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培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黄珂 石守森 +1 位作者 苏颉 张艳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伴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沉浸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医学教育模式,因其模式新颖且易于被住培医师接受,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医学教育学者的重视。沉浸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 伴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沉浸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医学教育模式,因其模式新颖且易于被住培医师接受,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医学教育学者的重视。沉浸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文章结合目前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培教育中应用要点进行探讨,探索符合内分泌科住培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调整与优化流程,激发住培医师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 内分泌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2
作者 石守森 黄珂 +3 位作者 胡怡娜 王思远 许震 李朝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的生活质量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或人工肛门重建的患者79例进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的生活质量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或人工肛门重建的患者79例进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和癌症特异性生活量表(QLQ-CR38)问卷调查。其中51例行结肠腹壁造瘘术(DC组),28例行人工肛门重建(PC组)。结果:根据QLQ-C30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社会功能方面PC组优于DC组(P<0.05);在疲劳程度方面PC组患者的得分为29.36分,远低于DC组(39.65分,P<0.05)。在腹泻、经济问题方面PC组的得分高于DC组,而在其他的功能、症状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LQ-CR38的相关领域内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两种术式术后生活质量做对比,在总的生活质量方面相近,对于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手术后究竟是结肠腹壁造瘘有优势,还是人工肛门重建有优势,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结肠腹壁造瘘术 会阴造瘘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综合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
3
作者 张伊辉 李黎 李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5期141-142,共2页
目的了解该院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15年1—11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按照低血糖发生科室、时段频次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381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总血糖监测次数为124653次,其中... 目的了解该院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15年1—11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按照低血糖发生科室、时段频次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381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总血糖监测次数为124653次,其中915人有低血糖发生,占总人数的24%共发生低血糖次数为598次,占所有监测血糖次数的0.47‰低血糖高发发病时段分别为早餐前、中餐前、睡前依次为1.12‰、1.56‰、1.43‰。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发生低血糖的比例高,需要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血糖监测
下载PDF
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伊辉 李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汉化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DFSQ-UMA),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跨文化翻译原则对DFSQUMA进行汉化和专家咨询,形成中文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9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DFSQ-UMA保留原问卷的16个条目... 目的汉化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DFSQ-UMA),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跨文化翻译原则对DFSQUMA进行汉化和专家咨询,形成中文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9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DFSQ-UMA保留原问卷的16个条目,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0.833~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0.93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特征根大于1.0的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8.8%;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系数为0.832。结论中文版DFSQ-UMA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自我护理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miRNA150-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5
作者 李璇 赵雯钰 +3 位作者 郭毅婷 贺亮 李军红 张艳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8期2560-2565,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150-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PTC与良性甲状腺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BTN)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的43例PTC患者和1... 目的探讨miRNA150-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PTC与良性甲状腺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BTN)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的43例PTC患者和19例BTN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PTC组织、癌旁组织及BTN组织中miRNA150-5p的表达水平,并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RNA-Seq数据库中进行验证。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C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NA150-5p对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PTC组织中miRNA150-5p的表达量低于配对癌旁组织和BTN组织(均P<0.05)。PTC组患者年龄低于BTN组(P<0.05);PTC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高于BTN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NA150-5p表达量越高,发生PTC的风险越小(OR=0.980,P<0.05)。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灵敏度为67.44%,特异度为89.47%,准确度为74.19%。结论miRNA150-5p在PTC组织中显著低表达,对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诊断PT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miRNA150-5p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ABI与2型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黄珂 石守森 张艳芳 《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的相关性以及T2DM微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36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T2DM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微血管病变组和无T2DM微...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的相关性以及T2DM微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36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T2DM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微血管病变组和无T2DM微血管病变组,并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等,通过统计学分析ABI与T2DM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结果与无T2DM微血管病变组相比,T2DM微血管病变组年龄更高,病程更长,吸烟、高血压病比例更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更高,ABI水平更低。组间年龄,DM病程、吸烟史、高血压病、HbA1c、Cr、baPWV、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放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果显示:T2DM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DM)病程,HbA1c,Cr,降低的ABI风险增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ABI可能是T2DM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7
