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同时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同时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降低,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降低更显著[(19.72±2.04)分比(14.94±1.86)分], P 均=0.001;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7.18%比64.1%, P =0.018)。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运用。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膀胱扫描仪测定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由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6例,在清洁间导尿前使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量。结果:46例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368次。护理人...目的:观察膀胱扫描仪测定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由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6例,在清洁间导尿前使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量。结果:46例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368次。护理人员根据测定的残余尿量,制定了个性化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案。每次测得残余尿≥100 mL 16例,采取规律的间歇性导尿治疗方案。每次测得残余尿73~226 mL 22例,采取早晚各清洁导尿1次,于早晚清空膀胱。每次测得残余尿<100 mL 8例,说明患者膀胱功能基本恢复,不采取导尿措施,只采取定期监测残余尿方案。结论:膀胱扫描仪能够准确地获取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信息,并确定导尿时间,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导尿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降低膀胱感染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同时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降低,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降低更显著[(19.72±2.04)分比(14.94±1.86)分], P 均=0.001;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7.18%比64.1%, P =0.018)。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运用。
文摘目的:观察膀胱扫描仪测定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由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6例,在清洁间导尿前使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量。结果:46例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368次。护理人员根据测定的残余尿量,制定了个性化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案。每次测得残余尿≥100 mL 16例,采取规律的间歇性导尿治疗方案。每次测得残余尿73~226 mL 22例,采取早晚各清洁导尿1次,于早晚清空膀胱。每次测得残余尿<100 mL 8例,说明患者膀胱功能基本恢复,不采取导尿措施,只采取定期监测残余尿方案。结论:膀胱扫描仪能够准确地获取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信息,并确定导尿时间,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导尿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降低膀胱感染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从而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