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一类未知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子林
刘志强
+1 位作者
王银河
熊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针对一类既含有未知参数又含有不确定非线性项和外界干扰的混沌系统,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万能逼近性和参数自适应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律的驱动-响应同步控制方法,并实现了未知混沌系统的渐近同步。其中,利用先验知...
针对一类既含有未知参数又含有不确定非线性项和外界干扰的混沌系统,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万能逼近性和参数自适应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律的驱动-响应同步控制方法,并实现了未知混沌系统的渐近同步。其中,利用先验知识构成的模糊逻辑系统被用于逼近混沌系统中的非线性不确定项,而混沌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则通过自适应方法进行在线估计。在同步控制器设计中,参数自适应律的个数与模糊规则的数目无关,表明该同步方法不仅减少了在线计算量,而且使基于先验知识产生的模糊规则所构成的模糊逻辑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混沌系统
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
自适应方法
同步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于机器人导航问题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
2
作者
王燕飞
张鹏
+1 位作者
代祥光
李慧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4-158,共5页
针对在求解时变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传统的迭代算法容易产生较大的漂移误差,以及预测矫正算法收敛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方法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首先,通过对数障碍罚函数法将具有时变目标函数和时变约束函数的时变优化...
针对在求解时变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传统的迭代算法容易产生较大的漂移误差,以及预测矫正算法收敛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方法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首先,通过对数障碍罚函数法将具有时变目标函数和时变约束函数的时变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其次,引入固定时间稳定性的概念设计算法,用于跟踪时变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同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和固定时间稳定性。与有限时间收敛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时变问题的最优解,且收敛时间与系统的初始值无关。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约0.5 s之前追踪到时变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且收敛精度保持在10^(-5)以下。与预测矫正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保持良好的收敛精度的同时,收敛时间缩短了约0.3 s。将所提算法应用到2组机器人导航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实时避障和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优化
神经动力学方法
固定时间稳定性
李雅普诺夫理论
机器人导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类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
27
3
作者
陈新泉
周灵晶
刘耀中
《集成技术》
2017年第3期41-49,共9页
聚类是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数据预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从无标签数据集中获得有价值数据集的内在分布结构,进而简化数据集的描述。历经几十年的研究,针对不同应用和数据特性已出现了千余种不同的聚类算法,但不同的聚类算法都有其特...
聚类是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数据预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从无标签数据集中获得有价值数据集的内在分布结构,进而简化数据集的描述。历经几十年的研究,针对不同应用和数据特性已出现了千余种不同的聚类算法,但不同的聚类算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传统的聚类算法大致可分为划分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密度聚类方法、网格聚类方法、模型聚类方法等。通过对传统聚类方法的回顾和总结,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同步聚类算法、信念传播聚类算法和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并针对以上聚类算法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
信念传播
同步聚类
密度峰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atlab平台的光纤SPR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春兰
苏于东
+1 位作者
魏勇
张永慧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为了提高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的灵敏度,扩大其检测范围,增加其实际使用价值,通过Matlab软件系统研究各可控参数对SPR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应传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并创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可操作界面。结果表明,随...
