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陈龙 郑冰冰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局、感染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5天手术切口愈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0.19±0.79)d,短于对照组的(13.64±1.03)d,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CT,TNF-α水平分别为(0.24±0.05)ng/mL、(44.91±3.15)pg/mL,低于对照组的(0.30±0.09)ng/mL、(50.46±4.1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6%)低于对照组(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创面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创面感染 骨科手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临床研究
2
作者 冯伟利 楚利涛 周洪保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15-19,23,共6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对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对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相关指标(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D-二聚体(D-dimer,D-D)]、骨折愈合相关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腕关节背伸、屈曲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EAI、WBV、HCT、D-D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FGF-2、IGF-1、TGF-β1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能改善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这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骨折愈合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干骨折 手法复位 中药熏蒸 血液流变学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刘建霞 牛路野 +1 位作者 李亚楠 朱小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484-488,共5页
目的了解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进而帮助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3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9~49(38.77±6.... 目的了解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进而帮助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3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9~49(38.77±6.93)岁,对其进行面对面结构式访谈,并通过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阅读、整理、分析、分类和提炼共得出4个主题:知识需求迫切、疾病对心理的影响、护理需求、家庭负担较重。结论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需求,了解其心理真实体验有助于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心理困惑及需求,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神经损伤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预防知信行调查及胸腰椎骨折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建霞 牛路野 +1 位作者 李亚楠 朱小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146-1151,共6页
目的调查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门诊收治的OP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78岁,男179例,女141例。采用问卷... 目的调查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门诊收治的OP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78岁,男179例,女141例。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信行水平,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胸腰椎骨折将其分为胸腰椎骨折组(35例)和非胸腰椎骨折组(285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知信行得分、身高、体质量、骨密度(BMD),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知信行良好率、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父母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OP患者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OP患者骨折预防的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总得分分别为(16.12±3.12)分、(129.02±17.50)分、(22.02±6.12)分;OP患者知识掌握、信念、行为良好率分别为66.88%(214/320)、64.22%(411/640)、53.96%(518/960);胸腰椎骨折组知识、信念、行为总得分均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12.54±4.12)分比(16.56±3.00)分、(117.51±16.35)分比(130.43±17.64)分、(18.34±3.11)分比(22.47±6.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4.12、3.71,均P<0.05);胸腰椎骨折组知识掌握、信念、行为良好率均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40.00%(14/35)比70.18%(200/285)、34.29%(24/70)比67.89%(387/570)、28.57%(30/105)比57.08%(488/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30.65、30.59,均P<0.05);胸腰椎骨折组女性、年龄≥65岁、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占比均高于非胸腰椎骨折组,骨密度(BMD)低于非胸腰椎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5、11.73、4.36、5.73、4.65、5.5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047,95%置信区间(CI)2.456~4.412]、年龄≥65岁(OR=5.977,95%CI 2.657~7.025)、饮酒史(OR=1.883,95%CI 1.236~2.012)、既往脆性骨折史(OR=1.919,95%CI 1.658~2.365)、糖皮质激素治疗史(OR=1.508,95%CI 1.136~1.789)均是OP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均P<0.05),BMD则是保护因素(OR=0.421,95%CI 0.211~0.741,P<0.05)。结论OP患者骨折预防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女性、年龄≥65岁、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均是OP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BMD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知信行 胸腰椎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医正骨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董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46例接受中医正骨联合PKP治疗。治疗前...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46例接受中医正骨联合PKP治疗。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单个椎体骨水泥用量、Cobb角、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功能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水泥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法复位既可提高PKP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加强病椎的强度,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减轻病椎压力,防止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下肢运动链协同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髋膝肌群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价值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 侯新颖 刘亚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48-250,362,共4页
目的:探究下肢运动链协同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髋膝肌群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我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7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44例联合下肢运动... 目的:探究下肢运动链协同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髋膝肌群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我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7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44例联合下肢运动链协同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1 m后应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rating,CAIT)评分、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tar offset balance test,SEBT)、单腿站立试验(One leg standing test,OLS)检测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应用等速肌力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髋、膝周围肌力;应用平衡检测仪检测患者睁眼-硬地面、闭眼-硬地面、睁眼-软地面条件下的重心晃动指数;在患者住院期间统计患者出现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AIT评分、SEBT高于对照组,OL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后伸肌群、髋外展肌群、膝伸直肌群峰力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硬地面、闭眼-硬地面、睁眼-软地面条件下的重心晃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肢运动链协同训练可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改善髋膝肌群肌力水平及踝关节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链协同训练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髋膝肌群肌力 平衡能力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宁宁 李文静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因四肢创伤骨折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对比... 目的探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因四肢创伤骨折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率这两个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优质护理应用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四肢创伤骨折 疼痛护理 个体化优质护理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宁宁 李文静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在术后肢体肿胀康复护理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参照组(n=40),接... 目的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在术后肢体肿胀康复护理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参照组(n=40),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40),对两组消肿时间、疼痛程度(VAS)、关节功能(Neer)、生活质量(SF-36)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对消肿时间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用时更短(P<0.05);(2)对疼痛程度、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可见,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Neer评分以及SF-36评分更高(P<0.05);(3)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消肿,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术后肢体肿胀 康复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有效性研究
9
