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向评分匹配法探讨预后营养指数与胃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郅重阳 彭良群 +3 位作者 张占东 李宁 刘洪兴 花亚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5-249,254,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胃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行NAC且接受胃癌根治术的2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PNI组157例,PNI正常组121例。...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胃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行NAC且接受胃癌根治术的2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PNI组157例,PNI正常组121例。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消除2组间混杂因素,获得基线资料平衡的2组患者,利用多因素分析匹配前后影响获得pCR的危险因素。结果匹配前,PNI (OR:3.026;95%CI:1.261,7.260;P=0.013)、分化类型(OR:0.470;95%CI:0.270,0.819;P=0.008)、肿瘤部位(OR:0.341;95%CI:0.164,0.708;P=0.004)是影响NAC后获得p CR的独立危险因素。1∶1匹配后,PNI正常组和低PNI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衡(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PNI (OR,2.728;95%CI:1.130,6.587;P=0.026)是影响p 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PNI的胃癌患者行NAC,获得pCR可能性比PNI正常患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胃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倾向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带蒂巨大脂肪瘤致肠套叠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晓勇 王刚成 +3 位作者 刘英俊 程勇 王有财 化朋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1-774,共4页
肠脂肪瘤是肠道罕见的非上皮源性间叶组织肿瘤之一,多数位于结直肠,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仅在手术或者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1-6],瘤体较大者可能合并肠梗阻、穿孔、出血等急腹症症状,术前难以明确诊断。
关键词 肠脂肪瘤 肠套叠 内镜治疗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上部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飞 张永磊 +8 位作者 彭良群 柴军辉 张占东 张斌 陈小兵 马奇 姬社青 花亚伟 罗素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新辅助化疗(NAC)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NAC后行胃癌根治术并D2淋巴清扫的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手术者76例,行...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新辅助化疗(NAC)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NAC后行胃癌根治术并D2淋巴清扫的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手术者76例,行开腹手术者117例;患者均采用SOX或XELOX方案进行NAC。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进行1∶1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PSM后,共138例纳入本研究,腹腔镜和开腹组各69例。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快(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 a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8.6%、67.1%,3 a总生存率分别为75.8%和77.6%,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上部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倾向评分匹配 腹腔镜
下载PDF
直线切割吻合器在横结肠双腔造口还纳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养辉 韩广森 +3 位作者 赵玉洲 顾焱晖 李剑 马鹏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2637-2642,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行腹膜外还纳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横结肠双腔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横结肠双腔造口还纳的7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行腹膜外还纳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横结肠双腔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横结肠双腔造口还纳的7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死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行造口还纳患者中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总体并发症者发生率上,两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吻合口瘘/狭窄上,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的横结肠双腔造口还纳手术方式中,当行腹膜外手工吻合还纳吻合口不满意时,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还纳可作为一种备选方案,避免了进入腹腔操作行还纳手术,减少了对手术对腹腔情况的干扰,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手术 预防性造口 造口还纳 直线切割吻合器
下载PDF
辅助化疗可提高清扫出不足15枚淋巴结T2N0胃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倾向评分匹配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信方 彭良群 +4 位作者 郅重阳 杨巍 张占东 刘洪兴 花亚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探讨R0切除术后(切缘无癌细胞)临床病理证实为T2N0胃腺癌患者行辅助化疗是否获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R0切除术后临床病理证实为T2N0胃腺癌的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辅助化疗对生存... 目的探讨R0切除术后(切缘无癌细胞)临床病理证实为T2N0胃腺癌患者行辅助化疗是否获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R0切除术后临床病理证实为T2N0胃腺癌的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辅助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以清扫出淋巴结的数量对数据进行分组,分为A组(清扫出<15枚淋巴结组)和B组(清扫出≥15枚淋巴结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两组间基本资料不均衡的变量并获得匹配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行PSM后,共15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随访60个月。PSM后,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2%,未行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通过淋巴结分组进行亚组分析,在A组患者中,行辅助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76.5%)比未行辅助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42.9%)有更高的5年生存率(P=0.003);在B组患者中,行辅助化疗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在A组患者中,辅助化疗预示生存率的提高(HR=0.71;95%CI 0.50~0.99)。然而,在B组患者中,辅助化疗不是生存的预测因子。因此,辅助化疗仅在检出淋巴结不足15枚的患者中表现生存获益。结论充分的淋巴结清扫和病理分期对于指导早期胃癌患者的最佳治疗至关重要。辅助化疗对于R0切除术后清扫出不足15枚淋巴结的T2N0胃腺癌患者可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T2N0 辅助化疗 淋巴结清扫 倾向评分匹配
下载PDF