为了提高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的灵敏度,扩大其检测范围,增加其实际使用价值,通过Matlab软件系统研究各可控参数对SPR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应传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并创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可操作界面。结果表明,随着光入射角度的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降低,但是检测范围扩大;随着传感探针所镀金膜的厚度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增加;随着光纤折射率的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降低,但是检测范围扩大。且采用不同的金属膜和不同折射率的光纤,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也会发生变化。此外,还研究了分布式光纤SPR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并给出详细的研究数据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多通道光纤SPR传感器的传感规律和单通道相同,且灵敏度并没有随着通道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SPR
光谱特性
动态范围
灵敏度
仿真平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5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三峡高教研究》
2017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了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 提高位移精度, 本文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会随着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
为了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 提高位移精度, 本文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会随着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的特性, 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为了满足共振条件, 需要将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研磨成具有合适角度的楔形, 并精确控制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长度, 并且需要将光纤探针浸入到一定折射率的液体中.通过630nm单模光纤将白光光源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端面耦合到光纤探针中, 搭建位移平台精确控制单模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径向相对位置, 通过光谱仪检测共振波长随着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当光纤研磨角度为12°, 且液体折射率为1.350时, 该传感器具有高达10.32nm/μm的灵敏度, 位移分辨率高达1.9nm.本文提出的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分辨率极高, 在微小位移测量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位移测量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
光纤研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权值分布特征学习
被引量:
3
6
作者
程波
丁毅
张道强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2-1014,共13页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有标记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数据的权值分布稀疏特征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具体来说,该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有标记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数据的权值分布稀疏特征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具体来说,该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特征选择模型(WDL)和大间隔分布分类机模型(LDM).首先,为了获取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对传统Lasso模型进行改进,引入权值分布正则化项,从而构建出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特征选择模型;然后,为了有效地利用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以保持多模态特征之间的互补性,直接采用大间隔分布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选取国际阿尔茨海默症数据库(ADNI)中202个多模态特征的被试者样本进行实验,分类AD最高平均精度为97.5%,分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最高平均精度为83.1%,分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化为AD(p MCI)最高平均精度为84.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WDL特征学习方法可从串联的多模态特征学到性能更优的特征子集,并能根据权值分布获取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从而提高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值分布
多模态
阿尔茨海默病
稀疏特征学习
大间隔分布学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进展
被引量:
3
7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3 位作者
刘春兰
张羽
刘志海
苑立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3-747,共25页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是未来SPR传感技术发展和系统微型化的自然延伸,但光纤型SPR传感器无法有效解决灵敏度低以及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两大瓶颈问题.近年来,该课题组借鉴微结构光纤构建微缩集成SP...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是未来SPR传感技术发展和系统微型化的自然延伸,但光纤型SPR传感器无法有效解决灵敏度低以及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两大瓶颈问题.近年来,该课题组借鉴微结构光纤构建微缩集成SPR传感器的思路,对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目的是既提高SPR传感器探测灵敏度,同时又解决生物化学传感的多通道测量这两个关键问题.利用微结构光纤实现SPR传感器,可极大地缩小SPR系统的体积,更易于光学器件在光纤中的集成,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纤传感
SPR增敏
SPR多通道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奖励机制的闲置衣物分享系统
被引量:
2
8
作者
范宏进
孙明洋
+1 位作者
汪欣欣
李洪兵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1,共4页
针对大量闲置衣物无法处理回收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奖励机制的闲置衣物分享系统。该系统对常规闲置衣物回收服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智能硬件回收装置、二维码识别、APP积分激励、后台统一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废旧...
针对大量闲置衣物无法处理回收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奖励机制的闲置衣物分享系统。该系统对常规闲置衣物回收服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智能硬件回收装置、二维码识别、APP积分激励、后台统一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其可以激发用户的使用兴趣,提高参与度和满意度,提高节约环保意识与参与公益活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再利用
回收
系统设计
二维码
奖励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
6
9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3 位作者
刘春兰
刘璐
朱宗达
张永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1,共7页
为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提高位移精度,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随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化具有很高灵...
为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提高位移精度,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随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化具有很高灵敏度的特性,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为满足共振条件,将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研磨成具有合适角度的楔形,精确控制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长度,并将光纤探针浸入到一定折射率的液体中。通过630nm单模光纤将白光光源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端面耦合到光纤探针中,搭建位移平台,精确控制单模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径向相对位置,通过光谱仪检测共振波长随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光纤研磨角度为12°,且液体折射率为1.350时,该传感器具有高达10.32nm·μm-1的灵敏度,位移分辨率高达1.9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小位移测量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
光纤研磨技术
原文传递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混沌供应链系统脉冲同步策略研究
10
作者
吴江
彭扬
+2 位作者
邹黎敏
冯玉明
涂正文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9,共10页
供应链系统通常易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步策略是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带来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连续的同步策略,但实施难度较大,而采用离散的脉冲同步策略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考虑联合效应对分销量和生产量的影响程...
