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心绞痛合并急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飞 陈运转 +4 位作者 赵强 王坤 王文志 王焕东 马培尧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痛风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痛风患者95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痛风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痛风患者95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于确诊后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给予秋水仙碱0.5 mg, 3次/d,直至痛风疼痛缓解后,改为0.5 mg, 2次/d服用;对照组痛风急性发作期第1天,每次0.5 mg, q2h, 24 h不超过6 mg,直至疼痛缓解为止,疼痛缓解48 h后,按照0.5 mg, 3次/d服用。两组均连用7 d后停药。检测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采用0~10数字评估量表NRS(Number rating scale, NRS)评估急性痛风疼痛改善程度,记录两组患者14 d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痛风疼痛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与血管紧张素Ⅱ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指标hsCRP、IL-6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痛风疼痛程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IL-6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改善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剂量秋水仙碱均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痛风患者hsCRP、IL-6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改善痛风、心绞痛发作及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好。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在改善血清学指标、疼痛评分上效果相当,但小剂量应用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痛风 安全性
下载PDF
MR心脏增强诊断心梗后室壁瘤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杨慧 王坤 +1 位作者 杨瑞 刘继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心梗后左心室室壁瘤(LVA)的MR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27例心梗后左室室壁瘤患者的MR影像表现,分析总结MR心脏增强对心梗后室壁瘤的诊断价值。结果27例中真性LVA 20例... 目的分析成人心梗后左心室室壁瘤(LVA)的MR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27例心梗后左室室壁瘤患者的MR影像表现,分析总结MR心脏增强对心梗后室壁瘤的诊断价值。结果27例中真性LVA 20例,假性LVA 7例;MR诊断真、假室壁瘤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彩超及DSA检查,附壁血栓及矛盾运动区域检出率同样高于彩超及DSA检查(P<0.05)。MR心脏增强检查还能精确判断早期室壁瘤局部残存活性心肌范围及损害程度。结论MR心脏增强检查诊断室壁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其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是其它检查所不具备的,对于急性期室壁瘤临床血管再活化及恢复微循环治疗前评估存活心肌及了解病变范围,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期增厚率 矛盾运动 室壁瘤 MR心脏增强
下载PDF
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复极特征及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史俊仕 张卫青 +1 位作者 韩杰 贾耀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072-4075,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电图复极特征及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老年N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10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目的 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电图复极特征及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老年N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10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治疗延误时间、门球时间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延误就诊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均以ST、T改变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下降幅度>0.2 mV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延误时间>6 h和≤6 h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症状间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球时间>90 min患者谈话时间长于门球时间≤90 min患者(P<0.05)。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症状间断是院前治疗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谈话时间是院内治疗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NSTEMI患者心电图缺乏特异性表现,延误就诊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症状间断、谈话时间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延误就诊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4
作者 杜长春 黄丙森 +8 位作者 王寒秋 王鑫 王磊 李苗苗 张永波 杜梅花 刘新 杨慎先 王枫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107-311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降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介入治疗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并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8周后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降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介入治疗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并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8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仍不达标(LDL-C>1.8 mmol·L^(-1))99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每晚10 mg)+依洛尤单抗(每2周140 mg)组(49例)、瑞舒伐他汀(每晚10 mg)+依折麦布(每日10 mg)组(50例),持续应用12周,观察基线及4、8、12周时LDL-C水平变化。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均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而联合依洛尤单抗组降低了LDL-C水平并增加了达到推荐控制LDL-C水平的可能,具有较好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瑞舒伐他汀 依折麦布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氧指数、血脂在主动脉夹层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
5
作者 杜长春 黄丙森 +8 位作者 王寒秋 王鑫 王磊 李苗苗 张永波 杜梅花 刘新 杨慎先 王枫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2932-2935,共4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A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氧指数、血脂水平。方法本研究招募了来自河南省胸科医院的40例急性AD患者(AD组)和40例非AD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STOP-BANG问卷评分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ST...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A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氧指数、血脂水平。方法本研究招募了来自河南省胸科医院的40例急性AD患者(AD组)和40例非AD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STOP-BANG问卷评分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STOP-BANG问卷≥5分的AD患者定义为OSAHS组,STOP-BANG问卷<5分的AD患者定义为非OSAHS组,观察AD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数等。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结果AD组OSAHS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χ^(2)=4.713,P=0.030)。OSAHS组和非OSAHS组性别、年龄、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体重指数、STOP-BANG评分、AHI、≥4%氧减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Hcy高于非OSAHS组,OSAHS组CysC低于非OSAHS组(P<0.05)。结论AD伴OSAHS患者肺通气功能低于AD不伴OSAH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Hcy高于AD不伴OSAHS患者,血氧指数、血脂对AD患者是否伴有OSAHS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张雪亚 郭迎春 +3 位作者 袁义强 王小虎 王鑫怡 陈玉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24-2528,共5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对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行TAVI手术的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MR及MR严重程度分...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对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行TAVI手术的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MR及MR严重程度分为A组(无返流+轻度返流)、B组(中度+重度返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以及TAVI手术在两组患者中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即主瓣峰压差(AVPG)、主动脉瓣跨瓣峰流速即主瓣峰流速(AVPV)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其改善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二尖瓣中重度返流组左心房内径(LAD)[39.00(37.00,42.0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00(41.00,58.00)mm]、二尖瓣返流面积(MR)[2.90(2.40,4.70)cm^(2)]及NT-ProBNP[2567.80(1196.87,3344.90)pg/mL]均低于术前[41.00(38.00,48.00)mm]、[55.00(44.00,60.00)mm]、[7.60(5.10,11.00)cm^(2)]、[4649.05(2132.54,9333.3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00(42.00,61.00)高于术前45.00(35.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VI可用于AS合并不同程度MR患者的治疗,合并中重度MR的患者依然可以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返流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应用医护药一体化延续干预的效果
7
作者 巩晓旸 孔深柯 +1 位作者 王雅茹 王焕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74-477,48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应用医护药一体化延续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100例PCI术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应用医护药一体化延续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100例PCI术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照顾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护药一体化延续干预,观察两组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S PCI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应用医护药一体化延续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 医护药一体化
原文传递
体质指数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张雪亚 郭迎春 孟宪慧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4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BMI)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患者153例。按照术前BMI将153例患者分为正常组(18.5 kg/m^(2)≤BMI<24....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BMI)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患者153例。按照术前BMI将153例患者分为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48例)、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63例)和肥胖组(BMI≥28.0 kg/m^(2),42例)。比较三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心外科重症监护室(CCU)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正常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CCU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与超重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CCU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长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正常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切口感染或延迟愈合发生率与超重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切口感染或延迟愈合发生率(45.24%,19/42;69.05%,29/42;57.14%,24/42;30.95%,13/42)高于正常组(22.92%,11/48;12.50%,6/48;22.92%,11/48;2.08%,1/48)和超重组(23.81%,15/63;25.40%,16/63;26.98%,17/63;7.94%,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效果存在关联性,BMI≥28.0 kg/m^(2)的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CCU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且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