术前放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全伟 姬社青 +4 位作者 陈小兵 张斌 马飞 马奇 花亚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收治的12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其中放疗组45例,对照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分期、手术方式、肿瘤部位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随访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情况...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收治的12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其中放疗组45例,对照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分期、手术方式、肿瘤部位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随访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情况。应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式、肿瘤部位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术中出血量(180 ml)大于对照组(12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 T3患者中,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 T4患者中,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会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但对术前分期为T4的患者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腹腔镜 排尿障碍 性功能障碍
下载PDF
自体组织预防盆腔多脏器联合切除术后出现直肠阴道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影 阎庆辉 +8 位作者 王刚成 汪涛 高重庆 李凌娟 丁亮亮 张志 王聪 张燕 齐作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在预防盆腔肿瘤联合子宫、直肠等多脏器切除(保肛)术后出现直肠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3例盆腔多脏器联...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在预防盆腔肿瘤联合子宫、直肠等多脏器切除(保肛)术后出现直肠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3例盆腔多脏器联合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组织(包括:带蒂的大网膜、结肠肠系膜、腹直肌)预防直肠阴道瘘作为自体组织预防组;32例未采用自体组织预防直肠阴道瘘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肿瘤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直肠阴道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体组织预防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88,P<0.001);自体组织预防组出现直肠阴道瘘3例,对照组出现直肠阴道瘘10例(χ2=9.579,P=0.002)。结论自体组织对直肠吻合口及阴道残端进行保护性预防修复重建能有效降低盆腔肿瘤联合子宫、直肠等盆腔多脏器切除后直肠阴道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多脏器切除 直肠阴道瘘 大网膜 腹直肌 肠系膜
原文传递
趋化型肿瘤细胞疫苗B16-MCP-1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效果研究
8
作者 郭丽丽 李鹏杰 +1 位作者 刘林嶓 王刚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1期80-83,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研究该疫苗在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45只裸鼠随机分三组,每组15只:第一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Na Cl组),第二组为空载体p EGFP-N1转染细胞对照组(野生型B16疫苗组),第... 目的构建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研究该疫苗在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45只裸鼠随机分三组,每组15只:第一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Na Cl组),第二组为空载体p EGFP-N1转染细胞对照组(野生型B16疫苗组),第三组为趋化型肿瘤疫苗B16-MCP-1治疗组(趋化型B16-MCP-1疫苗组)。通过胸腺T淋巴细胞移植重建裸鼠部分免疫功能,观察荷瘤小鼠的一般情况、肿瘤大小、生存时间,分离并测定小鼠脾脏细胞中CTL的杀伤活性。结果趋化型肿瘤细胞疫苗B16-MCP-1组裸鼠生存状态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及野生型B16疫苗组(第一组和第二组裸鼠出现明显消瘦、目光呆滞、活动减弱等恶病质现象,第三组裸鼠生存状态明显好于前两组裸鼠);2周后第三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第一组及第二组(P<0.05);第三组裸鼠至35 d开始出现死亡,至观察结束(80 d)仍有4只裸鼠存活,与第一、二组比较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第三组淋巴细胞出现明显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与第一组及第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趋化型疫苗对裸鼠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免疫效果,能减轻荷瘤裸鼠的症状,延长裸鼠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瘤裸鼠 CTL杀伤功能
原文传递
小鼠恶性黑色素瘤MCP-1趋化型肿瘤疫苗的研究
9
作者 郭丽丽 刘林嶓 王刚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构建MCP-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从而构建含有趋化因子MCP-1的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疫苗,研究该疫苗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通过对目的基因的提取来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1-MCP-1并转染裸鼠恶性黑... 目的构建MCP-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从而构建含有趋化因子MCP-1的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疫苗,研究该疫苗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通过对目的基因的提取来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1-MCP-1并转染裸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B16,观察其对单个核细胞体外趋化的活性。结果趋化型肿瘤细胞疫苗B16-MCP-1组细胞侵袭数目明显高于空白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及野生型B16疫苗组,而野生型B16疫苗组趋化的单个核细胞数目与阴性对照组相似。结论成功构建MCP-1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MCP-1及小鼠趋化型肿瘤疫苗B16-MCP-1,该疫苗在体外具有趋化小鼠单个核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疫苗 单核趋化因子蛋白-1 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 趋化活性
原文传递
右下腹膜后逆行入路行右上腹巨大肿瘤切除技巧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刚成 刘林嶓 +1 位作者 韩广森 任莹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8-908,共1页
右上腹巨大肿瘤膨胀浸润性生长.容易侵及压迫十二指肠、胰腺和右半结肠及区域血管.按传统程序探查及切除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利用右下腹逆行腹膜后入路顺利切除有上腹巨大肿瘤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切除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膜后入路 右上腹 肿瘤切除 巨大肿瘤 浸润性生长 十二指肠 右半结肠 右下腹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顾焱晖 韩广森 +5 位作者 张世甲 赵玉洲 李剑 马鹏飞 曹养辉 霍明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随访结果:获得随访例数...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随访结果:获得随访例数、随访时间、UC-CRC发病例数、发病年龄、UC-CRC病理学类型。(2)影响UC-CRC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病变范围、吸烟史、结直肠癌家族史、贫血、低蛋白血症、体质量下降、肠外表现、结肠息肉、倒灌性回肠炎、不典型增生、焦虑或抑郁状态、治疗方法、定期内镜复查。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转归情况。UC确诊后3年内,每6个月行1次肠镜检查,3年后每年行1次肠镜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4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随访结果:536例患者中,45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0~12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6.4个月。