌落计数合格率均高于基线期(P<0.05),干预期2清洁后4h高频接触表面ATP合格率高于基线期和干预期1(P<0.05),其菌落计数合格率高于基线期(P<0.05),但与干预期1无差异。结论环境清洁干预手段对提高环境物表清洁效果作用较好,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能够有效提高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有机负载去除率和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接触表面 干预 抹布+含氯消毒液 消毒湿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