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本科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关莉 郭晓琴 李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125-126,135,共3页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学科竞赛作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分析了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培养体系、创新实践基地...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学科竞赛作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分析了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培养体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学科竞赛常态化及学生团队梯度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材料类本科生注重专业学习和持续培养的培养模式,为其在学科竞赛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习 持续培养 学科竞赛 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金刚石镀覆工艺、品级及含量对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博宇 高阳 +5 位作者 康乐 潘靓 王旭磊 黄亚博 孙德建 崔节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金刚石增强体及界面改性对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利用振荡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金刚石表面热扩散法镀W工艺、金刚石品级及含量对镀层物相、微观形貌及其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 金刚石增强体及界面改性对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利用振荡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金刚石表面热扩散法镀W工艺、金刚石品级及含量对镀层物相、微观形貌及其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镀覆时间和品级对镀层物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更加均匀、致密的镀层可以改善金刚石/铜的界面结合,获得高导热的复合材料。另外,金刚石的体积分数同样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金刚石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在金刚石镀覆时间为60 min、品级为2160、体积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综合性能,其致密度、导热率和抗弯强度分别为99.59%、592 W/(m·K)和1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铜 界面改性 品级 导热系数 抗弯强度
下载PDF
基于改进材料和结构融合的仪表板横梁轻量化设计
3
作者 冯德胜 李家强 +3 位作者 武晓歌 刘树凯 李菲 任玉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针对现有钢质仪表板横梁(CCB)重量较重、零件较多、工艺复杂且表面处理会污染环境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材料和优化结构相融合的全塑仪表板横梁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依据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和CCB的安装环境对CCB进行模型设计,使其... 针对现有钢质仪表板横梁(CCB)重量较重、零件较多、工艺复杂且表面处理会污染环境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材料和优化结构相融合的全塑仪表板横梁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依据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和CCB的安装环境对CCB进行模型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然后应用Moldflow模流分析对CCB模型的工艺进行全局验证和寻优;最后,基于HyperMesh有限元分析对全塑CCB力学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设计优化得到的全塑CCB质量下降了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仪表板横梁 轻量化 结构设计 注塑成型
下载PDF
MoS_(2)量子点修饰ZIF-67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4
作者 卫萌 逯含情 +3 位作者 王震 赵新 周秋霜 徐松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锂硫(Li-S)电池因其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比能量(2600 Wh/kg)、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但是由于正极存在的一些问题,像活性物质硫导电率低、反应过程中体积膨胀和多硫化物穿... 锂硫(Li-S)电池因其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比能量(2600 Wh/kg)、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但是由于正极存在的一些问题,像活性物质硫导电率低、反应过程中体积膨胀和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等,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以金属—有机框架(ZIF-67)作为Li-S电池的多功能载体,以二硫化钼量子点(MoS_(2)QDs)为活性催化位点,金属化合物Ni(OH)_(2)作为物理防护层,构筑并制备MoS_(2)QDs-ZIF-67/S@NH复合材料,验证其对多硫化物(LiPS)的吸附和催化作用。获得的正极材料结合了极性ZIF-67和MoS_(2)QDs的优势,能够通过极性作用锚定多硫化物,还可以为氧化还原转化提供大量催化位点,Ni(OH)_(2)包覆层实现了对活性材料的物理限域,还为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过程提供快速电子/离子传输的有效途径。电化学测试表明MoS_(2)QDs-ZIF-67/S@NH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 C倍率下初始比容量为1147.6 mAh/g,循环350圈后,比容量为768.8 mAh/g,容量保留率为65.5%,每圈容量衰减为0.09%,库伦效率始终维持在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量子点 金属—有机骨架 氢氧化镍 穿梭效应 锂硫电池
下载PDF
材料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过程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新 张锐 +2 位作者 郭晓琴 程俊伟 卫萌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3期97-100,104,共5页