536例患者中,随访期间16例并发UC-CRC,其中男9例,女7例;结直肠癌发病年龄为14~78岁,平均发病年龄44岁;病理学类型:右半结肠高分化腺癌5例,左半结肠高中分化腺癌3例,左半结肠印戒细胞癌2例,直肠中分化管状腺癌3例,直肠高分化乳头状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2)影响UC-CRC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病变范围、结肠息肉、不典型增生是影响UC-CRC发生的危险因素(χ^2=14.848,18.885,10.55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0年、病变范围累及全结肠、结肠息肉、不典型增生是影响UC-CR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893,17.847,7.326,19.742,95%可信区间:1.726~74.337,1.445~89.793,1.263~43.128,3.625~96.524,P〈0.05)。结论:病程〉10年、病变范围累及全结肠、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结肠息肉是UC进展为UC-CRC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癌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胃神经内分泌癌42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寇玉 高业博 +3 位作者 马杰 杨科 付强 谢建国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42例胃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42例胃NEC患者占...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42例胃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42例胃NEC患者占同期收治胃癌的0.83%(42/5046),其中男性37例,女性5例,诊断年龄平均63岁。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R0切除者40例,R,切除者2例;术后有40例行常规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4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4~70(中位26)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26.2%和11.9%。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肿瘤分期及手术根治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胃NEC较为罕见,手术治疗是改善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关键,而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仍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空肠造瘘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胰瘘:附16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健 韩广森 +1 位作者 王道海 蒋志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胆/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10年8月—2012年9月完成的42例PD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空肠造瘘引流胆胰液。结果:全组患者出现1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均经...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胆/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10年8月—2012年9月完成的42例PD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空肠造瘘引流胆胰液。结果:全组患者出现1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胰瘘、出血的发生,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部分患者行空肠造瘘,能有效预防胆/胰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空肠造瘘 胰腺瘘 胆瘘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占东 孔烨 +5 位作者 马飞 刘洪兴 张斌 黄晋熙 马二民 花亚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751,共5页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S-1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XEOLX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与对...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S-1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XEOLX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1,2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51.3%,61.5%和25.6%,20.5%;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1%和69.2%,30.8%和2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1,0.591;P=0.631,0.615)。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毒性及肝肾功能损伤,其中对照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1);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S-1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徐勇超 王刚成 +5 位作者 张占东 任莹坤 简伟 唐礼恭 李星 刘英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2-943,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腹腔镜TME手术的3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筛选...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腹腔镜TME手术的3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筛选出同期行开腹TME手术的3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全组术后14~ 30(中位数20)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87.3%和8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辅TME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同的安全性,而术后恢复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Dixon术与Miles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全伟 姬社青 +5 位作者 张斌 张占东 孔烨 马飞 马奇 花亚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05,共3页
在我国,直肠癌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发病率的65%,其中以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的中低位直肠癌最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低位直肠癌是指距肛缘7cm以内的肿瘤.手术是其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新辅助治疗 DIXON术 MILES术 疗效 比较
原文传递
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对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英俊 韩广森 +4 位作者 王刚成 万相斌 任莹坤 程勇 蒋志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SiewertⅡ-Ⅲ型)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1990--2012年间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研究。使...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SiewertⅡ-Ⅲ型)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1990--2012年间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研究。使用RevMan5.0软件对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营养状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2481例患者人选研究,其中近端胃切除组862例,全胃切除组1619例。