供应链系统通常易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步策略是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带来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连续的同步策略,但实施难度较大,而采用离散的脉冲同步策略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考虑联合效应对分销量和生产量的影响程度,构建由一个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该供应链系统对不确定性因素非常敏感,具有混沌的特征,生产量、分销量与零售量的微小变化随时间推移将导致供应链系统各分量产生较大改变。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矩阵不等式,得到该供应链系统离散的脉冲同步策略;然后构建受参数不确定和输入扰动的供应链系统,并给出相应的脉冲同步策略;最后以我国玉米供应链系统为例,通过临储收购、批量订货、促销活动的方式分别对玉米生产量、分销量和零售量进行调控,验证脉冲同步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合理的脉冲强度和时间间隔能使供应链系统逐步恢复至预期状态,一般地,脉冲强度小,时间间隔也小,若脉冲强度大,时间间隔可随之变大;(2)不合理的脉冲强度和时间间隔可能导致供应链系统偏离预期状态;(3)对于受参数不确定和输入扰动的混沌供应链系统,脉冲同步策略约束性更强,但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混沌
脉冲同步
联合效应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Banach空间上Ptolemy常数的计算
11
作者
左占飞
《数学学报(中文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996,共6页
利用绝对正规范数生成凸函数的关系,给出了加权平均范数空间上Ptolemy常数的取值,解决了一些文献的遗留问题,并在一些具体的空间上给出了Ptolemy常数的新结果.
关键词
Ptolemy常数
绝对正规范数
凸函数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一类未知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子林
刘志强
王银河
熊江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
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73120)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QN201801215
+2 种基金
KJ1710244)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7]3)
重庆三峡学院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19QN07)
文摘
针对一类既含有未知参数又含有不确定非线性项和外界干扰的混沌系统,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万能逼近性和参数自适应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律的驱动-响应同步控制方法,并实现了未知混沌系统的渐近同步。其中,利用先验知识构成的模糊逻辑系统被用于逼近混沌系统中的非线性不确定项,而混沌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则通过自适应方法进行在线估计。在同步控制器设计中,参数自适应律的个数与模糊规则的数目无关,表明该同步方法不仅减少了在线计算量,而且使基于先验知识产生的模糊规则所构成的模糊逻辑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未知混沌系统
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
自适应方法
同步控制
Keywords
unknown chaotic system
Mamdani fuzzy logic system
adaptive metho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于机器人导航问题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
2
作者
王燕飞
张鹏
代祥光
李慧君
机构
国能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万利一矿
西南大学电子
信息
工程
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4-158,共5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M202201204)。
文摘
针对在求解时变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传统的迭代算法容易产生较大的漂移误差,以及预测矫正算法收敛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方法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首先,通过对数障碍罚函数法将具有时变目标函数和时变约束函数的时变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其次,引入固定时间稳定性的概念设计算法,用于跟踪时变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同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和固定时间稳定性。与有限时间收敛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时变问题的最优解,且收敛时间与系统的初始值无关。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约0.5 s之前追踪到时变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且收敛精度保持在10^(-5)以下。与预测矫正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保持良好的收敛精度的同时,收敛时间缩短了约0.3 s。将所提算法应用到2组机器人导航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实时避障和导航。
关键词
时变优化
神经动力学方法
固定时间稳定性
李雅普诺夫理论
机器人导航
Keywords
time-varying optimization
neurodynamic approach
fixed-time stability
Lyapunov theory
robot navigation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类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
27
3
作者
陈新泉
周灵晶
刘耀中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出处
《集成技术》
2017年第3期41-49,共9页
基金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6jcyj A0521
cstc2016jcyj A2033)
+1 种基金
重庆三峡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计划资助(16PY08)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C16)
文摘
聚类是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数据预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从无标签数据集中获得有价值数据集的内在分布结构,进而简化数据集的描述。历经几十年的研究,针对不同应用和数据特性已出现了千余种不同的聚类算法,但不同的聚类算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传统的聚类算法大致可分为划分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密度聚类方法、网格聚类方法、模型聚类方法等。通过对传统聚类方法的回顾和总结,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同步聚类算法、信念传播聚类算法和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并针对以上聚类算法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
信念传播
同步聚类
密度峰值
Keywords
data mining
clustering
affinity propagation
synchronization clustering
density peak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atlab平台的光纤SPR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春兰
苏于东
魏勇
张永慧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重庆
三峡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705025)
重庆市教委2017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KJ1710238
+6 种基金
No.KJ1725391
No.KJ1710247)
第三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No.20165339)
重庆三峡学院2016年度重大培育科研项目(No.16PY13)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No.CXTDX201601034)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No.[2017]3)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项目(No.[2017]1007)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的灵敏度,扩大其检测范围,增加其实际使用价值,通过Matlab软件系统研究各可控参数对SPR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应传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并创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可操作界面。结果表明,随着光入射角度的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降低,但是检测范围扩大;随着传感探针所镀金膜的厚度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增加;随着光纤折射率的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降低,但是检测范围扩大。且采用不同的金属膜和不同折射率的光纤,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也会发生变化。此外,还研究了分布式光纤SPR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并给出详细的研究数据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多通道光纤SPR传感器的传感规律和单通道相同,且灵敏度并没有随着通道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光纤SPR
光谱特性
动态范围
灵敏度
仿真平台
Keywords
fiber SP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dynamic range
simulation platform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5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重庆
三峡学院
教师教育
学院
出处
《三峡高教研究》
2017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金
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3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1705025)
+5 种基金
重庆市教委2017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1710238,KJ1725391,KJ1710247)
第三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165339)
重庆三峡学院2016年度重大培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6PY13)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编号:CXTDX201601034)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3)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1007).