在高校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专业实施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改革,毕业论文质量和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逐年提高。文章提出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选题管理、开题管理、... 在高校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专业实施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改革,毕业论文质量和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逐年提高。文章提出了“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选题管理、开题管理、中期管理、答辩与成绩管理四大模块。实践表明:该体系有利于导师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质量,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的复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四年一贯制 材料类专业
下载PDF
球形双曲色散超材料腔的多重窄带回音廊模式及透明显示应用
6
作者 李艳 任思萌 +5 位作者 褚博 燕汝江 于群星 孙辉 邵立 钟发成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提高彩色透明显示性能的球形双曲色散超材料(HMM)腔.该腔由介质/银层交替包裹银核组成,具有深度亚波长性质,并支持和银层数目相同的同阶回音廊模式.这些模式能够将电磁波能量高度局域在不同介质壳层内,从而降...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提高彩色透明显示性能的球形双曲色散超材料(HMM)腔.该腔由介质/银层交替包裹银核组成,具有深度亚波长性质,并支持和银层数目相同的同阶回音廊模式.这些模式能够将电磁波能量高度局域在不同介质壳层内,从而降低欧姆损耗,减小共振线宽.针对5层银/介质交替包裹形成的HMM腔,详细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回音廊模式的调谐作用.发现仅改变最外层介质或银层厚度,几乎不影响TM1,2和TM1,3模式的共振位置,但对TM1,1模式的共振位置及3个模式的强度产生明显调谐.通过优化HMM腔,在红绿蓝波段实现三重窄带共振,且在三重共振位置均具有偶极辐射特点,能够将散射光限制在和入射光夹角为-45°—+45°范围内.该HMM腔不仅支持红绿蓝三重窄带共振,并具有宽的散射角,可应用于实现高透明度、高亮度和宽视角的全彩透明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色散超材料腔 米氏散射 回音廊模式 透明显示器
下载PDF
MnS@NiCo-LDH复合电极材料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7
作者 于占军 刘二斌 +2 位作者 许康磊 王献立 崔节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1,共9页
Mn S作为一种具有宽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合理设计异质结构复合电极材料是解决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差的可行方法。采用水热结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Mn S@Ni Co-LDH薄膜复合电极,并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 Mn S作为一种具有宽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合理设计异质结构复合电极材料是解决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差的可行方法。采用水热结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Mn S@Ni Co-LDH薄膜复合电极,并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MnS@NiCo-LDH薄膜复合电极具有片状多孔隙分层次结构,在1 A/g电流密度下具有高达2 418 F/g的比电容、高的倍率性能(80.89%)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 7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9.6%)。结果表明,所设计制备的MnS@NiCo-LDH薄膜复合电极具有满足先进储能器件要求的巨大潜力,为设计其他复合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性能 硫化锰 NiCo-LDH 复合电极
下载PDF
RP-3航空煤油替代燃料骨架机理开发及验证
8
作者 席双惠 李浩洋 +3 位作者 侯军兴 王堃旗 薛洁 李树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8-45,共8页
基于航空煤油理化特性及燃烧条件,选取质量分数分别为73%正十二烷、14.7%1,3,5-三甲基环己烷、12.3%正丙基苯作为RP-3航空煤油的替代燃料,同时添加关键低温反应通道,使替代模型能够满足宽范围条件下的燃烧性能。采用敏感度分析简化方法... 基于航空煤油理化特性及燃烧条件,选取质量分数分别为73%正十二烷、14.7%1,3,5-三甲基环己烷、12.3%正丙基苯作为RP-3航空煤油的替代燃料,同时添加关键低温反应通道,使替代模型能够满足宽范围条件下的燃烧性能。采用敏感度分析简化方法得到包含86个物种和318个反应的骨架机理。利用Chemkin-Pro模拟了机理在多种工况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和重要物种浓度,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86个物种和318个反应的简化机理能够较好描述航空煤油的关键燃烧特性。元素流动分析和强制敏感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机理保留了关键物种和反应路径,具有较高保真度。该机理尺寸较小且包含低温反应通道,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进一步探究航空燃料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3航空煤油 替代燃料 低温机理 机理简化
下载PDF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杨梦婕 关莉 +1 位作者 邢秋玮 孙德建 《教师》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文章以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材料类专业“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为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讨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兼具航空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建设航空特色思政案例库,建立课程思政—知识矩阵,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策略,有助于... 