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改革探讨研究——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田俊 郝东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8期143-144,共2页
为了适应新时代地方经济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分析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道路... 为了适应新时代地方经济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分析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道路勘侧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唐宝利 孙玉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6期117-118,共2页
本论文基于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旨在调动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探讨结果可供课程教学改革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改革 培养能力
下载PDF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8
3
作者 许波 张子荣 黄盛兴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根据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提出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创新技能三方面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从重视"... 根据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提出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创新技能三方面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从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应用技术型 实践教学体系 双师型教师 实训基地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BIM模块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静文 王伟 《高教学刊》 2018年第20期60-63,共4页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对立的问题,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上新增BIM模块是实现二者统一兼顾的有效途径。文章从BIM技术与土木专业知识交叉节点入手,结合当地人才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方...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对立的问题,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上新增BIM模块是实现二者统一兼顾的有效途径。文章从BIM技术与土木专业知识交叉节点入手,结合当地人才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了BIM模块。该模块在对BIM技术本身进行教学的同时更将BIM作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衔接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尽早完成职业定位,同时也为人才培养与地区行业需求的对接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课程模块 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生产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静文 刘旭照 +1 位作者 尹泽飞 袁晓波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第6期44-47,共4页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环保、保温节能、减震消能、易于施工等诸多优势的新型材料。对泡沫混凝土生产的原料选用、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介绍了国内泡沫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现状,最后指出我国泡沫混凝土产业...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环保、保温节能、减震消能、易于施工等诸多优势的新型材料。对泡沫混凝土生产的原料选用、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介绍了国内泡沫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现状,最后指出我国泡沫混凝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泡沫混凝土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泡沫剂 装配式建筑 外墙保温
下载PDF
高强度开采煤壁稳定性关键因素量化与危险性分级
6
作者 闫少宏 薛博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28-4738,共11页
针对高强度开采工作面易发生片帮从而制约工作面正常回采和智能化工艺预测与控制的难题,在已提出的高强度开采采场顶板岩层形成“组合短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煤壁稳定性的地质开采因素和4个开采技术因素,采用理论... 针对高强度开采工作面易发生片帮从而制约工作面正常回采和智能化工艺预测与控制的难题,在已提出的高强度开采采场顶板岩层形成“组合短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煤壁稳定性的地质开采因素和4个开采技术因素,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相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强度开采煤壁稳定性关键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煤体塑性屈服区短梁模型体,使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对模型求解得到了复杂载荷作用下的挠曲线表达式,对表达式分析认为煤壁片帮受地质开采因素及开采技术因素影响较大。以曹家滩大采高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构建了开采技术因素正交试验,运用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试验研究了各类开采技术因素对于煤壁稳定性影响的敏感度,提出以煤壁内塑性区面积与考察区域面积的塑性区占比η来衡量稳定性程度的指标,得出了各类因素与煤壁塑性区占比系数η的回归方程,据此定量得到了曹家滩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稳定性与技术因素间关系式并给出了片帮风险预测危险性分级,结合物理相似试验验证了调整开采技术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壁发生片帮的范围和深度,为该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智能化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该研究手段也可用于其他工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开采 组合短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 煤壁片帮 危险性分级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