文摘
为了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 提高位移精度, 本文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会随着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的特性, 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为了满足共振条件, 需要将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研磨成具有合适角度的楔形, 并精确控制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长度, 并且需要将光纤探针浸入到一定折射率的液体中.通过630nm单模光纤将白光光源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端面耦合到光纤探针中, 搭建位移平台精确控制单模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径向相对位置, 通过光谱仪检测共振波长随着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当光纤研磨角度为12°, 且液体折射率为1.350时, 该传感器具有高达10.32nm/μm的灵敏度, 位移分辨率高达1.9nm.本文提出的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分辨率极高, 在微小位移测量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微小位移测量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
光纤研磨技术
分类号
O53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权值分布特征学习
被引量:
3
6
作者
程波
丁毅
张道强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2-101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2072
61422204
+13 种基金
61473149
61732006
61573023)
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cstc2016jcyjA0063
cstc2018jcyjAX0502
cstc2014jcyjA40035
cstc2014jcyjA1316
cstc2016jcyjA0521)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KJ1501014
KJ1601003
KJ1710248
KJ1401010
KJ1601015)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7]3)~~
文摘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有标记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数据的权值分布稀疏特征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具体来说,该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特征选择模型(WDL)和大间隔分布分类机模型(LDM).首先,为了获取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对传统Lasso模型进行改进,引入权值分布正则化项,从而构建出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特征选择模型;然后,为了有效地利用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以保持多模态特征之间的互补性,直接采用大间隔分布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选取国际阿尔茨海默症数据库(ADNI)中202个多模态特征的被试者样本进行实验,分类AD最高平均精度为97.5%,分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最高平均精度为83.1%,分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化为AD(p MCI)最高平均精度为84.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WDL特征学习方法可从串联的多模态特征学到性能更优的特征子集,并能根据权值分布获取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从而提高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性能.
关键词
权值分布
多模态
阿尔茨海默病
稀疏特征学习
大间隔分布学习
Keywords
weight-distribution
multimodal
Alzheimer’s disease (AD)
sparse feature learning
large margin distribution learning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进展
被引量:
3
7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张羽
刘志海
苑立波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重庆
三峡学院
电子与
信息
工程
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3-747,共2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705025
No.61227013
+8 种基金
No.61377085
No.11574061
No.61405043
No.61675053)
"111"引智基地项目(No.B130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5T80322
No.2014M550181
No.2014M551217)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F201338)资助
文摘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是未来SPR传感技术发展和系统微型化的自然延伸,但光纤型SPR传感器无法有效解决灵敏度低以及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两大瓶颈问题.近年来,该课题组借鉴微结构光纤构建微缩集成SPR传感器的思路,对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目的是既提高SPR传感器探测灵敏度,同时又解决生物化学传感的多通道测量这两个关键问题.利用微结构光纤实现SPR传感器,可极大地缩小SPR系统的体积,更易于光学器件在光纤中的集成,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纤传感
SPR增敏
SPR多通道测量
Keywords
microstructure fibe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fiber sensing
sensitization of SPR
SPR multi-channel detection
分类号
P751.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奖励机制的闲置衣物分享系统
被引量:
2
8
作者
范宏进
孙明洋
汪欣欣
李洪兵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1,共4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101233)。
文摘
针对大量闲置衣物无法处理回收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奖励机制的闲置衣物分享系统。该系统对常规闲置衣物回收服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智能硬件回收装置、二维码识别、APP积分激励、后台统一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其可以激发用户的使用兴趣,提高参与度和满意度,提高节约环保意识与参与公益活动意识。
关键词
服装
再利用
回收
系统设计
二维码
奖励机制
Keywords
cloth
reuse
recycle
system design
QR code
reward mechanism
分类号
TS102.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
6
9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刘璐
朱宗达
张永慧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重庆
三峡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出处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5025)