文章以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材料类专业“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为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讨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兼具航空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建设航空特色思政案例库,建立课程思政—知识矩阵,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策略,有助于解决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过程中融入生硬、案例匮乏、缺少特色等问题,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期为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航空特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MoS_(2)/rGO电磁屏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任玉美 杨帅 +3 位作者 严志铭 秦臻 李佩臣 冯德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81,共10页
随着电磁干扰(EMI)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研制出具有高度适应性、高效能以及高性能的EMI屏蔽材料。借助水热法与热处理手段能够实现二硫化钼与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rGO片与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的MoS_(2)纳米片共... 随着电磁干扰(EMI)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研制出具有高度适应性、高效能以及高性能的EMI屏蔽材料。借助水热法与热处理手段能够实现二硫化钼与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rGO片与在其表面原位生成的MoS_(2)纳米片共同构建三维(3D)多孔网络框架,有效防止了二者的堆积。同时,MoS2纳米片与rGO片的结合可以形成稳定的3D导电网络,能够有效提升电子的导电能力和载流子的迁移速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体系的传导损耗。此外,该复合材料优异的EMI屏蔽性能可归因于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多次反射和散射。MoS_(2)纳米片与rGO片存在的缺陷位点及其构筑的丰富界面诱导了偶极子极化和界面极化现象,赋予体系优异的EMI屏蔽性能。在X波段范围(8.2~12.4 GHz)内,由于多重损耗机制的协同效应,在厚度为2.0 mm时,MoS_(2)/rGO复合材料的总屏蔽效能(SET)最高可达62.7 dB(平均SET为59.9 dB)。由此可见,MoS_(2)/rGO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EMI屏蔽效能,为其他过渡金属硫化物在EMI屏蔽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磁屏蔽 多重损耗
下载PDF
十字轴模锻成形技术
11
作者 程俊伟 赵创新 +1 位作者 陈喜乐 崔广鑫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了解决十字轴模锻成形时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卡压和闭式挤压两种变形方式下金属的受力和流动特征,以及这两种变形方式的难易程度,提出了半闭式预锻、开式终锻的工艺方案。在半闭式预锻过程中,轴颈处材料受到挤压、镦粗复合变形... 为了解决十字轴模锻成形时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卡压和闭式挤压两种变形方式下金属的受力和流动特征,以及这两种变形方式的难易程度,提出了半闭式预锻、开式终锻的工艺方案。在半闭式预锻过程中,轴颈处材料受到挤压、镦粗复合变形,得到4个轴颈几乎一致的坯料,且模具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实现。利用Deform软件模拟了模锻成形过程,预锻和终锻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设计制造了锻模,并在模锻压力机上进行了工艺试验,得到了合格锻件,且飞边金属沿四周分布均匀,材料利用率提高约8%,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轴 半闭式预锻 开式终锻 锻模 材料利用率
原文传递
冷金属过渡技术在异质连接及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毅帅 樊磊 +4 位作者 常云峰 秦建 魏通达 张冠星 钟素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是在传统MIG/MAG焊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改进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具有热输入低、飞溅小、成形美观、绿色高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工装备、车辆工程等领域。概括了冷金属过渡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是在传统MIG/MAG焊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改进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具有热输入低、飞溅小、成形美观、绿色高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工装备、车辆工程等领域。概括了冷金属过渡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冷金属过渡技术在异种金属焊接、薄板焊接、增材制造等的研究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需要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 异种金属焊接 增材制造
下载PDF
基于超构表面多通大容量完美矢量涡旋光束的产生及调控研究
13
作者 张胜蓝 田喜敏 +3 位作者 许军伟 徐亚宁 李亮 刘杰龙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60,共11页
完美矢量涡旋光束除具有螺旋相位、环状强度分布及非均匀偏振分布外,其亮环半径及环宽度恒定,不受拓扑荷数变化的影响,且同时携带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因此在很多光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超构表面作为一种亚波长结构排列而成的平面光... 完美矢量涡旋光束除具有螺旋相位、环状强度分布及非均匀偏振分布外,其亮环半径及环宽度恒定,不受拓扑荷数变化的影响,且同时携带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因此在很多光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超构表面作为一种亚波长结构排列而成的平面光学器件,能够精准调控电磁波的相位、偏振和振幅,为集成化矢量光场调控器件的实现提供变革性解决方案.然而,现有超构表面在生成产生多通大容量、偏振和轨道角动量独立操控的完美矢量涡旋光束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本文基于超构表面平台,利用纯几何相位调制的自旋多路复用方案,通过叠加两正交偏振完美涡旋光束,实现了多通大容量完美矢量涡旋光束.通过调控两正交偏振完美涡旋光束的初始相位差、振幅比及拓扑荷数,实现了具备任意偏振阶次和偏振分布特性的完美矢量涡旋光束;通过精心设计超构表面相位分布及光束传播路径,生成了多重完美矢量涡旋光束阵列.此外,基于完美矢量涡旋光束偏振阶次和偏振态两个并行维度,本文成功演示了一种兼具安全性高和强鲁棒性的光学信息加密方案.该工作旨在建立一个超紧凑、稳健的平台,以在中红外波段生成多通大容量完美矢量涡旋光束,推动其在光学加密、粒子操控和量子光学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表面 完美矢量涡旋光束 完美涡旋光束 自旋角动量 轨道角动量
