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民为本阔步行——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霍顺利侧记
1
作者 舒宝德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12年第8期22-24,1,共3页
7年前,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只是一个占地7亩,住院病床200张,年业务收入860万元的"袖珍型"专科医院。7年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固定资产增长了两倍,业务收入增长了6倍,而且在河南省率先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成立了首家心理危机... 7年前,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只是一个占地7亩,住院病床200张,年业务收入860万元的"袖珍型"专科医院。7年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固定资产增长了两倍,业务收入增长了6倍,而且在河南省率先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成立了首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慈善惠民病区,率先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服务模式,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首届郑州慈善大奖、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这一系列变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的产生源于专业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惠民理念的创新。而市八院7年来的创新发展,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他就是该院院长霍顺利——一个具有惠民情结的人,在他的引领下,市八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医院 郑州市 惠民 省级文明单位 中华慈善奖 侧记 院长 心理咨询热线
原文传递
郑州市综合医院精神科院际会诊102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俊德 李幼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郑州市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的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01—2011-12郑州市综合医院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精神科院际会诊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邀请会诊医院及科室分布、原发... 目的探讨郑州市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的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01—2011-12郑州市综合医院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精神科院际会诊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邀请会诊医院及科室分布、原发病、会诊原因、会诊后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邀请精神科会诊的综合医院以二级医院居多,会诊科室中内、外科占前两位,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依次是:抑郁症、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结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精神、心理科以及时处理院内各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未设置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既有利于临床各科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专科诊治,又有利于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发展,同时应加强综合医院各科医生精神、心理知识的教育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精神科 院际会诊
下载PDF
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海帆 张宝琴 +7 位作者 乔璟 张静芳 段大平 张起恒 郭玉洁 王莹 李本亮 杨世昌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调查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严重精神障碍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3月-6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郑州市所有在册患者中选取34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调查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严重精神障碍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3月-6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郑州市所有在册患者中选取34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调查其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比较服药依从组与服药不依从组服药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20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服药依从者245人(76.56%)。服药依从组与服药不依从组在居住地、职业以及门诊慢性病报销办理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015、7.502、13.106,P<0.05或0.01)。服药影响因素问卷评分方面,两组自知力缺失、病耻感以及药物相关因素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588、2.379、2.893,P<0.05或0.01)。已办理门诊慢性病报销是服药依从的保护因素(OR=2.727,95%CI:1.320~5.634,P<0.01),居住地为农村(OR=0.465,95%CI:0.221~0.977,P<0.05)和自知力缺失(OR=0.398,95%CI:0.286~0.553,P<0.01)是服药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比例较高,门诊慢性病报销办理、患者自知力缺失以及居住地可能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抑郁症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25-羟维生素D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庆丽 朱俊敬 +3 位作者 邵咏 王艳婕 杨明 张瑞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25,55,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伴抑郁症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PN伴抑郁症状患者50例设为研究组,DPN未伴有抑郁症状患者3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Hcy水平,电化学...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伴抑郁症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PN伴抑郁症状患者50例设为研究组,DPN未伴有抑郁症状患者3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Hcy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Hcy、25-(OH)D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抑郁程度患者Hcy、25-(OH)D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DPN伴抑郁症状患者的Hcy、25-(OH)D水平与HADM-17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PN伴抑郁症状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Hcy水平、HAMD-17评分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抑郁患者Hcy水平高于轻度、中度抑郁患者,25-(OH)D水平低于轻度、中度抑郁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PN伴抑郁症状患者Hcy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86,P<0.05),25-(OH)D水平与HAMD-17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19,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PN伴抑郁症状患者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文化程度、Hcy、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空腹血糖、文化程度、Hcy、25-(OH)D水平是DPN伴抑郁症状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DPN伴抑郁症状患者Hcy水平升高,25-(OH)D水平降低,性别、空腹血糖、文化程度是DPN伴抑郁症状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因素。Hcy和25-(OH)D表达在评估DPN患者抑郁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生物学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抑郁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的关系