重庆市教委2017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710238
+6 种基金
KJ1725391
KJ1710247)
第三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65339)
重庆三峡学院2016年度重大培育科研项目(16PY13)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计划(CXTDX201601034)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7)3]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项目[(2017)1007]
文摘
为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提高位移精度,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随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化具有很高灵敏度的特性,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为满足共振条件,将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研磨成具有合适角度的楔形,精确控制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长度,并将光纤探针浸入到一定折射率的液体中。通过630nm单模光纤将白光光源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端面耦合到光纤探针中,搭建位移平台,精确控制单模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径向相对位置,通过光谱仪检测共振波长随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光纤研磨角度为12°,且液体折射率为1.350时,该传感器具有高达10.32nm·μm-1的灵敏度,位移分辨率高达1.9nm。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小位移测量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
光纤研磨技术
Keywords
fiber optics
micro-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graded-index multimodefiber
fiber grinding and polish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43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混沌供应链系统脉冲同步策略研究
10
作者
吴江
彭扬
邹黎敏
冯玉明
涂正文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院
重庆
科技
学院
数理与大数据
学院
重庆
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
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9,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局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1506)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22skgh435)。
文摘
供应链系统通常易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步策略是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带来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连续的同步策略,但实施难度较大,而采用离散的脉冲同步策略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考虑联合效应对分销量和生产量的影响程度,构建由一个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该供应链系统对不确定性因素非常敏感,具有混沌的特征,生产量、分销量与零售量的微小变化随时间推移将导致供应链系统各分量产生较大改变。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矩阵不等式,得到该供应链系统离散的脉冲同步策略;然后构建受参数不确定和输入扰动的供应链系统,并给出相应的脉冲同步策略;最后以我国玉米供应链系统为例,通过临储收购、批量订货、促销活动的方式分别对玉米生产量、分销量和零售量进行调控,验证脉冲同步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合理的脉冲强度和时间间隔能使供应链系统逐步恢复至预期状态,一般地,脉冲强度小,时间间隔也小,若脉冲强度大,时间间隔可随之变大;(2)不合理的脉冲强度和时间间隔可能导致供应链系统偏离预期状态;(3)对于受参数不确定和输入扰动的混沌供应链系统,脉冲同步策略约束性更强,但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关键词
供应链
混沌
脉冲同步
联合效应
不确定性
Keywords
supply chain
chaos
impulsive synchronization
combined effect
uncertainty
分类号
F27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Banach空间上Ptolemy常数的计算
11
作者
左占飞
机构
重庆
三峡学院
数学与统计
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数学学报(中文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996,共6页
基金
2018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7]3)
+2 种基金
重庆市科技新星培育工程(KJXX2017012)
重庆三峡学院重大培育项目(16PY11)
重庆三峡学院非线性科学与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面上项目
文摘
利用绝对正规范数生成凸函数的关系,给出了加权平均范数空间上Ptolemy常数的取值,解决了一些文献的遗留问题,并在一些具体的空间上给出了Ptolemy常数的新结果.
关键词
Ptolemy常数
绝对正规范数
凸函数
Keywords
Ptolemy constant
absolute normalized norm
convex function
分类号
O177.2 [理学—基础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一类未知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高子林
刘志强
王银河
熊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于机器人导航问题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
王燕飞
张鹏
代祥光
李慧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类算法研究综述
陈新泉
周灵晶
刘耀中
《集成技术》
2017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Matlab平台的光纤SPR光谱特性研究
刘春兰
苏于东
魏勇
张永慧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三峡高教研究》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权值分布特征学习
程波
丁毅
张道强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进展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张羽
刘志海
苑立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二维码技术和奖励机制的闲置衣物分享系统
范宏进
孙明洋
汪欣欣
李洪兵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9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魏勇
苏于东
刘春兰
刘璐
朱宗达
张永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10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混沌供应链系统脉冲同步策略研究
吴江
彭扬
邹黎敏
冯玉明
涂正文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1
Banach空间上Ptolemy常数的计算
左占飞
《数学学报(中文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