下载PDF
独立支撑三维石墨泡沫制备及电热性能研究
14
作者 毛博 丁佩 +4 位作者 任梦帅 牛璐阳 袁志 贾璇 王支缓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0,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泡沫具有独特的网络/骨架结构,在诸多领域表现出比二维石墨烯更大的性能优势,但其自身结构的高孔隙率和低机械强度也给石墨烯泡沫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2mm厚商用泡沫... 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泡沫具有独特的网络/骨架结构,在诸多领域表现出比二维石墨烯更大的性能优势,但其自身结构的高孔隙率和低机械强度也给石墨烯泡沫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2mm厚商用泡沫镍为生长模版制备出石墨烯片/层厚度在150~350nm,可独立支撑的三维石墨泡沫。进一步通过优化制备过程的碳氢比和压缩生长模板,获得了高质量的压缩石墨泡沫。实验证实石墨烯层更厚,结晶度更高,网络骨架结构更加致密的压缩石墨泡沫具有十分优越的电热性能。在3V的低驱动电压下,适度压缩的高质量石墨泡沫电加热温度可达580℃,比常规制备石墨泡沫加热温度提升了220℃左右。还证实了压缩石墨泡沫电热除冰效果显著,在具有高效传导加热的同时,兼具优越的辐射加热能力。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电热材料,压缩石墨泡沫在家用电器、人工智能、健康医疗、能源、热管理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石墨泡沫 电热 除冰 独立支撑
原文传递
固-液混料对氧化锌压敏陶瓷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雪婷 陈雷明 +3 位作者 高前程 陈博宇 何家乐 姚梦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采用固-液相混料法(湿化学法)制备ZnO-Bi_(2)O_(3)-Sb_(2)O_(3)-MnO_(2)-Cr_(2)O_(3)-Co_(3)O_(4)压敏陶瓷样品,并与传统的氧化物混合法(固相混料法)进行对比,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两种方法制... 采用固-液相混料法(湿化学法)制备ZnO-Bi_(2)O_(3)-Sb_(2)O_(3)-MnO_(2)-Cr_(2)O_(3)-Co_(3)O_(4)压敏陶瓷样品,并与传统的氧化物混合法(固相混料法)进行对比,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两种方法制备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流/电压源表和阻抗分析仪研究样品的电学性能。实验发现:相比于固相混料法,固-液相混料法能够明显提升样品晶界相分布的均匀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样品的电学性能,其击穿电压梯度E_(1mA)为313.42 V/mm,提高了67%;非线性系数α为15.45,提高了69.8%;漏电流JL为27.58μA/cm^(2),降低了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相混料法 压敏陶瓷 晶界分布 非线性电学性能 阻抗特性
下载PDF
MPCVD单晶金刚石高温退火的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赵丙灿 许坤 +4 位作者 段肖楠 庞雨桐 李文成 王钥萱 郭森森 《材料科学》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了改善单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增强单晶金刚石刀具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MPCVD单晶金刚石进行高温常压退火和等离子退火两种方式的实验研究,期望能够提升已经生长的单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发现经过高温退火的单晶金... 为了改善单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增强单晶金刚石刀具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MPCVD单晶金刚石进行高温常压退火和等离子退火两种方式的实验研究,期望能够提升已经生长的单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发现经过高温退火的单晶金刚石晶体质量和力学性能均有改善,但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时,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升高其晶体质量和力学性能会开始有所下降。这是因为一定的高温退火可以有效减少金刚石晶体中的缺陷,消除内应力,从而改善晶体质量和力学性能,但当超过一定的退火温度或时间时,会出现新的缺陷,从而导致晶体质量和力学性能变差。通过本文实验数据对比,发现经过高温常压退火1400℃,保温4 h退火后的单晶金刚石晶体质量和力学性能最好。To enha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crystal diamond and augment the practic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single-crystal diamond tools, this paper undertake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wo annealing methods, namely high-temperature and normal-pressure annealing and plasma annealing of MPCVD single-crystal diamond,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eleva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own single-crystal diamond.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both the crystal qua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ngle-crystal diamond subjected to high-temperature annealing are improved. However, when a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time are reached, the crystal qua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art to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e in process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This is because a certain high-temperature anneal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fects in the diamond crystal and eliminate the internal stress, thereby improving the crystal