5
作者 马晓 张丽霞 +8 位作者 李猛 贾得焕 朱妍 李峥 王体宾 阎琳 朱俊敬 张岩滨 孔德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将64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5分的34例患者纳入攻击组,其他30例患者纳入非攻击组,比较两组患者甲状...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将64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5分的34例患者纳入攻击组,其他30例患者纳入非攻击组,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分析攻击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O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T_(3)、TT_(4)、FT_(3)、FT_(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组患者血清FT_(3)水平与MOAS总分及自身攻击分量表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TT_(3)、TT_(4)、FT_(4)、TSH水平与攻击组患者各MOAS分量表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伴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血清FT_(3)水平越高,其自身攻击行为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甲状腺激素水平 外显攻击行为 青少年
下载PDF
血清Netrin-1、FGF22、miR-221水平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侯瑞 刘胜超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miR-221水平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miR-221水平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抑郁程度;比较2组及不同认知状态患者入院时血清Netrin-1、FGF22、miR-221水平,另比较不同抑郁程度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及MMSE评分,并分析其相关性,ROC分析入院时血清Netrin-1、FGF22、miR-221联合检测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Netrin-1、FGF22水平[(274.56±14.56)pg/mL、(157.46±21.47)ng/mL]低于对照组[(437.93±13.71)pg/mL、(217.56±20.66)ng/mL],血清miR-221水平(3.67±1.26)高于对照组(1.06±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患者血清Netrin-1、FGF22水平[(177.46±37.16)pg/mL、(131.71±21.47)ng/mL]低于认知正常患者[(330.78±36.44)pg/mL、(172.37±19.56)ng/mL],血清miR-221水平(4.14±1.14)高于认知正常患者(3.24±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抑郁患者血清Netrin-1、FGF22水平及MMSE评分均高于中度及重度抑郁患者,血清miR-221水平均低于中度及重度抑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etrin-1、FGF22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94、0.677,P值均<0.001),miR-221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1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Netrin-1、FGF22、miR-221水平诊断抑郁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749、0.814、0.766,三者联合检测AUC为0.926。结论:在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中血清Netrin-1、FGF22水平升高,miR-221水平降低,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NETRIN-1 FGF22 MIR-221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电波定量指数、MRS影像学DLPFC代谢物指标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张艳 徐玉平 高咏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波定量指数C3、T3、FP1、F3、F7各频段的(δ+θ)/(α+β)值及磁共振波谱(MRS)影像学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代谢物指标的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肌醇(MI)/Cr比值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 目的探讨脑电波定量指数C3、T3、FP1、F3、F7各频段的(δ+θ)/(α+β)值及磁共振波谱(MRS)影像学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代谢物指标的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肌醇(MI)/Cr比值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3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抑郁,另选同期2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定量脑电图检查与MRS检查,比较两组脑电波定量指数C3、T3、FP1、F3、F7各频段的(δ+θ)/(α+β)值及MRS-DLPFC代谢物Cho/Cr、NAA/Cr、MI/Cr比值,分析各指标与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抑郁症组各频段(δ+θ)/(α+β)值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抑郁患者各频段(δ+θ)/(α+β)值<中度抑郁<重度抑郁(P<0.05);抑郁症组双侧DLPFC代谢物NAA/Cr低于对照组,Cho/Cr高于对照组,轻度抑郁患者NAA/Cr>中度抑郁>重度抑郁,轻度抑郁患者Cho/Cr<中度抑郁<重度抑郁(P<0.05);抑郁症严重程度与各频段(δ+θ)/(α+β)值、双侧Cho/Cr呈正相关,与双侧NAA/Cr呈负相关(P<0.05);有效抑郁症患者各频段(δ+θ)/(α+β)值、双侧Cho/Cr均小于无效患者,双侧NAA/Cr大于无效患者(P<0.05);脑电波定量指数各频段(δ+θ)/(α+β)值及MRS-DLPFC代谢物Cho/Cr、NAA/Cr联合检测预测抑郁症患者疗效的AUC为0.900。结论脑电波定量指数各频段(δ+θ)/(α+β)值及MRS-DLPFC代谢物Cho/Cr、NAA/Cr均与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联合检测对抑郁症疗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波谱 脑电波定量 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下载PDF
数字化干预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
8
作者 贾成浩 蔡赵娜 +2 位作者 黄浩宇 刘芷妍 王子尧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 初步探究数字化干预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领域的可用性、可接受性及效果。方法 抽取888名6~12岁ASD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进行3~5个月干预训练。分析ASD儿童使用数字化认知干... 目的 初步探究数字化干预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领域的可用性、可接受性及效果。方法 抽取888名6~12岁ASD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进行3~5个月干预训练。分析ASD儿童使用数字化认知干预的行为模式、流失情况,以及在数字化干预中能力进阶、习得技能、完成干预计划比率等。结果 所有年龄段ASD儿童均可使用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进行训练;3个月内,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的用户流失率为9%;通过数字化干预,ASD儿童系统能力提升2阶,习得34.5个认知技能,完成41.62%的干预计划。结论 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可为不同年龄ASD儿童提供持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康复 数字化干预 应用行为分析 认知训练
下载PDF
郑州地区初中教师SCL-90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淑芳 马闯胜 孟钢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第5期319-320,共2页
目的 :研究郑州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应用SCL - 90调查本地区城乡初中教师 ,结果与常模对比。结果 :2组间及常模间多项因子分存在差异。结论 :本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承受着较多的精神压力 ,农村教师稍好于城市... 目的 :研究郑州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应用SCL - 90调查本地区城乡初中教师 ,结果与常模对比。结果 :2组间及常模间多项因子分存在差异。结论 :本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承受着较多的精神压力 ,农村教师稍好于城市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地区 初中教师 SCL-90调 心理健康 农村教师 城市教师