7
作者 赵富利 亓民 刘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糖水平、微炎症水平及脂质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BMI、FBG、Hb 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ASAA、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体质指数及血糖水平,优化全身炎症状态及脂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伴肥胖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下载PDF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朱韶峰 刘辉 +1 位作者 杨轶萍 苏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痛性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治疗组(8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α-硫辛酸450 mg,每日一次,共4... 目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痛性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治疗组(8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α-硫辛酸450 mg,每日一次,共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妥乐平7.2 NU,每日一次,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痛性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Α-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韶峰 王晓飞 +3 位作者 王芸 杨肖红 刘辉 李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控血糖、全身营养支持、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至伤口愈合...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控血糖、全身营养支持、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至伤口愈合。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无渗出及感染,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9.6d,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VSD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可改善其局部血运,减轻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
下载PDF
调脂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韶峰 苏颉 +2 位作者 刘辉 杨肖红 宁金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52-53,共2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0%~90%,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单独或合并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缺血、缺氧、异常高...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0%~90%,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单独或合并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缺血、缺氧、异常高血糖一山梨醇旁路活性、糖基化终产物的增多和过多氧自由基造成的生物膜损伤等。随着对于该病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质代谢异常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降糖、营养神经基础上,调脂治疗对DN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脂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副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海燕 《海峡药学》 2015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比较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硫咪唑治疗组(MMI组)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组(PTU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安全性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目的比较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硫咪唑治疗组(MMI组)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组(PTU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安全性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甲巯咪唑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皮疹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丙硫氧嘧啶组(P<0.05);甲巯咪唑组引起的ALT、AST、TBIL、和DBIL异常发生率均低于丙硫氧嘧啶组,甲巯咪唑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丙硫氧嘧啶组(P<0.05)。结论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甲巯咪唑易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及皮疹等,而丙硫氧嘧啶易引发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副反应
下载PDF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伊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6X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分别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身心健康情况进行对...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分别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身心健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身体情况评分为(70.16±6.4)分,平均心理情况评分为(71.42±4.6)分,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身体情况评分为(88.23±5.1)分,平均心理情况评分为(92.67±3.7)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身心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进行改善,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的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小组 临床护理 作用
下载PDF
舒洛地特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宏巧 赵巧飞 +1 位作者 焦月江 王彩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7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行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平均24 h尿蛋白量为(1.26±0.45)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0.54)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瑞格列奈 糖尿病肾病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腰高比与超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珂 石守森 张艳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9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探讨腰高比(WHtR)与超重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620例超重T2DM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是否合并DR分为单纯超重T2DM组和超... 目的探讨腰高比(WHtR)与超重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620例超重T2DM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是否合并DR分为单纯超重T2DM组和超重T2DM合并DR组,并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等,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通过统计学分析WHtR与超重DR的相关性。结果单纯超重T2DM组男282例,女137例,共419例,占总例数67.6%;超重T2DM合并DR组男104例,女97例,共201例,占总例数32.4%。与单纯超重T2DM组相比,超重T2DM合并DR组男性比例更高(P<0.001),相对更高的身高(P=0.001)、体质量指数(P=0.023),更大的腰围(P=0.001)、臀围(P=0.011)、WHtR(P<0.001),糖尿病病程相对更长(P<0.001),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P<0.001),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更高(P<0.001)。将单因素中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提示:性别[比值比(OR):0.566,95%置信区间(CI):0.331~0.969,P=0.038)、身高(OR:0.933,95%CI:0.913~0.952,P<0.001)、腰围(OR:1.163,95%CI:1.083~1.249,P<0.001)、WHtR(OR:1.074,95%CI:1.063~1.857,P=0.007)、糖尿病病程(OR:1.056;95%CI:1.027~1.087,P<0.001)、糖化血红蛋白(OR:1.560,95%CI:1.391~1.749,P<0.001)、高血压病(OR:1.478,95%CI:1.323~1.707,P<0.001)可能是超重D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WHtR与超重DR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高比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超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方案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行性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孝云 《临床研究》 2020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α-硫酸锌方案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运用。