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案管理在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范李茜 《医学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案管理在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案管理在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案管理护理),每组44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1周后,两组AST、ALT、TBiL、DBIL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两组PT、APTT均短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PLT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案管理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和心理状态,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肠出血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文廷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诊断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胃肠道检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诊治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诊断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胃肠道检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诊治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采用无痛胃肠镜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无痛胃肠镜 诊断治疗
下载PDF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媛媛 李福青 +2 位作者 王琳 杜晓林 张金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8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6例,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将所选取的患者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 目的探讨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6例,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将所选取的患者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7
4
作者 罗金键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组)、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组)、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泮托拉唑8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奥美拉唑8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5 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4/60,90.0%)显著高于对照组(45/6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0,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构建
5
作者 澹会芳 樊冰雨 +5 位作者 王勇 高晓 郑研艳 樊智辉 冯军安 杨丽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D二聚体、预后营养指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等资料。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以AP患者发生SIRS为因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患者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中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AP患者发生SIRS预测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非SIRS组年龄、合并高脂血症者、PCT水平、D二聚体水平、SII与SIRS组相比,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据此构建了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39~0.927),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3.9%。结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对AP患者发生SIR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测列线图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文廷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9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 目的探讨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其Hp清除率(89.13%)、生长抑素(90.2±20.1)pg/m L和胃动素水平(357.9±83.2)ng/m 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54.35%)、(69.4±19.5)pg/m L、(439.3±70.2)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下载PDF
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永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60-16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消化性溃疡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对比分析消化性溃疡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94.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8%、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费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但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所花费用明显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AS、ET、IL-1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荣爱梅 张超 +1 位作者 郭慧敏 吴慧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CAG患者为CAG组,并纳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9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CAG患者为CAG组,并纳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9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GAS、ET、IL-1β水平。根据胃黏膜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将CAG组分为轻度CAG组(31例)、中度CAG组(42例)和重度CAG组(29例),比较各组血清GAS、ET、IL-1β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S、ET、IL-1β对CAG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CAG组血清ET、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胃黏膜损伤分组间血清ET、IL-1β水平比较,轻度CAG组<中度CAG组<重度CAG组,不同胃黏膜损伤分组间血清GAS水平比较,轻度CAG组>中度CAG组>重度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S、ET、IL-1β三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患者伴随血清GAS水平降低,血清ET、IL-1β水平升高,而胃黏膜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 内皮素 白细胞介素-1Β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基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预测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减重效果
9
作者 韩晓萌 张磊 +3 位作者 李永刚 吕昭迪 崔俊莹 姜媛媛 《浙江医学》 2025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构建的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预测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早期减重效果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胃肠代谢科行LSG的86例... 目的建立基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构建的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预测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早期减重效果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胃肠代谢科行LSG的86例肥胖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将LSG后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50%定义为早期体重达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基本资料、临床指标、术前血液学指标与LSG后早期体重达标的关系,并将独立影响因素纳入临床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法以及Bootstrap反复自抽样法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行LSG后,早期减重达标65例,未早期减重达标21例。与未早期减重达标组比较,早期减重达标组患者术前体重指数(BMI)更小,空腹胰岛素(FINS)、腹围、臀围、SII水平更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MI(OR=0.89,95%CI:0.81~0.98,P=0.021)、FINS(OR=0.93,95%CI:0.87~0.99,P=0.039)、γ-谷氨酰转移酶(OR=0.97,95%CI:0.95~0.99,P=0.032)和SII(OR=0.99,95%CI:0.99~0.99,P=0.003)是早期减重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结论基于SII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肥胖合并NAFLD患者LSG后早期体重是否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
下载PDF
超声内镜术前诊断胃癌TNM分期及与miRNA-134-3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10
作者 陈莉莎 张亚丽 +1 位作者 和莹莹 姜媛媛 《癌症进展》 2025年第5期556-559,57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术前诊断胃癌TNM分期及与miRNA-134-3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EUS检查,评估EUS检查对胃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取所有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术前诊断胃癌TNM分期及与miRNA-134-3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EUS检查,评估EUS检查对胃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取所有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NA-134-3p、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EUS术前诊断TNM分期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134-3p、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miRNA-134-3p、VEGF的表达与EUS检查诊断胃癌患者T、N、M分期的相关性采用Point-biserial相关性分析。结果EUS检查术前诊断胃癌患者T分期的准确度为78.89%,诊断N分期的准确度为36.67%,诊断M分期的准确度为54.44%。胃癌组织中miRNA-134-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US术前诊断T、N、M分期的增加,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134-3p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NA-134-3p的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均呈明显负相关(r=-0.504、-0.517、-0.533,P﹤0.01),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均呈明显正相关(r=0.511、0.519、0.528,P﹤0.01)。结论EUS检查对胃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miRNA-134-3p的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呈负相关,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临床分期 miRNA-134-3p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超分子铂类药物对消化道肿瘤作用分析