下载PDF
探讨精神病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洁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0年第2期7-8,13,共3页
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情况,探讨精神病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及形式与内容。精神病医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临床药学
下载PDF
不同城市两所精神病医院专科用药比较分析
11
作者 于海亭 刘俊德 《中国药事》 CAS 2003年第12期780-781,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精神病专科 抗精神病药物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述情障碍对郑州市某高校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刘慧瀛 杨静怡 +5 位作者 孔德荣 郝祥森 张磊 赵心萌 赵华夏 徐山山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103,110,共7页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郑州市某高校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为探讨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某高校797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问卷...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郑州市某高校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为探讨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某高校797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述情障碍、网络道德判断、生命意义感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之间均呈显著相关。述情障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道德失范行为(β=0.17,t=5.98,P<0.001)。网络道德判断能够在述情障碍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9,t=6.63,P<0.001;β=0.12,t=3.86,P<0.001)。生命意义感调节了述情障碍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直接效应(β=-0.06,t=-2.16,P<0.01)。结论:述情障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并且能够通过网络道德判断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生命意义感能够缓冲述情障碍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述情障碍 网络道德失范 医学生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及影响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梦阳 冯龙飞 +2 位作者 郭飞 海帆 杨世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627-1634,共8页
目的:分析2012—2022年中国青少年健康人群中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检出率及NSSI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有关青少年NSSI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日期为2012年1月... 目的:分析2012—2022年中国青少年健康人群中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检出率及NSSI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有关青少年NSSI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日期为2012年1月至2022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SE 17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4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7 006例,其中男35 103例,女31 903例,NSSI人数为20 4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健康人群中青少年NSSI行为的总检出率为25%。女生的检出率为26%,男生的检出率为24%,女生检出率是男生的1.07倍;与社会相关的因素中,社会排挤度高、同伴关系差和近期生活压力大增加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风险,社会受支持度高减少该行为的发生。与学校相关的因素中,寄宿制能降低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的风险,而学业压力较大、遭遇校园霸凌和网络成瘾都增加了该行为发生的风险。与家庭相关的因素中,主要照料人文化水平高能降低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风险,独生子女群体、单亲和联合家庭以及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均增加了该行为发生的风险。个人相关因素中,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风险。Egger’s检验结果为P=0.151,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中国青少年健康人群中NSSI行为的检出率较高,青少年女性是该行为的高发人群,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人因素均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淑贤 张鹏浩 +4 位作者 刘小俊 王保华 范丽娜 张瑞岭 李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对493例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男213例,女2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对493例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男213例,女2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发作患者中,男性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高于女性,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躁狂发作患者中,男性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性别差异,临床处置时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甲状腺激素 性别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童年期被忽视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鹏 董锦锦 +2 位作者 刘洋 王体宾 潘会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童年期被忽视、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10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儿童被忽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被试的被忽视情况、人格特征、抑郁症状。对抑...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童年期被忽视、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10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儿童被忽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被试的被忽视情况、人格特征、抑郁症状。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儿童期被忽视情况、人格特征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儿童被忽视量表总分及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神经质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倾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儿童被忽视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5),体重、认识障碍因子评分与儿童被忽视量表的安全忽视、情感忽视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迟缓、绝望感因子评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内外倾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神经质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其童年期被忽视及人格特征有关,临床症状表现越明显,其童年期被忽视情况越严重,精神质、情绪敏感及内向性的人格特征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童年被忽视 人格特征 临床症状 相关性