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于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药物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所有患者给予糖尿...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α-硫酸锌方案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运用。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于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药物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所有患者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方案治疗。对比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变化状况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方案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可快速修复其受损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Α-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珂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3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114例)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3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114例)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268例),采取患者空腹血与静脉血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中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P<0.05;同时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证明,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对2性糖尿病患者干预期间,针对异常同型半胱氨酸指标都需要考虑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可能,并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手段,这样才能缓解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证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素结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RA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丽娜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结合甲巯咪唑对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R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Graves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丙硫氧嘧啶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结合甲巯咪唑对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R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Graves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丙硫氧嘧啶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左旋甲状腺素结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用药前后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A-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指标、A-TPO、TRAb的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经两组药物治疗24周后观察组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指标、A-TPO、TRA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分别与同组药物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68%,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结合甲巯咪唑能有效的提高Graves病的治疗效果,提高血清TRAb的水平,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甲状腺素 甲巯咪唑 GRAVES病 血清TRAB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颉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DN(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DN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例),参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DN(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DN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例),参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38%)显著比参照组(76.92%)高,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各项均显著比参照组低,实验组治疗后CysC、Scr水平均显著比参照组低,Ccr水平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DN患者采纳前列腺素E1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患者肾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黄珂 石守森 张艳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符合条件的9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有无DPN分为DPN组和无DPN组,并收集...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符合条件的9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有无DPN分为DPN组和无DPN组,并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通过统计学分析D-D与DPN相关性。结果无DPN组男367例,女253例,年龄(53.49±12.40)岁;DPN组男194例,女123例,年龄(58.02±10.88)岁。与无DPN组相比,DPN组更高龄(P=0.001),病程更长(P<0.001),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P=0.012)、肌酐(Cr)(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24)、D-二聚体(D-D)(P<0.001),以及更高比例的高血压(P=0.013)。将单因素中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发现:DPN与年龄[比值比(OR):1.021,95%置信区间(CI):1.006~1.035,P=0.004]、DM病程(OR:1.029,95%CI:1.006~1.053,P=0.013)、HbA1c(OR:1.155,95%CI:1.063~1.256,P=0.001)、Cr(OR:1.009,95%CI:1.001~1.016,P=0.025)、LDL-C(OR:1.221,95%CI:1.049~1.422,P=0.010)、D-D(OR:1.001,95%CI:1.000~1.002,P=0.004)有关。结论D-D可能是DP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基因筛查及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黄珂 石守森 张艳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1期3050-3054,共5页
目的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基因突变检出率,并探讨MODY相关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6年8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发病年龄<40岁的糖... 目的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基因突变检出率,并探讨MODY相关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6年8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发病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121例,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指标等,进行基因筛查。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纳入的早发糖尿病患者共有121例,有1型糖尿病(T1DM)31例(25.6%),有2型糖尿病(T2DM)78例(64.5%),临床分型不确定者有12例(9.9%),对该12例患者行MODY基因检测发现7例(5.8%)携带MODY突变:肝细胞核因子1A(HNF1A)3例、葡萄糖激酶(GCK)2例、肝细胞核因子4A(HNF4A)1例、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1例。与T1DM相比,携带MODY突变者具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χ^(2)=13.444,P<0.05),相对较高的餐后1 h、餐后2 h C肽水平、胰岛相关抗体阴性的特点(t=29.410、5.039,χ^(2)=38.000,均P<0.05)。与T2DM相比,携带MODY突变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体质量指数(BMI)相对较低,糖尿病病程相对较短,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t=1.082、0.120、4.752,χ^(2)=4.575,均P<0.05),餐后1 h血糖相对较高的特点(t=0.970,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相对早发、胰岛相关抗体阴性、糖尿病家族史、相对较高的血糖及C肽水平者应及时进行MODY相关基因筛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尽早予以精准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基因检测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