作者 李玲玲 冯明明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就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采取优质护理对策,进一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升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 目的 就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采取优质护理对策,进一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升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干预成果。结果 从数据可见,观察组肿胀程度得到改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术后生活质量,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在疼痛度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水平中,观察组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四肢骨折患者,为其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改善肿胀程度,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缓解手术病痛感,具备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患者 术后肢体肿胀 优质护理干预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小广 彭庆州 王嵩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1期3578-358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经皮钢板联合...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经皮钢板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手术情况、两组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组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微创经皮钢板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理想,改善患者的预后,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预后
下载PDF
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大鹏 彭庆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83-84,共2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HS内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PFN...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HS内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VS 90.0%,χ2=1.264,P=0.248)。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优于DHS内固定,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不良反应 效果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小广 彭庆州 王嵩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9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患者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较观察组来说较短,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都有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总体来说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两组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强肾通痹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辉 彭庆州 +3 位作者 王跃辉 张永立 辛晓林 程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2082-2084,共3页
目的:探究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采用强肾通痹方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西药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46例加以强肾通痹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究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采用强肾通痹方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西药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46例加以强肾通痹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骨代谢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1β、TNF-α以及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ANKL以及β-CTX均低于对照组,IGF-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SS功能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肾通痹方能够显著减轻KOA患者关节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指标及膝关节功能,治疗效果优于西药,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强肾通痹方 塞来昔布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与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大鹏 彭庆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膨胀髓内钉方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膨胀髓内钉方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2.6±13.4)min VS(104.8±23.6)min]、术中出血量[(83.2±23.9)ml VS(563.4±127.8)ml]、住院时间[(11.8±2.5)d VS(15.4±3.8)d]和骨性愈合时间[(21.4±3.6)周VS(25.4±4.9)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5°的成角畸形,无缩短畸形和骨不连等情况出现。结论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对机体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膨胀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 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祛风补肾方联合理筋手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辉 《中医研究》 2019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祛风补肾方联合理筋手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8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祛风补肾方联合理筋手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8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风补肾方(黄芪、何首乌、桂枝、赤芍、麻黄、附子、桑寄生、秦艽、独活、川芎、当归、川牛膝、甘草片、细辛),水煎服,1 d 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祛风补肾方联合理筋手法可改善胫骨高危截骨术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屈曲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痹证 祛风补肾方/治疗应用 康复 HSS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小广 彭庆州 王嵩峰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2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式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某医院的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A组行PFNA内固定,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式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某医院的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A组行PFNA内固定,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以及早、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7.05%%,低于B组的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2%,低于B组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晚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高于B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具有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后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治疗,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对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肘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洪保 朱小广 董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3-114,137,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确诊为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松解术,观察组采用切开松解... 目的探讨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确诊为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松解术,观察组采用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5.00%(P<0.05)。结论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能够改善肘关节功能,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重度肘关节僵硬 切开松解术 铰链式外固定支架 肘关节功能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
下载PDF
分析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小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从双侧置入钢板内固定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探索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患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人员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5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分析从双侧置入钢板内固定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探索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患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人员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记录每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的愈合时间、膝关节的伸屈角度等数据,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统计。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的伸屈角度比对照组表现优异(P〈0.05),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4.4%和6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从双侧置入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在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膝关节伸曲度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等方面优于外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因此双侧钢板置入的内固定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庆州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852-854,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0d。...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0d。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96d。肩关节功能按照Hardegger评分标准,功能优9例,良18例,中4例,优良率87.1%。所有病例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肱骨外科颈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下载PDF
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洪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107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3例予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股方肌骨瓣移植,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OPG、ALP、BG... 目的: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107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3例予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股方肌骨瓣移植,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OPG、ALP、BGP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术有效改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促进骨折愈合,更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方肌骨瓣移植 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