分析显示,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病死率(鲫=1.00,P=0.99)、并发症发生率(OR=2.14,P=0.12)及术后营养状况(WMD=2.09,P=0.5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胃切除组较近端胃切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OR=5.40,P〈0.01)及反流性食管炎(OR=7.12,P=0.01)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全胃切除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方面优于近端胃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原发瘤部位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远处转移模式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健 韩广森 +1 位作者 蒋志强 王道海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部位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远处转移模式的差异,为个体化辅助治疗方案和术后随访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904例...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部位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远处转移模式的差异,为个体化辅助治疗方案和术后随访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90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原发肿瘤部位分为右半结肠癌(274例,包括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左半结肠癌(243例,包括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癌(387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总体远处转移率及肝、肺、腹膜等器官远处转移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7(4~122)月,其中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9(5~119)月、39(6~122)月和36(5~12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全组术后单纯局部复发44例(4.9%),单纯远处转移137例(15.2%),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0例(3.3%)。直肠癌和左半结肠癌术后总体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癌[23.5%(91/387)和17.3%(42/243)比12.0%(33/274),P=0.000]。直肠癌肺转移率明显高于左半和右半结肠癌[9.3%(36/387)比4.5%(11/243)和2.6%(7/274),P=0.001]。而3组患者肝转移率和腹膜转移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130,P=0.858)。结论肿瘤部位可能成为结直肠癌辅助治疗方案和个体化随访策略的一个参考。对于直肠癌和左半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征可以适当放宽;对于直肠癌的术后随访,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更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部位 远处转移 转移模式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倾向评分匹配法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彭良群 杨巍 +4 位作者 张占东 郅重阳 周信方 刘洪兴 花亚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开腹D2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新辅助化疗患者65例(新辅助...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开腹D2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新辅助化疗患者65例(新辅助化疗组),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1243例(辅助化疗组)。病例入组标准:(1)年龄为18~75岁、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患者;(2)手术方式均为开腹D2根治术;(3)影像学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及不可切除因素。排除未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新辅助化疗疗程〈2周期、未行辅助化疗、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以及有严重并发症和资料不全者。采用SOX(替吉奥加奥沙利铂)或XELOX(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作为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进行1∶2最小毗邻法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及手术方式8个因素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后,共1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新辅助化疗组65例,辅助化疗组130例。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2.3±4.6)枚,辅助化疗组为(22.6±5.1)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25,P=0.263)。对新辅助化疗组患者采用肿瘤退缩分级(TRG)进行术后病理学疗效评估:完全退缩(TRG0)6例,中等退缩(TRG1)8例,轻微退缩(TRG2)17例,无退缩(TRG3)34例;新辅助化疗敏感(TRG0~2)31例(47.7%),不敏感(TRG3)34例(52.3%)。新辅助化疗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3.6%(95%CI:62.8~84.3)和80.0%(95%CI:70.2~89.8);辅助化疗组分别为69.9%(95%CI:62.1~77.7)和74.6%(95%CI:67.2~82.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1和P=0.387)。亚组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敏感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95%CI:70.0~96.6)和87.1%(95%CI:75.3~98.9),均明显高于不敏感者[62.4%(95%CI:46.1~78.7),P=0.037;70.2%(95%CI:54.7~85.7),P=0.033]及辅助化疗组(P=0.044和P=0.040)。结论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相当;但对新辅助化疗敏感的患者预后较好。筛选合适的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倾向评分匹配 预后
原文传递
21例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彭良群 杨巍 +2 位作者 张占东 刘洪兴 花亚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5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达到pCR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5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达到pCR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pCR患者的总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pCR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例(13.2%)患者达到pCR,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0~70(中位数56)岁;组织学分型:分化型11例,未分化型10例。治疗前临床TNM分期Ⅱ期6例,Ⅲ期15例。术前5例行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6例行SOX方案(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化疗,4例行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2例行EOX方案(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4例行DOX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术前化疔周期中位数4(2—5)周期,术前化疗效疗效评估:2例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21例患者均接受胃癌D2根治术,其中4例行近端胃癌根治术,3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13例行全胃切除术,1例行全胃联合胰体尾脾切除术,均为R。切除。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腹腔出血与感染、吻合口瘘及胃瘫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化疗周期中位数2(0~5)周期。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9.3(22.7~56.9)月,无患者失访。3例患者死亡,分别为肝转移、肺转移和脑转移各1例;肝转移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各1例患者仍存活。全组3年0s为90.2%(95%CI:0.773-1.000),3年RFS为90.5%(95%CI:0.780-1.000)。14例未完成预定的化疗周期,其3年0s为85.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RR=O.063,95%CI:0.005-0.743,P=0.028)和无术后并发症(RR=O.065,95%CI:0.006-0.689,P=0.023)是影响本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的进展期胃癌病例较少,但总体预后较好,年龄轻和术后并发症多提示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