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方少明 周立明 +2 位作者 张留成 赵清香 高丽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8,共3页
用烷基胺盐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处理,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MMT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BA)]/MMT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MMT含量、MMA/BA配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T可提高复合材... 用烷基胺盐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处理,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MMT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BA)]/MMT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MMT含量、MMA/BA配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T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耐热性,MMT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BA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MMA/BA配比为10/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冲击强度 MMA 烷基胺 丙烯酸丁酯 配比 MMT 插层聚合 比对
下载PDF
铜箔表面电镀铜粗化工艺 被引量:9
2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2 位作者 胡芳红 孙亮 韦永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6,共3页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化,并用微分电容曲线的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表征了铜箔粗糙度。结果表明,粗化电流密度为20A/dm2时,粗化效果最为明显,在抗拉端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国产铜箔抗拉强度由粗化前的60.85N/cm2增大到粗化后的137.81N/cm2,接近国外商品铜箔的抗拉强度138.26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化 电镀铜 微分电容 扫描电镜 抗拉强度
下载PDF
钙钛矿型SmFe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酒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方少明 彭辉 +2 位作者 赵玛 胡季帆 陈林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46-1548,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经850℃热处理制备了具有单一正交钙钛矿结构、平均粒径约40nm的SmFeO3粉体,并用该粉体做成气敏元件,测试了其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mFeO3具有较好的酒敏特性,在0.03%乙醇气氛中的灵敏度高达51.03,并具有良好的选...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经850℃热处理制备了具有单一正交钙钛矿结构、平均粒径约40nm的SmFeO3粉体,并用该粉体做成气敏元件,测试了其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mFeO3具有较好的酒敏特性,在0.03%乙醇气氛中的灵敏度高达51.03,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响应-恢复特性,线性检测范围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FeO3 钙钛矿 微结构 气敏性
下载PDF
氧化铟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结构表征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徐甲强 王晓华 +1 位作者 王国庆 王焕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7,共6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立方结构纳米In2O3的前驱体In(OH)3,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颗粒尺寸和分散性的影响.前躯体In(OH)3和In2O3的结构、形貌以及组成分别由XRD、TEM、TPD、TG-DSC和XPS表征.结果表明,600℃煅烧可以得到50-80nm立方形的纳米In2O3,...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立方结构纳米In2O3的前驱体In(OH)3,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颗粒尺寸和分散性的影响.前躯体In(OH)3和In2O3的结构、形貌以及组成分别由XRD、TEM、TPD、TG-DSC和XPS表征.结果表明,600℃煅烧可以得到50-80nm立方形的纳米In2O3,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纳米In2O3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能下降;XPS元素分析表明,由于吸附氧的存在,合成的纳米In2O3与化学计量比存在偏差;氧化铟表面存在着四种类型的O,和In2O3对氧气的程序控温脱附结果一致.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元件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600℃时气敏性能最好;通过和化学沉淀法制备的样品进行对比,发现水热法合成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纳米氧化铟 气敏元件 表面分析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方少明 张成贵 李亚东 马文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体系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APS不会改变PLLA基体结晶的α晶型,但具有异相成核作用,降低了PLLA基体的冷结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由于晶粒熔融重结晶导致PLLA基体熔融单峰分裂成为双峰,并且OCAPS促进了PLLA的熔融重结晶过程,使晶粒结构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杂化材料 冷结晶 熔融行为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培义 张晓丽 徐甲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6,26,共4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软模板作用和稳定分散作用,重点综述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聚集形成的胶团、反胶团、微乳液、囊泡、液晶等各种有序聚集体辅助制备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展望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软模板作用和稳定分散作用,重点综述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聚集形成的胶团、反胶团、微乳液、囊泡、液晶等各种有序聚集体辅助制备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展望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形貌调控 表面活性剂 有序聚集体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Zn_2SnO_4气敏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掺杂改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甲强 贾晓华 +1 位作者 娄向东 沈嘉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3-696,共4页
采用分析纯的ZnAc2.2H2O和SnCl4.5H2O作为起始原料,控制适当的pH值和离子浓度,在200℃温度条件下水热法反应24 h得到Zn2SnO4微粉;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d、Au、La掺杂的Zn2SnO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 采用分析纯的ZnAc2.2H2O和SnCl4.5H2O作为起始原料,控制适当的pH值和离子浓度,在200℃温度条件下水热法反应24 h得到Zn2SnO4微粉;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d、Au、La掺杂的Zn2SnO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尺寸和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材料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在200℃水热条件下可直接合成Zn2SnO4,所得材料是比较规整的立方晶型,粒径大约为200 nm,纯Zn2SnO4对H2S、乙醇蒸气、乙醇汽油等有机蒸气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通过金属离子掺杂能明显提高材料对乙醇蒸气、乙醇汽油等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锡酸锌(Zn2SnO4) 气体传感器