qua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ut 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or time exceeds a certain limit, new defects will emerge, leading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rystal qua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the crystal qua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ngle-crystal diamond after high-temperature and normal-pressure annealing at 1400˚C for 4 hours are the opt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CVD单晶金刚石 高温退火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多源固废制备掺合料的活性评价及水泥水化产物微观性能
17
作者 司马笑情 谢祥兵 +5 位作者 李广慧 刘晨晨 张艺林 司斌 季旸 邵景干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9-1079,共11页
工业废渣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BFS)和粉煤灰(FA)因典型的火山灰活性已成为制备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掺合料,而建筑固废中的再生砖粉(RBP)和再生混凝土粉(RCP)与BFS和FA混合制备活性掺合料是拓展多源固废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RBP、RCP... 工业废渣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BFS)和粉煤灰(FA)因典型的火山灰活性已成为制备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掺合料,而建筑固废中的再生砖粉(RBP)和再生混凝土粉(RCP)与BFS和FA混合制备活性掺合料是拓展多源固废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RBP、RCP、FA、BFS为原料,采用湿法球磨制备掺合料,以掺合料掺量为变量进行胶砂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火山灰比强度法对掺合料的活性进行评价,并通过XRD、TG-DTG、SEM及EDS对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固废粉制备的掺合料可以有效替代部分水泥,含掺合料的水泥胶砂90 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74.2 MPa;RCP与RBP因具有火山灰反应活性,反应后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H)相的衍射峰强度下降、水化硅酸钙凝胶(C-S-H)衍射峰加宽;RCP和RBP中的Ca^(2+)、Si^(2+)可促进FA和BFS中硅铝物质活化作用,利用活性硅铝矿物协同作用制备的活性掺合料BCFFS1的各组分最佳配合比(质量分数)为15%RBP、15%RCP、15%FA、5%BFS。活性掺合料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多种固废材料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建筑行业对普通水泥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固废 掺合料 火山灰活性 硅铝物质 水化产物 湿法球磨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探索——以郑州航院大学物理课程组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硕 《科技视界》 2021年第6期15-16,共2页
文章根据疫情期间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总结了线上授课的经验和总结,提出教学的线上模式是未来教学的发展变革方向,并会对线下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大学物理教学 线上教学
下载PDF
Zn-MOFs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Fe^(3+)和乙醇检测中的研究
19
作者 王香平 董庆文 +2 位作者 雷松涛 李萍 崔节虎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32-34,37,共4页
针对水中Fe^(3+)和乙醇进行选择性检测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利用Zn(NO_(3))_(2)·6H_(2)O和3-吡啶-5-(4-羧基苯)-1,2,4三唑(HL)溶液制备出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Zn-MOFs。环境不同,Zn-MOFs荧光淬灭程度不同。Zn-MOF... 针对水中Fe^(3+)和乙醇进行选择性检测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利用Zn(NO_(3))_(2)·6H_(2)O和3-吡啶-5-(4-羧基苯)-1,2,4三唑(HL)溶液制备出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Zn-MOFs。环境不同,Zn-MOFs荧光淬灭程度不同。Zn-MOFs可以作为荧光传感探针,在检测水中Fe^(3+)时,其选择性和灵敏度都很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Zn-MOFs还可以快速、有效、有选择性地探测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OFs 荧光 Fe^(3+) 乙醇
下载PDF
高校“青马工程”培养模式探究
20
作者 李英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017-020,共4页
“青马工程”是由共青团中央与全国学联于2007年正式启动,既是培养青年政治骨干的引领性工程,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是为了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增强大学生政治判断力、政治... “青马工程”是由共青团中央与全国学联于2007年正式启动,既是培养青年政治骨干的引领性工程,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是为了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增强大学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但是目前高校“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存在定位不清晰、培训内容单一和培养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使得“青马工程”难以发挥育人实效。本文立足于新时代背景,阐述了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剖析高校“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发展现状,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以培养出更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马工程” 培养现状 重要性 构建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