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有创序贯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老年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对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余丽霞 黄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5-37,53,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有创序贯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老年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有创序贯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老年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无创-有创序贯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有创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病人治疗效果,分析肺功能和血清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频率(RR)、剩余75%、50%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75%、TEF50%)等肺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达峰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TPEF/TE)、达峰容积与呼气容积之比(VPEF/VE)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无创-有创序贯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老年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病人肺功能及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有创序贯通气 雾化吸入 重症哮喘 Ⅱ型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分析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欢 欧阳怡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96-170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为优化COPD病人医疗服务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为优化COPD病人医疗服务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MRC)评价2组病人心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同时采用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6MWD、MRC评分和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SGR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均升高,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降低幅度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临床康复,有助于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并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理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许云波 欧阳怡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2月因哮喘入院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目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2月因哮喘入院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及炎症的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FEV1/FVC(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ECP)、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中ECP、IL-13、IL-8水平较对照组中ECP、IL-13、IL-8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对哮喘患儿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反应作用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联合治疗 支气管哮喘患儿 肺功能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CCPC-Asthma国际认证工作的药学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少华 王雨来 +3 位作者 卢振 兰艳 柯正华 李儒佑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8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以医院国际临床照护计划(CCPC)评审为契机,探讨临床药师参与CCPC-哮喘(Asthma)的药学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统计黄石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纳入CCPC计划的患者病例,运用ACT、Morisky等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对药师参与前后药学服... 目的以医院国际临床照护计划(CCPC)评审为契机,探讨临床药师参与CCPC-哮喘(Asthma)的药学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统计黄石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纳入CCPC计划的患者病例,运用ACT、Morisky等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对药师参与前后药学服务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药师参与后,患者的哮喘疾病认知水平、哮喘药物使用情况、用药依从性、哮喘改善情况(ACT评分)等考察指标明显改善(P <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CCPC-Asthma过程中,开展的药学服务对哮喘单病种质量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临床照护计划 哮喘 药学实践
原文传递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的健育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洋 陈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督导强化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SCD高危患者家属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督强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教育,督强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 目的探讨基于督导强化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SCD高危患者家属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督强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教育,督强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给予基于督导强化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SCD疾病知识、心肺复苏(CPR)技能、焦虑、抑郁、教育满意度。结果督强组SCD疾病知识掌握率、CPR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方面,督强组和常规组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督强组干预后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督强组教育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督导强化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SCD高危患者家属SCD疾病知识和CPR技能水平,缓解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导强化模式 健康教育 心源性猝死 高危 患者家属
下载PDF
强化心理支持辅助治疗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任鸿萍 杨菁 +1 位作者 孙娟 柯正华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3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支持辅助治疗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心理支持...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支持辅助治疗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心理支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疗效和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6.19%)(P<0.05);观察组干预总满意率(95.35%)高于对照组(73.81%)(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身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支持辅助治疗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心理支持 呼吸内科 重症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慧 陈军 姜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7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以及升高A549细胞中miR-372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11例,qRT-PCR术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培养A549细胞,... 目的探讨miR-37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以及升高A549细胞中miR-372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11例,qRT-PCR术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培养A549细胞,并分别M组、NC组和N组,分别转染miR-372模拟序列、阴性对照物及不作处理,qRT-PCR术检测细胞中miR-372表达,利用CCK-8实验、Annexin V-FITC/PI染色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结果NSCLC和癌旁组织中miR-372表达量分别为(0.31±0.10)和(1.0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1,P<0.001);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miR-372表达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和未发生淋巴结(P<0.05);M组细胞中miR-372表达量高于NC组和N组(P<0.05),24、48、72和96h时细胞OD值低于NC组和N组(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和N组(P<0.05),侵袭细胞数低于NC组和N组(P<0.05)。结论miR-372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升高A549细胞中miR-372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372 临床指标 细胞凋亡 细胞侵袭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腹部来源不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知文 陈杰 段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腹部来源不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来源不明肿瘤患者122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42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80例(...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腹部来源不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来源不明肿瘤患者122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42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8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64层螺旋CT三维扫描与重建,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的C 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3.89±0.45)分和(4.54±0.3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恶性组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的CT值都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在122例患者中,以CPR/MPR/VR/MIP显示肿瘤供血动脉100例,占比82.0%。恶性组中79例中显示供血动脉,良性肿瘤中21例显示供血动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判断恶性肿瘤79例,良性肿瘤43例,对腹部来源不明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8%和100.0%。结论:腹部肿瘤来源不同,特别增大时诊断困难;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而且可以显示肿瘤血供,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腹部来源不明肿瘤 血管
