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1
作者 赵慧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190-190,共1页
目的监测和评价我院门诊用药情况,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5-10月份每月一日的处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54张,其中不规范处方135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07张,超常处... 目的监测和评价我院门诊用药情况,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5-10月份每月一日的处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54张,其中不规范处方135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07张,超常处方12张。门诊处方不合格率3.67%,抗菌药使用率19.00%。结论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高,医师用药行为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抗菌药
下载PDF
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点评抽样方法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军珂 马新秀 +2 位作者 姚尧 马新方 王涛省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合理的病区用药医嘱抽样调查方法,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医嘱实际情况,为实施医嘱点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病历资料,以人均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合理的病区用药医嘱抽样调查方法,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医嘱实际情况,为实施医嘱点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病历资料,以人均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为指标,按全部抽样、系统抽样、科室及病种分层等比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全部病历2 375份,后两种抽样方法分别抽取病历30份和104份(以总体概率最低值估算的最小样本量)。结果系统抽样量和分层等比抽样量均为30份时,部分指标与全部抽样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样量均为104份时,与全部抽样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小样本量的分层等比例抽样结果更接近全部抽样结果。结论最小样本量的分层等比抽样可作为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抽样调查的首选抽样方法,而最小样本量的系统抽样也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方法 医嘱点评 全部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等比抽样
下载PDF
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尧 马新秀 +1 位作者 李军珂 马新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8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模式,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参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提供的处方点评工作表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确定的医... 目的探讨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模式,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参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提供的处方点评工作表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确定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设计病区医嘱点评工作表、病区医嘱合理用药指标统计表及病区医嘱点评反馈表,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结果通过医嘱点评工作的开展,本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基本药物应用率、药占比、抗菌药物占比及病原学检查送检率等指标良好,趋稳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比、平均用药品种数和注射剂应用率渐下降;抗菌药物应用率、使用强度稍上升;住院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指标渐改善;不合理用药医嘱次数渐下降。结论医嘱点评工作的开展,为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了重要而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用药医嘱 点评 干预
下载PDF
PDCA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涛省 马新秀 +1 位作者 雷伟 刘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2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程序,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医嘱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用药质量。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人均使用抗菌药物...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程序,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医嘱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用药质量。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趋于合理,预防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和治疗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消耗百分率均显著降低。结论 PDCA循环是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应用
下载PDF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不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文聪 藏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9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10~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其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剂量、用法不适宜,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列前三位,分别占...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10~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其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剂量、用法不适宜,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列前三位,分别占46.2%、28.2%、17.9%。结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可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审核 不合理用药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珂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9期147-147,149,共2页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23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423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术后用药例数分别以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居首;术前...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23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423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术后用药例数分别以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居首;术前0.5~2h用药者占94.8%,仅8例夹脐带后给药;术后抗菌药物用药2~3d者占88.9%;二联用药占22.0%。结论:医院剖宫产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趋于合理,但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术前用药时机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围术期 剖宫产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晓 藏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0期136-137,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现状,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每月一日处方,按科室分层等比例抽取100人次处方,共600人次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处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现状,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每月一日处方,按科室分层等比例抽取100人次处方,共600人次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处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门诊处方用药指标较为合理,处方合理使用率95.5%。结论医院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医师应增加责任心,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处方 点评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涛省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科室分层等比抽取每月每个星期一处方100人次,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点评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所查处方进行点评,填写... 目的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科室分层等比抽取每月每个星期一处方100人次,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点评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所查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计算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结果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抽查门诊处方5696张,合格处方5321张,合格率为93.42%,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98%,注射剂使用率为14.57%,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44.14%,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9.94元。结论处方书写基本合格,但仍存在用药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应加大对《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力度和门诊处方检查力度,使处方书写进一步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质量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下载PDF
氨溴索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李军珂 藏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7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减少剖宫产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60例剖宫产病历,使用氨溴索病历1105例,为氨溴索组,于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常规剂量氨溴索,疗程3d;未用氨溴索病历1255例,为非氨溴索组,接受相同的剖宫产常规治疗方...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减少剖宫产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60例剖宫产病历,使用氨溴索病历1105例,为氨溴索组,于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常规剂量氨溴索,疗程3d;未用氨溴索病历1255例,为非氨溴索组,接受相同的剖宫产常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术后咳嗽程度、咳痰容易程度。结果氨溴索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两组咳嗽和咳痰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氨溴索对剖宫产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可能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氨溴索 剖宫产 呼吸系统并发症
下载PDF
基本药物制度对江西五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文聪 武宁 赵秀竹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0-61,共2页
随机抽取江西省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2011年6月份的处方各100张,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包括:平均处方用药数、抗生素处方使用比例、抗生素处方使用种类、注射剂处方使用比例、激素处方使用比例以及药品通用名使用比例等,通过合... 随机抽取江西省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2011年6月份的处方各100张,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包括:平均处方用药数、抗生素处方使用比例、抗生素处方使用种类、注射剂处方使用比例、激素处方使用比例以及药品通用名使用比例等,通过合理用药的分析,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合理用药的现状,为完善政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药物制度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军珂 马新秀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4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干预前(74例)及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干预后(72例)的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 目的探讨实施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干预前(74例)及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干预后(72例)的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后对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1.08%下降到19.44%(P<0.01),合理使用率由25.00%上升到92.86%(P<0.01),人均药费由666.42元下降为541.70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18.94元下降为5.21元(P<0.05),人均住院天数由6.15d下降为4.03d(P<0.05),而人均住院费用有所升高。结论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干预
原文传递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亚鹏 雷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审方实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静配中心审方药师记录的不合理处方,归纳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存在问题主要有存在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给药剂量药浓度不当、给...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审方实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静配中心审方药师记录的不合理处方,归纳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存在问题主要有存在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给药剂量药浓度不当、给药频次不适宜等问题。结论: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医嘱的审核、分析与干预,提高了我院静脉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促进了f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原文传递
雌激素对糖原合成激酶-3β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淑曼 赵文聪 +3 位作者 蒋秋焕 孙治坤 杨红旗 李永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E2)对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活性的影响并其机制。方法E2作用于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对GSK-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GSK-3β表达的影响;检... 目的观察雌二醇(E2)对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活性的影响并其机制。方法E2作用于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对GSK-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GSK-3β表达的影响;检测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和各种信号转导激酶抑制剂对E2诱导的GSK-3β磷酸化和对GSK-3活性的影响。结果在1、10、100、200、500 nmol/L浓度范围内,相对于对照组,E2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分别为98.4%、107.5%、105.8%、95.6%和82.3%;1、10、100 nmol/L的E2能够剂量依赖性的降低GSK-3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85.6%、78.5%和65.4%;Western blot显示E2剂量依赖性的增加了GSK-3β磷酸化(9Ser),而对非磷酸化的GSK-3β无显著影响;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拮抗了E2对GSK-3β的磷酸化作用;E2诱导的GSK-3β的磷酸化作用能被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抑制剂PD98059、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GF109203X所部分抑制,而Akt的抑制剂Akt-I对其无显著影响;E2降低GSK-3活性至对照组的65.4%(P=0.000),加入ICI、PD98059、GF109203X和Akt-I后,E2诱导的GSK-3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98.7%、89.6%、94.9%和67.3%,这与GSK磷酸化表达检测相一致。结论E2能够降低GSK-3活性,表现为使GSK-3β磷酸化(9Ser)增加;E2对GSK-3β作用是雌激素受体依赖性的,其对GSK-3β的磷酸化作用可能是通过MAPK和PKC信号通路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糖原合成激酶-3β 阿尔茨海默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