下载PDF
稀土掺杂氧化铟低功耗汽油敏感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甲强 王晓华 +1 位作者 王焕新 沈嘉年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8-322,共5页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纳米In2O3粉体,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Y2O3和Nd2O3的氧化铟。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氧化铟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配气法对氧化铟的气敏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合成的氧化铟经...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纳米In2O3粉体,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Y2O3和Nd2O3的氧化铟。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氧化铟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配气法对氧化铟的气敏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合成的氧化铟经600℃,1 h煅烧后,颗粒尺寸约20 nm,且分布均匀。未掺杂的氧化铟气敏元件对汽油有较高的灵敏度,但选择性不好;氧化钕和氧化钇掺杂后,在3.0 V工作电压下大大提高了氧化铟对汽油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氧化钇掺杂量为5.0%时对汽油的最大灵敏度达到了285.1,功耗只有200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铟 微乳液合成 气体传感器 氧化钇 氧化钕 稀土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张成贵 李亚东 闫春绵 马文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7,111,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54.1℃升至54.5℃,熔融温度(Tm)由149.0℃降至147.6℃,OC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但使PLLA的储能模量由2206MPa降至120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杂化材料 性能
下载PDF
贮氢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同驰 李晓峰 +1 位作者 董会超 李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石墨氧化物,用化学还原法制得石墨烯聚集物;用研磨法制备了贮氢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循环伏安、线性极化法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复合的贮氢合金相比,贮氢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降低了电极的极化,改...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石墨氧化物,用化学还原法制得石墨烯聚集物;用研磨法制备了贮氢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循环伏安、线性极化法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复合的贮氢合金相比,贮氢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降低了电极的极化,改善了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在实验条件下,3.0C放电比容量达225 mAh/g,提高了64%,平台电压提高了70 mV,5.0C放电比容量达200 mAh/g,提高了220%,平台电压提高了12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石墨烯 氢镍电池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一维纳米材料在锂离子蓄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海林 韩相明 +1 位作者 王焕新 徐甲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评述了目前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等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蓄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将一维结构的纳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可以更好地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将成为今后锂离... 评述了目前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等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蓄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将一维结构的纳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可以更好地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将成为今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一维纳米材料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下载PDF
锂硫二次电池硫/碳正极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胜利 陈功锋 +1 位作者 宋延华 王亚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9,29,共3页
锂硫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较好的安全性、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未来动力电池最具吸引力的体系之一。但是,因其放电产物多硫化物易溶于有机电解液以致锂硫电池循环性能差,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快速发展。碳材料利用其高的比表面... 锂硫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较好的安全性、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未来动力电池最具吸引力的体系之一。但是,因其放电产物多硫化物易溶于有机电解液以致锂硫电池循环性能差,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快速发展。碳材料利用其高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吸附电极反应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起到固硫的作用,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综述了锂硫电池硫/碳正极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简述了锂硫电池硫/碳正极复合材料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碳正极 碳材料 多孔结构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杂Al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力臻 王红芳 +1 位作者 谷书华 王树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O2、LiMn2O4)掺杂Al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Al掺杂量、烧结工艺对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掺杂Al
下载PDF