下载PDF
血管外肺水指数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易智婷 王建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7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31例,根据预后...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31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4例与死亡组1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48 h、72 h EVLWI、PVPI、氧合指数,比较治疗72 h不同EVLWI或PVPI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氧合指数;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四格表评估EVLWI和PVPI对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时间与方法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48 h、72 h存活组患者EVLWI、PVPI低于死亡组,氧合指数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72、-0.691,P<0.05)。治疗72 h,EVLWI≥10 ml/kg和PVPI≥3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别高于EVLWI<10ml/kg和PVPI<3患者,氧合指数分别低于EVLWI<10 ml/kg和PVPI<3患者(P<0.05)。以10 ml/kg为临界值,EVLWI预测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7.5%,符合率为93.5%;以3为临界值,PVPI预测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77.8%,符合率为87.1%。结论 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呈负相关,二者对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血管外肺水指数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预后
下载PDF
痰热清和血必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晓琳 戴晓彬 +2 位作者 柯正华 凃静 张世应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注射用多索茶碱止咳、吸入糖皮质激素平喘、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20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血必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30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3组均治疗7 d。观察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必净组和痰热清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76.0%、82.0%,血必净组和痰热清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下降,而白细胞介素-10(IL-10)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痰热清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均能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但血必净注射液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更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肺功能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学敏 龙升华 张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观察1组(n=47)和观察2组(n=48)。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1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50 ml)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100 ml)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14 d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做功指数(MP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基线值及变化值,比较3组患者Lee氏心衰积分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LVEF、MPI、NT-pro BNP、生活质量评分及6MWD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和观察1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MPI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值小于对照组,6MWD和LVEF变化值大于对照组,治疗后NT-pro BNP下降30%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MPI、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值小于观察1组,6MWD和LVEF变化值大于观察1组,治疗后NT-pro BNP下降30%者所占比例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2组患者Lee氏心衰积分疗效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和对照组患者Lee氏心衰积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参附注射液(100 ml)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CHF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参附注射液(50 ml)联合左卡尼汀,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参附注射液 左卡尼汀 老年人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手动通气和机械通气对ARDS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过程中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易智婷 李琴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手动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过程中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4例ARDS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7例。手动通气组在PS给药过程中采用气管导管连接气囊,手动按压通气... 目的探讨手动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过程中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4例ARDS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7例。手动通气组在PS给药过程中采用气管导管连接气囊,手动按压通气;机械通气组在PS给药过程中采用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在用药前、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min、10min分别监测2组脑氧饱和度(ScO2)的变化及平均动脉压(MABP)情况。结果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min,机械通气组及手动通气组的ScO2均较用药前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6.722、5.399、5.841、4.642,P值均为0.000);用药后10min2组ScO2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动通气组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min的rScO2-MABP显著高于机械通气组(t值分别为5.212、4.169,P值均为0.000);手动通气组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min的rScO2-MABP均较用药前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9.866、4.133,P值均为0.000);机械通气组用药期间的rScO2-MABP较用药前明显增加(t=5.278,P=0.000),用药后5minrScO2-MABP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RDS早产儿PS给药过程中采用手动通气和机械通气方式均可使ScO2短暂升高,且ScO2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而机械通气对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通气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 脑氧代谢
原文传递
环状RNA_000864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学敏 龙升华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_000864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153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访期间51例发生MACE(MACE组),102例未发生MACE(非MACE组...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_000864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153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访期间51例发生MACE(MACE组),102例未发生MACE(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circRNA_000864表达水平,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circRNA_000864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年龄大于非MACE组(P<0.05)。MACE组HR、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t、入院时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入院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GRACE)评分、肌钙蛋白T峰值、N末端脑钠肽前体、circRNA_000864表达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MACE组(P<0.05)。高NLR、入院时Killip分级≥Ⅱ级、高入院时GRACE评分和高表达circRNA_000864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ircRNA_000864表达与NLR、入院时Killip分级、入院时GRACE评分呈正相关性(r=0.742、0.536、0.928,P<0.05)。circRNA_000864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截断值为0.927,AUC为0.696,95%CI为0.480~0.843。结论circRNA_000864的表达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且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_00086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