11
作者 肖兴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分子铂类药物对消化道肿瘤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法测定卡铂和西茜铂对肝癌、胃癌、结肠癌以及胚肺成纤维细胞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细胞培养结果发现,西茜铂和卡铂对肝癌、胃癌、结肠癌以及... 目的 探讨超分子铂类药物对消化道肿瘤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法测定卡铂和西茜铂对肝癌、胃癌、结肠癌以及胚肺成纤维细胞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细胞培养结果发现,西茜铂和卡铂对肝癌、胃癌、结肠癌以及胚肺成纤维细胞胰腺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而西茜铂对肝癌、胃癌、结肠癌以及胚肺成纤维细胞胰腺癌的IC50值要显著低于卡铂(P〈0.05),约为卡铂IC50值的1/3~1/2,同时卡铂和西茜铂对胚肺成纤维细胞胰腺癌的IC50值均超过240 ml/L。结论 超分子铂类药物具有明显抑制消化道肿瘤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强于卡铂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超分子铂类药物 抑制
下载PDF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12
作者 杜晓林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8期47-47,共1页
小王近来总有咽喉部不适,感觉胀满、干痛、紧迫感,有时还伴有干咳。小王以为得了咽炎,于是去药店买了几种治疗咽炎的药物,但是吃了几天也不见症状缓解。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考虑小王得了胃食道的疾病,推荐小王去检查胃镜,结果证实... 小王近来总有咽喉部不适,感觉胀满、干痛、紧迫感,有时还伴有干咳。小王以为得了咽炎,于是去药店买了几种治疗咽炎的药物,但是吃了几天也不见症状缓解。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考虑小王得了胃食道的疾病,推荐小王去检查胃镜,结果证实小王是胃食道反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疾病 咽部不适 胃食道反流病 咽喉部不适 症状缓解 咽炎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13
作者 汪秀梅 罗金键 王康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74-3076,共3页
作为临床较为高发的一种内科急症,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张采用抑酸药物.当前,质子泵抑制剂是作用最强的抑酸药物,其中奥美拉唑便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却存在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缺点[1].泮托... 作为临床较为高发的一种内科急症,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张采用抑酸药物.当前,质子泵抑制剂是作用最强的抑酸药物,其中奥美拉唑便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却存在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缺点[1].泮托拉唑则属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因其兼具抑酸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内科急症 抑酸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 抑酸作用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发生率 奥美拉唑
下载PDF
金双歧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廷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67-3369,共3页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其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其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金双歧和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动力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31/40)、90.00%(36/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排空率及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促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4/40)、12.50%(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增强患者胃动力,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金双歧 莫沙必利 疗效 胃动力
下载PDF
ERAS理念的临床路径护理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宾 李烨 孟夏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路径(CNP)护理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02月-2022年03月入院行ES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路径(CNP)护理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02月-2022年03月入院行ES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围术期则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CNP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出院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较于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参照组,护理组出院前HAMA与HAMD评分明显更低(P<0.05);相较于参照组,护理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ESD患者围术期应用基于ERAS理念的CNP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缩短手术时间,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S理念 临床路径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围术期
下载PDF
胃溃疡出血实施消化内镜+四联疗法的效用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校彦勇 王荣鑫 王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胃溃疡出血实施消化内镜+四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进行胃溃疡出血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胃溃疡出血实施消化内镜+四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进行胃溃疡出血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EGF、VEGF以及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消化内镜与四联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止血的效果相对较好,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临床效果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内镜金属止血夹联合胃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琰 《临床研究》 2021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金属止血夹联合胃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内镜金属止血夹联合胃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胃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引流管液变清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内镜金属止血夹联合胃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能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金属止血夹 胃黏膜 注射肾上腺素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 安全性
下载PDF
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兴国 张磊 吴慧丽 《临床研究》 2020年第10期34-35,共2页
目的浅析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ΜgIB)病患的治疗中采用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间150例罹患ANVΜgIB的病患临床病案资料,以各病患最... 目的浅析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ΜgIB)病患的治疗中采用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间150例罹患ANVΜgIB的病患临床病案资料,以各病患最终接受的不同治疗方式为分组依据,施行常规内镜止血方案72例为对照组,施行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方案7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1.9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住院时长及成功止血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56%、4.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罹患ANVΜgIB病患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医治效果佳,有效改善病患输血量、住院时长及成功止血用时各项治疗指标,手术并发症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C吻合夹止血术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疗效
下载PDF
摩罗丹联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莹莹 汪秀梅 陈晓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 探讨摩罗丹联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瑞巴派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探讨摩罗丹联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瑞巴派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摩罗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摩罗丹联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罗丹 瑞巴派特 莫沙比利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琴 赵迤璇 樊冰雨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EMR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效果、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EMR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息肉切除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MR、CSP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相当,但CSP所需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圈套器冷切除术 结肠息肉 息肉切除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