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石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与聚乳酸(PLLA)杂化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OAPS质量分数...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与聚乳酸(PLLA)杂化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OAPS质量分数为5时,PLLA的羰基伸缩振动峰由1758cm-1红移至1748cm-1,OAPS氨基伸缩振动峰由3362cm-1红移至3296cm-1,说明PLLA羰基与OAPS氨基之间形成了氢键;随着O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5,O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47℃升高至56℃,熔融温度(Tm)由141℃升高至146℃,储能模量由1100MPa增至1250MPa;O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杂化材料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对氯苯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安亭 卫应亮 +1 位作者 唐波 李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制备了纳米金/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对氯苯酚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对氯苯酚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有良好的伏安曲线。在pH为6.5,14μL修饰剂用量,富集时间为30s时,对氯苯酚于0.645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在对氯苯... 制备了纳米金/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对氯苯酚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对氯苯酚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有良好的伏安曲线。在pH为6.5,14μL修饰剂用量,富集时间为30s时,对氯苯酚于0.645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在对氯苯酚浓度为9.0×10-7~1.0×10-5mol.L-1时,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范围。在扫速为0.01~0.3V.s-1时,氧化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表明对氯苯酚的电极反应是受吸附控制的电极过程。计时电量实验中得到电量与时间的平方根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为2.024μC/s1/2,根据Cottrell方程积分式得到扩散系数(D)为4.62×10-7cm2.s-1。根据所推导出的电荷转移数、参与反应的质子数,提出了对氯苯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苯酚 碳纳米管 纳米金粒子 修饰电极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CMB的过充电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力臻 朱继涛 +1 位作者 李中东 李荣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研究了过充电对MCMB电极性能的影响。在电位为-0.045 V(vs.Li/Li+)时,会发生锂的沉积,且过充时间越长、倍率越高,锂的沉积质量越大。过充电后,MCMB电极的充放电性能下降。SEM与XRD的分析结果说明:过充电后MCMB电极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研究了过充电对MCMB电极性能的影响。在电位为-0.045 V(vs.Li/Li+)时,会发生锂的沉积,且过充时间越长、倍率越高,锂的沉积质量越大。过充电后,MCMB电极的充放电性能下降。SEM与XRD的分析结果说明:过充电后MCMB电极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性能下降是电极表面沉积的锂与电极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MCMB 过充电
下载PDF
聚苯酯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刚 蔡立芳 黄承亚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7年第4期27-29,37,共4页
考察了不同含量聚苯酯对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聚苯酯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同时,填料有效地改善了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聚苯酯含量(质量分数)... 考察了不同含量聚苯酯对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聚苯酯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同时,填料有效地改善了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聚苯酯含量(质量分数)为27%时,磨损体积仅为纯PTFE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聚苯酯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吡咯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爱勤 王力臻 张勇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化学氧化合成的聚吡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循环前后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聚吡咯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97.9 mAh/g,25次循环后降为...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化学氧化合成的聚吡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循环前后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聚吡咯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97.9 mAh/g,25次循环后降为76.5 mAh/g;聚吡咯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活性;聚吡咯正极在15次循环后,结构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PPy)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CoO_2/LiNi_(0.8)Co_(0.15)Al_(0.05)O_2混合正极材料过充电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力臻 闫继 +2 位作者 张爱勤 张勇 谷书华 《电池工业》 CAS 2009年第3期147-151,共5页
采用质量比为50∶50的钴酸锂和镍钴铝锂制成混合正极材料,并对其充放电曲线特征和耐过充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钴酸锂材料相比,混合材料中的镍钴铝锂在充放电过程中先主要被充电,而放电过程中,钴酸锂先主要被放电;当电池过... 采用质量比为50∶50的钴酸锂和镍钴铝锂制成混合正极材料,并对其充放电曲线特征和耐过充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钴酸锂材料相比,混合材料中的镍钴铝锂在充放电过程中先主要被充电,而放电过程中,钴酸锂先主要被放电;当电池过充电4.8 V后,混合材料表现出较优异的耐过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正极材料 钴酸锂 镍钴铝锂 过充电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碳材料对硫/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胜利 陈功锋 +1 位作者 宋延华 李丹丹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79,共3页
以活性炭、乙炔黑、多壁碳纳米管和超级电容器用有机系活性炭(OAC)作为碳材料,通过分段加热的方式制备锂硫电池正极用硫/碳复合材料.元素分析、XRD、SEM、比表面积分析、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实验结果表明:OAC的综合性能最好,具有2... 以活性炭、乙炔黑、多壁碳纳米管和超级电容器用有机系活性炭(OAC)作为碳材料,通过分段加热的方式制备锂硫电池正极用硫/碳复合材料.元素分析、XRD、SEM、比表面积分析、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实验结果表明:OAC的综合性能最好,具有2 304.80 m2/g的比表面积和1.138 3 cm3/g的孔容,与硫复合材料以0.2 mA/cm2的电流在1.5~3.0 V充放电,首次、第2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 189.2 mAh/g和1 068.7 mAh/g,第2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8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碳材料 硫/碳复合材料 有机活性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