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广瑞
王威
陈旭
《癌症进展》
2025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引流管拔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能促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
质控干预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最佳时机分析
2
作者
张俊
赵一璞
+2 位作者
邹其云
李印
刘桢桢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29-3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对非治愈性内镜切除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追加外科手术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影响,以明确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2月237例初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早癌和癌...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对非治愈性内镜切除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追加外科手术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影响,以明确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2月237例初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早癌和癌前病变接受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42例(17.72%,34例非治愈性切除和8例治愈性切除)连续随访的AEGJ患者在内镜术后追加了外科手术。根据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3组,早期组18例(4周≤N<8周)、中期组13例(8周≤N<12周)和晚期组11例(N≥12周)。随访时间为(47.21±13.23)个月。结果3组患者ESD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病历资料(如: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晚期组3年无复发生存期(RFS)低于早期组(70.00%和8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后3年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干预(4~8周内追加外科手术),在不影响AEGJ手术安全性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外科手术
时间间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广瑞
王威
陈旭
机构
郑州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内镜中心
出处
《癌症进展》
2025年第6期698-70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引流管拔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能促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
质控干预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Keywords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model
quality control intervention
stress response
inflammatory factor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最佳时机分析
2
作者
张俊
赵一璞
邹其云
李印
刘桢桢
机构
郑州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内镜中心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29-36,共8页
基金
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No:2019FY101100)。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对非治愈性内镜切除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追加外科手术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影响,以明确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2月237例初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早癌和癌前病变接受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42例(17.72%,34例非治愈性切除和8例治愈性切除)连续随访的AEGJ患者在内镜术后追加了外科手术。根据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3组,早期组18例(4周≤N<8周)、中期组13例(8周≤N<12周)和晚期组11例(N≥12周)。随访时间为(47.21±13.23)个月。结果3组患者ESD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病历资料(如: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晚期组3年无复发生存期(RFS)低于早期组(70.00%和8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后3年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干预(4~8周内追加外科手术),在不影响AEGJ手术安全性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外科手术
时间间隔
Keywords
adenocarcinoma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surgery
time interval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广瑞
王威
陈旭
《癌症进展》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最佳时机分析
张俊
赵一璞
邹其云
李印
刘桢桢
《中国内镜杂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