下载PDF
扶正消瘤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16
作者 石丹丹 孙祎尧 +5 位作者 陈晓琦 杨芳明 张传雷 王新亭 袁长威 陈欣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47-1262,共16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服药1年,观察1年,比较两组1年复发率及...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服药1年,观察1年,比较两组1年复发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甲胎蛋白和肝功能分级变化。应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筛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差异代谢物,分析代谢通路及相关生物学通路。结果:治疗组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中医证候积分总体改善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和肝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以及两组治疗后对比分别存在39、33种差异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后发现扶正消瘤颗粒可影响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与两组治疗后对比结果中的相同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FOLD CHANGE>1的相同差异代谢物包括硬脂酸、次黄嘌呤、犬尿酸、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酰多巴胺,Impact>0.1的相同代谢通路有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组氨酸代谢。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可有效降低综合介入术后Ⅱ期肝癌患者的复发率、改善中医证候,可能通过调节参与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代谢通路的代谢物含量,抑制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发挥延缓肿瘤复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瘤颗粒 原发性肝癌 复发率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 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东 武胜 王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仅总分及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维度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疗法 网络 认知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丁螺环酮联合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男 孟军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2例巩固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心理治...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2例巩固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心理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哌罗匹隆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哌罗匹隆片和盐酸丁螺环酮片,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组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治疗伴发症状量表(TESS)评估患者不良反应程度,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MoCA、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BDNF、GDNF、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血清中BDNF、GDNF、5-H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DNF、GDNF、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4/46)、13.04%(6/4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分别为2.58±0.12、2.62±0.16,2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程度,改善认知功能,还可改善患者血清中神经递质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丁螺环酮 哌罗匹隆 焦虑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首次发作患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娜 刘文文 +7 位作者 孙前明 宋延艳 邵玉单 李峥 翟永利 付慧鹏 李猛 孔德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首次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抑郁首次发作的住院患者121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研究组(57例)和女性研究组(64例),收集基线期和治疗4周末的催乳素水平,收集基线期、治疗4周末和出...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首次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抑郁首次发作的住院患者121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研究组(57例)和女性研究组(64例),收集基线期和治疗4周末的催乳素水平,收集基线期、治疗4周末和出院当日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副反应情况;选取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男性57例和女性64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在基线期,4组催乳素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研究组与男性对照组、女性研究组与女性对照组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男性研究组与女性研究组催乳素水平较基线期均升高,但只有女性研究组较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研究组和女性研究组在治疗4周末,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02%、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女性抑郁首次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且女性较男性升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催乳素 抑郁发作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心理控制源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璟 王玉玲 +3 位作者 方崇芳 郑可欣 曹珊 刘桂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6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究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心理控制源对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29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第二受害者... 目的探究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心理控制源对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29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第二受害者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均分为102.27±19.69分,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均分为67.97±12.37分,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均分21.92±5.11分,优势力的他人控制均分21.13±4.62分,机遇均分18.59±4.64分。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呈负相关(r=-0.531,P<0.01),与心理控制源(内控性)呈正相关(r=0.334,P<0.01),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在心理控制源(内控性)与职业认同感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心理控制源(内控性)可预测其职业认同感,管理者应重视作为第二受害者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其自我健康责任意识,减少患者安全事件的影响,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从而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 心理控制源 职业认同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